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要數》~ 十九問選 (4)
十九問選 (4)
1. 十九問選
唯醫之聰明志達,素所更嘗,則其臨機,療無施不可也。
十八問曰:醫之視病,望而知之者謂之神,聞而知之者謂之聖,問而知之者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者謂之巧,何謂也?曰:此醫家之四教也,蓋望而知之者,謂觀其神色以辨病候。凡人飲食人胃,變其精華之氣,五味各走所喜以養五臟,而五臟之精華,色澤之善惡,皆見乎面。肝色青,如翠羽、如蒼壁之澤者吉;如藍、如草滋者危。
心色赤,如雞冠、如帛裹朱者吉;如衃血、如赭者危。脾色黃,如蟹腹、如羅裹雄黃者吉;如枳殼、如黃土者危。肺色白,如豕膏、如白璧之澤者吉;如堊、如枯骨者危。腎色黑,如烏羽、如漆色者吉;如炭、如煤炲者危。此五色之吉凶也。春色青,夏色赤,長夏色黃,秋色白,冬色黑,此五色之從四時也。
春得白色,夏得黑色,長夏得青色,秋得赤色,冬得黃色,此五色之逆四時也。素問云:色澤以浮謂之易已,色夭不澤謂之難已。五臟乃神之舍,五色乃神之表。五臟之敗,神氣已衰,其色必夭,夭者枯槁之謂,能察其色以斷吉凶,可謂神矣。聞而知之,謂聽其聲音而知其病之所在。
腎為聲音之根,心為聲音之主,肺為聲音之竅。然五臟各有聲,而肺屬金以司之,乃聽命於心,以發揚其聲耳。肝音角,聲直以柔;心音徵,聲高以長;脾音宮,聲大以緩;肺音商,聲清以揚;腎音羽,聲深以滑,此五臟聲音之等者也。肝喜叫怒,心喜言笑,脾好樂歌,肺好哭泣,腎好呻吟。
此五臟聲音之為疾者也。聞是聲即與某臟之病,相參別其五行勝負,以決死生,不其聖乎?問屬君火,正化於午,對化於子,是以心手少陰腎足少陰主之,水隨腎至,故太陽為腑,則手太陽小腸足太陽膀胱也。太陰之經主脾與肺,蓋脾屬太陰土,土生金,子隨母居,是以脾足太陰肺手太陰主之,金隨肺至,故陽明為腑,則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也。
厥陰之經主肝與心包絡,蓋肝屬木,木生火,子隨母居,故少陽為腑,則手少陽三焦、足少陽膽也。心包絡非臟,三焦非腑,且三焦為決瀆之官,有名無形,上合於心,下合於腎,主通道諸氣,多為使者,是故與心包絡為表裡。劉溫舒曰:心、肺、心包絡在上,手經其脈從兩手起;脾、肝、腎在下,曰足經其脈從兩足起,蓋手足經所以起上下也。
白話文:
十九問選
只有醫術精湛、經驗豐富的醫生,才能在臨床上應付自如,沒有治不好的病。
有人問:醫生看病,望診就能知道病情叫神,聽診就能知道病情叫聖,詢問就能知道病情叫工,切脈就能知道病情叫巧,這是什麼意思呢?
回答說:這是醫家診斷的四種方法。所謂望診,就是觀察病人的神色來判斷病情。人吃東西進入胃裡,轉化成精華之氣,五種味道分別滋養五臟,而五臟的精華、氣色的好壞,都會表現在臉上。
肝臟的顏色青色,像翠鳥羽毛、像青壁的顏色一樣光澤的為吉;像靛藍、像草木茂盛的顏色一樣則為凶。
心臟的顏色紅色,像雞冠、像用帛裹著朱砂一樣的為吉;像凝固的血液、像赭石顏色一樣的為凶。
脾臟的顏色黃色,像螃蟹腹部、像用羅布裹著雄黃一樣的為吉;像枳實、像黃土一樣的為凶。
肺臟的顏色白色,像豬油、像白玉一樣光澤的為吉;像白堊、像枯骨一樣的為凶。
腎臟的顏色黑色,像烏鴉羽毛、像漆一樣黑色的為吉;像炭、像煤灰一樣的為凶。
這就是五臟顏色吉凶的判斷。春天顏色青,夏天顏色赤,長夏顏色黃,秋天顏色白,冬天顏色黑,這是五臟顏色隨著四季變化的規律。
春天出現白色,夏天出現黑色,長夏出現青色,秋天出現赤色,冬天出現黃色,這是五臟顏色逆反四季的現象。《素問》說:顏色光澤飽滿的,病情容易治癒;顏色枯槁沒有光澤的,病情很難治癒。五臟是神明的居所,顏色是神明的表象。五臟受損,神氣衰弱,顏色一定枯槁,枯槁就是指顏色憔悴的意思,能觀察顏色來判斷吉凶,才可以說是神醫。
所謂聽診,就是聽病人的聲音來判斷病情所在。
腎臟是聲音的根源,心臟是聲音的主宰,肺臟是聲音的竅門。但是五臟都有聲音,而肺屬金,負責發聲,聽命於心,才能發出聲音。肝臟的聲音是角,聲音直而柔和;心臟的聲音是徵,聲音高而長;脾臟的聲音是宮,聲音大而緩;肺臟的聲音是商,聲音清而揚;腎臟的聲音是羽,聲音深而滑,這就是五臟聲音的區別。肝臟喜歡喊叫發怒,心臟喜歡說話嬉笑,脾臟喜歡唱歌,肺臟喜歡哭泣,腎臟喜歡呻吟。
這就是五臟聲音反映疾病的情況。聽到這些聲音,就能判斷出某個臟腑的疾病,根據五行生克制化來判斷生死,不是聖人嗎?
詢問屬於君火,正應在午時,對應在子時,所以心經手少陰腎經足少陰主之,水隨腎至,所以太陽經為腑,就是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太陰經主脾與肺,因為脾屬太陰土,土生金,子隨母居,所以脾經足太陰肺經手太陰主之,金隨肺至,所以陽明經為腑,就是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
厥陰經主肝與心包絡,因為肝屬木,木生火,子隨母居,所以少陽經為腑,就是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心包絡不是臟器,三焦不是腑臟,而且三焦是水道官,有名無形,上通於心,下通於腎,主管全身氣機的運行,多作為使者,所以和心包絡是表裡關係。劉溫舒說:心、肺、心包絡在上,手經的脈絡從兩手開始;脾、肝、腎在下,足經的脈絡從兩足開始,這就是手足經脈從上下開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