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明辨》~ 辨腹痛有火有滯有肝邪橫逆有傷臟陰之不同
辨腹痛有火有滯有肝邪橫逆有傷臟陰之不同
1. 辨腹痛有火有滯有肝邪橫逆有傷臟陰之不同
濕熱與食滯互結,定然腹痛。痛在中脘,陽明病也。痛在當臍及少腹,大、小腸病也。皆因食滯與濕熱阻滯氣分,並傷及血分,不能運行所致。治當清火、理氣、導滯,所謂和血則便膿自愈,調氣則後重自除。至於肺火鬱於大腸,小腹之痛尤劇,宜桔梗以開提之,紫菀以辛潤之,痛或挾肝邪,白芍在所必用,膿血剝膏從中刮下,焉得不痛,吳人謂之「刮積」,正是此意。
若傷陰而痛,皆因痢久腸膏竭絕;邪已盡去,扶正補陰可愈,邪未盡出,雖補無益,必至邪正同歸於盡而已。再按,邪正相搏則痛,氣分鬱結則痛,血分凝結則痛,其有不痛者,人多忽之,不知邪正混合為痢,雖重,腹亦不痛,最宜詳審。
陳韶九按:此節卻道人所未道,最宜注意,不可以不見痛而便斷為虛寒,遽投溫補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討論的是辨識腹痛的不同原因,包括火熱、食物積滯、肝氣橫逆以及損傷臟腑陰液的情況。
當濕熱和食物殘渣交纏在一起,必然會導致腹痛。如果疼痛集中在上腹部,這通常是陽明經的問題。而疼痛若出現在肚臍周圍或是下腹部,則可能是大腸或小腸的疾病。這些情況都因為食物殘渣和濕熱阻塞了氣機,同時也影響到血液的循環,導致運行不暢。治療時應該清熱、理氣、消滯,也就是說,當血液調和,膿血自然就會消失,調整氣機,大便困難的症狀也會隨之解除。
另外,肺部的火熱若影響到大腸,下腹部的疼痛會特別嚴重。這時候,可以使用桔梗來提升氣機,紫菀來滋潤肺部,若疼痛是因為肝氣橫逆造成的,白芍就是必要的藥物。膿血像颳去油脂一樣從腸壁刮下,當然會痛,吳地的人稱這種情況為「刮積」,正是這個意思。
若是因為損傷了陰液而引起的腹痛,通常都是因為痢疾持續時間過長,導致腸壁的保護膜被消耗殆盡。若邪氣已經清除,只要扶助正氣、滋養陰液就能康復;但若邪氣尚未完全排除,即使補充營養也沒有幫助,最終可能會導致正氣和邪氣一起耗盡。再進一步來說,邪氣和正氣相互衝突會引起疼痛,氣機鬱結會引起疼痛,血液凝固也會引起疼痛。然而,有些人可能不會感到疼痛,這樣的現象常被人忽略,不知道邪氣和正氣混雜形成痢疾,即使病情嚴重,腹部也可能不會痛,這一點必須詳細審視。
陳韶九補充說明:這一節談到了一些人們未曾注意到的觀點,值得我們特別關注,不能因為病人沒有出現疼痛就斷定為虛寒,立即使用溫補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