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要數》~ 五臟相平

回本書目錄

五臟相平

1. 五臟相平

五臟交相平也。一臟不平,所勝平之。如木欲實,金當平之之類是也。故云安穀則昌,絕谷則亡,水去則榮散,谷消則衛亡,榮散衛亡神無所居。仲景云:水入於經,其血乃成,谷入於胃,脈道乃行,故血不可不養,衛不可不溫,氣溫血和,榮衛將行,常有天命。

白話文:

[五臟相互平衡]

五臟之間應該保持相互的平衡。一旦某一臟器失去平衡,就會由它剋制的那一臟來調節恢復平衡,就像如果肝氣過盛(木欲實),肺金就會來抑制肝氣使之平衡,諸如此類的例子。

所以說,飲食正常身體就能健康,飲食不當就會導致疾病甚至死亡。水分不足,血液就會變得稀薄;食物消化不良,人體的防禦能力就會下降。血液稀薄、防禦力下降,精神也就沒有寄託之所。

張仲景曾說:水分進入血液,血液才能生成;食物進入胃中,血液才能在全身循環。因此,血液不能不養護,人體的防禦系統不能不溫暖。只要氣血溫和協調,血液和防禦系統就能正常運作,人體就能保持健康,長壽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