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明辨》~ 辨治痢用補中益氣之謬

回本書目錄

辨治痢用補中益氣之謬

1. 辨治痢用補中益氣之謬

痢為滯下,因氣滯血凝,失流利之常度而成,宜利氣,不宜益氣;宜疏通,不宜壅滯。耆、術呆鈍之物,非特閉氣留邪,抑且就火化燥。若為因後重而用之,則有形之燥矢壓重肛門,用升、柴升之無益,徒使虛火上升而後重窘迫如故也。若謂中虛而補之,則留邪遺禍也。予表叔曹士禎先生,年近古稀,患痢,醫者初起亦用「敗毒散」以解表,苦寒以清裡,旬日外未痊,慮其年老,用「補中益氣湯」,從此更重矣。

延至十一月,延予治,予曰:此因補留邪之誤也,用「香連丸」、「青麟丸」以撤邪,至正月方愈。予見此證誤治甚多,不可不辨,至人參,仿「人參敗毒散」外,亦不可輕用。

白話文:

痢疾乃因腸胃中積滯之物停留在下焦,造成氣機停滯、血液凝結,失去正常排泄的順暢度而致。治療應以利氣疏通為主,不宜滋補氣血;應以暢通管道為要,不宜阻塞積滯。

人參、黃芪等性質呆滯的藥物,不僅會阻礙氣機流通,留住病邪,而且還會加重體內燥熱。如果因痢疾伴隨肛門墜脹而使用這些藥物,則乾燥的糞便會壓迫肛門,即使使用升麻、柴胡等升提藥物也無濟於事,只會徒增虛火,讓肛門墜脹更加嚴重。若認為是脾胃虛弱而補之,則會留住病邪,後患無窮。

我表叔曹士禎先生,年近七十,患痢疾。初期醫生使用「敗毒散」解表,用寒涼藥物清熱解毒,但十天后仍不見好轉。由於他年事已高,醫生又使用「補中益氣湯」補氣,結果病情更加嚴重。

直到十一月,他才請我治療。我說:「這是因為誤用補藥留住病邪所致。」因此我使用「香連丸」、「青麟丸」驅除病邪,直到正月才痊癒。我見過許多痢疾患者因誤治而病情加重,所以不可不辨。即使是人參,除了「人參敗毒散」之外,也不能輕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