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17)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17)

1. 附方

藿香正氣散,治外感風寒,內停飲食,頭疼寒熱,或霍亂泄瀉,或作瘧疾。

藿香(一錢五分),桔梗(炒),大腹皮,紫蘇,茯苓,白芷,半夏曲,陳皮,白朮(炒),厚朴(制,各一錢),甘草(炙,五分)

上薑、棗水煎熱服。

五苓散

白朮(炒),豬苓(各一錢),桂(三分),澤瀉(二錢五分),茯苓(一錢)

上水煎服。

理中丸,治脾胃虛寒,嘔吐泄瀉,飲食少思,肚腹膨脹。

人參,白朮(炒),乾薑(炮),甘草(炙,各一錢)

上為末,米糊丸彈子大。每服一丸,嚼細白湯下。

來復丹,治伏暑泄瀉,身熱脈弱,其效如神,倉卒間須用此藥。

硝石(一兩,同硫黃火上微炒,用柳條攪結砂子,不可火大),太陰玄精石(研),舶上硫黃(各一兩),五靈脂(去砂石),青皮,陳皮(各二兩)

上為末,醋糊丸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飲下。

《易簡方》云:硝石性寒,佐以陳皮,其性疏快。硫黃性寒味澀,若作暖藥以止瀉,誤矣。蓋由啖食生冷,或冒暑熱之氣,中脘閉結,揮霍變亂,非此藥不能通利三焦,分理陰陽,其功甚速。

六君子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八味丸(方見二十四卷第十一論)

白話文:

【附方】

  1. 藿香正氣散:主治外感風寒,飲食積滯,頭痛發燒,或有霍亂性腹瀉,或是瘧疾。藥材包括藿香(1錢5分)、桔梗(炒過)、大腹皮、紫蘇、茯苓、白芷、半夏曲、陳皮、炒過的白朮、厚朴(炮製過,各1錢)、炙過的甘草(5分)。以上藥材與薑、棗一起用水煎煮後趁熱服用。

  2. 五苓散:藥材包括炒過的白朮、豬苓(各1錢)、肉桂(3分)、澤瀉(2錢5分)、茯苓(1錢)。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3. 理中丸:主治脾胃虛寒,嘔吐、腹瀉,飲食不振,腹部脹滿。藥材包括人參、炒過的白朮、炮過的乾薑、炙過的甘草(各1錢)。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再以米糊搓成彈珠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一丸,嚼碎後用溫水吞服。

  4. 來復丹:主治夏季暑熱引起的腹瀉,身體發熱,脈搏弱,效果神奇,在緊急情況下必須使用此藥。藥材包括硝石(1兩,和硫磺在火上輕炒,用柳條攪拌至結成砂粒,火候不可太大)、太陰玄精石(研磨)、舶上的硫磺(各1兩)、五靈脂(去除砂石)、青皮、陳皮(各2兩)。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以醋糊搓成小豆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30丸,空腹時用米飲送服。

《易簡方》記載:硝石性質寒涼,輔以陳皮,性質更為舒暢。硫磺性質寒涼且味道苦澀,若作為溫補藥物來止瀉,則是錯誤的。因為食用生冷食物,或是受暑熱影響,導致中脘閉塞,身體機能混亂,非此藥無法通利三焦,調節陰陽,其功效迅速。

  1. 六君子湯:詳細配方可參考第二十四卷第六論述。

  2. 八味丸:詳細配方可參考第二十四卷第十一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