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古

《陰證略例》~ 韓祗和溫中例 (1)

回本書目錄

韓祗和溫中例 (1)

1. 韓祗和溫中例

夫傷寒病之說,始自黃帝已開其端,主仲景方陳其條目,後世膚淺之學莫知其數。立言者只云:病在表可發汗,病在裡可下之,或云:不可汗,或云:不可下,即未嘗有溫中之說。仲景《傷寒例》云:尺寸俱沉細,太陰受病也;尺寸俱沉,少陰受病也;尺寸俱微緩,厥陰受病也。又辨太陰證云:太陰病,脈浮,可發汗,宜桂枝湯。

又手足溫,自利不渴,宜四逆湯。又腹滿時痛,桂枝加芍藥湯。辨少陰證云:少陰證,始得之,發熱脈沉,麻黃細辛附子湯。又少陰病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又少陰病,身體疼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附子湯。又厥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吳茱萸湯。又少陰病,脈沉,急溫之,宜四逆湯。

今舉仲景論中數條,最是治三陰病之良法。今世之用,尚有未盡證者。愚嘗校自至和初歲,迄於今三十餘年,不以歲之太過不及為則,每至夏至以前,有病傷寒人十中七八,兩手脈俱沉細數,多是胸膈滿悶,或嘔逆,或氣塞,或腹鳴,或腹痛,與仲景三陰病說,脈理同而證不同,因茲不敢妄投仲景三陰藥。才見脈沉及胸膈滿,便投下藥下之,往往不救。

嘗斟酌仲景理中丸與服之,其病勢輕者,即胸中便快,其病勢重者,半日許滿悶依然。或有病人脈沉細遲,投仲景四逆湯溫之,多藥力太熱,後必發煩躁。因較量此形證,今別立方以治之,得多對證之藥,不可不傳焉。

上此一條,非四逆熱而不當也,仲景當漢之末,韓氏當宋之隆,時世異也。病人但兩手脈沉細數,或有力,或無力,或關脈短及力小,胸膈塞悶,氣短不能相接者,便可隨脈證投溫中藥以治之。此一法甚活。

病人兩手脈沉遲,或緩或緊,皆是胃中寒也。若寸脈短及力小於關尺者,此陰盛陽虛也。或胸膈塞悶,腹中脹滿,身體拘急者,手足逆冷,急宜溫之。

若立春以後至清明以前,宜溫中湯主之;清明以後至芒種以前,宜橘皮湯主之;芒種以後至立秋以前,宜七物理中丸主之。此皆隨時也。

白話文:

關於傷寒病的理論,最早源自黃帝時期,並由張仲景整理出詳細的條目,後代學者對於這些理論的理解卻常流於表面,未能深入掌握其精髓。過去人們只簡單地認為,若病在體表可用發汗療法治療,病在體內則可用瀉下療法;或者認為某些情況下不能發汗,某些情況下不能瀉下,然而從未提及「溫中」這個治療概念。張仲景在其《傷寒例》中提到,如果寸口和尺部的脈象都呈現沉細,表示太陰經受病;寸口和尺部的脈象都呈現沉,表示少陰經受病;寸口和尺部的脈象都呈現微弱且緩慢,表示厥陰經受病。他還進一步闡述了太陰、少陰和厥陰病的具體症狀和適用的藥方。

我在此舉出張仲景論述中的幾段描述,這確實是治療太陰、少陰和厥陰病的有效方法。然而,在現今社會中,仍有很多病症未能完全被這些理論涵蓋。我從至和初年開始研究至今三十餘年,發現每年夏至前,有八成以上的傷寒患者雙手脈象都呈現沉細且快速,主要症狀包括胸部憋悶、嘔吐、氣喘、腹部鳴響或疼痛。這些症狀雖然與張仲景所描述的三陰病脈象相符,但實際表現卻有所不同,因此我不敢輕易使用張仲景的三陰藥方。一旦發現脈象沉且胸部憋悶,就使用瀉下藥物,往往無法有效治療。

我曾試著按照張仲景的理中丸配方製藥給患者服用,病情輕微者服後胸部立刻舒暢,病情嚴重者則需半日左右才能緩解憋悶感。有些患者脈象沉細且緩慢,我使用張仲景的四逆湯進行溫補,但藥力過於強烈,之後會出現煩躁的副作用。經過這樣的經驗,我調整了治療方案,開發了新的藥方來對應這些症狀,這些藥方的效果非常顯著,值得傳承。

以上所述,並非批評四逆湯藥力過於溫熱,而是因為時代背景不同。張仲景生活在漢朝末期,而我生活在宋朝盛世,患者所處的環境已發生變化。當患者雙手脈象沉細且快速,無論是否有力量,或關脈短且力度不足,只要出現胸部憋悶、呼吸困難等症狀,就可以根據脈象和症狀選擇溫中藥物進行治療。這種治療方式非常靈活。

若患者的雙手脈象沉緩或緊繃,都是胃部寒冷的表現。如果寸脈短且力度小於關脈和尺脈,表示陰氣旺盛而陽氣虛弱。如果患者出現胸部憋悶、腹部脹滿、身體僵硬,以及四肢冰冷的情況,應立即採取溫補措施。

在立春到清明期間,適合使用溫中湯作為主藥;清明到芒種期間,橘皮湯為首選;芒種到立秋期間,七物理中丸是最佳選擇。這些藥方都是根據季節變化調整的。

2. 溫中湯

丁皮(一兩),乾薑(二錢),白朮(二錢),陳皮(二錢),丁香(二錢),厚朴(一兩,薑製)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蔥白三寸,荊芥五穗,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三服未快,手足尚逆,嘔吐,更加舶上丁皮二錢,乾薑二錢,炮用。

白話文:

【溫中湯】

配方如下:丁香樹皮一兩,乾薑二錢,白朮二錢,陳皮二錢,丁香二錢,厚朴一兩(需以薑進行製作)。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量為二錢,用水一碗煎煮,加入三寸長的蔥白以及五穗荊芥,煮至剩下約七分水量時,濾掉藥渣趁熱服用。如果服用三次後仍未見好轉,手腳仍感到冰冷,並且持續嘔吐,則應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丁香樹皮二錢和乾薑二錢,並進行炒製後再使用。

3. 橘皮湯

陳皮(一兩),藿香(三錢),白朮(二錢),葛根(二錢),厚朴(一兩,薑製)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一塊,棗大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服。如三服未快,手足尚逆,嘔吐不定,加半夏三錢,丁香、枝杖半兩,每服加蔥白三寸煎服。

白話文:

【橘皮湯】

配方如下:陳皮一兩,藿香三錢,白朮二錢,葛根二錢,厚朴一兩(需用薑來處理)。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時取兩錢,加入一碗水,再放入一大塊生薑和一個大棗切開,一同煎煮至剩下約七分之一的水量,然後濾掉藥渣,趁熱飲用。

如果連續服用三次後症狀仍未見好轉,手腳依然冰冷,嘔吐情況也未穩定,則在原有基礎上增加半夏三錢,丁香、桂枝各半兩,每次服用時再額外添加三寸長的蔥白一起煎煮服用。

4. 七物理中丸

白朮(二錢),乾生薑(一錢),人參(三錢),桔梗(三錢),葛根(三錢),藿香葉(二錢)

上細末,煉蜜為丸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盞,煎至七分,和滓熱服。如三服未快,手足尚逆,嘔者,加半夏二錢,乾薑二錢,炮。

病人兩手脈沉細無力,雖三部脈力停,亦是陰氣盛也,更不須候寸脈短治之,或胸脅滿悶,身體拘急疼痛,手足逆冷,速宜溫中藥和之。

上此一條,不須候寸脈短一句。然當不若曰三部既沉,便是無寸口也。若立春以後至清明以前,宜厚朴丸主之;清明以後至芒種以前,宜白朮湯主之;芒種以後至立秋以前,宜橘皮湯主之。

上此一條,李思訓舉和解因時一說,與韓氏相似。然湯液仲景四時之法,固以備矣,以其後人不識,故韓、李為是丁寧也,此亦大概耳。若應見違時,只可隨應見而治之。

海藏云:仲景既言春為溫病,夏為熱病,長夏為大熱病,隨經之藥,加減輕重,便為因時和解也。正治應見,便是活法,韓、李因時定藥,是則然矣!證復違時,定藥難用,若用定藥,卻是不因時也。假令立春、清明、芒種、立秋,即歲之主氣也。

定時也,若歲之客氣,司天在泉,太過不及,勝復淫,至而不至,未至而至,豈可定時為則邪?主氣為病,則只論主氣;客氣為病,則只論客氣;主客相勝,上下相召,有萬不同之變。人之稟受虛實,亦猶是也。以此言之,則仲景大經之言盡矣。但患世之醫者不知耳!此亞聖言簡而意有餘也。

後之賢者,辭多而意少,務救一時之弊,云此韓、李為是因時一說也。是說也,又為庸醫執方療病者設,非敢為仲景別立一法也。噫!二公雖不足為漢之仲景,亦足以為今之仲景也。

白話文:

【七物理中丸】

成分包括:白朮二錢,幹生薑一錢,人參三錢,桔梗三錢,葛根三錢,藿香葉二錢。

以上藥材磨成細末,加入煉蜜製成丸,大小如彈子。每次服用一丸,用一杯水煎煮至剩下約七分之一,連渣一起熱服。如果服用三次後病情沒有好轉,手足仍冰冷且有嘔吐現象,需額外添加半夏和乾薑各二錢,並炒制。

如果患者兩手脈象沉細無力,即使三部脈力穩定,也是陰氣過盛的表現,無需等待寸脈變短再進行治療。或有胸脅滿悶,身體緊繃疼痛,手足冰冷的情況,應儘快使用溫中藥物調和。

在此段落,不必等待寸脈變短纔開始治療的說法。然而,應當理解爲如果三部脈都已沉下去,就表示沒有寸口脈了。從立春到清明前,適合使用厚朴丸;從清明到芒種前,適合使用白朮湯;從芒種到立秋前,適合使用橘皮湯。

此段落,李思訓提出了依據季節變化調整治療方式的觀點,與韓氏相似。然而,湯液仲景的四季療法,已經相當完備,只是後人無法理解,所以韓、李二人對此進行了詳細解釋,這只是大致的概念。如果病症出現的時間與季節不符,只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治療。

海藏說:仲景說過春天易得溫病,夏天易得熱病,長夏易得大熱病,應依據病情,適當增減藥量,這就是依據季節變化調整治療方式。正確的治療方法應該靈活,韓、李二人依據季節變化確定藥物,這是對的!但如果病症出現的時間與季節不符,確定的藥物就難以使用,如果仍使用確定的藥物,那就違背了依據季節變化的原則。比如立春、清明、芒種、立秋,就是一年中主要的氣候變化時期。

如果考慮到一年中其它的氣候變化,以及氣候的過度、不足、勝復、淫、至而不至、未至而至等複雜情況,難道可以僅依據主要的氣候變化來制定治療方案嗎?如果是主氣引起的疾病,就只考慮主氣;如果是客氣引起的疾病,就只考慮客氣;如果主氣和客氣相互影響,上下相互呼應,就會產生各種不同的變化。人的體質虛實,也是如此。由此看來,仲景的大經之言已經涵蓋所有。只是現在的醫生並不瞭解!這是亞聖的話簡而意深。

後來的賢者,雖然言語繁多,但意義卻少,他們只關注一時的弊病,說這是韓、李二人提出的依據季節變化的治療方法。這種說法,是爲了讓那些死守方劑治病的庸醫設立的,並不敢說是爲仲景另立的新法。唉!這兩位先生雖不能與漢代的仲景相比,但也足以被稱爲現代的仲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