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證略例》~ 許學士陰證例
許學士陰證例
1. 許學士陰證例
始得陰毒候,陰毒本因腎氣虛寒,因欲事或食冷物,而後傷風,內既伏陰,外又傷寒,或先感外寒而後伏陰,內外皆陰,則陽氣不守,遂發頭痛腰重,眼睛疼,身體倦怠而甚熱,四肢厥逆冷,額上及手背冷汗不止,或多煩渴,精神恍惚,如有所失,三二日間或可起行,不甚覺重。診之六脈沉細而疾,尺部短小,寸口或大(六脈俱浮大,或沉取之大而不甚疾者,非陰證也。)若服涼藥,則渴轉甚,躁轉急。有此病證者,急服還陽退陰之藥即安。惟補虛和氣而已,宜服正元散、退陰散、五勝散。陰證不宜發汗,如氣正脈大身熱而未瘥,用藥發汗無妨。
白話文:
當你剛開始出現「陰毒症狀」時,這可能是因為你的腎氣虛弱且寒冷,可能是在性行為或是食用了冰冷的食物之後,再加上受風感冒,內部已經存在著陰邪,外部又被寒邪所傷害;或者也可能先是受到外界寒邪的影響,然後纔在內部產生陰邪,這樣的話,內部和外部都是陰邪,就會導致陽氣無法保持穩定,進而出現頭痛、腰部沈重、眼晴疼痛、身體疲憊並且非常熱、四肢冰凍反常地冷、前額以及手臂背部不斷流冷汗的情況,可能會感到很口渴,精神模糊不清,好像失去了什麼東西一樣。在一兩天之間,你或許可以起身行走,但並不會感覺到太嚴重。
如果你去檢查六個經脈,會發現它們都呈現出深微而且快速的狀態,尺寸部分較為短小,手腕部位可能會比較大一些(如果所有的經脈都浮動很大,或者是深入探查的時候,它的大小不是那麼快,那就不是陰性的病症)。如果你服用了一些清涼的藥品,那你的口渴情況反而會變得更糟,焦慮的心情也會更加劇烈。
如果有這些疾病的徵兆,應該要立即服用能夠回復陽氣、消除陰氣的藥品纔能夠安心。只需要進行補充虛弱和調節情緒就可以了,你可以服用【正元散】、【退陰散】、【五勝散】等藥品。對於陰性的疾病來說,是不適合使用出汗的方法來治療的。但如果病情沒有好轉,身上仍然發燒,可以用藥物引導出汗也是沒問題的。
陰毒漸深候,或寸口小而尺脈微大,亦同積陰感於下則微陽消於上,故其候沉重,四肢逆冷,腹痛轉甚,或咽喉不利,或心下脹滿,結硬躁渴,虛汗不止,或時狂言,爪甲面色青黑,六脈沉細而一息七至以來。有此證者,速宜於氣海或關元二穴灸三二百壯,以手足和暖為效,仍服金液丹、來復丹、玉女散、還陽散、退陰散之類,隨證選用之。
陰毒沉困候,沉困之候與前漸深之候皆同,而更加困重。六脈附骨取之方有,按之即無,一息八至以上,或不可數,至此則藥餌難為攻矣!但於臍中灼艾半棗大,三二百壯以來,手足不和暖不可治也。偶復和暖,則以硫黃及熱藥助之。若陰氣散,陽氣來,漸減熱藥而和治之以取瘥也。
白話文:
當陰毒深入體內時,病人可能出現寸脈微弱、尺脈稍強的現象,這表示積聚的陰寒之氣向下沉降,導致陽氣虛弱向上消散。因此患者會感到沉重、四肢冰冷、腹痛加劇,可能伴隨咽喉不適、心口脹滿、腹部結塊、口渴、虛汗不止、神志不清甚至胡言亂語,指甲和臉色呈現青黑色,脈象沉細微弱,每分鐘跳動七次左右。遇到這種情況,應立即灸氣海或關元穴三、二百壯,直到手腳溫暖為止。同時服用金液丹、來復丹、玉女散、還陽散、退陰散等藥物,根據實際情況選用。
如果陰毒沉重困頓,則患者的症狀與前述陰毒深入的情況類似,但更為嚴重,身體沉重困倦。脈象微弱,按下去就消失,每分鐘跳動八次以上,甚至無法計算脈搏。到了這種程度,藥物就難以起效了。此時需要在臍中用艾灸,灸至半個大棗大小,三、二百壯,直到手腳溫暖才能治療。如果手腳偶爾溫暖,可以配合硫磺和溫熱藥物輔助治療。當陰氣散去,陽氣回升後,逐漸減少溫熱藥物,改用溫和的藥物治療,直到病癒。
2. 正元散
治傷寒始覺始吹凍著四肢頭目,百節疼痛,急煎此服,如人行五里再服,或連三服,汗出立瘥。若患陰毒傷寒,入退陰散半錢同煎。或傷冷傷食,頭昏氣滿,及心腹諸疾,服之無有不效。
麻黃,陳皮,大黃,甘草,乾薑,肉桂,白芍藥,附子,半夏,吳茱萸(以上皆可制者制之,各等分。)
白話文:
治療傷寒初期,感到寒涼、發冷,四肢、頭部百節疼痛,要趕緊煎服此方,走五里路再服用一次,或連續服用三次,出汗後即可痊癒。如果患的是陰毒傷寒,可以加入半錢退陰散同煎。或是因受寒或飲食不當導致頭昏、氣悶,以及心腹等疾病,服用此方皆可見效。
此方由麻黃、陳皮、大黃、甘草、乾薑、肉桂、白芍、附子、半夏、吳茱萸等藥材等分組成,可根據需要進行炮製。
上麻黃加一半,茱萸減一半,同為末,每服一大錢,水一盞,生薑五片,棗一枚,煎至七分,熱呷出汗,以衣被覆蓋,汗出候乾,解去衣。如是陰毒,不可用麻黃出汗。
白話文:
把麻黃加上半份,茱萸減少一半,一起磨碎成為粉末,每次服用一大錢,加入一杯水、五片生薑和一枚大棗,煮到剩下七分滿,趁熱喝下後會發汗,要用衣服包裹住身體,等汗水流出來等到幹了再脫掉衣服。如果是因為寒邪入侵導致的病症,不能使用麻黃來促使出汗。
3. 元陽丹
烏頭,乾薑(等分)
並生用,酒麵糊丸桐子大。每服用十丸,生薑湯下,食前。治氣痛,亦治陰毒。
白話文:
將烏頭和乾薑按照同等份量混合使用,加入酒和麵糊製成像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粒,用水煮熟的生薑汁送服,在進餐之前食用。這種方法可以治療氣痛,也可以對付寒性的病症(即「陰毒」)。
4. 退陰散
治陰毒傷寒,手足逆冷,脈沉細,頭痛腰重。
連三服。小背傷冷,每服一字,入正元散同煎,入鹽一捻。陰毒證咳逆,煎湯,細細熱呷之便止。
川烏頭,乾薑(等分)
上為粗末,炒令轉色,放冷為細末,每服一錢,水一盞,鹽一捻,煎半盞,去滓,溫服。
白話文:
治療陰毒傷寒,手腳冰冷,脈象沉細,頭疼腰酸的病症,連續服用三剂。如果背部冰冷,每剂加入一字分量的正元散同煎,并加入少许盐。阴毒症状引起咳嗽逆气,煎汤细细热喝即可止住。
川乌头和干薑等量,研成粗末,炒至变色后放凉,再研成细末。每剂服用一钱,用水一盏,加入少许盐,煎煮至半盏,去渣,温服。
5. 五勝散
治傷寒頭痛壯熱,骨節疼痛,昏沉困倦,咳嗽鼻塞,不思飲食。兼治傷寒夾冷氣慢陰毒。
甘草,五味子,石膏(各一兩),乾薑(三兩半),白朮(一兩半)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鹽少許,煎七分,通口服。如冷氣相夾,入薑棗煎。若治陰毒,入艾葉少許同煎。
白話文:
治療傷寒引發的頭痛、高熱、骨節疼痛、精神遲鈍、睏倦、咳嗽、鼻塞以及無胃口等症狀。同時也能治療傷寒伴隨的寒氣和陰毒。
材料:甘草、五味子、石膏(各一兩)、乾薑(三兩半)、白朮(一兩半)
以上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盞,加入少量鹽,煎煮至七分熟,一口服下。如果病情涉及寒氣,則需加入薑和棗一同煎煮。若要治療陰毒,則需加入少量艾葉一同煎煮。
6. 玉女散
治陰毒氣攻上腹痛,四肢逆冷惡候。
川烏頭去皮臍,冷水浸七日後,薄切曝乾,紙袋盛。遇有患者,取為細末一大錢,鹽一小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通口服。壓下陰毒,所便後如豬血相似。未已,良久再服之。
白話文:
治療陰毒之氣攻上腹部疼痛,四肢冰冷惡寒的症状,可以用川烏頭去除皮和臍,浸泡冷水七天后,薄切晒干,用纸袋盛放。遇到患者时,取川烏頭细末一錢,盐一小錢,水一盏半,煎至七分,温热服用。可以压制阴毒,排泄后便如猪血一样。若症状未消,可以隔一段时间再服用。
7. 運陽散
治陰毒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
硫黃(為末)
上用新汲水調二錢,良久或寒一起,或熱一起便看緊慢,汗出瘥。
白話文:
治療陰毒症狀:臉色蒼白、四肢冰冷、心中煩燥和腹部疼痛。使用硫磺研磨成粉末,用新鮮抽取的水攪拌兩錢,過了一段時間後會出現寒冷或者發熱的情況,然後根據情況來調整藥物的劑量,直到出汗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