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六 (1)
卷六 (1)
1. 婦人風痰積飲咳嗽方論第十五
婦人脾胃虛弱,風邪外侵,以致痰滯咳嗽,眼昏頭眩。經云: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無擇云:凡屬風熱,三生飲、化痰丸。屬寒冷,金沸草散。屬暑熱,消暑丸。屬氣鬱,四七湯。在上,瓜蒂散吐之。在下,控涎丹利之。仍觀人之勇怯,脈之虛實。
愚按:前症若肝經恚怒,用小柴胡湯。肝經風熱,用鉤藤散。肝腎氣虛,用川芎散。脾經鬱結,用濟生歸脾湯。鬱怒傷肝脾,用加味逍遙散。脾虛痰逆,用白朮半夏天麻湯。脾氣虛弱,用六君子益氣湯。肺氣鬱滯,用二陳、貝母、桔梗。陰虧水泛,六味地黃。腎虛陰火,加減八味丸。腎虛火不歸源,八味地黃丸。仍與前按互相用之。
白話文:
在這一章節中,討論的是婦女因風邪入侵,導致脾胃虛弱,進而引起痰多咳嗽,眼睛模糊及頭暈的病症。古籍中有言:如果九竅運作不順暢,這往往是腸胃問題所引發的。無擇提到:若是由風熱引起的,可服用三生飲或化痰丸;若是因寒冷所致,則應選擇金沸草散;若是暑熱,可用消暑丸;若是氣鬱造成的,則四七湯為宜。病症在上部的,可用瓜蒂散來催吐;病症在下部的,則需用控涎丹來利尿排痰。當然,在實際治療過程中,還需觀察病人的膽量大小和脈象的虛實情況。
我的理解是,對於上述的症狀,如果是由肝經的憤怒所引發,可用小柴胡湯;若是肝經的風熱造成,則鉤藤散較合適;若是肝腎氣虛,則川芎散為首選;若是脾經鬱結,則濟生歸脾湯是好的選擇;若是鬱怒傷害了肝脾,則加味逍遙散是良藥;若是脾虛且痰多,可用白朮半夏天麻湯;若是脾氣虛弱,則六君子益氣湯是不錯的選擇;若是肺氣鬱滯,則二陳、貝母、桔梗會有幫助;若是陰虧水泛,可用六味地黃;若是腎虛陰火,則需用加減八味丸;若是腎虛火不歸源,則八味地黃丸是好的選擇。在實際應用時,這些方法可以相互配合使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