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明辨》~ 辨痢大綱有四 (9)
辨痢大綱有四 (9)
1. 一曰時毒
附:時毒醫案
喻嘉言治朱孔揚,年二十五歲,形體清瘦,素享安逸,夏月因𣂏訟奔走日中,受暑濕內蘊之火而成痢疾,日夜一、二百次,不能起床,以粗紙鋪於褥上,頻頻易置,只飲水而不進食,其痛甚厲,肛門如火,揚手擲足,躁擾無寧。
予診其脈弦緊勁急,不為指撓,謂曰:此症一團毒火、蘊結在腸胃之間,其勢如焚,若二三日外,腸胃俱腐臭矣;於是以大黃三兩,黃連、甘草各二兩,入大砂鍋內煎濃,隨滾隨服,服下人事稍寧,少頃仍作躁擾,一日夜服至二十餘碗,大黃俱已煎化,黃連、甘草俱已煎至無味。
次日,病者再求煎藥,余診畢,見脈勢稍柔,知病可愈,但用急法,不用急藥,遂改用生地、麥冬各四兩,另研生汁,而以花粉、丹皮、赤芍、甘草各一兩,煎,和前汁大碗咽之。以其來勢暴烈,一身津液從此告竭,待下痢止後生津養血,則枯槁一時難回,今脈勢既減,則火邪已退,不治痢而痢自止,豈可潤滯之藥而不急用乎,服此藥果然下痢盡止,但遺些少氣沫耳,第三日思豆腐漿,第四日略進陳米汁,緩緩調之,旬余方能消穀,亦可見胃氣之存留一線,不可少此焦頭爛額之客耳。
附錄繆仲醇治毒痢及發疹、時毒痢方
鮮金銀花三兩,濃煎三大碗;入生地榆五錢,川連、炒槐米各四錢,川柏、黃芩各二錢,酒炒白芍三錢,炙甘草三錢,醋炒綠升麻六分,同煎一碗,調飛滑石五錢。不拘時服。
白話文:
一曰時毒
喻嘉言医治朱孔扬,二十五岁,身材清瘦,平时安逸舒适。夏季因诉讼奔走,正午时分受暑热,体内湿热之火郁积,导致痢疾,日夜腹泻一、二百次,无法起床,只能用粗纸铺在褥子上,频繁更换,只喝水不吃东西,疼痛剧烈,肛门如火灼烧,病人扬手掷足,烦躁不安。
医生诊脉,发现脉象弦紧有力,按之不柔软,判断是体内毒火聚集在肠胃之间,情况危急,如果二三日内不治疗,肠胃就会腐烂。于是用大黄三两,黄连、甘草各二两,放入大砂锅中煎煮浓缩,趁热服用。服药后病情稍有好转,一会儿又烦躁不安,一昼夜服药二十多碗,大黄全部煎化,黄连、甘草也煎至无味。
第二天,病人再次求医,医生诊脉后,发现脉象略微柔和,知道病情可以治愈,但此时不宜再用峻猛的药物,便改用生地、麦冬各四两,另取鲜汁,再加花粉、丹皮、赤芍、甘草各一两煎煮,与之前的鲜汁一起服用一大碗。因为病情来势凶猛,身体津液已耗尽,待痢疾停止后再滋养血液,枯竭的身体一时难以恢复。现在脉象减弱,说明火邪已退,痢疾自然会停止,何必再用滋润滞缓的药物呢?服用此药后,果然痢疾停止,只排出少量气泡。第三天想喝豆腐浆,第四天稍微喝些陈米粥,慢慢调理,十多天后才能进食,可见胃气尚存一线生机,幸亏及时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附录缪仲醇治疗毒痢及发疹、时毒痢的方剂:
鲜金银花三两,浓煎三大碗;加入生地榆五钱,川连、炒槐米各四钱,川柏、黄芩各二钱,酒炒白芍三钱,炙甘草三钱,醋炒绿升麻六分,一起煎成一碗,再调入飞滑石五钱。不拘时间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