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要數》~ 五臟苦欲補瀉

回本書目錄

五臟苦欲補瀉

1. 五臟苦欲補瀉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甘草;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川芎;以辛補之,細辛;以酸瀉之,芍藥。虛則陳皮、生薑之類補之,虛則補其母,水能生木,腎乃肝之母,以熟地黃、黃柏補之,如無他證,錢氏地黃丸主之。瀉則白芍藥瀉之,如無他證,錢氏瀉青丸主之。實則瀉其子,心乃肝之子,以甘草瀉心。

心苦緩,急食酸收之,五味子;欲軟,急食鹹以軟之,芒硝;以咸補之,澤瀉;以甘瀉之,甘草。虛以炒鹽補之,虛則補其母,木能生火,肝乃心之母,以生薑補肝,如無他證,錢氏安神丸主之。實則甘草瀉之,如無他證,錢氏方中重則瀉心湯,輕則導赤散。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白朮;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甘草;以甘補之,人參;以苦瀉之,黃連;虛則甘草大棗之類補之,如無他證,錢氏益黃散主之。虛則補其母,心乃脾之母,以炒鹽補心。實則以枳實瀉之,如無他證,錢氏瀉黃散瀉之。肺乃脾之子,以桑白皮瀉肺。

脾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訶子皮,一作中枯黃芩;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白芍藥;以辛瀉之,桑白皮;以酸補之。虛則補其母,脾乃肺之母,以甘草補脾,如無他證,錢氏阿膠散補之。實則桑白皮瀉之,如無他證,瀉白散主之。腎乃肺之子,以澤瀉瀉腎。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知母、黃柏;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知母;以苦補之,黃柏;以咸瀉之,澤瀉。虛則熟地黃、黃柏補之。腎本無實,不可瀉,錢氏只有補腎地黃丸,無瀉腎之藥。肺乃腎之母,以五味子補肺。

白話文:

[五臟的苦楚、需求與調理方法]

肝臟:當肝臟過於緊張,應食用甜食來緩和它,例如甘草。若要促進血液循環,可快速食用辛辣食物,如川芎。用辛辣食物來補充,如細辛;用酸性食物來排泄,如芍藥。如果虛弱,可用陳皮或生薑這類食物來補充。虛弱時應補充其母臟,水能滋養木,腎臟就是肝臟的母親,所以可用熟地黃、黃柏來補充。若無其他症狀,錢氏的地黃丸是主要的治療方式。需排泄時,則用白芍藥。若無其他症狀,錢氏的瀉青丸是主要的治療方式。實證時則排泄其子臟,心臟為肝臟的孩子,可用甘草來排泄心臟。

心臟:當心臟過於鬆弛,應快速食用酸性食物來收斂,例如五味子。若想軟化,可快速食用鹹的食物,如芒硝。以鹹的食物來補充,如澤瀉;以甜的食物來排泄,如甘草。虛弱時,可炒鹽來補充。虛弱時應補充其母臟,木能生火,肝臟是心臟的母親,所以可用生薑來補充肝臟。若無其他症狀,錢氏的安神丸是主要的治療方式。實證時,用甘草來排泄。若無其他症狀,錢氏的瀉心湯或導赤散是主要的治療方式。

脾臟:當脾臟受潮濕困擾,應快速食用苦的食物來使它乾燥,如白朮。若想緩和緊張,可食用甜的食物,如甘草。以甜的食物來補充,如人參;以苦的食物來排泄,如黃連。虛弱時,可用甘草、大棗這類食物來補充。若無其他症狀,錢氏的益黃散是主要的治療方式。虛弱時應補充其母臟,心臟是脾臟的母親,所以可用炒鹽來補充心臟。實證時,可用枳實來排泄。若無其他症狀,錢氏的瀉黃散是主要的治療方式。肺臟是脾臟的孩子,可用桑白皮來排泄肺臟。

肺臟:當脾臟氣血向上逆流,應快速食用苦的食物來排泄,如訶子皮,或用中枯黃芩。若想收斂,可快速食用酸的食物,如白芍藥。以辛辣的食物來排泄,如桑白皮;以酸的食物來補充。虛弱時應補充其母臟,脾臟是肺臟的母親,所以可用甘草來補充脾臟。若無其他症狀,錢氏的阿膠散是主要的治療方式。實證時,可用桑白皮來排泄。若無其他症狀,瀉白散是主要的治療方式。腎臟是肺臟的孩子,可用澤瀉來排泄腎臟。

腎臟:當腎臟過於乾燥,應快速食用辛辣的食物來潤滑,如知母、黃柏。若想堅固,可快速食用苦的食物來堅固,如知母。以苦的食物來補充,如黃柏;以鹹的食物來排泄,如澤瀉。虛弱時,可用熟地黃、黃柏來補充。腎臟本身無實證,不可排泄,錢氏只有補腎的地黃丸,沒有排泄腎臟的藥物。肺臟是腎臟的母親,可用五味子來補充肺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