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己

《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10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04)

1. 附方

十全大補湯

逍遙散(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六君子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獨參湯,治一切失血,惡寒發熱,作渴煩躁,或口噤痰鳴,自汗盜汗,或氣虛脈脫,手足逆冷。蓋血生於氣,故血脫補氣,陽生陰長之理也。(方見三卷第十三論)

白話文:

[附方]

十全大補湯:這個藥方用於全面地補充身體的元氣。

逍遙散_以及_六君子湯:這兩個藥方的詳細內容,可以在第二十四卷的第四和第六篇討論中找到。

獨參湯:用於治療各種出血症狀,包括感到極度寒冷與發燒、口渴且心情煩躁,或是口不能開而有痰鳴聲,甚至出現自汗與盜汗的情況。也可能用於治療因氣虛導致的脈搏微弱,或是手腳冰冷。因為血液是由氣生成的,所以當血液流失時,我們要補充氣,這是因為陽氣生發,陰氣隨之增長的道理。(此藥方詳細內容可見第三卷第十三篇討論)

2. 產後虛汗不止方論第六

產後汗不止者,皆由陽氣頓虛,腠理不密,而津液妄泄也。若遇風則變痙縱,虛乏短氣,則身體消瘦,唇口乾燥,久則經水斷絕,由津液竭故也。

愚按:前症屬血氣俱虛,急用十全大補湯。如不應,用參附、耆附等湯。若汗多亡陽發痙,尤當用前藥。王海藏先生云:頭汗出,至頸而還,額上偏多,蓋額為六陽之所會也,由虛熱熏蒸而出。竊謂:前症當以部位分之,額左屬肝,額右屬肺,鼻屬脾,頤屬腎,額屬心,治者審之。(仍參三卷第六論)

白話文:

產後如果持續出汗,通常是因為生產後身體的陽氣突然變得虛弱,導致皮膚毛孔的防禦功能下降,使得體內的津液無節制地流失。若是不慎受風,可能會引發痙攣,加上身體虛弱、呼吸短促,會導致身體逐漸消瘦,嘴脣和口腔變得乾燥。長時間下來,甚至可能導致月經停止,這都是因為體內津液耗盡所引起的。

我認為,這種情況是血液和氣力都虛弱的表現,應該立即使用「十全大補湯」來調理。如果效果不佳,可以改用「參附湯」或「耆附湯」等藥物。尤其是大量出汗導致陽氣耗損和痙攣的情況,更應該使用上述的藥物。

王海藏先生曾說,如果只有頭部出汗,汗珠流到頸部就停下來,特別是額頭上的汗水特別多,這是因為額頭是人體六個陽氣聚集的地方,由於虛熱蒸騰而出汗。我個人認為,對於這種症狀,我們應該根據汗出的部位來分別對待,例如左邊的額頭屬於肝臟,右邊的額頭屬於肺臟,鼻子部分屬於脾臟,下巴部分屬於腎臟,而整個額頭則代表心臟,治療時應該要細心辨別。(參考第三卷第六論述)

3. 附治驗

一產婦略聞音響,其汗如水而昏憒,諸藥到口即嘔。余以為脾氣虛敗,用參、附末為細丸,時含三五粒,隨液嚥下,乃漸加之到錢許,卻服參附湯而痊。

一產婦資汗不止,遂致廢寐,神思疲甚,口乾引飲。余謂血虛有熱,用當歸補血湯以代茶,又以當歸六黃湯,內黃芩、連、柏炒黑,倍加人參、五味子,二劑而愈。

麻黃根湯,治產後虛汗不止,身熱發渴,驚悸不安。

當歸,黃耆(炒),麻黃根,牡蠣(煅為粉),人參,甘草(炒,等分)

上每服四錢,水煎。

一方,治產後自汗盜汗,胃氣虛弱,服別藥則嘔吐不能入。

當歸,黃耆(各一兩),麻黃根(二兩)

上每服三錢,水煎。

治產後氣脫,汗不止,小便短少,四肢難以屈伸:

甘草(炙,一兩),附子(炮,五錢),桂心,芍藥(炒,各兩半)

上每服三錢,薑、棗水煎服。虛甚更加,以效為度。

止汗散

牡蠣(為末,半兩),小麥麩(八兩,炒黃,為細末)

上每服三五錢,用豬肉汁調。

人參湯,治產後諸虛不足,發熱盜汗,內熱晡熱等症。

人參,當歸(等分)

上為末,以豬腰子一枚切片,水二鍾,糯米半合,蔥白二根,煮取汁八分,入藥三錢,煎服。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一位產婦稍微聽到聲音就大汗淋漓,甚至出現意識不清,所有藥物一到嘴邊就嘔吐。我認為這是因為她的脾胃氣虛所致,於是使用了人參和附子磨成細粉製成的小丸,讓她隨時含幾粒在口中,隨著唾液慢慢吞下,再逐漸增加到像一錢那麼多,接著服用人參附子湯,終於康復。

另一位產婦一直流汗不止,導致無法安睡,精神非常疲憊,口乾想喝水。我認為是因為血虛而產生熱象,所以讓她服用當歸補血湯,作為日常飲料,又開了當歸六黃湯,其中黃芩、黃連、黃柏炒至黑色,並且大幅增加了人參和五味子的份量,服用兩次後病情得到改善。

「麻黃根湯」用於治療產後虛弱而出汗不止,身熱口渴,驚悸不安的情況。

配方:當歸、黃耆(炒)、麻黃根、牡蠣(煅為粉)、人參、甘草(炒),這些成分等量混合。每次服用四錢,用水煎煮。

另一個方子,專門治療產後自汗或盜汗,胃氣虛弱,服用其他藥物就會嘔吐無法下嚥的情況。

配方:當歸、黃耆(各一兩)、麻黃根(二兩)。每次服用三錢,用水煎煮。

針對產後氣脫,汗出不止,小便量少,四肢難以活動的問題:

配方:炙甘草(一兩)、炮附子(五錢)、桂心、炒芍藥(各兩半)。每次服用三錢,用薑和棗煎水服用。若虛弱嚴重可以酌情增加,直到見效為止。

「止汗散」

配方:牡蠣(磨成粉末,半兩)、炒黃小麥麩(八兩,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至五錢,用豬肉汁調服。

「人參湯」,用於治療產後各種虛弱不足,發熱盜汗,內熱晡熱等症狀。

配方:人參、當歸(等量)。將藥材磨成粉末,取一枚豬腰子切成片,加入兩杯水、半杯糯米、兩根蔥白,煮至剩下八成湯汁,再加入三錢藥粉,煎煮後服用。

4. 附方

當歸六黃湯,治氣血虛熱,盜汗不止。不應,加人參、白朮。心血不足加酸棗仁(炒)。

當歸,熟地黃(自制),黃耆(炒,各二錢),生地黃,黃柏(炒黑),黃芩(炒黑),黃連(炒黑,各一錢)

上水煎服。

參附湯,治陽氣虛寒,自汗惡寒,或手足逆冷,大便自利,或臍腹疼痛,吃逆不食,或汗多發痙等症。

人參(一錢),附子(炮,五錢)

上作一服,薑、棗水煎,徐徐服。去人參加黃耆,名耆附湯。

當歸補血湯,治肌熱躁熱,目赤面紅,頻渴引飲,晝夜不息,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者。

當歸(三錢),黃耆(炙,一兩)

上水煎服。

十全大補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耆附湯,治陽氣虛脫,惡寒自汗,或口噤痰湧,四肢逆冷,或吐瀉腹痛,飲食不入,及一切虛寒等症。

黃耆(一兩),附子(炮,五錢)

上作一劑,薑、棗水煎服。如不應,倍加附子,方得全濟。

白話文:

【附方】

當歸六黃湯:適用於治療因氣血虛弱導致的過度盜汗。若此方效果不佳,可再加入人參和白朮。若心臟血氣不足,則可添加炒過的酸棗仁。

藥材包括:當歸,熟地黃(自家炮製),黃耆(炒過,每種二錢),生地黃,黃柏(炒黑),黃芩(炒黑),黃連(炒黑,每種一錢)。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參附湯:適用於治療陽氣虛弱、寒冷,常自發性出汗且畏寒,或手腳冰冷,大便不成形,或肚臍周圍疼痛,食慾不佳,或大量出汗後抽筋等症狀。

藥材為:人參(一錢),炮製過的附子(五錢)。以上藥材作為一劑,加入薑和棗,用水煎煮後慢慢服用。去掉人參後加入黃耆,即成為耆附湯。

當歸補血湯:用於治療肌肉熱燥,眼睛發紅,臉色紅潤,頻繁口渴想喝水,白天夜晚都持續不斷,脈搏雖強大但虛弱,深按卻毫無反應的情況。

藥材包括:當歸(三錢),炙過的黃耆(一兩)。以上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十全大補湯:該方在第二十四卷第六篇中有詳細說明。

耆附湯:用於治療陽氣虛弱脫落,感到寒冷並自發性出汗,或嘴巴緊閉、痰多,四肢冰冷,或嘔吐、腹瀉、腹痛,無法進食,以及所有虛弱、寒冷等症狀。

藥材包括:黃耆(一兩),炮製過的附子(五錢)。以上藥材作為一劑,加入薑和棗,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效果不佳,可以加倍使用附子,才能完全療效。

5. 產後冒悶汗出方論第七

產後忽冒悶汗出者,因陰血虧損,陽氣鬱暴故也。急吞雞子三枚,未醒飲童便。或時復發,宜服竹瀝五合。

愚按:前症屬大虛,宜固元氣為主。其汗不止,必變柔痙。東垣先生云:婦人分娩,及半產漏下,昏冒目瞑,蓋因血暴亡而火上熾,但補其血則神自昌。若常時血下,當補而升舉其氣,陽得血而神安,則目明矣。今立一方,以補手足厥陰之血,兼益陽氣,名曰全生活血湯。

全生活血湯,治發熱自汗盜汗,目䀮䀮,四肢無力,口乾頭暈,行步欹側。

柴胡,當歸(各二錢),生地黃(炒),熟地黃,川芎,藁本(各一錢半),防風,羌活,獨活,葛根,甘草(炒,各二錢),細辛,蔓荊子(各五分),升麻,芍藥(炒,各三錢),紅花(三分)

上每服五錢,水煎熱服。

白話文:

【產後冒悶汗出方論第七】

產後突然出現冒悶且大量出汗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生產導致陰血大量損失,而陽氣因此過度亢進所引起的。應立即吞服三個雞蛋,如果意識仍未清醒,可以飲用兒童的新鮮尿液。有時這種情況可能會再次發生,這時候適合服用竹瀝五合。

我認為,這種症狀屬於極大的虛弱,應該以鞏固元氣為主要治療方向。如果汗一直不停,可能會引發肌肉柔弱無力的痙攣症狀。李東垣先生曾說:婦女在分娩,或是流產後出血,會出現昏厥、視線模糊的情況,這是因為血液大量流失導致火氣上沖,只要適時補充血液,精神自然就會恢復。若是平時就有出血的情況,就應該補血並提升氣力,這樣陽氣得到血液滋養,精神就會安定,視力也會恢復。基於此,我提供一個處方,能補充手足厥陰經的血液,同時也能增強陽氣,這個處方名叫「全生活血湯」。

【全生活血湯】,用於治療發熱、自汗、盜汗、視線模糊、四肢無力、口乾、頭暈、行走不穩等症狀。

藥材組成:柴胡、當歸(各6克),生地黃(炒)、熟地黃、川芎、藁本(各4.5克),防風、羌活、獨活、葛根、甘草(炒,各6克),細辛、蔓荊子(各1.5克),升麻、芍藥(炒,各9克),紅花(0.9克)。

以上藥材,每次取15克,用水煎煮後趁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