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古

《陰證略例》~ 論狂言若有所失

回本書目錄

論狂言若有所失

1. 論狂言若有所失

恍惚狂言,若有所遺,妄聞妄見,意有所期,及從而叩,或忘或知,神去而潰,命將何依!世人不識,反作熱疾,以脈別之,自然不疑。故經曰:數問其情,以從其意,得神者生,失神者亡。正謂是也。

問:內感陰證,有汗而解,有無汗而解者,何也?

答曰:有汗而解者,或壯年津液尚全,或溫之早而得治,或傳不逆而順經,或素得養而強本,所以俱汗而解也。無汗而解者,或老年血氣俱衰,或溫之遲而失治,或經過期而不傳,或素無養而虧本,所以俱無汗而解也。有汗而解者,間有所遺;無汗而解者,邪豈能盡?故神癡而弱,不能復舊,須待飲食漸增,因食微潤,然後定其中外,各守其鄉。醫者不可不知!

《衍義》曰:太陰元精石合他藥,塗大風疾,別有法。陰證傷寒,指甲面色青黑,六脈沉細而疾,心下脹滿結硬,躁渴,虛汗不止,或時狂言,四肢逆冷,咽喉不利,腹疼痛,亦須佐他藥兼之。《圖經本草》已有法,惟出解州者良。

古方不用,今《活人傷寒》其著者,治傷寒三日,頭痛壯熱,四肢不利,正陽丹。

太陰元精石,硝石,硫黃(各二兩),硇砂(一兩)

四物都細研,入瓦瓶子固濟,以火半斤,於瓶子周一寸協之,約近半日,令藥青紫色,住火待冷,取出,用臘月雪水拌勻,濕入瓷瓶子中,屋後北陰下陰乾,又入地埋二七日,取出細研,以麵糊為丸雞頭實大。先用熱水浴,後以艾湯研下一丸,以衣蓋取汗出為瘥。

白話文:

【討論精神失常的表現】

當一個人表現出恍惚、胡言亂語,彷彿遺忘了什麼,或出現幻聽、幻視,心裡似乎在期待某事,當你進一步詢問,他們可能忘記了也可能記得一些事情,這都是精神崩潰的徵兆,生命似乎失去了依靠。一般人往往誤以為這是發燒病,但只要透過脈診就能分辨,不會再懷疑。因此古籍中提到:「多瞭解病人的狀況,跟隨他們的心意,有精神的人可以康復,失去精神的人則難逃一死」,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問:感染陰證(一種寒性病症)的人,有些會出汗後痊癒,有些卻不出汗就康復,這是為什麼呢?

答:會出汗後康復的,可能是壯年人,身體津液充足,或是早期得到溫暖治療,或是病氣傳遞順利,或是平時注重養身,因此都能出汗後康復。不出汗就康復的,可能是老年人,血氣雙衰,或是治療延遲,或是病程超過預期但病氣未傳,或是平時不注重養身,因此都能不出汗就康復。出汗後康復的,偶爾會留下一些後遺症;不出汗就康復的,病氣未必完全清除。因此,精神會變得混亂而衰弱,無法恢復到原本的狀態,必須等待飲食逐漸增加,食物稍微滋潤身體後,才能穩定內外狀況,各自回到正常狀態。醫生不能不知道這一點!

《衍義》一書提到:太陰元精石配合其他藥物,塗抹於大風病(一種皮膚病),有特殊療效。對於陰證傷寒,指甲和臉色青黑,六脈沈細而快,心下脹滿且堅硬,焦躁口渴,虛汗不停,偶爾胡言亂語,四肢冰冷,咽喉不暢,腹部疼痛等症狀,也應配合其他藥物使用。《圖經本草》一書已詳細說明,只有產自解州的品質最好。

古方中雖未提及,但現在的《活人傷寒》一書中有詳細記載,用於治療傷寒第三天,頭痛高熱,四肢不靈活的正陽丹。

所需藥材包括太陰元精石、硝石、硫磺(各二兩),硇砂(一兩)。

將所有藥材細磨,放入瓦瓶密封,以半斤火炭圍繞瓶子一週,約半天時間,讓藥材呈現青紫色,熄火待冷,取出藥材,用臘月雪水拌勻,濕潤後放入瓷瓶,放在屋後北側陰涼處陰乾,再埋入土中十四天,取出後細磨,以麪糊製成雞頭大小的丸藥。先沐浴,再用艾草湯沖服一丸,蓋上被子等待出汗,汗出即為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