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證略例》~ 韓祗和溫中例 (1)
韓祗和溫中例 (1)
1. 韓祗和溫中例
夫傷寒病之說,始自黃帝已開其端,主仲景方陳其條目,後世膚淺之學莫知其數。立言者只云:病在表可發汗,病在裡可下之,或云:不可汗,或云:不可下,即未嘗有溫中之說。仲景《傷寒例》云:尺寸俱沉細,太陰受病也;尺寸俱沉,少陰受病也;尺寸俱微緩,厥陰受病也。又辨太陰證云:太陰病,脈浮,可發汗,宜桂枝湯。
又手足溫,自利不渴,宜四逆湯。又腹滿時痛,桂枝加芍藥湯。辨少陰證云:少陰證,始得之,發熱脈沉,麻黃細辛附子湯。又少陰病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又少陰病,身體疼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附子湯。又厥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吳茱萸湯。又少陰病,脈沉,急溫之,宜四逆湯。
白話文:
傷寒病的理論最早可以追溯到黃帝時代,張仲景則詳細闡述了治療方法和原則。後世一些膚淺的醫學理論,多不了解仲景醫學的精髓。他們只知道表證可以用發汗來治療,裡證可以用下瀉來治療,但很少提到溫中療法。
仲景在《傷寒論》中提到,如果脈象沉細,則可能是太陰受病;如果脈象沉,則可能是少陰受病;如果脈象微緩,則可能是厥陰受病。
他還詳細分析了太陰病的證狀和治療方法:太陰病脈象浮,可以用發汗治療,適合使用桂枝湯。如果手腳溫暖,腹瀉不渴,則適合使用四逆湯。如果腹部脹滿疼痛,則適合使用桂枝加芍藥湯。
關於少陰病,他指出,少陰病發病初期,發熱脈沉,適合使用麻黃細辛附子湯。如果病程持續兩三天,則適合使用麻黃附子甘草湯。如果身體疼痛、手腳冰冷、骨節疼痛,脈象沉,則適合使用附子湯。
至於厥陰病,如果出現嘔吐腹瀉、手腳冰冷、煩躁不安,甚至想死,則適合使用吳茱萸湯。少陰病如果脈象沉,需要急救溫陽,則適合使用四逆湯。
今舉仲景論中數條,最是治三陰病之良法。今世之用,尚有未盡證者。愚嘗校自至和初歲,迄於今三十餘年,不以歲之太過不及為則,每至夏至以前,有病傷寒人十中七八,兩手脈俱沉細數,多是胸膈滿悶,或嘔逆,或氣塞,或腹鳴,或腹痛,與仲景三陰病說,脈理同而證不同,因茲不敢妄投仲景三陰藥。才見脈沉及胸膈滿,便投下藥下之,往往不救。
嘗斟酌仲景理中丸與服之,其病勢輕者,即胸中便快,其病勢重者,半日許滿悶依然。或有病人脈沉細遲,投仲景四逆湯溫之,多藥力太熱,後必發煩躁。因較量此形證,今別立方以治之,得多對證之藥,不可不傳焉。
白話文:
我現在要舉出《傷寒論》中的幾個條目,這些條目是治療三陰病最有效的方法。但現在人們使用這些方法,還沒有完全理解其精髓。我從至和年間開始,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了,不以一年中氣候的過熱或過冷為標準,每到夏至之前,十個傷寒病人中就有七八個,兩手脈象都沉細而數,大多數都伴有胸膈滿悶、嘔逆、氣塞、腹鳴、腹痛等症狀。這些症狀雖然與仲景所說的三陰病脈象相同,但具體表現卻有所不同,因此我不敢隨便使用仲景的三陰病藥方。只要見到脈象沉細,並且有胸膈滿悶的症狀,就馬上用下藥的方法治療,往往起不到作用。
我曾經仔細研讀仲景的理中丸,並嘗試給病人服用,那些病情較輕的患者,服用之後胸中就感到舒暢。但對於病情嚴重的患者,服用半日之後,滿悶的症狀依然存在。有些病人的脈象沉細遲緩,我給他們服用仲景的四逆湯,但往往藥性過於燥熱,之後就容易發熱煩躁。因此,我根據這些病人的症狀,另創了一個藥方來治療他們,這個藥方更能對症下藥,不可不傳授下去。
上此一條,非四逆熱而不當也,仲景當漢之末,韓氏當宋之隆,時世異也。病人但兩手脈沉細數,或有力,或無力,或關脈短及力小,胸膈塞悶,氣短不能相接者,便可隨脈證投溫中藥以治之。此一法甚活。
病人兩手脈沉遲,或緩或緊,皆是胃中寒也。若寸脈短及力小於關尺者,此陰盛陽虛也。或胸膈塞悶,腹中脹滿,身體拘急者,手足逆冷,急宜溫之。
若立春以後至清明以前,宜溫中湯主之;清明以後至芒種以前,宜橘皮湯主之;芒種以後至立秋以前,宜七物理中丸主之。此皆隨時也。
白話文:
這條方子不是針對四逆熱症的,因為時代不同,仲景是漢朝末年,韓氏是宋朝盛世。病人只要兩手脈沉細數,或有力或無力,或關脈短而力小,胸膈塞悶,氣短接不上,就可以根據脈證用溫中藥治療。這個方法很靈活。
病人兩手脈沉遲,或緩或緊,都是胃中寒。如果寸脈短而力小於關尺,這是陰盛陽虛。或胸膈塞悶,腹中脹滿,身體拘急,手足逆冷,就應該趕緊溫暖身體。
立春以後到清明以前,可以用溫中湯治療;清明以後到芒種以前,可以用橘皮湯治療;芒種以後到立秋以前,可以用七物理中丸治療。這些都是根據季節變化而定的。
2. 溫中湯
丁皮(一兩),乾薑(二錢),白朮(二錢),陳皮(二錢),丁香(二錢),厚朴(一兩,薑製)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蔥白三寸,荊芥五穗,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三服未快,手足尚逆,嘔吐,更加舶上丁皮二錢,乾薑二錢,炮用。
白話文:
取丁皮一兩、乾薑二錢、白朮二錢、陳皮二錢、丁香二錢、厚朴一兩(用薑汁製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盞水,加入蔥白三寸、荊芥五穗,煎煮至七分,去渣後趁熱服用。連服三次仍不見效,手腳仍冰冷,有嘔吐現象,則再加舶上丁皮二錢、乾薑二錢(炮製後使用)。
3. 橘皮湯
陳皮(一兩),藿香(三錢),白朮(二錢),葛根(二錢),厚朴(一兩,薑製)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一塊,棗大破,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服。如三服未快,手足尚逆,嘔吐不定,加半夏三錢,丁香、枝杖半兩,每服加蔥白三寸煎服。
白話文:
取陳皮一兩、藿香三錢、白朮二錢、葛根二錢、厚朴一兩(用薑製),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盞,加入生薑一塊、大棗一枚,一同煎煮至七分,去渣,趁熱服用。若服用三次仍不見效,手足仍發冷、嘔吐不止,則加半夏三錢、丁香、枝杖各半兩,每次服用時再加蔥白三寸一同煎煮。
4. 七物理中丸
白朮(二錢),乾生薑(一錢),人參(三錢),桔梗(三錢),葛根(三錢),藿香葉(二錢)
上細末,煉蜜為丸彈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盞,煎至七分,和滓熱服。如三服未快,手足尚逆,嘔者,加半夏二錢,乾薑二錢,炮。
病人兩手脈沉細無力,雖三部脈力停,亦是陰氣盛也,更不須候寸脈短治之,或胸脅滿悶,身體拘急疼痛,手足逆冷,速宜溫中藥和之。
白話文:
將白朮兩錢、乾薑一錢、人參三錢、桔梗三錢、葛根三錢、藿香葉兩錢磨成細末,用煉蜜搓成彈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用一杯水煎至七分,連渣趁熱服用。若服用三次後症狀未見改善,手腳仍然冰冷,有嘔吐現象,可加半夏二錢、乾薑二錢,炮製後一同服用。
患者兩手脈象沉細無力,雖然三部脈象都力弱,但這是陰氣盛的表現,不必根據寸脈短來治療。如果患者感到胸脅滿悶、身體拘急疼痛、手腳冰冷,應該及時使用溫中藥來調理。
上此一條,不須候寸脈短一句。然當不若曰三部既沉,便是無寸口也。若立春以後至清明以前,宜厚朴丸主之;清明以後至芒種以前,宜白朮湯主之;芒種以後至立秋以前,宜橘皮湯主之。
上此一條,李思訓舉和解因時一說,與韓氏相似。然湯液仲景四時之法,固以備矣,以其後人不識,故韓、李為是丁寧也,此亦大概耳。若應見違時,只可隨應見而治之。
海藏云:仲景既言春為溫病,夏為熱病,長夏為大熱病,隨經之藥,加減輕重,便為因時和解也。正治應見,便是活法,韓、李因時定藥,是則然矣!證復違時,定藥難用,若用定藥,卻是不因時也。假令立春、清明、芒種、立秋,即歲之主氣也。
白話文:
上面這一條,不需等到脈象短促才用药。但其实不如说,三部脉沉,就是没有寸口脉了。如果是在立春之后到清明之前,应该用厚朴丸来治疗;清明之后到芒种之前,应该用白朮汤来治疗;芒种之后到立秋之前,应该用橘皮汤来治疗。
上面这一条,李思訓提出和解因时的方法,和韩氏的说法相似。但是汤液的四时用法,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已经详细说明了,只是后来的人不理解,所以韩、李才反复强调。这只是大体上的规律,如果实际情况和季节不符,就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来治疗。
海藏说:张仲景已经提到春天为温病,夏天为热病,长夏为大热病,根据经络用药,增减剂量,就是因时和解。治疗应和实际情况相符,才是活法,韩、李根据季节确定用药,也是正确的!如果症状和季节不符,定药就很难使用,如果使用定药,就违背了因时制宜的原则。比如立春、清明、芒种、立秋,就是一年四季的主气。
定時也,若歲之客氣,司天在泉,太過不及,勝復淫,至而不至,未至而至,豈可定時為則邪?主氣為病,則只論主氣;客氣為病,則只論客氣;主客相勝,上下相召,有萬不同之變。人之稟受虛實,亦猶是也。以此言之,則仲景大經之言盡矣。但患世之醫者不知耳!此亞聖言簡而意有餘也。
後之賢者,辭多而意少,務救一時之弊,云此韓、李為是因時一說也。是說也,又為庸醫執方療病者設,非敢為仲景別立一法也。噫!二公雖不足為漢之仲景,亦足以為今之仲景也。
白話文:
時間如同四季更替,變化無常,就像天時主宰著泉水,過度或不足,都會帶來不同的變化。疾病的發生,有時由體內主氣引起,有時由外來客氣導致,主客相剋,上下呼應,變化萬千。人的體質虛實不同,也會影響疾病的表現。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已將這些道理闡述清楚,只可惜世上的醫生大多不了解。這段話出自亞聖之口,言簡意賅,卻蘊含深意。
後世的醫者,寫作冗長,卻缺乏精髓,只注重一時的應急之策。有些人說這是韓、李二位醫家因時而變的說法,其實他們只是為了讓庸醫能照方抓藥,並非另立門戶,要取代張仲景。唉,雖然韓、李二位無法與漢代的張仲景比肩,但對當今醫學界而言,依然是值得學習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