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答問》~ 卷一 (7)

回本書目錄

卷一 (7)

1. 7.怎樣辨浮沉遲數虛實洪緩八種脈象?

問:浮沉遲數,虛實洪緩,八脈疑似之狀,可簡言之歟?

浮脈輕浮皮面中,渾如側耳聽松風,卻非洪大疑為散,(洪大脈來盛去衰,浮而有力為洪,異浮而似浮為散。脈大而散,有表無里,異浮而似浮。)表病能分脈理通。(脈浮為表病,)沉脈剛柔底中部,(沉脈內剛外柔,必按至底部,乃明其至數。)較來微弱不相同,(弱脈極軟而沉細,按之乃得,舉手無有,異沉而似沉。

微脈極沉而軟,按之如欲絕,若有若無,異沉而似沉,)實為有力虛無力,(沉有力為裡實,沉無力為裡虛。)數熱遲寒一理通。(沉數為裡熱,沉遲為裡寒。)遲脈遲來狀若何,二三一息至無多,知非緩澀偏為慢,(《經》云:「脈來小駃,於遲為緩,即馬徐行,從容不迫,貌異遲而似遲」。《經》云:「澀脈細而遲,往來難,短且散,或一止復來,異遲而似遲。

《經》云:「遲脈一息三至,去來極慢。」)表裡寒侵氣不和。(遲浮表寒,遲沉裡寒。)數脈應知至數多,(《經》云:數脈一息六至。又云:五六七八至,均為數。)中間起落兩頭拖,(如線從兩頭拖來,隱隱未停,而中間又起之貌。)緊彈促止休相擬,(緊脈往來數,此起此落,左右彈人手,兩頭無線拖,異數而似數。

促脈來去數,時一止復來,異數而似數。)見在浮沉熱不訛。(數浮表熱,數沉裡熱。)虛脈形之(《脈經》:虛實相較,兩兩相形乃得)。實(脈)不同,按來應指豁然空,(《經》云:「虛脈遲大而軟,按之無力,隱指豁豁然空。」)可憐芤弱差相似,(《經》云:「芤脈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狀如慈蔥,主血虛,異虛而似虛。弱脈極軟而沉,異虛而似虛。

)陰損陽虧在箇中。(《經》云:「脈虛血虛,主陰損陽虧。」)實脈形(相較)虛(脈)卻不同,浮沉有力又長洪,(《經》云:「實脈浮沉有力,隨按皆得脈大而長,應指愊愊然。愊愊,堅也。」)微弦應指還愊愊,(如弓弦牽硬,愊愊然堅。)熱鬱偏陽便不通。(實脈病多是陽火鬱結,傷食燥煩,大便不通等症。

)洪脈來盛去卻衰,大而無力又非宜,(《經》云:「洪實大而無力」。)陰陽偏勝虛傷血,(洪脈病多是陽盛陰,肝胃傷血,火炎肺金等症。)相火炎炎熱病時。緩脈緣何可使知,診來四至最相宜,從容應指精神健,無病和平協四時。(緩脈應指和緩,往來甚勻,一息四至,不論有病無病,得之均吉,若互見別脈則是病。

白話文:

[7.如何辨認浮、沉、遲、數、虛、實、洪、緩這八種脈象?]

  • 浮脈: 脈動輕浮於皮表之下,彷彿側耳聆聽松林風聲。它不是洪大脈,也不是散脈。表症的區分在此脈理中可見。(浮脈代表表症)

  • 沉脈: 在脈管底部剛柔並存,需用力按壓才能清晰感知。與微弱脈象不同。(弱脈極為柔和且細小,需用力按壓纔可感知,抬手則消失,與沉脈類似但不同)

  • 實脈和虛脈: 實脈有力,虛脈無力。(沉脈有力表示裡實,沉脈無力表示裡虛)

  • 數脈和遲脈: 數脈代表熱症,遲脈代表寒症。(沉數脈表示裡熱,沉遲脈表示裡寒)

  • 遲脈: 脈動緩慢,每呼吸之間只有少許搏動。它並非緩脈或澀脈,而是真正緩慢。(遲脈一息三至,非常緩慢,常因表裡受寒,氣血不調所致)

  • 數脈: 脈搏頻率高,中間起伏,兩端拖曳。(數脈一息六至,中間起伏,兩端拖曳,與緊脈和促脈不同,主要見於浮沉熱症)

  • 虛脈: 與實脈相對,按下去感覺空虛。(虛脈遲大且軟,按下去無力,隱約空洞,與芤脈和弱脈相似,多見於陰損陽虧)

  • 實脈: 與虛脈相反,有力且長,浮沉皆可感知。(實脈浮沉皆有力,大且長,堅硬,多見於熱鬱偏陽不通)

  • 洪脈: 開始強烈,但後續減弱,大而無力並非好兆頭。(洪脈大而無力,多見於陽盛陰虛,肝胃傷血,肺金火炎等症)

  • 緩脈: 四至的脈象,平穩有力,象徵著健康與四季和諧。(緩脈平和,往來均勻,一息四至,無論有病無病,都是一個好的跡象,但若出現其他脈象,可能代表病症)

請注意,這些描述是基於傳統中醫理論,並不一定符合現代醫學觀點。

2. 8.浮沉微洪四種脈象怎樣隨人而異?

問:浮沉微洪四脈亦隨人而異乎?

仲景《秘傳》(書名)有辨脈精要曰:肥人脈沉不為沉,沉而有力乃為沉;(肥人肉厚,輕手按均似沉,必重按至底,鼓指有力乃為沉。)瘦人脈浮不為浮,浮而輕浮乃為浮;(瘦人肉薄,舉手即得脈,輕手按均似浮,必靜按有輕浮皮面之狀,乃是浮。)士商脈小不為微,靜躁分之小微見;(士商脈不盡小也,而往往有小者,必其人靜而不躁也。人靜者,脈小不為微;人躁者,脈小即為微。

)農工脈大不為洪,氣力辨之洪大異。(農工脈不盡大也,而往往有大者,必其人有力而氣粗也。力粗者,脈大不為洪;力少者,脈大乃為洪。)五行分別在其中,(金人脈沉肺經病,木人脈沉心肝病,水人脈沉脾胃病,火人脈沉五臟病,土人脈沉是無病。五行有病沉脈分,沉脈應知皆里症。

)六氣侵時卻不同。(六脈俱浮是表邪,六脈俱沉無表邪;六氣不侵脈不浮,六氣侵之脈必浮。浮在某關某經病,遲數虛實辨其症。)

白話文:

問題:浮、沉、微、洪這四種脈象也會因人而異嗎?

張仲景在《祕傳》一書中有精確的脈象辨識法:體型肥胖的人脈象顯沉,但這不代表就是沉脈,只有當用大力按到最深處,感受到脈搏強烈跳動時,纔可判定為沉脈;(因為肥胖者肌肉厚,輕輕按壓通常都會感覺到脈象偏沉,必須用力按到底層,且感受到強烈的脈搏跳動,才能確定是沉脈。)

相反地,體型消瘦的人脈象顯浮,但這不代表就是浮脈,只有當輕輕按壓,脈象輕飄於皮表,纔可判定為浮脈;(因為瘦弱者肌肉薄,稍微抬手就能觸及脈搏,輕輕按壓通常都會感覺到脈象偏浮,但必須安靜地按壓,感受到脈象輕飄在皮面上,纔是真正的浮脈。)

知識份子和商人脈象偏小,不一定就是微脈,需根據他們平時是否安靜或焦躁來判斷;(知識份子和商人的脈象不一定都小,但往往會出現較小的脈象,這通常發生在他們平時較為平靜、不焦躁的情況下。對於平靜的人來說,即使脈象偏小,也不能立刻判定為微脈;反之,如果一個人焦躁不安,即使脈象偏小,也可判定為微脈。)

農夫和工人脈象偏大,不一定就是洪脈,需根據他們的體力狀況來判斷。(農夫和工人的脈象不一定都大,但往往會出現較大的脈象,這通常發生在他們體力充沛、呼吸粗重的情況下。對於體力充沛、呼吸粗重的人來說,即使脈象偏大,也不能立刻判定為洪脈;反之,如果一個人體力不足,即使脈象偏大,也可判定為洪脈。)

五行學說也在其中有所反映:(金型人的沉脈代表肺部疾病,木型人的沉脈代表心臟和肝臟疾病,水型人的沉脈代表脾胃疾病,火型人的沉脈代表五臟疾病,土型人的沉脈則表示無病。五行相應的疾病和沉脈有關,沉脈通常顯示內臟疾病。)

然而,當六氣侵襲身體時,脈象的表現則有所不同。(六脈都浮現,表示外感邪氣;六脈都沉,表示沒有外感邪氣。若未受六氣影響,脈象不會浮現;若受六氣影響,脈象必定會浮現。脈象在哪個部位浮起,就表示哪個部位或哪條經絡有疾病。再通過脈象的遲緩、急速、虛弱、強壯等特徵,進一步診斷具體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