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要數》~ 十二經絡

回本書目錄

十二經絡

1. 十二經絡

手少陰心經絡之脈

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俠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廉,循臂內後廉,抵掌後兌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手太陽小腸經絡之脈

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骨,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骨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別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䪼,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足厥陰肝經之脈

白話文:

手少陰心經的脈絡脈絡

起始於心臟,出於心繫,下降至膈膜,連接著小腸;其分支則自心繫上升至咽喉,連接至眼眶。其主脈則再自心繫返回上至肺部,由腋下穿出,向下沿手臂內側後方行進,經過太陰心主後方,直至肘部內側,沿著手臂內側後方行進,抵達手掌後側的骨頭尖端,進入手掌內側後方,沿著小指內側行進,最終在指尖結束。

手太陽小腸經的脈絡脈絡

起始於小指末端,沿著手外側上至手腕骨,穿過踝中部位,直線上至臂骨下方,由肘內側兩骨間穿出,向上沿著手臂外側後方行進,經過肩關節,繞過肩胛骨,交織至肩膀上方,進入鎖骨部位,連接著心臟,沿著咽喉下行至膈膜,抵達胃部,屬於小腸;其分支則自鎖骨部位沿著頸部上至臉頰,至眼睛尖端,再進入耳中;其另一分支則自臉頰上方至鼻部,至眼睛內角,斜向連接至顴骨。

足厥陰肝經的脈絡脈絡

起始於腳趾末端,沿著腳外側上至腕骨,穿過踝中部位,直線上至臂骨下方,由肘內側兩骨間穿出,向上沿著手臂外側後方行進,經過肩關節,繞過肩胛骨,交織至肩膀上方,進入鎖骨部位,連接著心臟,沿著咽喉下行至膈膜,抵達胃部,屬於小腸。

起於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循股陰入毛中,環陰器,抵小腹,俠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腎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中。

足少陽膽經之脈

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下,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別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目銳眥,下大迎合手少陽,抵於䪼,交頰車,下頸,合缺盆,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轉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其支者,從跗上,入大指,循岐骨內,出其端,還入爪甲,出三毛。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描述的是中醫中的十二正經之一——足少陽膽經。以下是它的簡要概述:

  • 足少陽膽經起始於腳趾間的毛髮處,向上經過腳背和小腿內側,然後沿著大腿內側進入陰部,再通過腹部到達肝臟和膽囊的位置。它繼續穿過隔膜並擴散到胸部和肋骨周圍,最後通過咽喉、鼻子和眼睛回到腦袋頂部,與腎經相匯聚。
  • 它的一個分支從眼窩下方開始,向上升起到頭部角落,向下延伸到耳朵後方,然後沿著脖子向前移動,在肩膀下面交叉到另一隻手臂的手少陽經前面,最終進入胸腔。
  • 另一個分支則從耳朵後面進入耳朵內部,然後走出來到耳朵前方,直到眼角後方。這個分支又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從眼角下方開始,向下延展到手指尖端,再到達手掌底部;另一部分則從眼角上方開始,向下延伸到腳底板,然後進入腳掌底部的小拇指旁邊。

希望這些信息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或需要進一步的信息,請隨時告訴我。

足太陰脾經絡之脈

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覈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胻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俠喉,連舌本,散舌下;其支別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

足陽明胃經絡之脈

起於鼻交額中,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俠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別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行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俠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胻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膝下三寸而別,以下人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

白話文:

以下是簡化的版本: 足太陰脾經絡之脈:起自腳的大拇指尖端,沿著手指內側白色皮膚邊緣,經過核骨後方,向上到小腿前面,進入大腿內部,沿著脹骨後面,穿過肝臟前方,上升到膝蓋、大腿前面和腹部,進入脾胃系統。它通過隔膜,繞著喉部,連結舌根,分散在舌頭下面。分支則由脾胃分開,再次上升到隔膜,注入心臟。 足陽明胃經絡之脈:起自鼻子中央,向下跟隨鼻子,向外進入上牙槽,然後返回並包圍嘴巴周圍,下降到口腔底部,再向後跟隨著下巴下方,出現於大迎穴,沿著臉頰肌肉移動,上升到耳朵前面,經過客人主人的穴位,沿著發際線,直到前額頂點。分支則從大迎穴向前延伸到人迎穴,沿著咽喉部位,進入胸腔,屬於胃臟,與脾臟相聯繫。另一條直走的路徑,從胸腔下降到乳房內側,向下穿越肚臍,進入氣街中。分支則從胃出口處開始,沿著腹部裡面,向下到達氣街中,與其他兩條路徑匯合,繼續向下經過腿窩,抵達鼠蹊部,向下跟隨腿部外面,下降到腳背,進入中指之間。另外兩個分支分別從膝蓋下三英吋的地方分離出去,一個向下進入中指外部,另一個則從腳背上分離出去,進入大拇指之間,最後結束於趾尖。

手太陰肺經絡之脈

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手陽明大腸經絡之脈

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循臑內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下入齒縫中,還出俠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俠鼻孔。

足少陰腎經絡之脈

起於小指之下,斜移足心,出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上腨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

白話文:

以下是繁體中文版本: 「手太陰肺經絡之脈」:起始於中焦(即胃),向下連結到大腸,然後返回至胃部上方,通過隔膜並連接到肺臟。它沿著肺系統向側面延伸,穿過腋窩下方,沿著手臂內部向上走動,在尺骨下面形成一個凹槽,進入手腕處的關節,再往上經過手掌和手指,最終在拇指末端結束。分支則是從手腕背面直接伸出第二根手指的內側,最後也在指尖結束。「手陽明大腸經絡之脈」:起源於食指末端,沿著手指上緣向前走動,穿過合谷穴兩個骨骼之間,繼續向上進入兩條肌肉之間,沿著手臂上緣行走,進入肘部外部皮膚,接著沿著手臂內部前方皮膚向上爬升,直到肩膀,穿過肩胛骨前面皮膚,繼續向上越過鎖骨,進入胸部,與肺相聯繫,接著下降通過隔膜,屬於大腸。分支則是由於胸部上升到頸部,穿過面部,進入牙縫中,然後再次出現並繞過嘴脹,交叉到對面的人中部位,左邊的分支往右邊,而右邊的分支則往左邊,最後穿越鼻子孔隙。「足少陰腎經絡之脈」:起源於腳趾的小指下方,斜著移動到腳底中央,穿過然谷穴位下方,沿著腳踝後方,分開進入腳跟中部,爬上小腿內部,從膝蓋後方皮膚露出來,繼續向上攀爬大腿內部後方皮肉,穿透脊椎,歸屬於腎臟,並且與膀胱相聯繫。主要路線則是從腎開始向上穿過肝臟、橫膈膜並進入肺臟內部,然後沿著喉嚨兩側繞過舌頭底部。分支則是由於從肺開始向外擴展並與心臟相連,注入胸腔中心。

足太陽膀胱經絡之脈

起於目內皆,上額,交巔上;其支別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行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轉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別者,從腰中下會於後陰,下脊,貫臀,入膕中;其支別者,從髆內左右,別下,貫胛,俠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腨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端。

手厥陰心包絡之脈

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膈,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抵腋,下循腨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內,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從掌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脈】 起始於眼內側,上升至額頭,交叉於巔頂上方;有分支則從巔頂至耳尖;主脈則從巔頂進入腦部,再回流並向下至頸部,繞過肩部,沿脊椎內側下行,抵達腰部中央,進入脊椎兩側,連接腎臟,附著於膀胱;有分支則自腰部以下與後陰相匯合,經過脊椎,穿過臀部,進入膕窩中央;另有分支自腋下進入,穿過肩胛骨,沿脊椎內側下行,經過髀樞,繞過大腿外側後方,至膕窩中央,繼續深入小腿內側,穿過外踝後方,沿京骨至小指外側端。

【手厥陰心包絡脈】 起始於胸腔中心,附著於心包,下降通過膈膜,穿越三焦;有分支則沿胸腔向外側延伸,至腋下三寸處,抵達腋下,再沿小腿內側下行,行經太陰與少陰兩脈之間,進入肘內側,沿手臂下行,穿過兩筋間隙,進入手掌中,沿中指延伸至指尖;另有分支則從手掌側沿小指第二指節延伸,至其末端。

手少陽三焦經絡之脈

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循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俠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䪼;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描述的是人體的手少陽三焦經絡。以下是它的簡要概述:

  • 起點:在小手指第二根指頭尖端開始;
  • 經路線:向上穿過兩個指間,沿著手腕和手臂外部的骨骼之間延伸,經過肘部、肩膀,並與足少陽經相交叉,在胸腔內通過肺臟下方,然後向下進入胃腸道系統中的三焦部位;
  • 支線一:分支自胸部中心(即檀中穴)向上升到喉嚨上方,再轉而向上穿越耳朵後方,直到耳朵頂部,然後彎曲下來抵達臉頰底部直至下巴;
  • 支線二:另一個分支則是從耳朵後面進入手掌內部,然後走出來到手掌前面,經過「客主人」穴位前方,再次繞回面部,最終連接到眼睛眼角。

以上就是該古文中所描繪的人體手少陽三焦經絡的基本信息。需要注意的是,這些都是傳統中醫學的概念,可能不完全符合當代西方醫學的理解或實踐方式。如果您有任何健康問題,請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