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要數》~ 五臟別論
五臟別論
1. 五臟別論
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府。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魄門亦為五臟使,水穀不得久藏。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者也,故滿而不能實。
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能藏,故實而不滿也。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能滿,滿而不能實也。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夫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
故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凡治病,必察其目下所見可否也,調適其脈之盈虛,觀量志意之邪正,及病深淺成敗之宜,乃守法以治之也。
白話文:
腦、髓、骨、脈、膽、女子胞,這六樣是大地所孕育的,它們都藏於身體的陰面,象徵著大地的特性,因此它們只存儲而不外泄,我們稱之為奇恆之府。
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這五樣是天空所賜予的,它們的運作方式像天空一樣,只排泄而不存儲,它們接收來自五臟的廢物,我們稱之為傳化之府,這些器官不能長時間保留物質,必須即時排泄。魄門也是受五臟支配的,水和食物不能在其中久存。
所謂的五臟,是用來儲存精氣而不是用來排泄的,因此它們總是充滿的,但不會像六腑那樣塞滿食物。
六腑負責傳遞和轉化物質,它們不進行儲存,因此它們總是有物質在其中,但不會像五臟那樣充滿。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當食物進入口中的時候,胃會被填滿而腸道會空虛;當食物下移至腸道,腸道就會被填滿而胃會變得空虛,因此說六腑實而不滿,五臟滿而不實。
為什麼氣口可以獨自作為五臟的主宰呢?因為胃是水和食物的大海,是六腑的供應源。五種味道的食物入口後,會在胃中被儲存並滋養五臟。氣口也是太陰的一部分,因此五臟六腑的氣味都會從胃中釋出,並在氣口顯現。
因此,五種氣息從鼻子進入,會被心肺儲存,當心肺有問題時,鼻子的功能也會受到影響。在治療疾病的時候,必須觀察病人眼睛下方的面色,調節脈搏的盈虧,評估病人意志的正邪,以及疾病的深度和治癒的可能性,然後根據這些信息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