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註婦人良方》~ 卷一 (94)
卷一 (94)
1. 附治驗
一妊娠每胎至五月,肢體倦怠,飲食無味,先兩足腫,漸至遍身,後及頭面。此是脾肺氣虛,朝用補中益氣,夕用六君子加蘇梗而愈。凡治妊娠,毋泥月數,但見某經症,即用本藥為善。
天仙藤散,治婦人有水氣而成胎,以致兩腿足浮腫。
天仙藤(洗,略炒),香附子(炒),陳皮,甘草,烏藥(軟白者,辣者良,各五分)
上每服五錢,生薑、木瓜、蘇葉各三片,水煎,日三服。
澤瀉散,治妊娠遍身浮腫,上氣喘急,大便不通,小便赤澀。
澤瀉,桑白皮(炒),木通,枳殼(麩炒),檳榔,赤茯苓(各五分)
上姜水煎服。
《千金》鯉魚湯,治妊娠腹大,胎間有水氣。
白朮(五兩),茯苓(四兩),當歸,芍藥(各三兩)
上先以小鯉魚一頭,如食法煮取汁,每汁二盞,入藥五錢,姜七片,橘皮少許,煎七分,空心服。
腎著湯,治妊娠腰腳腫。
茯苓,白朮(各八分),乾薑(炮),甘草(各一錢),杏仁(五分)
上水煎服。
五皮散,治胎水腫滿。
大腹皮,桑白皮(炒),生薑皮,茯苓皮,橘皮(各一錢),木香(二分)
上水煎服。
治妊娠腳浮腫,因脾衰血化成水,用生料平胃散,薑棗水煎服。或為末,用蘇葉湯調下,每服二錢。
《全生》白朮散,治妊娠面目浮虛,四肢腫如水氣,名曰胎氣,又曰胎腫。
白朮(一兩),生薑皮,大腹皮,陳皮,白茯苓(各五錢)
上各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下。
白話文:
[治療經驗分享]
有個懷孕的婦女,每次懷孕到五個月左右,都會感到身體疲憊,對食物也提不起胃口,先是雙腳開始浮腫,逐漸擴散到全身,最後連頭臉都腫起來。這是由於脾肺氣虛所致,早上服用補中益氣湯,晚上則服用六君子湯加上蘇梗,病情便得以康復。在治療孕期疾病時,不要過度拘泥於懷孕月份,只要發現與特定經絡相關的症狀,就應立即使用相應的藥物進行治療。
天仙藤散,可用來治療婦女因體內水氣影響而懷孕,導致雙腿和腳部浮腫的情況。
所需材料包括:天仙藤(洗淨,稍微炒一下)、香附子(炒過)、陳皮、甘草、烏藥(選用軟白的,越辣越好,各五分)。每次服用五錢,加入生薑、木瓜、蘇葉各三片,用水煎煮,每日三次。
澤瀉散,適用於治療孕期全身浮腫、呼吸困難、大便不暢、小便顏色深紅且排尿困難。
所需材料包括:澤瀉、炒過的桑白皮、木通、炒過的枳殼、檳榔、赤茯苓(各五分)。加入薑和水煎煮服用。
《千金》鯉魚湯,用來治療孕期腹部膨大,胎兒周圍有水氣的問題。
所需材料包括:白朮(五兩)、茯苓(四兩)、當歸、芍藥(各三兩)。首先,將一小條鯉魚按照食用方法煮出汁液,每次取兩盞鯉魚汁,加入藥材五錢,薑七片,少許橘皮,煎煮至剩下七分,空腹服用。
腎著湯,適用於治療孕期腰部和腳部浮腫。
所需材料包括:茯苓、白朮(各八分)、炮製過的乾薑、甘草(各一錢)、杏仁(五分)。用水煎煮服用。
五皮散,用於治療孕期因胎兒水氣導致的全身腫脹。
所需材料包括:大腹皮、炒過的桑白皮、生薑皮、茯苓皮、橘皮(各一錢)、木香(二分)。用水煎煮服用。
對於孕期腳部浮腫,由於脾臟功能減弱,血液轉化成水氣,可使用生料平胃散,薑棗水煎煮服用。或者研磨成粉末,用蘇葉湯調和吞服,每次服用二錢。
《全生》白朮散,用於治療孕期面部浮腫,四肢像水氣般腫脹,這種情況被稱為胎氣,也叫做胎腫。
所需材料包括:白朮(一兩)、生薑皮、大腹皮、陳皮、白茯苓(各五錢)。分別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米湯送服。
2. 附方
四君子湯
六君子湯
補中益氣湯(三方見二十四卷第六論)
加味歸脾湯(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加味逍遙散(方見二十四卷第四論)
白話文:
-
四君子湯:這是一種用於治療脾胃氣虛的藥方。
-
六君子湯:此為四君子湯的變形,添加了兩味藥材,用於治療脾胃氣虛及痰濕。
-
補中益氣湯:這種藥方主要用於治療中氣不足、脾虛氣弱的症狀。
-
加味歸脾湯:這是在歸脾湯基礎上添加一些藥材的藥方,主要用於治療心脾兩虛。
-
加味逍遙散:這是逍遙散的改良版,加入了一些其他草藥,常被用於治療肝鬱脾虛的症狀。所有這些藥方的詳細配伍和使用方法可以在相關的中醫書籍第二十四卷的特定章節中找到。
3. 妊娠腹內鐘鳴方論第九
治孕婦腹內鳴,用鼠窟中土為末,入麝香,酒調下三錢,立愈。或黃連濃煎汁,母常呷之。
愚按:《產寶》云:小兒在腹中哭,其治法亦用空房中鼠穴土,或黃連濃煎飲之,立愈,想即是症。又云:臍帶上疙瘩,兒含口中,因妊娠登高舉臂,脫出兒口,以此作聲。令妊婦屈腰就地,如拾物,仍入兒口即止。然黃連性寒,麝香開竅,當酌量用之。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懷孕期間,孕婦腹部內有類似鐘鳴的聲音的治療方式。古時的療法是使用從老鼠洞裡挖出的泥土磨成粉,加入麝香,用酒調和後服用約三錢,通常會立即見效。另一種方法則是濃煎黃連汁,讓孕婦經常飲用。
進一步來說,《產寶》一書中提到,如果胎兒在子宮內哭泣,治療方式也是使用空屋中的老鼠窩泥土,或者濃煎黃連汁飲用,都能迅速痊癒,可能描述的就是同一種症狀。此外,還有一種情況是,臍帶上長了疙瘩,被胎兒含在嘴裡,因為孕婦在懷孕期間抬高手臂或登高,導致疙瘩脫離胎兒的嘴巴,因而產生聲音。這時,讓孕婦彎腰靠近地面,就像在撿東西一樣,疙瘩就會重新進入胎兒的口中,聲音也就停止了。然而,黃連性質寒涼,麝香有強烈的通竅作用,使用時應適度考量。
4. 龔彥德孕癰方第十
治孕癰,用烏藥五錢,水一鍾,煎七分,入牛皮膠一兩,煎化溫服。或薏苡仁煮汁飲之。
愚按:孕癰即是腹內患癰,如前法不應,宜用牡丹皮散,或加薏苡仁湯。(治驗見二十四卷)
白話文:
在處理懷孕期間的膿腫問題,使用烏藥五錢,加入一杯水,熬煮至剩下七分水量,然後加入一兩的牛皮膠,煎煮至融化後溫熱服用。或者可以選擇飲用薏苡仁煮的汁液。
個人認為:所謂的懷孕膿腫,即是在腹部內產生膿腫。如果前面所述的方法效果不佳,建議改用牡丹皮散,或者加上薏苡仁湯一起使用。(詳細治療驗證方法請參考第二十四卷)
希望這能幫助你理解古文內容。
5. 妊娠不語論第十一
孕婦不語,不須服藥,臨產月但服保生丸、四物湯,產下便語。黃帝問曰:人有重身,九月而喑,何也?岐伯對曰:胞絡繫於腎,腎脈貫系舌本,故不能言。十月分娩後,自為之言也。
愚按:前症果《內經》窮理之言,人有患此,當調攝以需之,不必驚畏,而泛用藥也。
白話文:
在懷孕期間,如果孕婦無法說話,無需特別服用藥物治療。到了臨近生產的月份,可以服用保生丸與四物湯,通常在產後就能恢復說話能力。
黃帝曾問道:有的人懷孕九個月時會突然失聲,這是什麼原因呢?岐伯回答說:這是由於子宮的神經連接至腎臟,而腎臟的脈絡又貫穿到舌頭根部,因此影響了說話的能力。但是,在生產後的第十個月,語言功能自然就會恢復。
我的理解是:《內經》中對於這種現象的解釋確實是透徹的。如果有人遭遇這樣的狀況,應以調養和等待為主,不必過度恐慌或隨意使用藥物。
6. 妊娠傷食方論第十二
經曰: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又云: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故妊娠傷食,最難調治者。
愚按:東垣先生云:脾胃之氣壯,則過時而不飢,多食而不傷。蓋胃主司納,脾主消化,五臟之本也,然食倍而傷者,乃脾氣虛而不化也。若投以峻劑,則脾胃復傷,而胎亦損矣。當審其所因而調治之。若飲食停滯,或肚腹作痛,用平胃散。嘔吐噁心,加枳殼、砂仁。吞酸噯腐,加黃連三分,吳茱萸二分。
腹滿泄瀉,用六君子湯。停滯肉食,倍加山楂。停滯麵食,倍加麥糵。停滯糯食,用白酒麴末一味。米食停滯,倍加谷糵。魚腥所傷,倍加陳皮。傷辛熱之物,加黃連。傷生冷之物,加砂仁、木香。如不應,更加肉豆蔻、補骨脂。再不應,用四神丸。若脾氣下陷,用補中益氣湯。
凡噯覺藥氣,且戒藥鉺,節飲食。經云: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大凡脾胃虛弱,飲食難化,以白朮、陳皮為末,等分,陳曲糊丸,常服最善。枳朮丸,但可暫用,枳實峻厲,能耗真氣,治者慎之。
白話文:
經典有言:如果飲食過量,會導致腸胃受傷。又有說法:人體的陰氣生成,根本來自於五種味道的食物;但陰氣所在的人體五臟,卻也可能因這五種味道的食物而受傷;因此,懷孕期間因過量飲食導致的腸胃問題,是最難調整和治療的。
個人理解:東垣先生曾提到,如果脾胃功能強壯,即使超過用餐時間也不會感到餓,即使大量進食也不會受傷。因為胃負責接收食物,脾負責消化食物,這是身體的根本。然而,如果飲食過量導致腸胃受傷,就是因為脾氣虛弱,無法正常消化。如果使用猛烈的藥物治療,可能會再次傷害脾胃,同時也會對胎兒造成影響。所以,應該根據具體情況來調整和治療。如果食物積聚在腸胃中,或者肚子疼痛,可以使用平胃散。如果有噁心、嘔吐的情況,可以加入枳殼和砂仁。如果口中有酸味,可以加入少量黃連和吳茱萸。
如果腹部腫脹或有腹瀉,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如果吃肉過多,可以加倍使用山楂。如果吃麵類食物過多,可以加倍使用麥芽。如果吃糯米過多,可以使用白酒麴末。如果吃米飯過多,可以加倍使用谷芽。如果吃魚類或海鮮過多,可以加倍使用陳皮。如果吃了辛辣或熱性的食物,可以加入黃連。如果吃了生冷的食物,可以加入砂仁和木香。如果以上方法都無效,可以加入肉豆蔻和補骨脂。如果還是無效,可以使用四神丸。如果脾氣下陷,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
一旦感覺到藥物的氣味,應暫停藥物,並控制飲食。經典有言:如果脾臟受損,應調整飲食,適應寒熱變化。一般來說,脾胃虛弱,飲食難以消化,可以將白朮和陳皮研磨成粉,等比例混合,用老酒麴做成藥丸,長期服用效果最好。使用枳朮丸只能暫時使用,因為枳實性質猛烈,可能耗損真正氣力,治療者需小心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