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古

《陰證略例》~ 活人陰脈例 (3)

回本書目錄

活人陰脈例 (3)

1. 活人陰脈例

少陰病屬腎,古人謂之腎傷寒也。腎傷寒口燥舌乾而渴,固當急下,大抵腎傷寒亦多表里無熱,但若煩憒默而極,不欲見光明,有時腹痛,其脈沉細,舊用四逆湯。古人恐其熱不敢遽用,云腎病而體猶有熱者,可服黃連龍骨湯。若已十餘日,下利水止,手足微冷,乃無熱候,可服增損四順散。

上此一條,雖有腎病,而體猶有熱一句,亦當以久暫察之,不可乍見便以為身熱也。

不用四逆用黃連,及手足冷卻用四順,亦不甚的當。

舉陽證,少陰病,若惡寒而倦,時時自煩,不欲厚衣者,大柴胡下之。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微汗之。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常見少陰無陽證者,亦須微發汗,宜麻黃附子甘草湯。此學者不可不知也。

問身微熱,煩躁,面赤,脈沉而微者,何也?

此名陰證似陽也。陰發躁,熱發厥,物極則反也。大率以脈別之為準,諸數為熱,諸遲為寒,無如此最為驗也。

上此一句,可以為世法。

假令身體微熱,煩躁面赤,其脈沉而微者,皆陰證也。身微熱者,裡寒故也;煩躁者,陰盛故也;面戴陽者,下虛故也。治者不看脈,以虛陽煩躁,誤以為實熱,反與涼藥,則氣消成大病矣!《外臺秘要》云:陰盛發躁,欲坐井中,宜以熱藥治之。仲景少陰證,面赤者,四逆加蔥白主之。

上外熱內寒,煩躁,不可用涼熱。

問:身冷,脈細沉疾,煩躁而不飲水者,何也?

此名陰盛格陽也。傷寒陰盛格陽者,病人身冷,脈細沉疾,煩躁而不飲者是也。若欲引飲者,非也。不欲飲水者,宜服霹靂散,須臾躁止,得睡汗出即瘥。此藥通散寒氣,然後熱氣上行,汗出乃愈。火焰散、丹砂丸並主之。

問身體重少氣,陰腫入里,腹內絞痛,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婦人則裡急,腰胯連腹內痛者,何也?

此名陰陽易也。傷寒病新瘥,陰陽氣未和,因合房室,則令人陰腫,入腹絞痛,婦人則裡急,腰胯連腹痛,名為陰陽易也。其男子病新瘥,未平復,而婦人與之交接得病,名曰陽易;其婦人病新瘥,未平復,男子與之交接得病,名曰陰易。若二男二女,並不相易。所以呼為易者,陰陽相感動甚,毒疫著人,如換易然。

其病狀身體熱沖胸,頭重不能舉,眼中生花,四肢拘急,小腹絞痛,手足拳則皆死。其亦有不即死者。病若小腹裡急,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百節解離,經脈緩弱,血氣虛,骨髓竭,便翕翕氣力轉小,著床而不若搖動,起止仰人。或引歲月不死,燒褌散、豭鼠糞湯、竹皮湯、乾薑湯、青竹茹湯、當歸白朮湯,可選用之。

《孫兆口訣》,治陰盛隔陽,傷寒其人必躁熱,不欲飲水者,宜服霹靂散。

附子一枚,燒灰存性,為末,蜜水調下,為一服而愈。此逼散寒氣,然後熱氣上行,而汗出乃愈。

白話文:

活人陰脈例

少陰病屬於腎臟,古人稱之為腎臟傷寒。腎臟傷寒會出現口乾舌燥、口渴的症狀,應該及時治療。大多數腎臟傷寒患者表裡都沒有發熱的症狀,但如果煩躁不安、昏沉極度嚴重,不想見光,有時伴有腹痛,脈象沉細,一般會使用四逆湯。古人擔心有熱症不敢立即使用,認為如果腎臟疾病但身體還有熱症,可以用黃連龍骨湯。如果病程已經十多天,腹瀉停止,手腳微冷,沒有發熱症狀,可以用增損四順散。

上面提到「雖然有腎臟疾病,但身體還有熱症」這句話,應該根據病程長短來觀察,不能一看到就認為是身體發熱。

不用四逆湯而用黃連湯,以及手腳冰冷卻用四順散,也不太恰當。

關於陽證,少陰病如果畏寒、倦怠,時常感到煩躁,不想穿厚衣服,可以用大柴胡湯治療。少陰病初期,反而發熱,脈象沉的,可以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微微發汗。少陰病患病二三日,常見少陰無陽證,也需要微微發汗,宜用麻黃附子甘草湯。這些都是學習者必須要知道的。

問:身體微熱、煩躁、面紅,脈象沉而微弱是什麼原因?

這叫做陰證似陽。陰盛則躁,熱極則厥,事物達到極端就會反轉。總的來說,要以脈象來區分,脈象數為熱,脈象遲為寒,沒有比這個更準確的了。

以上這句話可以作為普遍的法則。

比如說身體微熱,煩躁面紅,脈象沉而微弱,都是陰證。身體微熱是因為裡寒,煩躁是因為陰盛,臉紅是因為下虛。治療者不看脈象,只見虛陽煩躁,誤以為是實熱,反而用寒涼藥物,就會耗損元氣導致病情加重!《外臺秘要》說:陰盛則發躁,想坐在井裡,應該用溫熱的藥物治療。仲景少陰證,面紅的,用四逆湯加蔥白治療。

外熱內寒,煩躁,不能用寒涼藥物。

問:身體寒冷,脈象細、沉、數,煩躁但不喝水是什麼原因?

這叫做陰盛格陽。傷寒陰盛格陽的患者,身體寒冷,脈象細、沉、數,煩躁但不喝水。如果想喝水,那就不是這個症狀。不想喝水,應該服用霹靂散,很快煩躁就會停止,睡著出汗就會痊癒。此藥能通散寒氣,然後熱氣上升,出汗就痊癒了。火焰散、丹砂丸也有同樣的功效。

問:身體沉重、氣短,陰腫入裡,腹內絞痛,熱氣上衝胸,頭重不想抬頭,眼中冒金星,婦女則裡急,腰胯以及腹部疼痛是什麼原因?

這叫做陰陽易。傷寒病剛痊癒,陰陽之氣尚未調和,就發生房事,就會導致陰腫,腹內絞痛,婦女則裡急,腰胯以及腹部疼痛,叫做陰陽易。男子病剛痊癒,尚未恢復,而婦女與其發生性關係而得病,叫做陽易;婦女病剛痊癒,尚未恢復,男子與其發生性關係而得病,叫做陰易。如果是兩個男人或兩個女人,就不會互相影響。所以稱為易,是因為陰陽互相影響很大,毒邪侵襲人體,如同交換一樣。

其症狀是身體發熱衝向胸部,頭重抬不起來,眼中冒金星,四肢拘急,小腹絞痛,手足拳縮就會死亡。也有一些人不會立即死亡。如果小腹裡急,熱氣上衝胸,頭重不想抬頭,百節痠痛,經脈緩弱,血氣虛弱,骨髓枯竭,氣力越來越小,臥床不起,需要別人扶持。即使經過很長時間也不死,可以使用燒褌散、豭鼠糞湯、竹皮湯、乾薑湯、青竹茹湯、當歸白朮湯等藥物。

《孫兆口訣》說:治療陰盛格陽,傷寒病人必定煩躁發熱,不想喝水,應該服用霹靂散。

附子一錢,燒成灰存其藥性,研磨成末,用蜜水調服,一劑即可痊癒。這是逼出寒氣,然後熱氣上升,出汗就痊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