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十七 (1)
卷十七 (1)
1. 產難門
(坐月既明,須知產難,故以次之)
2. 產難論第一
婦人以血為主,惟氣順則血和,胎安則產順。今富貴之家,過於安逸,以致氣滯而胎不轉動。或為交合,使精血聚於胞中,皆致產難。若腹或痛或止,名曰弄胎,穩婆不悟,入手試水,致胞破漿干,兒難轉身,亦難生矣。凡產直候痛極,兒逼產門,方可坐草。時當盛暑,倘或血運血溢,當飲清水解之。
冬末春初,產室用火和暖下部,衣服尤當溫厚,方免胎寒血結。若臨月洗頭濯足,亦致產難。
愚按:丹溪先生曰:余族妹苦於難產,遇胎則驅之,予甚憫焉。蓋其形肥而勤女工,形肥則氣虛,久坐則氣不運,而兒在胞胎,因亦不能自運耳。當補其母之氣,則兒健易產,故後有孕。至五六月,遂以紫蘇飲加補氣藥,與之數十貼而產甚快。大要在隨母之稟性。若胎胞破早,血水先干,或難產勞傷氣血者,煎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加益母草,不時與服,以協濟之。或以黃耆數斤,芎、歸四五斤許,大釜水煎,藥氣氤氳滿室,使產婦口鼻俱受其氣。
白話文:
女性以血氣為根本,氣血流通順暢,胎兒才能安穩,生產自然順利。如今富貴人家過於安逸,導致氣血不流通,胎兒在腹中無法轉動。又或者因為過度房事,導致精血積聚在胞中,都會造成難產。如果肚子時而疼痛時而停止,叫做弄胎,如果產婆不懂,就用手去試探胎兒,可能會導致胎膜破裂,羊水流出,胎兒難以轉身,也難以出生。生產時,要等到疼痛達到極點,胎兒迫近產道時才能坐草。夏天炎熱,如果血氣運行不順暢,血溢出來,就應該喝清水來解毒。
冬末春初,產房要使用火來溫暖產婦的下半身,衣服也要溫暖厚實,才能避免胎兒受寒,血氣凝結。臨產前洗頭洗腳,也會導致難產。
我認為:丹溪先生說過,他的族妹因為難產,每次懷胎都要催生,我對此感到非常同情。因為她身材肥胖,又經常做女工,身材肥胖導致氣虛,長時間坐著導致氣血不運,所以胎兒在肚子裡也無法自行轉動。應該補氣血,讓母親身體強壯,胎兒才能健康容易出生,所以她之後懷孕後,在五月六月時,我用紫蘇飲加補氣藥,給她服用幾十貼,就順利生產了。總之,要根據母親的身體狀況來調理。如果胎膜過早破裂,羊水先流出來,或者難產導致氣血受損,就要用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再加上益母草,不時服用,來幫助身體恢復。或者用黃芪幾斤,川芎、當歸四五斤,用大鍋水煎,藥氣瀰漫整個房間,讓產婦的口鼻都能吸收到藥氣。
臍帶以油紙捻燒斷,補接其陽氣。穩婆須擇老練者,當先施惠,預說與知。倘有生息不順,只說是未產,或是雙胎,只說胎衣未下,恐驚則氣散,愈難生息。
白話文:
臍帶需要用油脂紙搓燒斷開,並且補充陽氣。助產士必須選擇經驗豐富的人來操作,在開始前要給予好處並預先告知情況。如果生產過程中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只能說還沒有出生或者可能是雙胞胎之一,只能說是胎盤沒有下來,以免驚嚇導致氣息分散,使得更難進行分娩。
3. 附治驗
荊婦孟冬分娩艱難,勞傷元氣,產子已死。用油紙捻燒斷臍帶,藉其氣以暖之,俄頃忽作聲。此兒後無傷食作瀉之症,可見前法之功不誣。世用刀器斷臍帶,子母致危者,竟不知其由矣。且穩婆又喜平日常施小惠,得其用心,兼以安慰母懷,故無虞耳。一穩婆云:我止有一女,正分娩時,適當巡街侍御行牌取我,視其室分娩,女因驚嚇,未產而死。後見侍御更以威顏分付,迨視產母,胎雖順而頭偏在一邊,以致難產。
因畏其威,不敢施手,由是其母子俱不能救。
紫蘇飲(方見十二卷第八論)
十全大補湯
八珍湯(二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白話文:
一位姓荊的婦人,在孟冬之際生產,生產過程十分艱辛,導致元氣大傷,所產的嬰兒不幸夭折。當時,有人用油紙捻燒斷臍帶,藉由油紙捻的熱氣溫暖嬰兒,不久嬰兒就突然發出聲音。這個孩子之後沒有出現傷食腹瀉的症狀,可見先前用油紙捻燒斷臍帶的方法的確有效。
世俗之人多用刀器斷臍帶,常常造成母子俱危,卻不知道其中的原因。而且穩婆們平時喜歡施予小恩小惠,得到產婦的信任,並加以安慰產婦,所以母子才會平安無事。
一位穩婆說:我只有一位女兒,在她分娩時,剛好巡街的侍御官差來取我,我便去查看她生產的情況。我的女兒因為受到驚嚇,還沒生產就去世了。之後,我看到侍御官用威嚴的語氣下令,直到我去看產婦,雖然胎兒順利下來,但頭卻偏在一邊,導致難產。
我因為害怕侍御官的威嚴,不敢施救,因此母子倆都無法挽回。
紫蘇飲(方見十二卷第八論)
十全大補湯
4. 楊子建《十產論》第二
凡生產先知此十證,庶免子母之命折於無辜也。世之救生者,少有精良妙手,多致傾命,予因傷痛而備言之。
白話文:
如果在生產前知道這十個症狀,就可以避免無辜地失去孩子和母親的生命。現在的醫生很少有精湛的技術和高明的手法,常常導致生命危險,所以我因爲感到傷心才詳細地說出來。
5. 一曰正產
正產者,言懷胎十月,陰陽氣足,忽然作陣疼痛,胎至穀道,漿破血下,兒即正產。
白話文:
正常的生產是說懷孕十個月後,陰陽之氣充足,突然出現陣痛,胎兒到達肛門,羊水破裂出血,孩子就正常地出生了。
6. 二曰傷產
傷產者,言懷胎未足月,有所傷動,以致忽然臍腹疼痛,或服催藥過早,或產母努力太早,逼兒錯路,不能正生。凡分娩須待兒身轉順,頭對產門,努力一送,兒即正生。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所說的是孕婦在孕期不足的情況下,因為某些原因(如受外力影響、服用催生藥物等)而突然感到肚臍和腹部疼痛,或者由於生產時用力不當導致寶寶無法正常出生。正確的分娩方式是等待寶寶身體轉向順利,頭部朝向產道口,然後再用適當的力量推送,這樣才能讓寶寶順利地出生。
7. 三曰催生
催生者,言欲產時兒頭至產門,方服藥催之。或經日久,產母困倦難生,宜服藥以助其血氣,令兒速生。
白話文:
當生產的時候,孩子已經到達產道口了,才服用藥物來加速分娩。如果經過很久時間,孕婦感到疲憊難產,應該服用藥物幫助血液和氣力,讓孩子快速出生。
8. 四曰凍產
凍產者,言天氣寒冷,產母血氣遲滯,兒不能速生。故衣裳宜厚,產室宜暖,背心宜溫和,庶兒易生。
白話文:
當天氣非常冷時,生產的母親血液循環緩慢,孩子無法快速出生。因此衣服應該穿得較厚,產房應保持溫暖,背部要保暖,這樣才容易順利分娩。
9. 五曰熱產
熱產者,言盛暑之月,產婦當溫涼得宜。熱甚,產母則頭疼,面赤昏暈。若產室人眾,熱氣蒸逼,亦致前患,名曰血暈。若夏月風涼陰雨,亦當謹避。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文字的意思是:「在炎熱的月份裡,產婦應該保持適度的溫度和濕度。如果太過炎熱,產後母親可能會出現頭痛、臉紅且感到眩暈的情況。如果生產房間內有太多人聚集,產生大量的熱氣,也會導致上述問題發生,這種情況被稱為“血暈”。因此,在夏天即使有風吹來或是下雨時,也要避免受寒。」 簡單來說就是要注意保暖但也不要讓自己過於悶熱,並要避免受到冷空氣或雨水等寒冷因素影響。
10. 六曰橫產
橫產者,言兒方轉身,產母用力逼之故也。凡產母當令安然仰臥,穩婆先推兒身順直,頭對產門,以中指探其肩,不令臍帶羈扳,方用藥催之,繼以產母努力,兒即生。
白話文:
如果胎位不正(橫著),那是因為孕婦在生產時用力過猛,把孩子擠進去造成的。孕婦應該讓她平躺下來,接生婆先把孩子的身體拉直,使頭部朝向產道,再用手中的中指摸一下肩膀,不要讓臍帶卡住,然後才使用催生藥物,接著由孕婦自己出力,孩子就會出生了。
11. 七曰倒產
倒產者,言兒未能轉身,產母努力故也。當令產母仰臥,穩婆推入,候兒自順。著良久不生,令穩婆手入產戶一邊,撥兒轉順,近產門卻服催藥,並努力即下。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所描述的情況是:如果胎兒在子宮內沒有轉換好位置,導致母親生產時很費力,應該讓孕婦躺平,由接生婆幫助把胎位調整到正確的位置上,等待自然分娩。如果過了很久都無法正常分娩,可以請接生婆把手伸進陰道裡,幫忙把胎兒轉正,靠近產道口的地方再服用一些催生藥物,並且用力就能成功娩出寶寶了。
12. 八曰偏產
偏產者,言兒回身未順生路,產母努力逼兒,頭偏一邊,產雖露頂,非也,乃額角耳。當令產母仰臥,穩婆輕手正其頭向產門,卻令產母努力,子即下。若兒頂後骨,偏拄穀道露額,令穩婆以綿衣炙暖,裹手於穀道外傍,輕手推正,令產母努力,兒即生。
白話文:
偏產是指胎兒在出生時,頭部沒有順利進入產道,導致生產困難。這種情況下,產婦會用力將胎兒往下推,但胎兒的頭部卻歪向一邊,雖然看起來好像生出來了,但實際上只是露出了額角和耳朵,並不是真正的頭頂。
此時應該讓產婦仰躺,穩婆用輕柔的手勢將胎兒的頭部調整正對產道,然後再讓產婦用力,這樣孩子就能順利出生。
如果胎兒的後腦勺偏向一邊,抵住產道,額頭露出來,則應該讓穩婆用棉衣加熱後,包住手,放在產道外側,輕輕推動胎兒的頭部,讓其轉正。接著讓產婦用力,孩子就能順利出生。
13. 九曰礙產
礙產者,言兒身已順,門路已正,兒頭已露,因兒轉身,臍帶絆其肩,以致不能生。令產母仰臥,穩婆輕推兒向上,以中指按兒肩,脫臍帶,仍令兒身正順,產母努力,兒即生。
白話文:
當生產遇到困難時,表示胎兒已經準備好,產道也正常,胎兒的頭部已經露出來了,但因為胎兒翻身,導致臍帶纏繞在肩膀上,造成無法出生的情況。讓孕婦躺平,接生婆輕輕地把孩子往上推,用中指按下孩子的肩膀,解開臍帶,再讓胎兒回到正確的位置和方向,孕婦用力,就能成功分娩出寶寶。
14. 十曰坐產
坐產者,言兒之欲生,當從高處牢系手巾一條,令產母以手攀之,輕輕屈坐,令兒生下。不可坐,抵兒生路。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文字的意思是:對於順產生孩子的婦女來說,在孩子想要出生時,應該在高處綁上一條毛巾,讓生產中的母親用手抓住它,輕柔地坐下,這樣可以幫助孩子順利降生。不應坐在那裡阻礙孩子的出生道路。
15. 十一曰盤腸產
趙都運恭人,每臨產則子腸先出,然後產子,其腸不收,名曰盤腸。穩婆以醋水各半盞,默然噀產婦面背才收,不可不知。
愚按:前症古方以蓖麻子仁四十九粒,研塗產母頭頂,腸收上即洗去。其腸若干,以磨刀水少許溫潤之,再用磁石煎湯服之,即收上。磁石須陰陽家用有驗者。若以水噀母面背,恐驚則氣散。
治盤腸產,以半夏為末,搐鼻中,腸自上。
又方,大紙捻,以麻油潤燈,吹滅,以煙燻產婦鼻中,腸即上。
又方,腸出,盛以潔淨漆器,濃煎黃耆湯浸之,腸即上。
白話文:
趙國都城有個名叫運恭的人,每次他妻子生產時,孩子的腸子總是先出來,然後才生下孩子,而且腸子不會縮回,叫做盤腸。接生婆會用半杯醋和半杯水混合,默不作聲地噴灑在產婦的臉和背上,這樣腸子才會縮回去,這點一定要記住。
我認為,古時候治療這種病的方子是用49粒蓖麻仁研磨成粉,塗在產婦的頭頂,等腸子縮回後就洗掉。如果腸子還沒有縮回,就用少許磨刀水溫熱後塗在腸子上,再用磁石煎湯服用,腸子就會縮回。用來煎湯的磁石必須是陰陽家用,有驗證過的才行。如果用清水噴產婦的臉和背,可能會嚇到她,導致氣散。
治療盤腸產還可以將半夏研磨成粉,用它來搐鼻,腸子就會自己縮回。
另一個方法是用麻油浸潤燈芯,點燃後吹滅,用煙燻產婦的鼻子,腸子就會縮回。
還有一種方法是將露出的腸子放入乾淨的漆器中,用黃芪濃湯浸泡,腸子就會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