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古

《陰證略例》~ 論脈次第

回本書目錄

論脈次第

1. 論脈次第

外感者,先太陽,次陽明,次少陽,次太陰,次少陰,次厥陰;內感者,先三陰而無定,次少陽,次陽明,次太陽,為極高之分。

陽從內消,從右手脈先陷,左手浮,右手沉。

陽從外走,從左手脈先陷,右手浮,左手沉。

其脈或有不然者,陰陽之變易無定也。許學士云:陰陽交互最明,正坐此耳!

陽脈沉而滑,若浮者,欲升而汗也。

陰脈沉而細,本體也。

若浮而有力者,陽氣生也。

若浮而無力者,陽氣走也。

若浮若沉,或有力,或無力,陰陽交爭而未定也,惟外熱內寒者,多有此脈。

白話文:

[脈搏順序討論]

對於外感疾病,其病程發展通常先影響太陽經,接著是陽明經,然後是少陽經,再後是太陰經,接著是少陰經,最後到厥陰經;然而對於內感疾病,則通常首先影響三陰經,但具體順序不定,接著是少陽經,然後是陽明經,最後是太陽經,這代表病態已達到極高的程度。

陽氣由內向外消耗時,會先在右手的脈象上顯現出下降,同時左手脈象浮起,右手脈象沉下。

陽氣由外向內流失時,則左手脈象先下降,右手脈象浮起,左手脈象沉下。

然而,也有不符合上述情況的脈象,這是因為陰陽變化並無固定模式。許學士曾說:陰陽互換的情況最明顯,正是基於這種情況!

當陽脈呈現沉而滑,且看似浮起的狀態,這表示身體正在調動能量以發汗。

陰脈呈現沉而細,這是其基本特徵。

如果脈象浮起且有力,這表示陽氣正在生成。

如果脈象浮起但無力,則表示陽氣正在流失。

脈象時而浮起時而下沉,或者有力或無力,這表示陰陽兩種力量正在互相抗衡,尚未確定勝負,這種脈象常見於體內外冷內熱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