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答問》~ 卷一 (6)

回本書目錄

卷一 (6)

1. 15.十二經各種證候的表現和治法如何?

問:各經表裡寒熱虛實諸病狀及諸治法?

表者,外也;里者,內也。膀胱為太陽腑,有表症里症;肺主皮毛,有表症里症;膽為清虛之腑,居半表半裡之交,有表症里症;胃為陽明,有經有腑,有表症里症;心及心包絡、肝、脾、腎、大腸、小腸,皆屬裡症,無表症;三焦之症,表裡即屬於臟腑。

表有寒邪,惡風惡寒,身熱無汗,乍寒乍熱,頭暈,目眩,脊強(上聲)身疼,四肢痠軟,兩臉皮膚鼻氣俱熱,或鼻塞或不塞,或咳嗽或不咳嗽,口不渴,舌白多水,或有苔或無苔,不思飲食不等,六脈浮遲是也,治宜溫散表藥。

表有熱邪,惡風惡寒,身熱無汗,乍寒乍熱,頭暈目眩,脊強身痛,四肢困倦,兩臉皮膚鼻氣俱熱,或鼻塞或不塞,口渴口乾,少水,舌黃舌赤,或有苔或無苔,不思飲食不等,六脈浮數是也,治宜涼散表藥。

白話文:

問:各種經絡表裡寒熱虛實的病症表現和治療方法是什麼?

外在稱為表,內在稱為里。膀胱屬太陽,有表症也有里症;肺主皮毛,也有表症和里症;膽屬於清虛之腑,位於表裡交界,也有表症和里症;胃屬陽明,有經絡也有腑,也有表症和里症;心、心包絡、肝、脾、腎、大腸、小腸皆屬里症,沒有表症;三焦的症狀,表裡皆屬於臟腑。

表證有寒邪,症狀是怕風怕冷,發燒但不流汗,忽冷忽熱,頭暈目眩,脊背僵硬疼痛,四肢酸軟無力,臉部和鼻子都發熱,可能鼻塞或不塞,可能咳嗽或不咳嗽,不口渴,舌苔白且濕潤,可能帶苔或無苔,食慾不振,脈象浮而遲緩,需要用溫散表藥治療。

表證有熱邪,症狀是怕風怕冷,發燒但不流汗,忽冷忽熱,頭暈目眩,脊背僵硬疼痛,四肢乏力,臉部和鼻子都發熱,可能鼻塞或不塞,口渴口乾,喝水很少,舌苔黃或紅,可能帶苔或無苔,食慾不振,脈象浮而數,需要用涼散表藥治療。

表有虛症,畏風畏寒,腠理不固,動作汗出,周身軟倦,未熱先熱,未寒先寒,六氣常侵,四時多病。口味淡,汗出無常,舌色淡,必無苔,不能飲食,六脈浮弱是也,治宜固表升提。

表有實症,不畏風寒,一身皮膚手足皆發熱,或紅赤或斑黃,或癢痛,或浮腫。舌黃,舌赤,口乾,氣熱,六脈浮洪而數實是也,治宜涼散瀉解之藥。

膀胱為太陽腑,是表症第一關隘。舌或紅黃白不等,左尺脈浮。其症為頭痛者,頭腦痛而連項脊也,宜加味香蘇散,甚者加羌活、蔥白;項脊強者,太陽經所過之地也,宜香蘇散;身痛四肢拘急者,風傷衛(氣也),寒傷營(血也),寒主收引也,寒者宜桂枝湯;身痛四肢拘急者,風傷氣,勢傷血,熱則拘牽也,熱者宜竹葉薄荷湯;發熱者,腠理閉塞也,宜香蘇散;惡寒無汗者,若風寒則用香蘇散,風熱則宜薄荷湯;喘嗽者,寒邪客於皮毛,肺氣不得升降也,宜麻黃、止嗽散。若風熱喘嗽者,則宜桑白石膏湯。

白話文:

如果身體表面有虛症,容易怕風怕冷,皮膚腠理不堅固,稍微活動就出汗,全身無力倦怠,還沒熱就感覺熱,還沒冷就感覺冷,六種氣候容易入侵,一年四季都容易生病。口味淡,汗出不定時,舌頭顏色淡,沒有舌苔,吃不下東西,脈象浮弱,這就是表虛的症狀,治療應該以固表升提為原則。

如果身體表面有實症,不怕風寒,全身皮膚手腳都發熱,可能是紅赤、斑黃、發癢、疼痛或浮腫。舌頭顏色黃或紅,口乾舌燥,氣熱,脈象浮洪而有力,這就是表實的症狀,治療應該以涼散瀉解的藥物為主。

膀胱屬於太陽經的腑臟,是身體表面抵禦外邪的第一道防線。舌頭的顏色可能是紅、黃、白等不同顏色,左尺脈浮。如果出現頭痛,頭部疼痛連帶頸項疼痛,可以用加味香蘇散治療,嚴重者可以加羌活和蔥白;如果頸項僵硬,這是太陽經經過的地方,可以用香蘇散治療;如果全身疼痛、四肢拘急,這是風邪傷了衛氣,寒邪傷了營血,寒邪會收引身體,所以用桂枝湯治療;如果全身疼痛、四肢拘急,這是風邪傷了氣,熱邪傷了血,熱邪會使身體拘緊,所以用竹葉薄荷湯治療;如果發熱,這是皮膚腠理閉塞,可以用香蘇散治療;如果惡寒無汗,如果是風寒引起的,可以用香蘇散治療,如果是風熱引起的,可以用薄荷湯治療;如果咳嗽喘息,這是寒邪侵犯皮膚毛髮,肺氣不能正常升降,可以用麻黃止嗽散治療;如果是風熱引起的咳嗽喘息,可以用桑白石膏湯治療。

里有膀胱寒,舌尖色白,左尺脈沉遲。其症為冷淋者,寒氣堅閉水道,肢冷喜熱也,宜金匱腎氣丸。

里有膀胱熱,舌尖紅赤,左尺脈數,其症為小便不通。渴則熱在上焦,宜四苓散加山梔、黃芩;不渴則熱在下焦,熱人用白虎三黃湯加木通、車前、蘇茯苓、澤瀉;虛人用滋腎丸。膏淋者,滴液如膏也,宜萆薢清飲;石淋者,下如沙石也,宜益元散加琥珀。小便膿血者,心氣遺熱於膀胱也,熱人用白虎三黃湯加木通,虛人宜阿膠散。

白話文:

如果病人膀胱冰冷,舌頭尖端發白,左邊尺脈沉緩,症狀為尿頻且冰冷,這是寒氣阻塞了水道,導致四肢冰冷畏寒,適合服用金匱腎氣丸。

如果病人膀胱有熱,舌頭尖端紅赤,左邊尺脈跳得快,症狀為小便不通,如果口渴,熱在上焦,適合服用四苓散加山梔、黃芩;如果沒有口渴,熱在下焦,體質偏熱的人服用白虎三黃湯加木通、車前、茯苓、澤瀉;體質虛弱的人服用滋腎丸。

如果病人尿液像膏狀,稱為膏淋,適合服用萆薢清飲;如果病人尿液像沙石,稱為石淋,適合服用益元散加琥珀。

如果病人小便帶有膿血,這是心氣遺留的熱氣在膀胱,體質偏熱的人服用白虎三黃湯加木通,體質虛弱的人服用阿膠散。

發狂者,傷寒熱結膀胱,下焦蓄血,小腹硬滿也,宜調胃承氣湯。

里有膀胱虛,腎氣不化也,舌尖色白而嫩,左尺脈細沉。其症為小便不禁者,氣虛不能統攝也,宜十補湯。勞淋者,勞力辛苦,氣血不化也,宜補中益氣湯。

里有膀胱實,舌尖紫赤,左尺脈洪大。其症為氣淋者,氣滯水道阻塞,臍下脹痛也,宜假蘇散;血淋者,蓄瘀莖中,割痛難忍也,宜生地四物湯,加紅花、桃仁、花蕊石。關格者,溺閉而吐逆也,宜假蘇散;膀胱氣者,一名胞痹,氣結膀胱,小腹熱,澀於小便也,宜橘核丸。

白話文:

發狂的人,是因傷寒熱氣積聚在膀胱,下焦蓄積了血,導致小腹硬滿。這種情況適合服用調胃承氣湯。

如果膀胱虛弱,腎氣無法正常運化,舌頭尖端顏色發白而柔軟,左尺脈細弱沉伏。這種症狀表現為小便不禁,是氣虛無法統攝膀胱所致,適合服用十補湯。

勞淋者,是指因勞累過度,導致氣血無法正常運化所引起的小便異常。這種情況適合服用補中益氣湯。

如果膀胱實熱,舌頭尖端呈現紫紅色,左尺脈洪大。這種症狀表現為氣淋,是由於氣滯水道阻塞,導致臍下脹痛。適合服用假蘇散。如果出現血淋,是因血液瘀積在莖中,割痛難忍,適合服用生地四物湯,並加入紅花、桃仁、花蕊石。

關格是指小便閉塞並伴有嘔吐,適合服用假蘇散。膀胱氣,也稱胞痹,是由於氣結在膀胱,導致小腹發熱,小便澀滯。這種情況適合服用橘核丸。

肺有表症,邪在表,舌色如常,或黃白紅不等,右寸脈浮。其症為身發熱者,兩臉熱者,腠理閉也,宜香蘇散;噴嚏鼻塞者,肺竅受邪也,宜二陳湯加蘇葉、生薑;咳者,無痰而有聲,氣為邪遏也,宜桔梗前胡湯;嗽者,有聲有痰,液已化痰也,宜止嗽散;喘者,風寒閉塞也,宜加味甘桔湯;畏風畏寒者,邪在皮毛也,宜香蘇散;胸滿悶痛者,氣鬱而脹也,宜加味甘桔湯;喉痛者,邪化火而內焰也,宜加味甘桔湯;鼻氣燥者,邪化火而液干也,宜貝母瓜蔞散。

白話文:

肺部有表面的症狀,邪氣在表層,舌頭顏色正常,或偏黃、白、紅不等,右寸脈浮。表現為全身發熱、兩頰發熱,毛孔閉塞,可以用香蘇散治療;打噴嚏、鼻塞,是肺竅受到邪氣侵犯,可以用二陳湯加蘇葉、生薑治療;咳嗽,無痰卻有聲音,是氣被邪氣阻礙,可以用桔梗前胡湯治療;咳嗽,有聲音也有痰,是體液已經轉化為痰,可以用止嗽散治療;喘息,是風寒閉塞所致,可以用加味甘桔湯治療;怕風怕冷,是邪氣在皮毛,可以用香蘇散治療;胸部滿悶疼痛,是氣鬱結脹,可以用加味甘桔湯治療;喉嚨痛,是邪氣化火,內有火熱,可以用加味甘桔湯治療;鼻腔乾燥,是邪氣化火,津液乾燥,可以用貝母瓜蔞散治療。

傷暑風者,惡寒、頭痛、煩渴,宜香薷飲加荊芥、秦艽;中時疫者,初頭痛發熱,漸嘔惡、胸滿,或脹悶、譫狂、唇焦、口渴,先宜香蘇散,次宜神朮散及治疫清涼散,如便閉則宜加大黃。

里有肺寒,舌之肺經色白,右寸脈遲。其症多外感為清涕者,寒搏其液也,宜二陳湯如蘇梗;咳嗽者,金畏寒也,宜止嗽散,或薑、附、桂;惡寒者,陰忌其類也,宜香蘇散;面色痿白者,寒傷正氣也,宜六君子湯。

白話文:

中暑風的人,會感到惡寒、頭痛、口渴,應該服用香薷飲,並加入荊芥、秦艽。感染時疫的人,一開始頭痛發燒,之後會出現嘔吐、胸悶,或者頭昏腦脹、神志不清、嘴唇乾燥、口渴,應該先服用香蘇散,然後服用神朮散和治疫清涼散,如果便秘則應該加服大黃。

身體內有肺寒的人,舌頭上肺經的顏色發白,右寸脈搏遲緩。這種情況大多是由外感引起的,表現為流清鼻涕,是寒氣阻滯了體液,應該服用二陳湯,如果咳嗽,是因為寒氣侵犯了肺部,應該服用止嗽散,或者薑、附、桂;如果惡寒,是因為陰氣受到寒氣侵犯,應該服用香蘇散;如果面色蒼白,是因為寒氣損傷了正氣,應該服用六君子湯。

里有肺熱,舌之肺經色黃赤,右寸脈數。其症為目赤者,火剋金也,宜蒺藜、桑白、黃芩、黃連、菊花、連翹;鼻衄者,血熱妄行也,宜犀角白虎湯,或三黃湯、茜根湯酌用;咽痛者,火逼咽道也,宜黃芩(三錢),山豆根、甘草、桔梗(各一錢),薄荷(四分);吐血者,火動其血也,宜犀角石膏湯,或地黃湯加減:咳嗽濃痰者,火刑金而灼肺液也,宜黃芩知母湯;酒積鼻赤、鼻瘡者,濕熱內蒸也,宜黃芩清肺飲加葛花;龜胸者,肺熱而脹也,宜白虎湯;小便不利者,火爍金而化源窒也,宜梔子、車前、木通;便血者,肺與大腸相表裡,火迫血行也,宜芍藥甘草湯加黃芩、丹皮、生地。

白話文:

如果肺部有熱,舌頭上的肺經顏色發黃發紅,右寸脈跳得快。症狀表現為眼睛紅腫,這是火克金的表現,應該用蒺藜、桑白皮、黃芩、黃連、菊花、連翹;鼻子流血,這是血熱妄行,應該用犀角白虎湯,或三黃湯、茜根湯酌情使用;咽喉疼痛,這是火逼迫咽喉,應該用黃芩(三錢)、山豆根、甘草、桔梗(各一錢)、薄荷(四分);吐血,這是火動血,應該用犀角石膏湯,或地黃湯加減;咳嗽有濃痰,這是火灼傷肺液,應該用黃芩知母湯;喝酒積累導致鼻樑發紅、鼻瘡,這是濕熱內蒸,應該用黃芩清肺飲加葛花;胸部像烏龜殼一樣,這是肺熱導致胸部脹滿,應該用白虎湯;小便不利,這是火灼傷金導致排泄不通,應該用梔子、車前子、木通;便血,這是肺和大腸相表裡,火迫使血液運行,應該用芍藥甘草湯加黃芩、丹皮、生地。

里有肺虛,舌之肺經必無苔,色淡,紋嫩,右寸脈細弱。其症為自汗者,氣虛表不固也,宜八珍湯加黃耆、北五味;咳嗽者,肺虛不安也,宜五味異功散;氣急者,金不生水,而虛火上炎也,宜知柏八味丸;咯血者,陰虛動心火也,宜犀角生地黃湯加生桑白、生荷葉:肺痿者,火刑金而葉焦也,宜五痿湯加天冬、百合,或人參燕窩百合湯;虛勞吐血者,火剋金而成之症也,宜六味地黃湯滋水制火。

白話文:

肺氣虛弱的人,舌頭上肺經部位沒有苔,舌色淡白,舌紋細嫩,右寸脈細弱。容易自汗是因為氣虛導致表虛不固,可以用八珍湯加黃耆、北五味子治療。咳嗽是因為肺虛不安,可以用五味異功散治療。氣急是因為金不生水,虛火上炎,可以用知柏八味丸治療。咯血是因為陰虛動心火,可以用犀角生地黃湯加生桑白皮、生荷葉治療。肺痿是因為火克金導致肺葉乾燥,可以用五痿湯加天冬、百合治療,或用人參燕窩百合湯治療。虛勞吐血是因為火克金造成的,可以用六味地黃湯滋陰降火。

里有肺實,舌之肺經必有苔膩,右寸脈洪實,其症為氣閉者,氣壅塞氣絡而滿悶也,宜加味甘桔湯;痰閉者,頑痰阻塞也,宜清膈煎;暑閉者,暑邪中肺而煩渴也,宜六一散加香薷、木通;水閉發喘者,胃經蓄水作腫而浸肺也,宜五皮飲;風閉者,風鬱於肺而哮嗽也,宜麻黃湯;火閉者,火鬱於肺而喘脹也,宜白虎湯加桑白、葶藶;咽疼者,諸閉皆能作火也,宜加味甘桔湯;右脅疼者,肝移熱於肺也,宜黃芩(三錢),梔子(二錢),桑白、枳殼(各一錢),生甘草(五分);肺癰者,隱隱而疼,吐痰腥臭也,宜桔梗湯。

白話文:

如果肺部有实证,舌头上的肺经一定会有厚厚的苔,右寸脉洪实,这种症状属于气闭,就是气体阻塞气络导致胸闷,可以加味甘桔汤;如果属于痰闭,就是顽痰阻塞,可以服用清膈煎;如果属于暑闭,就是暑邪入侵肺部导致口渴烦躁,可以服用六一散,再加香薷、木通;如果属于水闭,并且伴有喘息,就是胃经积水导致肿胀,浸润肺部,可以服用五皮饮;如果属于风闭,就是风邪郁结于肺部导致哮喘咳嗽,可以服用麻黄汤;如果属于火闭,就是火邪郁结于肺部导致喘胀,可以服用白虎汤,再加桑白、葶藶;如果喉咙疼痛,各种闭证都会引起肺火,可以服用加味甘桔汤;如果右胁疼痛,就是肝火移热于肺,可以服用黄芩(三钱),栀子(二钱),桑白、枳壳(各一钱),生甘草(五分);如果患有肺痈,就是隐隐作痛,咳痰腥臭,可以服用桔梗汤。

膽有表症,舌或紅、黃、白不等,左關脈浮而弦。其症為頭汗者,寒邪化火也,宜小柴胡湯加丹皮;寒熱往來者,陰陽相爭而為瘧也,宜小柴胡湯。

里有膽寒,舌邊白,右關脈遲。其症為精滑者,肢腫、食少、心虛、煩悶、坐臥不安,宜溫膽湯;嘔吐者,邪正相爭也,宜小柴胡湯加藿香。

里有膽熱,舌邊或黃、赤、紅,左關脈弦數。其症為口苦者,熱在膽,膽汁泄也。兼有表症者,宜小柴胡湯;無表症者,宜龍膽草瀉之。

白話文:

膽囊有表面症狀,舌頭可能紅、黃、白,顏色不一,左手關脈浮而弦。症狀表現為頭部出汗,這是寒邪化為火熱,應該服用小柴胡湯加丹皮。寒熱交替,這是陰陽相爭導致的瘧疾,應該服用小柴胡湯。

膽囊內有寒邪,舌邊發白,右手關脈遲緩。症狀表現為精液滑泄,肢體浮腫、食慾不振、心神不寧、煩悶不安、坐立不安,應該服用溫膽湯。出現嘔吐,是邪氣與正氣相爭,應該服用小柴胡湯加藿香。

膽囊內有熱邪,舌邊可能黃、赤、紅,左手關脈弦數。症狀表現為口苦,這是熱邪在膽囊,膽汁外泄。如果同時伴有表面症狀,應該服用小柴胡湯。如果沒有表面症狀,應該服用龍膽草瀉火。

里有膽虛,舌邊淡白,左關脈細軟,其症為驚悸者,心血不足以壯之也,宜安神定志丸;太息者,氣虛也,宜四君子湯。

里有膽實,舌邊或紅、黃、紫,左關脈洪。其症為胸滿者,邪氣結聚也,宜小柴胡湯加枳殼;脅痛者,邪入膽經,布之脅下也,宜小柴胡湯加山梔、枳殼。

胃有表症,舌中或白、亦、黃不等,右關脈浮。傷寒邪入陽明經,其症為目疼頭重,鼻乾唇焦舌燥者,邪熱作火也,宜葛根竹葉石膏湯酌用;面浮腫而痛者,感風也,宜葛根湯;斑疹者,邪熱所化也,宜葛根湯加牛蒡子,甚者,犀角白虎湯或承氣湯酌用。

白話文:

如果膽囊虛弱,舌頭邊緣淡白,左手關脈細軟,並且容易驚悸,這是心血不足造成的,建議服用安神定志丸。如果容易嘆氣,則是氣虛,建議服用四君子湯。

如果膽囊實熱,舌頭邊緣可能出現紅、黃、紫等顏色,左手關脈洪大。如果感到胸悶,是邪氣聚集所致,建議服用小柴胡湯加枳殼。如果肋骨疼痛,是邪氣入侵膽經,導致疼痛,建議服用小柴胡湯加山梔、枳殼。

如果胃部有表症,舌頭上可能出現白、黃等不同的顏色,右手關脈浮。如果是傷寒邪氣入侵陽明經,可能會出現眼睛疼痛、頭重、鼻子乾燥、嘴唇乾裂、舌頭乾燥等症狀,這是邪熱化火,建議服用葛根竹葉石膏湯。如果面部浮腫疼痛,是感受風寒所致,建議服用葛根湯。如果出現斑疹,是邪熱所化,建議服用葛根湯加牛蒡子,嚴重者可服用犀角白虎湯或承氣湯。

里有胃寒,舌中白,唇亦白,右關脈沉遲。其症為胃脘痛者,肢冷氣冷,綿綿不休,宜姜附湯加肉桂;吐蛔者,加用川椒、烏梅、炒川連、川楝子、焦術等品;嘔吐者,食入復出也,宜平胃散加煨薑、砂仁;(若胃熱者則不同藥。)霍亂者,寒濕傷胃也,宜和胃飲;吞酸噯腐者,寒不消食也,宜香砂二陳湯。

里有胃熱,唇紅,舌中紅,或有黃苔、口臭,右關脈洪數。其症為三消者,燥熱結聚也。口渴消水,而小便少為上消,宜二冬湯、承氣湯、白虎湯酌用。消穀易機,隨食不飽,罕有大便,為中消。陰虛者,宜生地八物湯;實熱者,宜大承氣湯、白虎湯。口渴,小便如膏為下消。

白話文:

如果胃裡有寒氣,舌頭上是白色的,嘴唇也是白色的,右關脈沉而遲緩。這種情況如果胃脘疼痛,手腳冰冷,寒冷感綿綿不絕,可以用生薑、附子湯,再加肉桂;如果吐出蛔蟲,可以加川椒、烏梅、炒川連、川楝子、焦術等藥物;如果嘔吐,食物吃進去就吐出來,可以用平胃散,再加煨薑、砂仁。(如果胃熱就不適合用這些藥。)如果霍亂,是因為寒濕傷了胃,可以用和胃飲;如果吞酸噯腐,是因為寒氣不消化食物,可以用香砂二陳湯。

如果胃裡有熱氣,嘴唇紅潤,舌頭上是紅色的,可能會有黃苔、口臭,右關脈洪大而快速。這種情況如果出現三消症,是因為燥熱積聚在一起。口渴、大量喝水卻小便量少,稱為上消,可以用二冬湯、承氣湯、白虎湯根據情況酌情使用。飯量容易減少,吃飯後不久就感到不飽,而且很少大便,稱為中消。陰虛的人,可以用生地八物湯;實熱的人,可以用大承氣湯、白虎湯。口渴、小便像膏狀,稱為下消。

陰火者,宜六味地黃湯;陽火者,宜白虎湯,或加生大黃。嘈雜者,煩擾不安,口燥唇焦,陽火為患也,承氣湯、三黃湯、白虎湯酌用;吐血者,胃火迫血妄行也,犀角白虎湯、承氣湯酌用;齒痛者,陽明有餘,少陰不足者,則宜玉女煎。陽明火盛者,則宜石膏、知母、黃芩、黃連、黃柏、甘草等藥,如大便閉再加大黃。

黃胖面腫者,濕熱也,和平丸或大承氣湯酌用;自汗者,熱而蒸溽也,宜抽薪飲;舌黑燥渴者,胃火熾甚也,宜破格白虎湯、承氣湯;發斑疹者,火鬱而化也,初用葛根湯加牛蒡子以散之,次用犀角大青湯,甚則白虎湯、三黃湯、調胃承氣湯;呃逆者,胃火上衝也,輕者宜安胃飲,甚者白虎湯、三黃湯、承氣湯酌用;嘔吐者,胃火上衝也,宜白虎湯、三黃湯;頭痛,頭筋扛起者,胃火上升也,輕者宜三仙丹,重者宜石膏、知母、葛根、赤芍、薄荷、甘草等藥。

白話文:

陰虛內熱的人,應該服用六味地黃湯;陽虛火旺的人,應該服用白虎湯,也可以加入生大黃。如果病人感到心煩意亂、坐立不安、口乾舌燥,這是陽火過盛的表現,可以用承氣湯、三黃湯、白虎湯等藥物治療。如果病人吐血,是胃火迫使血液妄行造成的,可以用犀角白虎湯、承氣湯等藥物治療。如果病人牙齒疼痛,可能是陽明經氣盛、少陰經氣虛造成的,應該服用玉女煎。如果陽明經火熱旺盛,可以用石膏、知母、黃芩、黃連、黃柏、甘草等藥物治療,如果大便不通,可以再加入大黃。

如果病人面色發黃、身材肥胖、面部浮腫,這是濕熱的表現,可以用和平丸或大承氣湯治療。如果病人容易出汗,是身體熱氣蒸騰造成的,應該服用抽薪飲。如果病人舌頭顏色發黑、口渴難耐,是胃火過盛的表現,應該服用破格白虎湯、承氣湯。如果病人身上出現斑疹,是火氣鬱積化為毒素造成的,初期可以用葛根湯加入牛蒡子來散熱,之後可以用犀角大青湯治療,病情嚴重時可以用白虎湯、三黃湯、調胃承氣湯治療。如果病人打嗝,是胃火上衝造成的,輕症可以用安胃飲治療,重症可以用白虎湯、三黃湯、承氣湯治療。如果病人嘔吐,也是胃火上衝造成的,可以用白虎湯、三黃湯治療。如果病人頭疼,頭部筋骨僵硬,是胃火上升造成的,輕症可以用三仙丹治療,重症可以用石膏、知母、葛根、赤芍、薄荷、甘草等藥物治療。

里有胃虛,其唇必白,舌中淡白,右關脈軟弱。其症為吐者,土虛木侮也,宜香砂六君子湯加柴胡;噎膈者,胃脘乾槁也。上脘槁,能飲水而食難進;下脘槁,食可入而久復出,宜四君子湯及啟膈散合用。

有郁者,宜逍遙散;不能食者,胃氣虛而難受也,宜六君子湯;胃脘痛者,心悸怔忡喜按,宜歸脾湯或四君子,加柴胡、木香;停滯者,土虛不化也,宜枳朮丸;濕腫者,土不勝濕也,宜香砂六君子湯;痰者,土衰濕化也,宜六君子湯;嘈雜者,躁擾不安,得食暫已,氣促食少,中虛挾痰也,宜五味異功散。

白話文:

如果胃虛弱,嘴唇會發白,舌頭顏色也會淡白,右手關脈摸起來軟弱無力。如果症狀是嘔吐,代表脾土虛弱,肝木乘脾,可以用香砂六君子湯加柴胡治療。如果症狀是噎膈,代表胃脘乾燥枯槁。上脘乾燥,可以喝水但難以進食;下脘乾燥,可以吃東西但不久就會吐出來,可以用四君子湯和啟膈散一起治療。

如果症狀是胃部鬱悶,可以用逍遙散治療。如果症狀是吃不下東西,代表胃氣虛弱,可以用六君子湯治療。如果症狀是胃脘疼痛,伴隨心悸、心慌、喜歡按壓,可以用歸脾湯或四君子湯,加柴胡和木香治療。如果症狀是食物停滯,代表脾土虛弱無法消化,可以用枳朮丸治療。如果症狀是身體濕腫,代表脾土不勝濕氣,可以用香砂六君子湯治療。如果症狀是痰多,代表脾土衰弱,濕氣化為痰,可以用六君子湯治療。如果症狀是胃部嘈雜,躁擾不安,吃東西暫時緩解,氣喘食少,代表脾胃虛弱,夾雜痰濕,可以用五味異功散治療。

里有胃實,舌中有厚黃苔膩,右關脈沉實。按胸則疼,其症為結胸者,傷寒下早,邪熱結聚也,宜小大陷胸湯;痞氣者,脾之積在胃脘,腹大如盤,宜和中丸加厚朴;食積者,脹痛拒按也,宜保和丸;痰飲者,咳則喘痛,轉側有聲,宜小半夏加茯苓湯;胸脹悶者,積滯也,宜保和丸;胸腫痛者,蓄血也,宜澤蘭湯;便閉譫語發狂者,胃有燥矢也,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患者胃部積實,舌苔厚膩發黃,右關脈沉實。按壓胸部會疼痛,這是結胸症,屬於傷寒病後期,邪熱結聚所致,應服用小陷胸湯。如果患者有痞氣,這是脾胃積聚在胃脘,腹部膨脹如盤,應服用和中丸加厚朴。如果是食積,會感到脹痛並且拒絕按壓,應服用保和丸。如果是痰飲,會咳嗽伴隨喘痛,翻身有聲音,應服用小半夏加茯苓湯。胸部脹悶是積滯,應服用保和丸。胸部腫痛是蓄血,應服用澤蘭湯。如果患者出現便秘、神志不清、發狂,這是胃部有燥屎,應服用大承氣湯。

里有心寒,舌尖白,左寸脈遲。其症為暴痛,肢冷氣逆,綿綿不休,寒氣結也,宜薑、附、桂辛溫藥。

里有心熱,火逼迫也,舌尖紅赤,左寸脈數。其症為目痛赤腫,重舌,木舌,煩躁不得臥,多好夢,癲狂譫語,赤濁尿血不等,均心火盛也,宜涼心瀉心之藥。

里有心虛,血不足也,舌尖無血色,左寸脈弱。其症為驚悸者,惕惕然恐,神失守也,宜七福飲、秘旨安神丸。不得臥者,思慮太過,神不藏也;健忘者,心腎不交,神明不充也;虛痛者,似嘈似飢,心血虧也;怔忡者,氣自下逆,心悸不安也;遺精者,或有形或無形,心腎不固也。皆宜補心血藥。

白話文:

如果身體有心寒,舌尖會是白色的,左寸脈摸起來會很慢。這種情況會出現突然的疼痛,四肢冰冷,呼吸急促,而且這種疼痛會持續不斷,這是寒氣聚集導致的,應該使用薑、附子、桂枝等辛溫的藥物。

如果身體有心熱,這是因為心火旺盛,舌尖會呈現紅色,左寸脈摸起來會很快。這種情況會出現眼睛疼痛、紅腫,舌頭沉重、僵硬,煩躁不安,無法入睡,經常做夢,甚至出現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尿液呈紅色混濁或帶血等症狀,都是心火過旺的表現,應該使用清心瀉心的藥物。

如果身體有心虛,這是因為血液不足,舌尖會沒有血色,左寸脈摸起來會很弱。這種情況會出現心悸、驚恐不安、精神渙散等症狀,應該使用七福飲、秘旨安神丸等藥物。無法入睡可能是思慮過度,精神無法安頓;健忘可能是心腎氣血不足,精神不集中;虛痛像是空虛難受、飢餓難忍,是心血虧損的表現;心神不寧,心跳加快,是氣逆上衝導致的;遺精可能是心腎不固,精氣外泄。這些症狀都需要用補心血的藥物治療。

(若實熱之人,偶而遺泄者,火有餘也,可以勿藥。倘誤服溫補,必致召疾。)

里有心實,邪入之也。心不受邪,其受者包絡耳,舌尖紫赤,左寸脈弦而大。其症為氣滯者,食脹怒沖,煩悶而作痛也。血痛者,血凝於中而有定處,轉側若刀針刺也;停飲者,乾嘔吐涎,氣不舒也;痰迷者,頑痰壅閉,不省人事也;暑閉者,汗喘昏悶,神氣亂也。皆宜瀉心、降氣、涼心、消導等藥。

心包絡見症,有手掌、足掌大熱,心中大熱,面黃目赤,心內踢動諸端,與治心之法同。

里有肝寒,舌邊色白,左關脈沉遲。其症為小腹痛者,寒結下焦也,宜暖肝煎、奔豚丸;疝瘕者,陰囊疝氣,寒氣結聚也,宜橘核丸加吳茱萸、肉桂。(熱疝瘕則不同藥。)囊縮者,寒主斂故縮也,宜奔豚丸、四逆湯。(熱邪縮者則不同藥。)寒熱往來者,寒邪化瘧也,宜小柴胡湯。

白話文:

如果體質燥熱的人偶爾出現遺精,是因為身體火氣太旺,可以不用吃藥。如果誤服溫補藥物,反而會導致疾病。

心臟有實熱,是因為外邪入侵所致。如果心臟沒有受到外邪入侵,則外邪入侵的部位就是心包絡。舌尖會呈現紫紅色,左寸脈跳動有力且快。症狀表現為氣滯,會感到胸悶、氣急、煩躁,甚至疼痛。血痛是指血液凝滯在某個地方,轉動身體時會感覺像刀針刺一樣的疼痛。停飲是指乾嘔吐口水,呼吸不順暢。痰迷是指痰液阻塞,意識不清。暑閉是指出汗、呼吸困難、昏昏沉沉、精神恍惚。以上這些症狀都需要使用瀉心、降氣、涼心、消導等藥物治療。

心包絡出現症狀時,會表現為手掌和腳掌發熱,心臟灼熱,面容發黃,眼睛發紅,心臟跳動不安,治療方法與治療心臟病相同。

如果體質虛寒,舌頭邊緣顏色發白,左關脈沉而慢,就屬於肝寒。症狀表現為小腹疼痛,這是因為寒氣積聚在下焦,可以使用暖肝煎、奔豚丸等藥物治療。如果出現疝氣,這是因為陰囊部位有寒氣積聚,可以使用橘核丸加入吳茱萸、肉桂等藥物治療。(熱性疝氣則需要用不同的藥物。)如果出現陰囊縮小,這是因為寒氣收縮導致的,可以使用奔豚丸、四逆湯等藥物治療。(熱邪導致的陰囊縮小則需要用不同的藥物。)如果出現寒熱交替發作,這是因為寒邪轉化為瘧疾,可以使用小柴胡湯治療。

里有肝熱,舌邊紅赤或黃,左關脈弦數。其症為眩暈者,風熱上升也,宜瀉肝藥;目赤腫痛者,風熱入目也,宜菊花、黃連、蟬蛻、蒺藜、薄荷、赤芍、甘草;口苦者,肝熱而膽汁泄也,宜涼瀉肝藥。頭痛者,火上衝也;多惡夢者,肝鬱熱也;脅痛者,肝氣鬱也。均宜涼瀉肝藥。

瘰癧者,血燥筋急而生也,宜涼肝血藥;聤耳者,風熱相搏,津液凝聚而癢痛也,宜柴胡、香附、石菖蒲、貝母、荷葉等品;筋痿拘攣者,血鬱熱也,宜黃芩、黃柏、知母、桑枝、梔子等藥,宜加歸身;疝瘕者,熱氣結聚,陰囊疝氣連肚筋亦痛也,宜黃連(一錢),梔子(三錢),橘核(一錢),甘草(五分),厚朴(六分),木通(七分),若肝寒者不同此藥(見上)。舌卷囊縮者,邪入厥陰血涸也,宜大承氣湯急下;(肝寒則不同藥見前)。

白話文:

肝火旺盛,舌頭邊緣紅赤或泛黃,左邊關脈跳動頻快。如果出現頭暈,是風熱上衝造成的,需要服用瀉肝藥。眼睛紅腫疼痛,是風熱入侵眼睛,可以用菊花、黃連、蟬蛻、蒺藜、薄荷、赤芍、甘草治療。口苦是肝火旺盛導致膽汁外泄,需要服用涼瀉肝藥。頭疼是火氣上衝造成的,多做噩夢是肝氣鬱結化熱,脅肋疼痛是肝氣鬱滯,以上情況都需服用涼瀉肝藥。

瘰癧是血燥筋急導致,需要服用涼肝血藥。耳鳴是風熱相搏,津液凝滯導致的癢痛,可以用柴胡、香附、石菖蒲、貝母、荷葉等藥物治療。筋骨痿縮拘攣是血熱鬱滯造成的,可以用黃芩、黃柏、知母、桑枝、梔子等藥物治療,並加入當歸。疝氣是熱氣聚集導致的,陰囊疝氣會連帶腹部的筋絡疼痛,可以用黃連、梔子、橘核、甘草、厚朴、木通等藥物治療,但如果肝寒則不能使用這些藥物,需要參照前面的藥方。舌頭捲縮,是邪氣侵入厥陰經導致血虛,需要服用大承氣湯急救,如果肝寒則不能使用這些藥物,需要參照前面的藥方。

小便不禁者。肝氣熱陰挺失職也,宜逍遙散。

里有肝虛,腎水不能涵木而血少也,舌邊淡白,左關脈弱。其症為脅痛者,血不營筋也,宜四物湯;頭眩者,血虛風動也,宜逍遙散;目乾者,水不養目也,宜六味地黃丸;眉稜骨眼眶痛者,肝血虛也,宜逍遙散;心悸者,血少而虛火煽也,宜七福飲;口渴者,血虛液燥也,宜甘露飲;煩躁發熱者,虛火亢也,宜六味地黃丸。

里有肝實,氣與內風充之也,舌邊紫藍,左關脈弦而洪。其症為左脅痛者,肝氣不和也;頭痛者,風熱也。均宜涼瀉肝氣藥。腹痛者,肝木乘脾土也,宜芍藥甘草湯;小腹痛者,癥瘕之氣聚也,宜奔豚丸;(如熱者,宜去桂附。

白話文:

尿失禁是因為肝氣熱而陰氣不足,導致失控,可以用逍遙散治療。

如果體內肝虛,腎水不能滋養肝木,導致血虛,舌邊淡白,左關脈弱。如果伴隨脅痛,那是因為血氣不足不能滋養筋脈,可以用四物湯治療;如果頭暈,是因為血虛風動,可以用逍遙散治療;如果眼睛乾澀,是因為水液不足不能滋養眼睛,可以用六味地黃丸治療;如果眉稜骨和眼眶疼痛,是因為肝血虛弱,可以用逍遙散治療;如果心悸,是因為血少虛火上炎,可以用七福飲治療;如果口渴,是因為血虛津液乾燥,可以用甘露飲治療;如果煩躁發熱,是因為虛火上升,可以用六味地黃丸治療。

如果體內肝實,氣盛內風充沛,舌邊紫藍,左關脈弦而洪。如果伴隨左脅痛,是因為肝氣不和,可以用清熱瀉肝的藥物治療;如果頭痛,是因為風熱上擾,可以用清熱瀉肝的藥物治療。如果伴隨腹痛,是因為肝木克脾土,可以用芍藥甘草湯治療;如果伴隨小腹痛,是因為癥瘕之氣積聚,可以用奔豚丸治療。如果伴隨發熱,則需去掉桂枝、附子。

)積聚者,肝積在左脅下,名曰肥氣,宜和中丸加柴胡、鱉甲、青皮、莪朮;疝氣者,氣結聚於下也,宜橘核丸;咳嗽者,木火刑金也,宜梔子(一錢),黃芩(三錢),桑白、花粉(各二錢),桔梗、知母(各一錢),前胡、甘草(各五分),泄瀉者,木旺剋土也,宜四君子加柴胡、木香;嘔吐者,木火凌胃也,宜二陳湯加炒黃連;呃逆者,氣鬱火沖也,宜石膏、知母、梔子、黃芩、黃連、竹茹等藥。

白話文:

肝臟積聚在左脅下,叫做肥氣,可以用和中丸加上柴胡、鱉甲、青皮、莪朮治療。疝氣是氣體積聚在下腹部,可以用橘核丸治療。咳嗽是肺金被肝木所克,可以用梔子、黃芩、桑白皮、花粉、桔梗、知母、前胡、甘草治療。泄瀉是脾土被肝木所克,可以用四君子湯加上柴胡、木香治療。嘔吐是胃被肝火所傷,可以用二陳湯加上炒黃連治療。呃逆是氣鬱導致火氣上衝,可以用石膏、知母、梔子、黃芩、黃連、竹茹等藥治療。

里有脾寒,舌中白色,白苔,右關脈沉遲。其症為嘔吐者,食不消而反胃也,宜平胃散;泄瀉者,火失職也,宜六君子湯加炮姜;白痢者,積寒傷氣也,宜六君子湯加木香;腹痛綿綿不減者,宜香砂理中湯;如挾食拒按者,宜木香、厚朴;身痛者,拘急為風也,重墜為濕也,風宜香蘇散,濕宜蒼白二陳湯;黃疸者,土為濕制,有陰寒之象,薰黃色暗也,宜茵陳五苓散;濕腫者,不煩渴而喜熱,宜五苓散;肢冷者,陽氣不營於四肢也,宜附子理中湯;厥脫者,氣衰火息也,宜附子理中湯、十全大補湯。

白話文:

脾胃虛寒,舌苔白膩,右關脈沉弱。症狀表現為嘔吐、食慾不振、反胃,應服用平胃散;若出現腹瀉,則為脾胃虛寒導致消化功能失調,宜用六君子湯加炮姜;若患有白痢,則為寒邪積聚傷及脾胃,宜用六君子湯加木香;若腹痛綿綿不減,宜用香砂理中湯;若伴有食積拒按,則可用木香、厚朴;若伴有身痛,則痛楚拘急為風邪,重墜為濕邪,風邪宜用香蘇散,濕邪宜用蒼白二陳湯;若出現黃疸,則為脾胃虛寒,濕氣困阻,宜用茵陳五苓散;若出現濕腫,則不口渴而喜溫熱,宜用五苓散;若四肢冰冷,則為陽氣虛弱,無法溫煦四肢,宜用附子理中湯;若出現厥脫,則為元氣衰竭,宜用附子理中湯或十全大補湯。

里有脾熱,舌中苔薄而黃,唇赤,右關脈數。其症為熱吐者,食不入,食即吐也,宜竹茹、黃連、石膏、知母、黃柏、厚朴等藥;流涎者,睡中出沫,脾熱蒸濕也,宜黃芩、白芍、甘草;洞瀉者,暑濕勝土,一泄如注也,宜四苓散、益元散。瀉如蟹渤者,暑濕內搏也,宜黃芩芍藥湯;瀉赤白痢者,暑熱傷血也,葛根治痢散、治痢奇方、治痢便方酌用。腹痛者,乍作乍止,脾氣熱也;宜黃芩、厚朴、枳殼。

(即三仙丹。)眼胞赤腫痛者,脾火上升也,宜大黃、黃芩、朴硝;酒黃疸者,酒濕積也,宜加味枳朮湯加茵陳、葛根;眩暈者,酒濕生熱上蒸也,宜葛花清脾湯;陽黃疸者,皮黃有光,目與小便皆黃,熱濕駐也,宜梔子、黃柏、茵陳、大黃、黃芩、木通、澤瀉等藥;一睡即夢,醒後又夢,夢無已期者,脾熱鬱也,宜大黃、黃芩、黃連、黃柏、朴硝、厚朴、枳實等藥。

白話文:

如果脾臟有熱,舌苔會薄薄的發黃,嘴唇發紅,右邊關脈跳得快。症狀表現為熱性嘔吐,吃不下東西,一吃就吐,可以用竹茹、黃連、石膏、知母、黃柏、厚朴等藥物治療。如果流口水,睡覺時會流口水,這是脾熱蒸濕造成的,可以用黃芩、白芍、甘草治療。如果腹瀉,像水一樣不停地流,這是暑濕勝過脾土造成的,可以用四苓散、益元散治療。如果腹瀉像螃蟹吐泡沫一樣,這是暑濕在體內交搏造成的,可以用黃芩芍藥湯治療。如果腹瀉帶有赤白便,這是暑熱傷血造成的,可以用葛根治痢散、治痢奇方、治痢便方等藥物治療。如果肚子痛,時而疼痛時而止,這是脾氣熱造成的,可以用黃芩、厚朴、枳殼治療。

如果眼皮發紅腫痛,這是脾火上升造成的,可以用大黃、黃芩、朴硝治療。如果因為喝酒而導致黃疸,這是酒濕積聚造成的,可以用加味枳朮湯,再加上茵陳、葛根治療。如果頭暈目眩,這是酒濕生熱上蒸造成的,可以用葛花清脾湯治療。如果皮膚發黃,眼睛和小便也發黃,這是熱濕停滯造成的,可以用梔子、黃柏、茵陳、大黃、黃芩、木通、澤瀉等藥物治療。如果一睡就做夢,醒來後又繼續做夢,夢境不斷,這是脾熱鬱積造成的,可以用大黃、黃芩、黃連、黃柏、朴硝、厚朴、枳實等藥物治療。

里有脾虛,舌中無苔,色嫩而淡白,右關脈細軟而弱。其症為嘔吐者,中寒也,宜六君子湯加煨姜;泄瀉者,土不勝濕也,宜五味異功散加木香;虛寒瀉痢,糞水白色,來之無勢,而冷凍不能自禁者,脾敗也,宜附子理中湯;久痢者,氣虛下陷也,宜補中益氣湯;腹痛者,肝木乘脾也,宜芍藥甘草湯加木香;四肢軟弱者,脾屬肢也,宜五味異功散;發腫者,皮不亮,手按成窟,宜補中益氣湯去升、柴;飢瘦形弱者,脾主肌肉,脾虛故瘦也,宜十全大補湯;鼓脹者,空中無物,氣虛也,宜六君子湯;(脾實熱者不同藥;)惡寒者,陽虛不達於表也,宜附子理中湯;自汗者,表虛不攝也,宜五味異功散加黃耆、北五味;喘者,土不生金也,宜五味異功散加北五味、牛膝;積滯不消者,化谷無力也,宜六君子湯加穀芽、砂仁、肉桂;飲食化痰者,土不勝濕也,宜六君子湯;脫肛者,氣虛下陷也,宜補中益氣湯;腸血者,脾不統血也,宜歸芍六君子湯。

白話文:

如果脾臟虛弱,舌頭上沒有舌苔,顏色偏淡白,右關脈細軟無力,就會出現以下症状:嘔吐,代表體內寒氣過盛,可以用六君子湯加上煨姜治療;腹瀉,代表脾土失調,無法克制濕氣,可以用五味異功散加上木香治療;虛寒性腹瀉,大便稀薄呈白色,排泄時沒有力氣,而且感到冷卻無法控制,代表脾臟功能衰敗,可以用附子理中湯治療;長期腹瀉,代表氣虛下陷,可以用補中益氣湯治療;腹痛,代表肝木克制脾土,可以用芍藥甘草湯加上木香治療;四肢無力,代表脾臟主管四肢,可以用五味異功散治療;身體浮腫,皮膚沒有光澤,用手按壓會留下凹陷,可以用補中益氣湯去除升麻和柴胡治療;體形消瘦,代表脾臟主管肌肉,脾臟虛弱就會導致瘦弱,可以用十全大補湯治療;腹部膨脹,卻摸不到東西,代表氣虛,可以用六君子湯治療;如果感到寒冷,代表陽氣不足,無法到達體表,可以用附子理中湯治療;容易出汗,代表體表虛弱,無法收斂汗液,可以用五味異功散加上黃耆和北五味子治療;呼吸困難,代表脾土無法生金,可以用五味異功散加上北五味子和牛膝治療;食物積滯難消,代表脾臟消化功能不足,可以用六君子湯加上穀芽、砂仁和肉桂治療;食物容易化成痰液,代表脾土失調,無法克制濕氣,可以用六君子湯治療;肛門脱出,代表氣虛下陷,可以用補中益氣湯治療;大便带血,代表脾臟無法統攝血液,可以用歸芍六君子湯治療。

里有脾實,舌中必厚苔膩,右關脈洪實。其症為氣積者,氣鬱發悶也,宜沉香降氣丸;血積者,蓄血作痛如刺有定處也,宜澤蘭湯;食積者,堅滯脹悶也,宜大和中飲;痞積者,血滯成痞,癥瘕痰癖可按也,宜太無神功散、和中丸;蟲積者,濕熱所化也,唇內有白點,幼兒尤多,宜化蟲丸加減,瀉痢糞水,來勢急,而混熱不能久忍者,實熱逼也,宜專用生大黃;蟲脹者,中實有物,非蟲即血也,宜和中丸;腹痛者,中有滯也,宜厚朴、山楂、麥芽、枳殼、砂仁等藥。不能食而停膈者,脾實不消化也,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如果脾胃積實,舌頭上一定會有厚厚的膩苔,右關脈摸起來也強勁有力。具體來說,如果症狀是氣積,會感覺胸悶氣鬱,可以用沉香降氣丸;如果是血積,會感到疼痛,就像被針刺一樣,而且疼痛位置固定,可以用澤蘭湯;如果是食積,會感覺腹部脹滿,像是食物積滯,可以用大和中飲;如果是痞積,是因為血液瘀滯形成腫塊,可以用神功散、和中丸;如果是蟲積,是由於濕熱所化,嘴唇內側會有白點,尤其是幼兒容易出現,可以用化蟲丸加減治療;如果是瀉痢糞水,來勢猛烈,但不能持久,這是實熱逼迫所致,可以用生大黃治療;如果是蟲脹,腹部有實物感,可能是蟲積或血積,可以用和中丸;如果是腹痛,可能是食物積滯,可以用厚朴、山楂、麥芽、枳殼、砂仁等藥物;如果不能吃東西,食物停留在食道,這是脾胃積實,無法消化食物,可以用大承氣湯。

里有腎寒,腎虛故也,舌根色白,左右尺脈遲沉。其症為命門火衰者,虛象百出,宜左歸飲、右歸飲;雞鳴泄瀉者,腎虛也,宜加味七神丸;蜷臥厥冷者,火衰也,宜右歸飲、理中湯。

里有腎熱,天一之水將涸也,傷寒邪傳少陰經者有之,雜症罕見。域熱人誤服溫補,燥傷脾肺胃,移熱逼腎所致。舌根色黃有苔,或舌黑無液,左右尺脈沉數,或浮而空。其症為口渴咽乾者,水將涸也,惟大承氣湯,不次急投,可以救之。

目不明者,目無血養也,宜知柏八味丸;小便不利者,水少也,宜滋腎丸;小便濁者,濕熱結於下焦也,宜萆薢分清飲;小便出血者,腎水熱也,宜生地黃湯;大便秘結者,液涸也,宜大承氣湯。

白話文:

如果身體裡有腎寒,是因為腎氣虛弱,舌頭根部呈現白色,左右寸脈遲緩沉細。這種情況是命門火衰弱,虛症百出,應該服用左歸飲、右歸飲;如果雞鳴時分腹瀉,也是腎氣虛弱,應該服用加味七神丸;如果蜷縮著身體,手腳冰冷,也是火衰弱,應該服用右歸飲、理中湯。

如果身體裡有腎熱,就好像天一之水快要乾涸,這是傷寒邪氣傳入少陰經所致,一般雜症很少見。腎熱的人誤服溫補藥物,容易傷及脾肺胃,將熱氣逼入腎臟,導致腎熱。舌頭根部呈現黃色,有苔,或者舌頭發黑,沒有唾液,左右寸脈沉而數,或浮而空。這種情況是口渴咽乾,就好像水快要乾涸,只能服用大承氣湯,不要耽誤時間,緊急服用可以救命。

眼睛看不清楚,是因為眼睛沒有血液滋養,應該服用知柏八味丸;小便不順暢,是因為水液不足,應該服用滋腎丸;小便混濁,是因為濕熱停留在下焦,應該服用萆薢分清飲;小便出血,是因為腎水熱,應該服用生地黃湯;大便便秘,是因為液體不足,應該服用大承氣湯。

里有腎虛,腎主虛也,舌根無苔而色淡白,左右尺脈弱而微。其症為頭痛者,血不能充髓海也,宜六味地黃丸;耳鳴者,血虛火旺也,宜六味地黃丸加牛膝、知母;耳聾者,虛閉也,宜六味地黃丸加石菖蒲或加遠志;盜汗者,虛熱也,宜六味地黃丸、八珍湯,加黃耆、北五味;夜熱者,虛火也,宜四物湯加丹皮、地骨皮、青蒿。

有誤服溫補藥,燥傷腎陰者,如未成虛勞症,看其舌脈尚能任藥,則用破格白虎三黃承氣湯等,涼瀉肝肺脾胃之陽火,即可以救腎陰,不使虛勞成症;若已成虛勞者,則宜生地、玉竹、麥冬等藥,滋水制火。

白話文:

如果患者有腎虛,腎主虛弱,舌頭根部沒有苔蘚且顏色淡白,左右尺脈微弱。出現頭痛的症狀,是因為血液無法充盈髓海,可以用六味地黃丸治療;耳鳴的症狀,是因為血虛火旺,可以用六味地黃丸加上牛膝、知母治療;耳聾的症狀,是因為虛閉,可以用六味地黃丸加上石菖蒲或遠志治療;盜汗的症狀,是因為虛熱,可以用六味地黃丸、八珍湯,加上黃耆、北五味治療;夜熱的症狀,是因為虛火,可以用四物湯加上丹皮、地骨皮、青蒿治療。

如果患者誤服溫補藥,燥傷腎陰,尚未形成虛勞症,觀察其舌脈尚能承受藥物,則可以使用破格白虎三黃承氣湯等藥物,涼瀉肝肺脾胃的陽火,就可以拯救腎陰,不讓虛勞症狀形成;如果已經形成虛勞症,則應該用生地、玉竹、麥冬等藥物滋陰降火。

咳嗽者,虛火爍肺金而傷及腎也,宜六味地黃丸加桑白;喘者,水虧火炎也,宜知柏八味丸;腰痛者,水不足也,宜六味地黃丸加杜仲、續斷;腿痠足軟者,血不營筋也,宜十全大補湯;目視無光者,水不足也,宜六味地黃湯;大便結者,血虛液枯也,宜六味地黃丸;小便不禁者,腎氣不約也,宜十全大補湯。

里無腎實症。

里有大腸寒,舌根色白,右尺脈沉遲。其症為久痢者,腹綿綿痛,積寒在臟也,宜附子理中湯,或鴉膽子包粉團吞之;便血者,血冷失調,寒在腸也,宜附子理中湯加芎藭。

白話文:

咳嗽是因為虛火灼傷肺金,進而損害腎臟,建議服用六味地黃丸加桑白;喘氣是因為水液虧損,火氣旺盛,建議服用知柏八味丸;腰痛是水液不足,建議服用六味地黃丸加杜仲、續斷;腿痠腳軟是血氣不足,無法滋養筋脈,建議服用十全大補湯;視力模糊是水液不足,建議服用六味地黃湯;便秘是血虛液枯,建議服用六味地黃丸;尿失禁是腎氣不足,無法約束尿液,建議服用十全大補湯。

沒有腎臟虛症。

有腸寒,舌根顏色發白,右尺脈沉緩,症狀為久痢,腹痛綿綿,寒積在臟腑,建議服用附子理中湯,或用鴉膽子包粉團吞服;便血是因為血氣冷凝失調,寒氣在腸道,建議服用附子理中湯加芎藭。

里有大腸熱,肺經移熱居多,舌根黃有苔膩,右尺脈數。其症為便血,口燥唇焦,熱在腸也,宜生石膏(二兩),生知母、生大黃、槐花、黃芩(各三錢),黃柏(二錢),黃連、甘草(各一錢),赤芍(一錢半);腸風者,臟腑有熱,風邪乘之,故下血而腹不痛也,宜清魂散;脫肛者,腸有火,則脫出難收,腫而痛也,宜三黃解毒湯,加知母、荷葉。

里有大腸虛,氣虛也,舌根白淨無苔,右尺脈沉弱。其症為久痢者,氣血不足也,宜歸脾湯、大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酌用;脫肛者,氣虛下陷也,宜補中益氣湯加荷葉。

白話文:

大腸有熱症,多半是肺經的熱氣移到腸道,舌頭根部發黃且有厚厚的苔,右手寸脈跳得很快。症狀包括便血、口乾唇燥,熱氣在腸道裡,應使用生石膏(二兩)、生知母、生大黃、槐花、黃芩(各三錢)、黃柏(二錢)、黃連、甘草(各一錢)、赤芍(一錢半)來治療。如果是腸風,是臟腑有熱,風邪乘虛而入,導致出血,但肚子不痛,應使用清魂散;若是脫肛,是腸道有火,導致肛門脫出難以縮回,且腫脹疼痛,應使用三黃解毒湯,並加入知母、荷葉。

大腸虛弱,是因為氣虛,舌頭根部白淨無苔,右手寸脈沉而弱。症狀包括久痢,是氣血不足,應使用歸脾湯、大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等方劑根據情況酌情使用;若是脫肛,是氣虛下陷,應使用補中益氣湯並加入荷葉。

里有大腸實,胃實移熱也,舌根有厚苔膩,右尺脈洪實。其症為實熱結者,糞如確石,或熱結旁流,瀉痢清水藥水,均無糞渣也,宜大承氣湯重用芒硝;便閉者,實火閉也,宜小承氣湯、大承氣湯;臟毒者,腸胃不清,下如魚腸如豆汁也,宜芍藥甘草湯;燥渴譫語發狂者,燥矢不出也,宜小承氣湯、大承氣湯。

里有小腸寒,舌尖白色,左尺脈遲。其症為咳嗽失氣者,宜止嗽散加芍藥。

里有小腸熱,舌尖紅赤,左尺脈數。其症為溺澀、溺短者,濕熱壅滯也,宜導赤散。

白話文:

如果肚子裡大腸積滿,是胃裡的熱氣移到腸子引起的,舌根有厚厚的膩苔,右手的尺脈跳動有力,這是實熱積聚的表現。患者大便如石塊般堅硬,或是熱氣堵塞,導致腹瀉,排泄出來的是清水或藥水,沒有糞渣,應該服用大承氣湯,並加大劑量使用芒硝。如果便秘,則是實火阻塞,應該服用小承氣湯或大承氣湯。如果腸胃有毒,導致排泄物像魚腸、豆汁一樣,應該服用芍藥甘草湯。如果口乾舌燥、神志不清、發狂,是因為燥熱無法排出,應該服用小承氣湯或大承氣湯。

如果肚子裡小腸寒冷,舌尖呈白色,左手的尺脈跳動緩慢,這是咳嗽失氣的表現,應該服用止嗽散,並加入芍藥。

如果肚子裡小腸發熱,舌尖紅赤,左手的尺脈跳動頻快,這是小便澀痛、尿量少的表現,是因為濕熱阻滯,應該服用導赤散。

里有小腸虛,舌尖淡白,左尺脈細軟。其症為溺赤短者,水不勝火也,宜生地黃湯;腰疼者,水不足也,宜六味地黃丸。

里有小腸實,舌尖紫赤,左尺脈洪弦。其症為小腸氣者,氣滯下焦,臍下轉痛矢氣,則疝也,宜橘核丸;交腸者,陰陽搏逆,大小腸交也,(即交腸肚痛症。)宜五苓散。

三焦之症,附屬臟腑,即因而治之。

白話文:

如果小腸虛弱,舌尖淡白,左邊足部的尺脈細軟,這表示排尿量少且顏色偏紅,是因為水氣不足導致火氣旺盛,應該服用生地黃湯;如果腰部疼痛,也是水氣不足導致,應該服用六味地黃丸。

如果小腸積實,舌尖紫紅,左邊足部的尺脈洪大而有力,這表示小腸有氣滯,導致腹部疼痛,並可能出現疝氣,應該服用橘核丸;如果小腸和結腸交界處出現問題,導致陰陽失調,出現腹痛,則應該服用五苓散。

至於三焦的問題,往往與其他臟腑相關聯,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