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證略例》~ 論陰證躁不躁死生二脈
論陰證躁不躁死生二脈
1. 論陰證躁不躁死生二脈
陰證陽從內消,服溫熱藥煩躁極甚,發渴欲飲,是將汗也,人不識此,反以為熱,誤矣!熱上衝胸,服溫熱藥煩躁少寧,反不欲飲,中得和也。人若識此,續湯不已愈矣!一則始病不躁,藥而躁,脈當浮之實大,陽氣充也。手足溫和則生;若浮之損小,陽氣走也,手足厥逆則死。
一則始病躁,藥而不躁,脈沉之實大,陽氣回也。手足溫和則生;沉之損小,陽氣消也,手足厥逆則死。二證服溫熱藥,陽氣不能充與不能回者,經云:責其無火也。
問:下之,而其脈反大者,何也?
答云:下之而脈小者,理所當然。小猶可生,生之則易。仲景云:下之而脈反大者,虛也,陽將走而變。醫若不識而復下之,則氣消而成大陰矣!亦有陰躁發熱不止,大渴欲飲冷,熱上衝胸,火獨炎上,亦將盡也。以陰遍身皆寒,惟存胸中火,陰獨持權,不相管轄,迫而至此,與下之而脈大同意。
下之脈大,別不見熱處,陰躁發熱,但脈小耳!一則見脈不見證,一則見證不見脈。又經云:下利脈大者,虛也,以其強下之故也。設脈浮革,固滷腸鳴者,屬當歸四逆湯。革為寒,寒虛相搏則腸鳴。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反煩躁,茯苓四逆湯主之。汗下後,白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白話文:
【討論陰證中關於躁動或不躁動的生死兩種脈象】
在陰證的情況下,如果服用溫熱的藥物後出現極度煩躁,甚至口渴想喝水,這其實是身體即將出汗的信號,很多人卻誤解為體內過熱,這是錯誤的理解!若熱氣上衝到胸部,服用溫熱藥物後,如果煩躁感減輕且不再想喝水,這代表體內的陰陽開始達到平衡。若能理解這一點,持續用藥,病情自然會好轉。
一種情況是,病人起初並不煩躁,但服藥後開始出現煩躁,這時脈象應該是浮而有力的,代表陽氣充足。如果手腳溫暖,預示著病人可以康復;相反,如果脈象虛弱,表示陽氣正在流失,手腳冰冷的話,則代表病情危急。
另一種情況是,病人一開始就感到煩躁,但服藥後煩躁感消失,脈象沉而有力,代表陽氣正在恢復。如果手腳溫暖,代表有康復的希望;若脈象虛弱,表示陽氣正在衰退,手腳冰冷同樣意味著病情嚴重。以上兩種情況,如果服用溫熱藥物後,陽氣無法充足或恢復,根據古籍記載,這可能代表體內缺乏火氣。
有人問:「如果病人接受瀉下治療,脈象反而變得強大,這是什麼原因?」回答是:通常來說,經過瀉下治療後,脈象應該會變得較弱,這樣纔是正常的反應。即使脈象弱,只要妥善處理,病人仍有康復的機會。然而,如果經過瀉下治療後,脈象反而變得強大,這可能是因為體內虛弱,陽氣即將耗盡,病情將要發生變化。如果醫生沒有認清這一點,再進行瀉下治療,可能會導致氣息衰竭,進而發展成大陰證。此外,也有病人會出現陰性躁動,發熱不停,極度口渴想喝冷水,熱氣上衝至胸部,這表示體內的火氣正在逐漸耗盡。由於全身陰寒,只有胸口部位尚存餘火,陰氣佔據主導地位,無法調節,因此才會出現這種現象,這與接受瀉下治療後脈象變大的情況類似。
經過瀉下治療後脈象變大,除了脈象外,並無其他發熱的症狀;而陰性躁動發熱的病人,只是脈象較弱而已!一種情況是隻看到脈象異常,卻沒有相關症狀;另一種情況是隻有症狀,卻沒有脈象異常。根據古籍記載,如果病人有瀉下症狀,脈象卻變得強大,這表示體內虛弱,可能是因為強烈瀉下的緣故。如果脈象浮而緊,且有腸鳴等症狀,適合服用當歸四逆湯。脈象緊表示寒氣,寒氣與虛弱相互作用,便會引發腸鳴。
發汗後,如果病情未改善反而畏寒,這代表體內虛弱,應服用芍藥甘草附子湯。發汗或瀉下後,如果病情未見好轉,反而感到煩躁,應服用茯苓四逆湯。發汗及瀉下後,白天感到煩躁無法入睡,但晚上卻安靜許多,且無噁心、口渴或表面病症,脈象微弱,體溫並無大幅升高,這時應服用乾薑附子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