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好古
《陰證略例》~ 仲景陰證論例 (2)
仲景陰證論例 (2)
1. 附子湯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朮附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得了少陰病,而且是在病發的一兩天內,如果你感覺嘴巴裡的溫度正常,但是背部卻感到特別冷,這種情況下,應該採用灸療的方式來治療,同時可以使用附子湯作為主要的藥方。
同樣是少陰病,如果你出現了全身疼痛,手腳冰冷,骨頭關節也痛,且診脈時發現脈象深沉,這種情況下,主要的治療方式則應選擇朮附湯來進行。
2. 朮附湯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枝桂附子湯。若其人大便堅,小便自利,朮附湯主之。
白話文:
在受到寒邪侵害後的八九天裡,風邪和濕邪互相影響,導致全身疼痛且活動不便,自己難以翻身。病人並無噁心嘔吐或口渴的症狀,脈象呈現出浮虛且澀的特徵,這種情況下應使用枝桂附子湯來治療。如果病人還伴有大便乾硬,但小便卻能順利排出的情況,這時應該用朮附湯來做為主要的治療方式。
3. 姜附湯
若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姜附湯主之。
海藏云:若自汗者朮附湯;若無汗,姜附湯。
白話文:
【姜附湯】
如果在進行瀉下療法後,又再次發汗,導致患者白天煩躁不安,無法入睡,但到了夜晚卻能平靜下來,且沒有出現噁心嘔吐或口渴的症狀,也沒有外感病的表現,脈搏微弱,身體並未高燒不退的情況下,應使用姜附湯來治療。
海藏醫師認為:如果患者有自汗的現象,應該使用術附湯;若是沒有出汗的情況,則應選擇姜附湯。
4. 茯苓四逆湯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病人在出汗或是進行了排瀉後,病症依然沒有改善,並且出現煩躁的狀況,這種情況應該使用茯苓四逆湯來治療。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