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概論》~ 腳氣概論 (12)
腳氣概論 (12)
1. 腳氣小腹不仁
腳氣濕淫之邪。自下侵上。下元氣弱不能御之。則漸入小腹而痹著不仁。至其最甚者。胸腹麻痹。遂及於兩手口吻。失知覺矣。蓋此症有二道。一為八味丸。一為三脘湯加薏苡仁也。
金匱八味丸。乾地黃,山茱萸,薯蕷,茯苓,澤瀉,牡丹皮,附子,肉桂
上八味
濟生加味腎氣丸。治臂氣。腰重腳腫。小便不利。
即金匱八味丸。如車前子。川牛膝。
三脘湯加薏苡仁。治腳氣小腹不仁屬疝者。得效方云。腳氣稍愈。常服三脘散。弱人更宜朮附湯。
三因吳萸丸。治腳氣入腹。腹中不仁。喘急欲死。
吳茱萸(湯洗七次),木瓜(去穰切片日乾等分)
上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至百丸。酒飲任下。或以木瓜蒸爛研膏為丸。尤妙。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腳氣病導致的小腹無感應,主要講述了腳氣病的病因和治療方法。
病因:腳氣病是由濕氣引起的疾病,這種濕氣從下往上侵襲,當下焦(下元)的氣力衰弱,無法抵禦濕氣時,濕氣就會漸漸進入小腹,使小腹失去感覺。在病情最嚴重的情況下,濕氣可能進一步影響到胸腹、雙手乃至口部,造成這些部位失去知覺。對於這種病症,有兩種治療方案,一種是使用八味丸,另一種是使用三脘湯加上薏苡仁。
治療方案:
-
金匱八味丸:成分包括乾地黃、山茱萸、薯蕷、茯苓、澤瀉、牡丹皮、附子、肉桂。此藥丸適用於治療腳氣病導致的手臂氣血不暢、腰部沉重、腳部浮腫、小便不順等症狀。
-
加味腎氣丸:在金匱八味丸的基礎上,加入車前子和川牛膝,以增強藥效。
-
三脘湯加薏苡仁:適用於治療腳氣病導致的小腹無感應,尤其是屬於疝氣的情況。腳氣病稍有好轉後,可以持續服用三脘散。體質虛弱的人更適合服用朮附湯。
-
吳萸丸:適用於治療腳氣病導致的腹部無感應,呼吸急促,甚至有生命危險的情況。藥物成分包括吳茱萸(需用熱水洗七次)、木瓜(去瓤切片晾乾)。將藥材磨成粉末,用酒糊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十至一百粒,可用酒或飲料送服。也可以將木瓜蒸熟後研成膏狀,與藥粉混合製成丸子,效果更佳。
2. 腳氣上氣
腳氣上氣者。風毒濕氣循經。上入於肺故也。肺主氣而司呼吸。邪氣入之。則氣道奔迫。升降不順。故令上氣喘滿。甚不得偃臥也。
千金紫蘇子湯。
三因紫蘇子湯。治腳弱上氣。陰陽交錯。清濁不分。上重下虛。中滿喘急。嘔吐自汗。無復紀律。
即千金紫蘇子湯。
聖惠治濕腳氣上攻心胸。喘促悶絕。宜此方。
檳榔,吳茱萸
上二味
家寶四磨湯。治氣滯攻衝。心腹㽲痛。張景岳曰。腳氣上衝心腹。喘急不得眠臥者。宜此方。
沉香,木香,檳榔,烏藥
上濃磨水煎服。濟生有人參。無木香。名四磨湯。(治七情傷感。上氣喘急。妨悶不食。)
局方黑錫丹。徐靈胎曰。黑錫丹鎮納元氣。為治喘必備之藥。當蓄在平時。
白話文:
【腳氣上氣】
患有腳氣導致上氣的狀況,是因為風毒濕氣沿著經絡向上侵入肺部所致。肺臟主管氣息與呼吸,一旦有邪氣入侵,就會讓氣道受到強烈的壓力,氣息的升降變得不順暢,因此會產生上氣喘息、胸您的症狀,嚴重時甚至無法躺著休息。
【千金紫蘇子湯】
古籍《千金要方》中記載的紫蘇子湯,能治療腳弱和上氣的問題,以及身體內陰陽失調,清濁不分的情況。這種情況通常會造成上半身重下半身虛弱,中間部位滿脹、呼吸急促,可能還會出現嘔吐、自汗等症狀,生活作息大亂。
也就是《千金要方》中的紫蘇子湯。
【聖惠治濕腳氣上攻心胸】
《聖惠方》中提到,若濕性腳氣病向上攻擊心胸,會讓人喘息困難,感到悶絕,此時適合使用此方。
【檳榔,吳茱萸】
以上兩種藥材組成的方劑,
【家寶四磨湯】
《家寶方》中的四磨湯,能治療氣滯引起的衝擊,心腹劇痛。張景嶽說,腳氣病上衝至心腹,讓人喘息急促,無法安睡,應該使用此方。
【沉香,木香,檳榔,烏藥】
以上藥材濃磨後用水煎煮服用。《濟生方》中的四磨湯則加入人參,但沒有木香,也叫四磨湯。(用於治療因情緒波動引起的上氣喘息,妨礙進食的問題。)
【局方黑錫丹】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的黑錫丹,徐靈胎表示,黑錫丹能夠鎮定並納入元氣,是治療喘息症狀不可或缺的藥物,應平時就準備好。
3. 腳氣嘔逆
腳氣風濕毒氣。上入侵胃中。則胃氣上逆。故令心胸妨滿。食飲不下。而為嘔逆也。嘔吐一證。為腳氣衝心之漸。最為可畏矣。
千金犀角旋覆花湯。治腳氣腫滿。或行起痿弱。小便秘澀。喘息氣衝。食嘔不下。
旋覆花,茯苓,橘皮,豆豉,蘇葉,犀角,生薑,大棗
上八味或去豆豉
按外臺崔氏去犀角。名旋覆飲子。
聖惠旋覆花散。治乾腳氣欲發。噁心頭旋。吐痰水。不思飲食。兩腳膝疼痛。漸漸心悶。
旋覆花,犀角屑,大腹皮,檳榔,前胡,茯苓,半夏,枳殼
上八味。入生薑薄荷水煎。
按此方系犀角旋覆花湯變制。用者斟酌可適其宜。
直指木香飲。治腳氣入腹攻心嘔。
木香,甘草,吳茱萸,木瓜,橘皮,紫蘇,檳榔
上七味
傷寒論吳茱萸湯。治腳氣攻心嘔吐甚者。
本朝經驗三靈湯。治腳氣嘔吐兼蛔。或諸藥不止者。
莎草,紅花,檳榔
上三味
局方靈砂丹。治腳氣嘔吐。水藥不入者。
靈砂
上一味為丸。棗湯服十粒。日一夜一間有損口者。勿治自然愈。病急者為散以冷水下之。
金匱小半夏加茯苓湯。治腳氣嘔吐甚。諸藥不納者。
按外臺。必效療腳氣方。及文仲療腳氣入心悶絕欲死者方。並用小半夏湯。但以薑汁代生薑耳。又直指方治諸水氣。用小半夏加茯苓湯。吾邦原南陽山田業廣。亦善用小半夏加茯苓湯。治腳氣險證。其治驗載在醫事小言。醫學管錐外篇。宜就而看焉。
白話文:
【腳氣嘔逆】
這是因為腳氣導致的風濕毒氣上升,侵入到胃部,使得胃氣上逆,因此會感到胸口憋悝,食物難以下嚥,進而出現嘔吐的症狀。嘔吐這一種症狀,是腳氣衝擊心臟的初期表現,非常值得警覺。
「千金犀角旋覆花湯」,能治療腳氣引發的水腫、無力,以及小便困難、呼吸困難、食後嘔吐的問題。
主要成分有:旋覆花、茯苓、橘皮、豆豉、蘇葉、犀角、生薑、大棗。有時會去掉豆豉。
根據外臺崔氏的說法,去掉犀角,改稱為「旋覆飲子」。
「聖惠旋覆花散」,能治療乾燥型腳氣的初期症狀,如噁心、頭暈、吐痰、不想吃東西,兩腿膝蓋疼痛,慢慢感到心悸。
主要成分有:旋覆花、犀角屑、大腹皮、檳榔、前胡、茯苓、半夏、枳殼。需加入生薑和薄荷水一同煎煮。
這個處方是從「犀角旋覆花湯」改良而來,使用時應視個人情況調整劑量。
「直指木香飲」,能治療腳氣引起的腹痛和嘔吐。
主要成分有:木香、甘草、吳茱萸、木瓜、橘皮、紫蘇、檳榔。
「傷寒論吳茱萸湯」,能治療嚴重腳氣攻擊心臟造成的劇烈嘔吐。
「本朝經驗三靈湯」,能治療腳氣引發的嘔吐,同時伴有腸道寄生蟲,或對其他藥物反應不佳的患者。
主要成分有:莎草、紅花、檳榔。
「局方靈砂丹」,能治療腳氣引發嘔吐,無法接受流質藥物的患者。
主要成分有:靈砂。製成藥丸,每次用棗湯送服十顆。若有口腔潰瘍的情況,請勿服用,會自然好轉。若病情緊急,可將藥丸研磨成粉,用冷水送服。
「金匱小半夏加茯苓湯」,能治療嚴重腳氣引發的嘔吐,對於其他藥物都無效的患者。
根據外臺的記載,「必效療腳氣方」以及「文仲療腳氣入心悶絕欲死者方」,都使用了「小半夏湯」,只是以薑汁取代生薑。此外,「直指方」在治療水腫方面,也使用了「小半夏加茯苓湯」。在南陽山田業廣地區,「小半夏加茯苓湯」也被善用於治療腳氣的高風險症狀。相關的治療成效被記錄在「醫事小言」和「醫學管錐外篇」,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