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證略例》~ 活人陰脈例 (2)
活人陰脈例 (2)
1. 陰毒甘草湯
治傷寒時氣,初得病一二日便結成陰毒,或服藥後六七日以上至十日變成陰毒,身重背強,腹中絞痛,咽喉不利,毒氣攻心,心下堅強,氣短不得息,嘔逆,唇青面黑,四肢厥冷,其脈沉細而疾。仲景云:陰毒三候,身如被杖,咽喉痛,五六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也。
甘草(炙),升麻,當歸(各二分),雄黃(一分),蜀椒(一分,去目),龜甲(一兩,醋炙),桂枝(二分)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服如人行地五里,須臾進一服,溫覆取汗,毒當從汗出,汗出即愈。若未,作再服。
上此一條,舉仲景言,至七日不可治,有別說。
問:活人陰毒甘草湯舉仲景云:陰毒三候,六五日可治,至七日不可治者,何也?
答曰:假令內傷冷物,中焦不和,或顯少陰,或顯厥陰,二脈無定,內陰之極,陽氣逆而上行,至陽明則多錯語,至太陽頭復微痛,至少陽寒熱間作,即非少陽外感正病也。然此經雖有寒熱,其實脾先受之,卯酉之間,土居其中,是通膽肺,故如是也。內陽之外,至此欲竭,所以至七日不可治也。
陰證舌縮者,知心火絕也,則神去矣。又云:失神者亡。發陽證舌縮者,知少陰無水也。外感傳六經,當先表而後下,內感傳三陽,則止治三陰,藥內增損加減,不復再用涼藥也。內陽之外,不必次第傳遍三陽,但至一經,卻便至極高之分,所以七日不可治也。總六經俱盡之意,所以不必次第傳遍三陽也。
海藏云:惟附子散明注陰毒唇青面黑,正陽散明注陰毒面青舌黑,二證別無伏陽,故藥味皆溫熱辛甘而無苦寒也。
白話文:
【陰毒甘草湯】
這帖藥方是用來治療因季節性疾病或是感染風寒在病發初期一兩天就轉變為陰毒的情況,或是服用藥物後六七天以上到十天左右轉變為陰毒的病症。病徵包含身體沉重、背部僵硬、腹部劇烈疼痛、喉嚨不適、毒素影響心臟功能,心臟部位感覺堅硬,呼吸困難,嘔吐,嘴脣青紫,面色發黑,四肢冰冷,脈搏細弱且快速。根據仲景的說法,陰毒有三個主要症狀,身體像被棍棒擊打般疼痛,喉嚨疼痛,如果在五到六天內接受治療可以痊癒,但如果拖延到第七天就無法治療了。
所需藥材包括炙甘草、升麻、當歸(各二份),雄黃、蜀椒(各一份),醋炙龜甲(一兩),桂枝(二份)。
這些藥材應被研磨成粉末,每次使用時取五錢,加入一杯半的水,煮沸至剩下八分之一,然後去除殘渣。服藥後,應該等待一段時間,大約步行五里的距離,然後再次服用,同時保持身體溫暖以促進出汗,毒素會隨著汗水排出,一旦出汗,病情就會好轉。如果情況沒有改善,應再次服用藥物。
對於仲景提到的第七天後病情無法治療的說法,有其他解釋。
有人問:活人陰毒甘草湯引用仲景的說法,提到陰毒的三個症狀,在五到六天內可以治療,但到第七天就無法治療,這是為什麼呢?
回答是:假設一個人因食用冰冷的食物導致中焦不調,或者表現出少陰或厥陰的特徵,兩種脈象沒有固定模式。在極度陰性的情況下,陽氣會逆向而上,到達陽明經絡時可能會出現語言混亂,到達太陽經絡時頭部可能輕微疼痛,到達少陽經絡時可能出現寒熱交替,但這並不是少陽經絡受到外感風寒的正常病態。即使這種情況下會出現寒熱交錯,實際上是脾臟首先受到影響。在卯時和酉時之間,土元素處於中心位置,連接膽和肺,因此才會有這樣的表現。體內的陽氣在這個階段幾乎耗盡,所以到了第七天就無法治療。
對於陰性病症患者,如果舌頭收縮,表明心火已熄滅,神志也隨之消失。另一種說法是,失去神志的人會死亡。對於呈現陽性病症但舌頭收縮的患者,表明少陰經絡缺乏水分。外感疾病通常會按順序傳遍六條經絡,先從表層開始然後深入;而內感疾病只會影響三條陽性經絡,治療時只針對三條陰性經絡,藥物組成需調整,不再使用寒涼藥物。體內的陽氣在這個階段,不必按順序傳遍三條陽性經絡,但只要到達某一經絡,就會迅速達到極點,所以到了第七天就無法治療。這代表所有六條經絡都已經受到影響,所以不必按順序傳遍三條陽性經絡。
海藏提到:只有附子散能明確指出陰毒的特徵為嘴脣青紫、面色發黑,正陽散能明確指出陰毒的特徵為面色青紫、舌頭黑色,兩種病症均無潛伏的陽性反應,因此所用藥材都是溫熱、辛辣、甘甜的,而不含苦寒的成分。
2. 附子散
治陰毒寒傷,唇青面黑,身背強,四肢冷。
附子(三分,炮裂,去皮臍),桂心(半兩),當歸(半兩,銼,炒),半夏(一分,薑製),乾薑(一分,炮),白朮(半兩)
上件為細末,每服二三錢,水一中盞,生薑半錢,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衣覆取汗,如人行地十里。未汗,再服。
白話文:
這份藥方是用來治療因極度寒冷所導致的身體受損,症狀包括嘴脣發青、面色發黑、身體僵硬、四肢冰冷。
所需藥材如下:炮製過的附子三分,去皮去蒂;桂心半兩;當歸半兩,切碎後炒過;薑汁製過的半夏一分;炮製過的乾薑一分;白朮半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時,取約二至三錢的藥粉,加入中等大小的一盞水,再加半錢的新鮮薑片一起煎煮,煮到只剩下約六分之一的水量,然後濾掉渣滓。
不論時間,趁熱飲用,喝完後蓋上衣服讓身體出汗,直到你覺得好像走了十里路那麼累,那麼熱。如果喝了還不出汗,可以再喝一次。
3. 正陽散
治陰毒傷寒,面青,張口氣出,心下硬,身不熱,只額上有汗,煩渴不止,舌黑多睡,四肢俱冷。
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臍),皂莢(一挺,醋炙,去皮弦子),乾薑(一分),甘草(一分,炙),麝香(一錢,另研)
上細末,每服一錢,水一中盞,煎至五分,不計時候,和滓熱服。
白話文:
這份處方是用來治療一種病症,這種病症在現代醫學中可能被歸類為某種類型的感染或中毒。病徵包括面色蒼白、口開呼吸急促、腹部脹硬、身體不發燒,只有額頭有汗,持續感到煩躁口渴,舌頭變黑且嗜睡,四肢冰冷。
所需藥材如下:炮製過的附子一個(去皮和中心部分)、醋炙過的皁莢一個(去皮和籽)、乾薑和炙甘草各一份量、麝香一錢(需單獨研磨)。
以上藥材均需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時取一錢的藥末,加入中等大小碗的水煎煮至剩一半水量,不論何時都可以服用,連同藥渣一起趁熱飲下。
4. 霹靂散
治陰盛隔陽,煩躁不飲水。
附子一枚半兩者,炮熱取出,用冷灰焙之,細研,入真臘茶一大錢,和勻分作二服,水一盞,煎至六分,臨熟入蜜半匙,放溫或冷服之。須臾,躁止得睡,汗出即瘥。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一種情況,當陰氣過盛而阻隔了陽氣,導致患者煩躁且不願喝水。
做法是取一個半兩重的附子,先烤熱後取出,再用冷灰把它焙乾,然後細磨成粉。加入等於一大錢的純正臘茶,混合均勻後分成兩份。每次取一份,加入一碗水煎煮到只剩下六分之一水量,快煎好時加入半湯匙的蜂蜜,待其溫涼或是冷卻後服用。不久後,患者的煩躁感會停止,進入睡眠狀態,並且會出汗,這樣病情就會好轉。
5. 火焰散
治傷寒惡候。
舶上硫黃,附子(去皮,生用),新臘茶(各一兩)
上為細末,先將好酒一升,調藥分大新碗口中,於火上攤蕩令乾,合於瓦上,每一碗下燒艾熟一拳大,以瓦起,無令火著,直至煙盡,冷即刮取,卻細研入瓷合盛。每服二錢,酒一盞,共煎七分,有火焰起,勿訝。傷寒陰毒者,四肢冷,脈沉細,或吐或瀉,五心躁煩,胸中結硬,或轉作伏陽在內,湯水不下,或無脈,先吃一服,如吐,卻更進一服。服後心中熱,其病已瘥,下至臟腑中。
表未解者,渾身壯熱,脈氣洪大,宜用發表藥。或表解者,更不發熱,便得眠睡,渾身有汗,方可用下胸膈行臟腑藥,漸用調和脾胃,補治元氣湯散。如服此藥,三二服不應者,不可治也。
海藏云:表後既解,不發熱,得睡,身有汗,方可用下臟腑藥,此一句利害非輕。若稍少有痞結,亦當求脈之虛實,而下膈行臟腑,脈實則可,脈虛只宜和脾胃補元氣。下文云:二藥不應,猶不可治,可以妄下行臟腑乎?用者宜詳。
仲景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寒,腳攣急。與桂枝湯,欲攻表,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燥煩吐逆,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
上此一條,先溫後下,不可輕用,內別有消息。
白話文:
【火焰散】
這帖藥方主要治療嚴重的感冒症狀。
所需材料有:舶來硫磺、去皮的附子(需生用)、新年的蜜茶(各約30克)。
將這些材料磨成細粉,然後取一公升的好酒,將藥粉均勻攪拌在酒中,再將酒碗放在火上加熱蒸發,直到酒完全蒸發,只剩藥粉。接著在瓦片上放一大塊艾草,點燃後將碗倒扣在艾草上,讓藥粉受熱,但要確保不要讓火直接接觸到藥粉,等到艾草燃燒完畢,煙霧消散,待藥粉冷卻後刮下,再進一步研磨,放入瓷罐中保存。
每次服用6克,加入一杯酒,一起煮沸至剩下約七成,可能會看到火焰出現,這是正常現象。適用於因寒冷導致的嚴重感冒,症狀包含四肢冰冷、脈搏微弱、嘔吐、腹瀉、手腳心焦躁煩悶、胸口硬結、或是有潛在的熱毒在體內,無法進食,或是脈搏消失。先服用一劑,如果出現嘔吐,再追加一劑。服用後會感到心臟部位暖和,這表示病情正在好轉,藥效正逐漸影響到體內臟腑。
若是初期感冒症狀尚未消除,全身高燒、脈搏強大,應使用解表藥物。反之,如果感冒症狀已經緩解,不再發燒,能安穩睡眠,全身出汗,則可以開始使用清理胸腔及臟腑的藥物,並慢慢調整脾胃功能,補充元氣。
然而,如果服用此藥二至三次仍無改善,則可能病情已無法治療。
海藏提到,感冒症狀消除後,若不再發燒,能安穩睡眠,全身出汗,才能使用清理臟腑的藥物,這一點非常重要。即使有輕微的脹氣或結石,也應該根據脈搏的虛實,再決定是否清理胸腔及臟腑,脈搏強壯才適合,脈搏虛弱時,只能調理脾胃及補充元氣。後文中提到,若兩種藥物都無效,病情可能已無法治療,因此不能隨意使用清理臟腑的藥物。使用者應詳細瞭解這些情況。
仲景的傷寒論提到,如果感冒患者出現脈搏浮動、自發性出汗、頻尿、心煩且略感寒冷、腳部緊繃等症狀,服用桂枝湯來攻擊表症是錯誤的,會導致病情加重,口乾舌燥、煩躁、噁心、嘔吐。這時應服用甘草乾薑湯,以恢復陽氣。如果四肢回暖,則改服用芍藥甘草湯,能使腳部舒展。如果因為胃氣不和而胡言亂語,則應服用少量的調胃承氣湯。
以上所述,先溫養後清理,不能輕易使用,其中還有許多需要注意的細節。
6. 丹砂丸
治傷寒陰陽二毒相伏,危惡形證。
舶上硫黃,水銀,太陰石,太陽石,元精石(各一兩),硝石(半兩)
上件藥末,先用無油銚子,以文武火炒,下諸藥末,令勻如灰色,研細如粉面,生薑自然汁浸,蒸餅丸綠豆大。每服五丸,龍腦、牛黃、生薑、蜜水下,壓躁也。若陽毒,棗湯下,陰毒,桂湯下。慎不得於屋底炒。
海藏云:此丸為陰陽二毒相伏匿,故用腦子、牛黃、蜜水調下。若明見只是陰證,別無伏陽,不宜用此下之。若有伏陽,當以仲景翕奄沉脈法責之。在許學士破陰丹條下。叔和云:短脈陰中有伏陽。
白話文:
【丹砂丸】
這丹砂丸是用來治療因傷寒導致陰陽兩種毒性相互潛藏,病情危急嚴重的病症。
配方成分包括:舶來的硫磺、水銀、太陰石、太陽石、元精石(各一兩)、硝石(半兩)。
首先,將上述藥物研磨成粉末,然後使用一個沒有油污的鍋子,以小火與大火交錯的方式進行炒製,再加入所有藥粉,使顏色均勻如灰色,再進一步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像麵粉一樣細緻。接著,利用生薑自然流出的汁液浸泡,並混合蒸熟的小麥麵糰,捏製成綠豆大小的丸狀。
每次服用五粒,可配合龍腦、牛黃、生薑、蜂蜜和水一起吞服,以鎮定躁動。如果是陽性毒性,可用棗湯送服;若是陰性毒性,則以肉桂湯送服。但必須注意的是,炒製過程絕對不能在室內進行。
海藏先生指出:此丸主要是針對陰陽兩種毒性潛藏的情況,因此使用龍腦、牛黃、蜂蜜水調和送服。若清楚地判斷病徵僅為陰性,並無潛藏的陽性毒性,則不適合使用此方法治療。然而,如果存在潛藏的陽性毒性,應根據張仲景的翕奄沉脈診斷法來判斷。相關詳情可在許學士的破陰丹條款中找到。叔和先生也提到:短脈象中隱含著潛藏的陽性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