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概論》~ 腳氣概論 (10)
腳氣概論 (10)
1. 腳氣腫滿
腳氣腫滿。漸成水狀者。濕邪壅塞氣血。水氣散溢。滲於皮膚。流遍四肢也。蓋水濕二氣。內外合邪。積而成滿。閉而成脹。則忽有衝心之虞。不可緩也。
聖惠漢防己散。腳氣通身浮腫。小便不利。氣壅煩悶。脅連膀胱虛脹。上氣喘促。坐臥不得。
漢防己,桑根白皮,澤瀉,茯苓,木通,郁李仁,豬苓,檳榔,紫蘇莖葉,生薑
上十味
拔粹方桑白皮散。治腳氣盛發。兩腳浮腫。小便赤澀。腹脅脹滿。氣急坐臥不得。
桑白皮,郁李仁,茯苓,木香,防己,大腹子,紫蘇子,木通,檳榔,青皮
上十味
按活人書云。治腳氣浮腫。尿澀氣急腹滿。驪家醫言云。治婦人腳氣。
外臺黑豆湯。療腳氣遍身腫。
黑豆,桑根白皮,檳榔,茯苓
上四味(同黑豆一合半。以水一升煮取六合。煮三味。取三合。為一劑。分三服。)
按聖濟去茯苓。加郁李仁。生薑。名黑豆飲。治一切風毒腳氣軟弱等。今本方加郁李仁。治腳氣周身洪腫欲衝心者。效。
聖濟赤小豆湯。治腳氣氣急。大小便澀。通身腫。兩腳氣脹。變成水者。
赤小豆,桑根白皮,紫蘇莖葉
上三味。除小豆外。為末。每服先以豆一合。用水五盞煮熟去豆。取汁二盞半。入藥末四錢。生薑一分碎煎至一盞半。溫服。
同柴胡豬苓湯。治腳氣緩弱。及痹腫滿。心下急。大便澀。
柴胡,豬苓,紫蘇葉,陳橘皮,防己,大麻子,郁李仁,桑根白皮
上八味
按雞峰柴胡湯。治風寒濕毒。腳氣痛。皮膚不仁。緩弱𤸷痹。足脛腫滿。心下急。大便澀。即本此。
活人編三陰腳氣主方。
薏苡仁,茯苓,防風,羌活,澤瀉,防己,大腹皮,生薑
上八味
按本書云。邪在三陰。誤用重濁之藥。則傷元氣。上方輕清利導。化濕清熱之平劑也。
本朝經驗九味檳榔湯。(經驗筆記)治腳氣腫滿短氣。
檳榔,大黃,厚朴,桂枝,甘草,木香,橘皮,紫蘇葉,生薑
上九味
按此方無厚朴。木香。蘇葉。有枳實。名七味檳榔湯。治腳氣氣血凝滯者。其原出於千金。云今本方去大黃。加吳茱萸。茯苓。每用得效。
本朝經驗石膏湯。(山本氏一名雙解散)治腳氣腫滿氣急。
即越婢湯。與唐侍中一方兩合。
按今用此方加茯苓。術。更效。
同禹水湯。(聿修堂)治腳氣腫滿胕腫者。
赤小豆(廿五錢),檳榔(十五錢),豬苓(廿錢),澤瀉(十五錢),麥芽(廿五錢),神面(十錢),木瓜(十錢),木通(十錢)
上同炒焦。水煎溫服。一方加黑炒赤龍皮。效甚速。
同桑白皮飲(盤瀨氏腳氣論)
桑白皮,沉香,防己,木通,厚朴,茯苓,檳榔子,郁李仁,紫蘇子,犀角,生薑
上十一味
按此方系拔粹桑白皮散變制。而降氣之力特緊。故有折衝之效矣。
外臺桃花散,療腳氣及腰腎膀胱宿水。
白話文:
[腳部水腫]
逐漸演變成像水一樣的狀態,是因為濕氣邪氣阻塞了氣血運行,導致水分無法正常代謝,滲透到皮膚下,並擴散到全身四肢。這是由於身體內外的水濕二氣結合產生的邪氣,積聚而成的水腫,封閉了身體,可能突然有影響心臟健康的風險,所以不能掉以輕心。
聖惠漢防己散:適用於腳部水腫遍及全身,小便不通暢,氣血壅塞導致煩悶,胸脅及膀胱虛弱腫脹,呼吸困難,無論坐或躺都感到不舒服。
漢防己、桑根白皮、澤瀉、茯苓、木通、郁李仁、豬苓、檳榔、紫蘇莖葉、生薑,以上十種成分。
拔粹方桑白皮散:適用於腳部水腫嚴重,雙腳浮腫,小便顏色深且排尿困難,腹部和脅部腫脹,呼吸困難,無論坐或躺都感到不舒服。
桑白皮、郁李仁、茯苓、木香、防己、大腹子、紫蘇子、木通、檳榔、青皮,以上十種成分。
根據活人書所述,治療腳部水腫和全身浮腫,尿液排泄困難,腹部脹滿。另外,有醫生提到,該方適用於女性的腳部水腫。
外臺黑豆湯:用於治療腳部水腫遍及全身。
黑豆、桑根白皮、檳榔、茯苓,以上四種成分。將1.5合的黑豆和其它三味藥材一起煮,用水1升煮至剩下6合,再把黑豆去掉,煮剩的3合藥汁做為一劑,分三次服用。
根據聖濟記載,該方去掉了茯苓,增加了郁李仁和生薑,命名為黑豆飲,用於治療由風毒引起的腳部水腫和軟弱等症狀。現在我們的配方加入了郁李仁,適用於腳部水腫遍及全身,甚至影響心臟健康的情況,效果顯著。
聖濟赤小豆湯:適用於腳部水腫導致呼吸困難,大小便不通暢,全身浮腫,腳部氣脹,轉變為水狀。
赤小豆、桑根白皮、紫蘇莖葉,以上三種成分。除了小紅豆之外,其它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前,先用水煮熟1合的小紅豆,去掉小紅豆後取2.5盞的豆汁,加入4錢的藥粉,再加入生薑碎煮至剩下1.5盞,溫熱服用。
同柴胡豬苓湯:適用於腳部水腫導致的身體疲弱,以及關節腫脹和胸脅急迫,大便不通暢。
柴胡、豬苓、紫蘇葉、陳橘皮、防己、大麻子、郁李仁、桑根白皮,以上八種成分。
根據雞峯柴胡湯記載,適用於由風寒濕毒引起的腳部疼痛,皮膚失去知覺,身體疲弱,關節疼痛,腳部腫脹,胸脅急迫,大便不通暢。
活人編三陰腳氣主方:
薏苡仁、茯苓、防風、羌活、澤瀉、防己、大腹皮、生薑,以上八種成分。
根據本書記載,如果三陰邪氣存在,錯誤使用重濁的藥物會傷害元氣。上述配方輕清利導,能化濕清熱,是一種平衡的配方。
本朝經驗九味檳榔湯:適用於腳部水腫,呼吸困難。
檳榔、大黃、厚朴、桂枝、甘草、木香、橘皮、紫蘇葉、生薑,以上九種成分。
該方若去除了厚朴、木香、蘇葉,加入了枳實,命名為七味檳榔湯,適用於腳部水腫導致氣血凝滯的情況。此方源自千金方,現在我們的配方去除了大黃,增加了吳茱萸和茯苓,每次使用都有很好的效果。
本朝經驗石膏湯:適用於腳部水腫和呼吸困難。
此方即越婢湯和唐侍中的配方結合。
根據記載,現在使用此方加上茯苓和白朮,效果更佳。
同禹水湯:適用於腳部水腫,皮膚腫脹。
赤小豆(25錢)、檳榔(15錢)、豬苓(20錢)、澤瀉(15錢)、麥芽(25錢)、神面(10錢)、木瓜(10錢)、木通(10錢)。將這些藥材一同炒焦,用水煎煮溫熱服用。另一個配方加入了炒過的赤龍皮,效果更迅速。
同桑白皮飲:適用於腳部水腫,呼吸困難。
桑白皮、沉香、防己、木通、厚朴、茯苓、檳榔子、郁李仁、紫蘇子、犀角、生薑,以上十一種成分。
此方是從拔粹方桑白皮散變化的配方,降氣效果特別強烈,因此有很好的效果。
外臺桃花散:適用於腳部水腫和腰部、腎臟、膀胱的水腫。
根據本草綱目記載,痰飲宿水的桃花散,收集桃花陰乾後研磨成粉末,溫酒送服一合,可以促進排便。如果感到虛弱和食慾減退,應適量食用粥類,這與一般的瀉下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