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古

《陰證略例》~ 論脈次第

回本書目錄

論脈次第

1. 論脈次第

外感者,先太陽,次陽明,次少陽,次太陰,次少陰,次厥陰;內感者,先三陰而無定,次少陽,次陽明,次太陽,為極高之分。

陽從內消,從右手脈先陷,左手浮,右手沉。

陽從外走,從左手脈先陷,右手浮,左手沉。

其脈或有不然者,陰陽之變易無定也。許學士云:陰陽交互最明,正坐此耳!

陽脈沉而滑,若浮者,欲升而汗也。

陰脈沉而細,本體也。

若浮而有力者,陽氣生也。

若浮而無力者,陽氣走也。

若浮若沉,或有力,或無力,陰陽交爭而未定也,惟外熱內寒者,多有此脈。

白話文:

外感風寒時,病症會依序出現於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六經;內感病症則會先影響三陰經,但無固定順序,之後依序影響少陽、陽明、太陽經,這是最常見的病程變化。

陽氣從體內消退,會先表現為右手脈沉陷,左手脈浮起,右手脈沉重。

陽氣從體外散失,會先表現為左手脈沉陷,右手脈浮起,左手脈沉重。

不過,脈象也有可能與上述規律不符,因為陰陽的變化無常。許學士說:「陰陽互相影響,變化多端,脈象的變化正反映了這一點。」

如果陽脈沉而滑,但又有點浮起,表示陽氣欲升發,即將出汗。

陰脈沉而細,代表身體本質。

如果陽脈浮而有力,表示陽氣正在恢復。

如果陽脈浮而無力,表示陽氣正在外散。

如果脈象時浮時沉,有時有力,有時無力,說明陰陽正在交爭,病症尚未穩定,這種脈象多見於外感熱邪,內有寒邪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