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十九 (4)
卷十九 (4)
1. 產後汗多變痙方論第八
產後汗多變痙,因氣血虛損,肉理不密,風邪所乘,其形口噤,背強如癇,或搖頭馬嘶,不時舉發,氣息如絕,宜速灌小續命湯。若汗出如雨,手拭不及者,不治。
愚按:前症因去血過多,元氣虧極,或外邪相搏,以致牙關緊急,四肢痙強,或陰火內動,或腰背反張,肢體抽搐。若有汗而不惡寒者,曰柔痙。若無汗而惡寒者,曰剛痙。由亡血過多,筋無所養。故傷寒汗下過多,潰瘍膿血大泄多患之,乃敗症也。急以十全大補湯治之。如不應,急加附子,多有復甦者。亦有六淫七情所致者,治法見第三卷第三論。
白話文:
產後汗多變痙
產後出汗過多,身體容易抽搐,這是因為氣血虛損,身體組織鬆散,容易受風寒入侵所致。病症表現為嘴巴緊閉,背部僵硬如同抽風,或是搖頭馬嘶,不時發作,呼吸微弱,幾乎要斷氣。這種情況應立即服用小續命湯。
如果汗出如雨,手都來不及擦拭,那麼就無藥可醫了。
愚按:
產後汗多抽搐的病因,是因為分娩時失血過多,元氣大傷,或外邪入侵,導致牙關緊閉,四肢痙攣,或是內火旺盛,腰背反弓,肢體抽搐。如果出汗但不怕冷,稱為柔痙;如果不出汗卻怕冷,稱為剛痙。
這都是因為失血過多,筋脈無所滋養所致。所以傷寒過度發汗,潰瘍膿血大量流失,都容易出現這種病症,屬於危重病症。應立即服用十全大補湯治療。若無效,可加附子,很多患者可以恢復。
當然,也有因六淫七情所致的產後抽搐,其治療方法請參閱第三卷第三論。
2. 附治驗
一產婦牙關緊急,腰背反張,四肢抽搐,兩目連札。此去血過多,元氣虧損,陰火熾盛,用十全大補加炮姜,一劑而蘇,數劑而安。
余在吳江史萬湖第時,將入更,聞喧嚷。詢云:家人婦產後出直廚,忽僕而死。余意其勞傷血氣而發痙也,急用十全大補加附子煎滾,令人正其面,開其口灌之。久不能下,令側其面而出之,換以熱藥。如此五次,方得下咽,遂蘇。
小續命湯,治剛痙,或腳氣痹弱,不能轉舒,行步欹側,或口眼喎斜,牙關緊急,角弓反張。
麻黃,桂心,甘草(各半兩),防風(三兩),芍藥(炒),白朮(炒),人參,川芎,附子(炮),防己(酒拌),黃芩(炒,各等分)
白話文:
一位產婦突然牙關緊閉,腰背反弓,四肢抽搐,雙眼緊閉。這是由於產後失血過多,元氣虧損,陰火旺盛所致。醫生用十全大補湯加炮薑,一劑藥下去就恢復了意識,服幾劑藥後就安穩了。
我曾在吳江史萬湖家,快要換班時,聽到一陣喧鬧。打聽後得知,他家婦人生完孩子後去廚房,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我判斷可能是產後勞損傷了血氣,導致痙攣,趕緊用十全大補湯加附子煎滾熱,讓家人扶正她的頭,張開嘴灌藥。但藥久久灌不下去,就讓她側過頭,把藥倒出來,換了熱藥再灌。如此反复五次,藥才順利咽下,病人也甦醒了。
小續命湯可以治療剛發生的痙攣,或是腳氣導致的肢體麻痺無力,難以轉身舒展,行走時歪歪斜斜,或是口眼歪斜,牙關緊閉,角弓反張。
這個方劑由麻黃、桂心、甘草(各半兩)、防風(三兩)、芍藥(炒)、白朮(炒)、人參、川芎、附子(炮)、防己(酒拌)、黃芩(炒)等分組成。
上每服五錢,水煎,入薑汁少許溫服。若自汗為柔痙,去麻黃。有熱去附子,減桂一半。盛冬初春,去黃芩。
十全大補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白話文:
每次服用5錢,用水煮沸,加入少量薑汁溫服。如果是出汗過多導致肌肉痙攣,則去掉麻黃。如果有發熱症狀則去掉附子,並減少肉桂用量的一半。在冬季和早春季時去掉黃芩。 十全大補湯 (見第24卷第4論)
3. 產後口噤腰背反張方論第九
產後口噤。由血氣虛而風邪乘於手三陽經也。蓋手三陽之筋,循結於頷,得風冷則筋急,故致口噤,腰背攣急,角弓反張者,是風邪入於諸陽之經也。
愚按:前症因血氣耗損,腠理不密,汗出過多而患之者,乃虛象也,宜固氣血為主,佐以本方。丹溪云:產後當大補氣血為先,雖有他症,以末治之。如惡寒發熱等症,乃氣血虛甚之極也,宜大劑參、耆、歸、朮、肉桂以培養之。如不應,急用炮附子。再不應,用人參一兩,炮附子二三錢,名參附湯。仍猶未應,乃藥力未能及也,宜多用之。
白話文:
產婦生完孩子後嘴巴閉不上,是因為氣血虛弱,導致風寒入侵手三陽經。手三陽經的筋絡循行至頸部,遇到風寒就會筋脈緊縮,所以嘴巴閉不上,腰背僵硬,脖子反折,這些都是風寒入侵陽經的表現。
我認為,產後口閉是因為產婦氣血損耗,身體抵抗力下降,容易出汗,所以才患上這種病,屬於虛症。治療要以補氣血為主,再配合藥方。丹溪先生說,產婦產後要優先補氣血,其他病症都是次要的。如果產婦出現惡寒發熱等症狀,表示氣血虛弱到了極點,應該用大量人參、黃芪、當歸、白朮、肉桂來滋補。如果效果不好,就趕緊用炮附子。如果還是沒有效果,就用人參一兩,炮附子二三錢,叫做參附湯。如果還是沒有效果,就是藥效不足,應該加大藥量。
愈風散,治前症用荊芥略焙為末,每服三錢,豆淋酒下,童便亦可,其效如神。牙緊,灌口鼻。
清順散,又名交解散。(方見第二卷第五論)
治婦人產後不省人事,吐涎瘛瘲:
當歸,荊芥穗(等分)
上每服三錢,水一盞,酒少許煎,灌下咽即蘇。
愚按:前症如有未應者,急用大補氣血為主。
產後中風,白鮮皮一兩,或共獨活三兩,酒水煎服。
白話文:
「愈風散」可以治療中風初期,將荊芥略微烘烤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用豆淋酒送服,童子尿也可以,效果非常神奇。牙關緊閉的患者可以灌入口鼻。
「清順散」,又名交解散,可用於治療婦女產後神志不清、吐口水、抽搐的症狀。
當歸和荊芥穗等量,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盞、酒少許煎服,灌入患者喉嚨,很快就會恢復神志。
我認為,如果中風初期患者使用「愈風散」後症狀沒有好轉,就要急用大補氣血的藥物。
產後中風的患者可以用白鮮皮一兩或與獨活三兩一起,用酒水煎服。
張仲文用白朮四兩,以酒煎頓服。
小續命湯,治產後口噤,角弓反張。(見前)
白話文:
張仲文使用了四兩的白朮,用酒煮過後一次服用。 小續命湯可以治療生產後出現的嘴巴閉合不全、身體僵硬的情況。(前面已經有介紹)
4. 產後中風方論第十
產後中風,或血氣未復,風寒所感,以致筋攣拘急,口眼喎斜,或肢體緩弱,入臟則恍惚驚悸。郭稽中雲:產後強力下床,或誤入房,或憂怒內傷臟腑。陳無擇曰:當以脈辨而治之。若努力下床,月內入房,憂怒著艾,非中風類,乃蓐勞火邪之症也。
愚按:前症果外邪所屬,形氣不足,病氣有餘,當補元氣為主,稍佐以治病之藥。若強力下床,月內入房,屬形氣病氣俱不足,當純補元氣,多有復甦者。若誤投風藥,乃促其危也。仍參照第三卷諸論主之。
治產後身背拘急,妄言發熱,四肢拘攣,不時驚悸:
川芎,羌活,羚羊角(屑),酸棗仁(炒),芍藥(炒黃,各四兩),桑白皮(六分),防風(五分)
白話文:
產後中風及相關症狀的治療
產後中風,或是因血氣未復,受風寒侵襲而導致筋攣拘急、口眼歪斜、肢體無力,甚至心神恍惚、驚悸不安。
郭稽中認為,產婦用力過早下床、過早房事、憂慮憤怒都會傷及臟腑。
陳無擇則強調要根據脈象辨證施治。若產婦用力下床、月內房事、憂怒過度,但並非中風,而是由於產後身體虛弱,勞累過度,導致火邪入侵的症狀。
我的看法是:若產後中風屬於外邪入侵,則體質虛弱,病邪較重,治療應以補元氣為主,輔以針對病邪的藥物。
若產婦用力下床、月內房事,則體質虛弱,病邪也較弱,應以補元氣為主,許多患者都能恢復。若誤用祛風藥物,反而會加重病情。
以上治療方法可以參照第三卷的相關論述。
產後背部拘急、胡言亂語、發熱、四肢拘攣、驚悸的治療方法:
川芎、羌活、羚羊角(研成粉末)、酸棗仁(炒)、芍藥(炒黃,以上各四兩)、桑白皮(六分)、防風(五分)
上水煎,分三服。
治產後中風,唇青鼻黑,用小續命湯,連進三服即愈。
產後中風煩渴,用紅花子五合炒研,水煎,徐呷之。
獨活寄生湯,治前症亦良。仍與第三卷中風類通看。(方見後)
白話文:
將藥材用上水煎煮,分成三份服用。
治療產後中風,嘴唇發青、鼻頭發黑,可用小續命湯,連續服用三劑即可痊癒。
產後中風伴隨口渴,可以用五合紅花子炒研,用水煎煮,慢慢飲用。
獨活寄生湯,治療產後中風的早期症狀效果也很好。此處所述症狀與第三卷中風類的內容相同,可互相參照。(方劑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