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醫方集解》~ 經產之劑第二十一 (6)

回本書目錄

經產之劑第二十一 (6)

1. 豬蹄湯

(《靈苑》)

治乳少。

豬蹄(一隻),通草(即木通;一兩。)煮食。

此足陽明藥也。豬蹄咸能潤下,通草淡能通竅。

《廣濟方》:用豬蹄四隻,煮汁,加土瓜根、漏蘆、木通各三兩土瓜、漏蘆並通經下乳,著少米蔥豉,煮稀粥食:治同。或以豬蹄湯調益元散服,以木梳梳乳房,乳汁自下(又:穿山甲、王不留行,皆通乳之藥,俗曰:穿山甲、王不留,婦人服之乳長流)。

白話文:

豬蹄湯

治療產後乳汁不足。

用豬蹄一隻,加上通草(也就是木通)一兩,一起煮熟食用。

這道湯藥是利用足陽明經的藥理。豬蹄味道鹹,能滋潤並使氣血下行,通草味道淡,能疏通孔竅。

《廣濟方》中記載:用豬蹄四隻,煮汁,加入土瓜根、漏蘆、木通各三兩,土瓜和漏蘆都能疏通經絡、幫助乳汁分泌。再加入少許米、蔥、豆豉,煮成稀粥食用,功效相同。或者用豬蹄湯調和益元散服用,並用木梳梳理乳房,乳汁自然就會分泌出來。(另外,穿山甲和王不留行,也都是能幫助乳汁分泌的藥材,俗話說:「穿山甲、王不留,婦人服用乳長流」)。

2. 人參荊芥散

(《婦寶》)

治血風勞(血風勞者,血脈空疏,感受風邪,寒熱盜汗,輾轉不已,乃成勞也)。

人參,白朮,熟地黃,酸棗仁(炒),鱉甲(童便炙),羚羊角,枳殼,柴胡,荊芥(五分),防風,甘草(炙),芎藭,當歸,桂心(三分)。加姜煎。

此足太陰、厥陰、手少陰藥也。陳來章曰:血中之風,荊芥、防風散之;木盛生風,羚角、柴胡平之;陰虛發熱,地黃、鱉甲滋之;血氣痛滯、月水不調,芎藭、當歸、桂心、枳殼調之;煩怠食少、盜汗心忡,人參、白朮、炙草、棗仁補而收之。

白話文:

這個方劑[人參荊芥散]是治療因血脈空虛,感受風邪而引起的血風勞,這種病症會出現寒熱交替、盜汗、輾轉反側,久而久之形成勞損。

藥方組成包含:人參、白朮、熟地黃、炒過的酸棗仁、用童子尿炙過的鱉甲、羚羊角、枳殼、柴胡、荊芥(五分)、防風、炙甘草、川芎、當歸、桂心(三分)。加生薑一起煎煮。

這個藥方主要作用於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和手少陰心經。

陳來章說:針對血中的風邪,用荊芥、防風來驅散;針對肝木過盛產生的風,用羚羊角、柴胡來平息;針對陰虛發熱,用熟地黃、鱉甲來滋補;針對血氣阻滯、月經不調,用川芎、當歸、桂心、枳殼來調理;針對煩躁倦怠、食慾不佳、盜汗心悸,用人參、白朮、炙甘草、酸棗仁來補益和收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