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證略例》~ 論霧露飲冷同為濁邪 (1)
論霧露飲冷同為濁邪 (1)
1. 論霧露飲冷同為濁邪
經云:清邪中於上焦。濁邪中於下焦。均霧露也。故寸口小,內傷飲冷寸口亦小。霧露入腹雖不飲冷與飲冷同,內傷飲冷雖非霧露與霧露同,何哉?脈皆陰而寸口小耳。此云岐子復斷濁邪中於下為飲冷同傷也。韓氏言寸口脈微而小,即不可下,則陰盛陽氣不能升於九天可知矣。
白話文:
經典上說:清輕的病邪通常影響身體的上部。而渾濁的病邪則常影響身體的下部。無論是霧氣、露水,都是屬於渾濁的邪氣。因此,當看到脈象在寸口部位表現為細小,這可能是因為內傷或飲用了冷飲所致。即使沒有直接飲用冷飲,但霧露進入腹部,其影響和飲用冷飲是一樣的。同樣地,即便不是霧露所傷,但內傷後飲用冷飲,其影響也和霧露相同。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兩者的脈象都呈現出陰性且寸口部位的脈象細小。這就是雲岐子再三強調,下部受到渾濁邪氣的侵襲,其影響和飲用冷飲造成的傷害一樣。韓氏曾提到,如果寸口部位的脈象微弱且細小,就表示不能進行瀉下治療,由此可知,這是因為陰氣過盛,導致陽氣無法上升到極點。
2. 白朮湯
治內傷冷物,外感風邪有汗者。
白朮(二兩),防風(二兩),甘草(一兩,炙)
上㕮咀,每服稱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無時一口,止一二服,待二三日漸漸汗少為解。《活人》防風白朮牡蠣湯當在此下。
風溫證,面赤自汗,嘿嘿不欲語,但欲寐,兩手脈浮而緩,或微弱,此證不宜發汗。若汗之,似令人筋惕肉瞤,或譫言獨語,或煩躁不臥。若下之,直視失溲便。若火之,發狂似驚癇,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活人》本方葳蕤湯,以有麻黃,故不敢用,宜用上白朮湯主之。
頭眩汗出,筋惕肉瞤者,加牡蠣。
腰背強硬者,加羌活。
舌乾發渴者,加人參。
身灼熱甚者,加知母。若內傷冷者不加。
體重多汗者,加黃耆。
白話文:
【白朮湯】
這帖藥方適用於內臟受寒涼食物傷害,外又感受風邪而出汗的情況。
所需藥材為:白朮(約60克)、防風(約60克)、炙甘草(約30克)。
以上藥材研磨後,每次服用大約9克,加入一杯水,放入三片生薑一同煎煮,煮到只剩約七分水時,去掉殘渣趁溫熱服用。不限定時間,每次一小口,大概喝一兩次,等待兩三天,若發現汗漸漸減少,表示病情已有所改善。《活人》一書中的防風白朮牡蠣湯應該在這個療法之後使用。
對於風溫病,臉色紅潤,自汗,精神不佳不想說話,只想睡覺,雙手脈搏輕浮且緩慢,或者非常微弱的病狀,這種情況不適合發汗治療。如果發汗,可能會導致肌肉抽搐,甚至出現胡言亂語、獨自說話或煩躁不安的情況。如果使用瀉下療法,可能導致眼睛直視、大小便失禁。如果使用火療,可能會發狂,類似驚癇的症狀,一次錯誤治療可能延長病情,再次錯誤可能縮短生命期限。《活人》一書中的葳蕤湯,因為含有麻黃,所以不敢使用,建議使用上述的白朮湯。
若出現頭暈出汗,肌肉抽搐的情況,應加入牡蠣。
若感到腰背僵硬,應加入羌活。
若口乾舌燥,口渴難耐,應加入人參。
若身體發燒嚴重,應加入知母。但如果是因內部受寒而導致的病情則不需要加入。
若身體虛弱多汗,應加入黃耆。
3. 黃耆湯
治傷寒內感拘急,三焦氣虛自汗,及手足自汗,或手背偏多,或肢體振搖,腰腿沉重,面赤目紅,但欲眠睡,頭面壯熱,兩脅熱甚,手足自溫,兩手心熱,自利不渴,大便或難,或如常度,或口乾咽燥,或渴欲飲湯,不欲飲水,或少欲飲水,嘔噦間作,或心下滿悶,腹中疼痛,或時喜笑,或時悲哭,或時太息(去聲,)或語言錯亂失志。
世疑作譫語狂言者,非也,神不守室耳!始得病,寤寐之間,或恐或悸,頭項不甚痛,行步只如舊,陰氣盛陽氣走也。兩手脈浮沉不一,或左右往來無定,便有沉澀弱弦微五種陰脈形狀,舉按全無力,浮之損小,沉之亦損小,皆陰脈也。宜先緩而後急,緩宜黃耆湯。
人參,黃耆(味甘者),白茯苓,白朮,白芍藥(以上各一兩),甘草(七錢半,炒)
嘔吐者,加藿香半兩,生薑半兩,如無,乾者代之。
上㕮咀,生薑水煎。量證大小,加減多少用之可也。如大便結者,宜調中丸主之。
白話文: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黃耆湯的使用情況和組成,主要用於治療因感冒或體內感受風寒導致的身體拘束緊張、三焦氣虛而出汗、手腳自發性出汗,特別是手掌背面出汗較多的情況,以及肢體震顫、腰腿沉重、臉色赤紅、眼睛發紅、只想睡覺、頭面部有高熱感、兩側肋骨熱度顯著、手腳溫暖、手掌心發熱、自發性腹瀉但不渴、大便可能困難或正常、偶爾口乾喉嚨乾燥、想喝湯而不願喝水、或稍微想喝水、偶爾會有噁心嘔吐、心臟下方感覺悶堵、腹部疼痛、時而莫名開心笑、時而無故悲傷哭泣、時而長嘆、或出現語言錯亂失去理智等症狀。
世人常誤以為這是胡言亂語或精神錯亂,實際上這是因為精神無法集中所致!在剛開始生病的時候,在清醒與睡眠之間,可能會有恐懼或心悸的情況,頭部和頸部的疼痛不會太嚴重,行走步伐也跟平常差不多,這是因為體內陰氣過盛導致的。雙手脈搏的浮沉程度不一致,或左右手脈象往來不定,出現沉澀弱弦微五種陰脈的特徵,脈象按壓完全無力,輕按和重按對脈象的影響都較小,這些都是陰脈的表現。治療上應先緩後急,初期適合服用黃耆湯。
黃耆湯的成分包括:人參、黃耆(選味甘者)、白茯苓、白朮、白芍藥(以上各一兩)、甘草(七錢半,炒)。若伴有嘔吐現象,則應加入藿香半兩、生薑半兩,若無新鮮生薑可用乾薑代替。
將上述藥材切碎,用生薑水煎煮。根據病情輕重,適量增減藥量。若便祕,應使用調中丸作為輔助治療。
希望這能幫到您,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隨時提問。
4. 調中丸
白朮,白茯苓(去皮),乾生薑,人參,甘草(炙)
上等分,為極細末,煉蜜丸,每兩作十丸或五丸。每服一二丸,水少許,煎服之。
問三四日後漸重,必躁亂不寧者,何也?
經云:陽盛則發厥,陰盛則發躁,物極則反也。《外臺秘要》云:陰盛發躁,名曰陰躁,欲坐井中。然陰躁一證,汗下後多有之。仲景云:汗下後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內感陰證,飲冷胃寒而躁者,與汗下後煩躁同。厥陰熱上衝胸而發躁者,火獨炎上故也。
若病重急治者,宜黃耆湯內每服加乾薑重一錢,與仲景理中湯同意。大便結者,理中丸主之。
白話文:
【調中丸】
藥材成分包括:白朮、去皮的白茯苓、乾生薑、人參和炙過的甘草。
這些藥材應取等量,研磨成極細粉末,再用煉製的蜂蜜製成丸狀,每一兩可做十顆或者五顆丸子。服用時,每次一到兩顆,加入少量水煎煮後服用。
如果在服用三到四天後,病情逐漸加重,出現焦躁不安的症狀,這是為什麼呢?
根據古籍記載:當體內陽氣過盛,就會發生厥症;陰氣過盛,就會產生焦躁;事物發展到極端,往往會走向反面。《外臺祕要》指出:陰氣過盛而導致焦躁,稱為「陰躁」,患者可能有想坐在井中的傾向。這種「陰躁」的症狀,通常會在大量出汗或進行瀉下療法後出現。張仲景認為:在大量出汗或瀉下後,病情仍未好轉,且持續焦躁,可用茯苓四逆湯來治療。若是因為內感陰證,飲食過冷導致胃寒而產生焦躁,其症狀與汗後或瀉後的焦躁類似。另外,當厥陰經的熱氣上衝至胸口,也會引起焦躁,這是因為熱氣獨自向上炎燒所致。
對於病情嚴重需緊急處理的患者,建議在黃耆湯中,每次服用時加一錢的乾薑,這與張仲景的理中湯有相同的效果。若是有便祕問題,則可用理中丸來治療。
5. 理中丸
人參,白朮,甘草(炙),乾薑(炮,恐熱,以乾生薑代之)
上等分,煉蜜丸,每兩作五丸。白湯化下,水煎服之亦得。緩後失治,急也。
尤急者,若無汗,宜附子乾薑甘草湯。若自汗者,宜附子白朮甘草湯。量脈證,可宜四逆湯、真武湯、通脈四逆湯等,宜選用治之。至於用附子,不得已也。若身與四肢俱熱,不至於涼,或厥逆,不宜用附子,故理中有四順。理中湯、丸之名。四順者,手足自溫不厥逆是也。
急則失治,尤急也。
白話文:
【理中丸】
配方成分為:人參、白朮、炙甘草、乾薑(如果擔心藥性太熱,可用乾生薑代替)。
以上成分等量,用煉蜜製成丸藥,每兩可以做成五顆丸藥。服用時,可以用開水溶解後吞服,或者用水煎煮服用亦可。若是病情拖延未治療,情況就會變得緊急。
對於更加危急的情況,如病人無汗,應該使用附子乾薑甘草湯。而如果病人有自汗的情況,則應使用附子白朮甘草湯。根據脈象和病徵,可能還適合使用四逆湯、真武湯、通脈四逆湯等,需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使用附子是不得已的選擇。如果身體和四肢都熱,並未感到寒冷,或是出現厥逆的症狀,就不適合使用附子,因此理中有「四順」的概念。理中湯、丸的名稱,其中「四順」指的是手腳溫暖且沒有厥逆的情況。
如果病情拖延未能及時治療,那會變得更加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