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
卷一 (1)
1. 附治驗
一婦人飲食少思,胸中嘈雜,頭暈吐痰。此中氣虛而有熱,用六君子湯加炒黑山梔、桔梗而愈。後因勞碌,頭暈發熱,吐痰不食,用補中益氣加半夏、茯苓、天麻而痊。
一婦人中脘嘈雜,口中辛辣,或咳嗽吐痰發喘,面色或白或赤。此脾氣虛而肺中伏火也。用六君子加山梔、桔梗、柴胡及炒黑片芩治之,尋愈。
一婦人嘈雜吞酸,飲食少思,大便不實。此脾氣虛寒而下陷,用補中益氣湯加茯苓、半夏、炮姜漸愈,又常服人參理中丸則安。
一婦人飲食後,嘈雜吞酸,此食鬱為痰,用六君子湯送越鞠丸漸愈,又用加味歸脾湯而痊。後因怒,兩脅脹痛,中脘作酸,用四君湯送左金丸漸安,仍用六君子湯送越鞠丸而瘥。
旋覆花湯,治脾胃虛寒,中脘停痰,汪洋嘈雜,腸鳴多睡,嘔吐不食,脅肋脹痛,脈沉遲弦細。
旋覆花,細辛,橘紅,桂心,人參,甘草(炒),苦梗,白芍藥,半夏(五分),赤茯苓(各三分)
上姜水煎服。
余治婦人心胸嘈雜,用茯苓補心湯治之而愈。(方見前)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有位婦女食慾不佳,感到胸口煩亂,頭暈且頻繁吐痰。這是因為中氣虛弱且體內有熱,使用六君子湯再加入炒黑的山梔和桔梗後,病情獲得改善。之後,她因過度勞累,再次出現頭暈發熱,吐痰且不想吃飯的症狀,這次使用補中益氣湯再加入半夏、茯苓和天麻,終於康復。
另一位婦女感到胃部不適,口中有辛辣感,偶爾會咳嗽吐痰並喘息,臉色時而蒼白時而泛紅。這是因為脾氣虛弱且肺部有潛在的火氣。使用六君子湯再加入山梔、桔梗、柴胡以及炒黑的片芩來治療,很快就好了。
又有一位婦女感到胃部不適且吞酸,食慾不佳,大便不成形。這是因為脾氣虛寒且功能下降,使用補中益氣湯再加入茯苓、半夏和炮製過的薑漸漸好轉,持續服用人參理中丸則更加穩定。
有位婦女餐後仍感到胃部不適且吞酸,這是因為食物滯留成為痰濕,使用六君子湯送服越鞠丸逐漸康復,再使用加味歸脾湯完全康復。之後因生氣,兩側脅骨脹痛,胃部再度泛酸,使用四君子湯送服左金丸逐漸平靜,繼續使用六君子湯送服越鞠丸後完全康復。
「旋覆花湯」用於治療脾胃虛寒,胃部有痰濕,胃部嘈雜,腸鳴,嗜睡,嘔吐且不想吃飯,脅肋脹痛,脈象沉遲且細。藥材包括旋覆花,細辛,橘紅,桂心,人參,甘草(炒過),桔梗,白芍藥,半夏(五分),赤茯苓(各三分)。以上藥材用水與薑煮沸後服用。
我曾治療一位婦女,她感到胸口煩亂,使用茯苓補心湯後病情改善。(該方已於前面介紹過)
2. 附方
補中益氣湯。
四君子湯。
六君子湯。(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二陳湯。(方見二十四卷第五論)
越鞠丸。(方見前第七論)
四七湯。(方見十卷第七論)
歸脾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人參理中湯。(方見二十卷第八論)
白話文:
-
補中益氣湯:用於調補中氣、增強體力。
-
四君子湯:主要用於補益脾胃,增強體質。
-
六君子湯:此方在「補中益氣湯」和「四君子湯」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補脾胃的效果,可見於第二十四卷的第六篇討論。
-
二陳湯:主要用於化痰,可見於第二十四卷的第五篇討論。
-
越鞠丸:用於疏肝解鬱,可見於前面第七篇討論。
-
四七湯:此方主要用於調節肝氣,可見於第十卷的第七篇討論。
-
歸脾湯:主要用於補血安神,可見於第二十四卷的第四篇討論。
-
人參理中湯:此方用於溫中散寒,可見於第二十卷的第八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