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概論》~ 腳氣概論 (13)
腳氣概論 (13)
1. 腳氣衝心
腳氣衝心之候。令人心胸煩悶。嘔吐。氣急喘渴。人迎腫起。巨里動如奔馬。甚者脈絕不出欲死也。蓋風濕毒氣。初從足起。閉塞血氣。妨害筋脈。忽上衝心胃之分。最為危急。下氣除濕泄毒。不可緩也。外臺唐侍中療苦腳氣攻心。此方甚散腫氣。極驗。
大檳榔,生薑,橘皮,吳茱萸,紫蘇,木瓜
上六味
按萬安方引衛生良劑方。名檳茱湯。治風濕毒氣中於足脛。遂為腳氣。下注兩腳。腫脹疼痛。履地不得。及內攻心腹。手足脈絕。悶亂煩喘。氣不得息。極有神效。
外臺犀角湯。療腳氣冷毒悶。心下痞堅。背膊痛。上氣欲死者。
吳茱萸,檳榔,青木香,犀角,半夏,生薑
上六味方後云。破毒氣尤良。原無方名。
千金茱萸湯。治腳氣入腹。困悶欲死腹脹。
吳茱萸,木瓜
上二味方後云。此起死回生方。按澹寮方加大黃為丸。名三將軍丸。
千金半夏湯。治腳氣上入腹。腹急上衝胸。氣急欲絕。
半夏,桂心,乾薑,甘草,人參,細辛,附子,蜀椒
上八味
按劉桂山嘗用千金治痰飲。半夏湯。半夏生薑附子吳茱萸四味方。以治腳氣衝心危症。即此方之單捷者已。按張路玉曰。腳氣用補。乃證治之變。此以病久正氣傷憊。濁邪元劇。不得已而用四逆加人參湯。更加半夏蜀椒桂心細辛。專散入腹沖胸濁陰之氣為急。若兼攻外毒。則救里勢分。不能克濟專功矣。
同主風毒腳氣。多睡心驚悸。石發攻心方。
麥門冬,石膏,茯苓,人參,淡竹葉,生薑
上六味。道按。蘇恭方無人參。有小麥。
蘇恭犀角湯。風熱輕但毒氣入胃。唯心悶煩。索水灑胸面。乾嘔好叫喚。欲斷絕者。
犀角,羚羊角,射干,沉香,青木香,丁香,石膏,麥門冬,竹茹,麝香,人參,茯苓
上十二味
外臺紫雪。療腳氣毒遍內外。煩熱。口中生瘡。狂易叫走。
按活人書云。大煩躁者。紫雪最良。醫心方鑑真曰。若腳氣衝心。取一小兩。和水飲之。
良方木香散。治婦人腳氣卒發。衝心悶亂。
木香,郁李仁,赤芍藥,大腹皮,紫雪,桑白皮,桂心,檳榔,茯苓
上九味
聖惠治腳氣衝心。煩悶氣喘。坐臥不得方。
黑豆,生薑,杉木節,沉香,木瓜,紫蘇莖葉,檳榔,童子小便
上件藥細剉。先炒黑豆及生薑令熟。後入小便並諸藥。
聖濟沉香湯。治腳氣衝心。煩悶氣促。腳膝痠疼。
沉香,芍藥,紫蘇莖葉,木通,檳榔,吳茱萸,生薑
上七味入紅雪。
同赤茯苓湯。治腳氣衝心。煩悶膝痛。
赤茯苓,石膏,犀角屑,升麻,麥門冬,木香
上六味入竹瀝。
按金匱翼去升麻。加枳殼。沉香。紫蘇梗葉。檳榔。防風。名犀角散。治腳氣衝心。煩喘悶亂。頭痛口乾。坐臥不得。
同趁痛丸。治腳氣上攻。及風毒走注疼痛。
即控涎丹
白話文:
腳氣衝心,會讓人感到心胸煩悶、嘔吐、呼吸急促口渴,人迎脈(頸部動脈)腫脹,巨里脈(手腕內側脈搏)跳動得像奔馬一樣,嚴重者脈搏微弱甚至消失,危及生命。這是因為風濕毒邪從腳部開始,阻塞血氣,阻礙筋脈運行,突然上衝到心胃部位,非常危險。治療必須迅速下氣除濕、泄除毒邪。
唐朝侍中治療腳氣攻心的方法,這個方子很能消散腫脹和氣滯,效果很好:大檳榔、生薑、橘皮、吳茱萸、紫蘇、木瓜,這六味藥按萬安方引《衛生良劑方》記載,稱為檳茱湯,能治療風濕毒邪侵犯足脛,導致腳氣,下注兩腳腫脹疼痛,無法站立行走,以及內攻心腹,手足脈搏消失、胸悶煩躁、呼吸困難的症狀,效果顯著。
另一個方子是外臺犀角湯,治療腳氣寒毒、胸悶、心下痞塊、背痛、呼吸困難幾乎要死的症狀:吳茱萸、檳榔、青木香、犀角、半夏、生薑,這六味藥,方後記載能很好地破除毒邪,原方無名。
千金茱萸湯治療腳氣入腹,胸悶欲死、腹脹的症狀:吳茱萸、木瓜,這二味藥,方後記載是起死回生的方子。按澹寮方加了大黃製成丸藥,叫做三將軍丸。
千金半夏湯治療腳氣上衝腹部,腹部脹滿上衝胸部,呼吸急促將死的症狀:半夏、桂枝、乾薑、甘草、人參、細辛、附子、蜀椒,這八味藥。劉桂山曾用《千金方》治療痰飲的半夏湯,也就是半夏、生薑、附子、吳茱萸四味藥的方子,來治療腳氣衝心危症,是這個方子的簡化版本。張路玉說,治療腳氣用補法,是根據證候而變通的,這是因為久病正氣受損,邪氣很盛,不得已而用四逆加人參湯,再加半夏、蜀椒、桂枝、細辛,專門散去入腹衝胸的濁陰之氣為急,如果同時攻治外在的毒邪,就會分散治療內在的病情,無法集中力量治療。
治療風毒腳氣,伴有嗜睡、心驚、心悸,石發攻心方:麥門冬、石膏、茯苓、人參、淡竹葉、生薑,這六味藥。蘇恭方無人參,有小麥。
蘇恭犀角湯,治療風熱較輕,但毒邪入胃,只有心悶煩躁,想喝水但灑在胸前臉上,乾嘔且哭喊,將要死亡的症狀:犀角、羚羊角、射干、沉香、青木香、丁香、石膏、麥門冬、竹茹、麝香、人參、茯苓,這十二味藥。
外臺紫雪,治療腳氣毒邪遍佈內外,煩熱,口中長瘡,神志狂亂,胡言亂語,到處亂跑的症狀。活人書說,大煩躁時,紫雪最有效。《醫心方》鑑真說,如果腳氣衝心,取一小兩,加水服用。
良方木香散,治療婦女腳氣突然發作,衝心胸悶煩躁的症狀:木香、郁李仁、赤芍藥、大腹皮、紫雪、桑白皮、桂枝、檳榔、茯苓,這九味藥。
《聖惠方》治療腳氣衝心,煩悶氣喘,坐臥不安的方子:黑豆、生薑、杉木節、沉香、木瓜、紫蘇莖葉、檳榔、童子尿,這些藥細碎後,先炒黑豆和生薑至熟,再加入童子尿和其他藥物。
《聖濟總錄》沉香湯,治療腳氣衝心,煩悶氣促,腳膝痠痛的症狀:沉香、芍藥、紫蘇莖葉、木通、檳榔、吳茱萸、生薑,這七味藥,加紅雪。
同赤茯苓湯,治療腳氣衝心,煩悶膝痛的症狀:赤茯苓、石膏、犀角屑、升麻、麥門冬、木香,這六味藥,加竹瀝。
《金匱翼》去升麻,加枳殼、沉香、紫蘇梗葉、檳榔、防風,稱為犀角散,治療腳氣衝心,煩躁胸悶、頭痛口乾、坐臥不安的症狀。
同趁痛丸,治療腳氣上攻以及風毒引起疼痛的症狀。 (控涎丹,這部分原文僅列出藥名,無詳細說明,故翻譯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