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答問》~ 卷四 (1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4)

1. 55.《傳薪集》中載有哪些良方?

問:《傳薪集》無從訪購,所載良方若干,請約言之。

《傳薪集》有簡便方,破格方,用之中病,無不神效,明於醫者可減加酌用,略舉如下。

簡便良方:

薄荷湯,涼散太陽熱邪。

薄荷(一錢五分),荊芥(一錢),竹葉(一錢),甘草(五分),紫蘇(八分)。

麻黃湯,溫散太陽寒邪。

麻黃(二錢),桂枝(一錢),杏仁(一錢),甘草(五分),陳皮(一錢)。

桂枝湯,溫散太陽寒邪,(風邪有寒有熱,若所中非寒邪則不可用此方。)

桂枝(一錢五分),防風(一錢),生薑(一錢),甘草(五分),半夏(一錢)。

羌防湯,搜發表里大風寒邪。

羌活、防風、荊芥、陳皮(各一錢),甘草(五分),秦艽、獨活(各一錢)。

柴葛湯,表散少陽熱邪。

柴胡(一錢二分),葛根(一錢五分),黃芩(二錢),赤芍、竹葉(各一錢),甘草(五分)。

柴半湯,表散少陽瘧疾。

柴胡(二錢),半夏、赤芍、厚朴(各一錢),黃芩(二錢),葛根(一錢五分),陳皮(七分),甘草(五分)。

芩葛湯,表散太陽少陽熱邪。

黃芩(二錢五分),葛根(二錢),秦艽、荊芥、薄荷(各一錢),蘇葉(八分),甘草(五分)。

姜防湯,溫散少陽陽明風寒邪。

生薑(一錢五分),防風、羌活、陳皮、半夏、白茯苓(各一錢),甘草(五分)。

三仙丹,治脾火鬱滯。

黃芩(三錢),川樸、枳殼(各一錢)。

麥楂湯,治食滯肚痛。

麥芽(一錢五分),楂肉(二錢),舊厚朴、枳殼(各一錢)。

舊樸湯,治寒氣腹痛。

多年厚朴、生枳實、藿香(各一錢),春砂(二粒)。

止瀉湯,治瀉水無尿。

白茯苓(三錢),車前子(一錢五分,炒)。

竹葉石知湯,表散太陽少陽陽明熱邪,散表防里。

竹葉(一錢五分),生石膏(五錢),知母、黃芩(各二錢),葛根、薄荷(各一錢),甘草(五分)。

苦參治痢湯,治紅白痢。(活血則便膿自已,行氣則後重自除。舌黃者宜之。)

苦參(一錢五分),葛根(二錢),赤芍(一錢),楂肉(二錢),枳殼、厚朴(各一錢),黃芩(三錢)。如便膿多,加歸身(一錢);如裡急後重,則加大黃(二錢),檳榔(一錢五分)。

芩連治痢湯,治紅多白少痢。(舌黃者宜之。)

川連(二錢),黃芩(三錢),大黃(二錢五分),厚朴、枳殼(各一錢),楂肉、槐花(各二錢),地榆、苦參(各一錢),檳榔(一錢五分)。

木香治痢湯,治白痢。(舌白者宜之。)

木香(一錢),白芍、楂肉(各一錢半),歸身(二錢),陳皮(七分),麥芽、厚朴、陳茶、枳殼(各一錢)。

破格良方:

姜附湯,治臟腑寒極,氣血兩虛諸症。

乾薑(一兩),熟附子(六錢),土炒白朮(三錢),炙黨參(四錢),玉桂心(二錢),炙甘草(一錢),茯苓(二錢)。

白話文:

《傳薪集》記載許多簡易和特殊藥方,療效神奇。熟習醫理者可根據病情增減藥量。以下列舉部分:

簡便良方:

  • **薄荷湯:**清熱解暑,治療太陽經熱邪。組成:薄荷1.5錢,荊芥1錢,竹葉1錢,甘草0.5錢,紫蘇0.8錢。

  • **麻黃湯:**溫散寒邪,治療太陽經寒邪。組成:麻黃2錢,桂枝1錢,杏仁1錢,甘草0.5錢,陳皮1錢。

  • **桂枝湯:**溫散寒邪,治療太陽經寒邪(若非寒邪所致則不宜使用)。組成:桂枝1.5錢,防風1錢,生薑1錢,甘草0.5錢,半夏1錢。

  • **羌防湯:**發汗解表,治療外感風寒。組成:羌活1錢,防風1錢,荊芥1錢,陳皮1錢,甘草0.5錢,秦艽1錢,獨活1錢。

  • **柴葛湯:**疏散少陽經熱邪。組成:柴胡1.2錢,葛根1.5錢,黃芩2錢,赤芍1錢,竹葉1錢,甘草0.5錢。

  • **柴半湯:**疏散少陽經瘧疾。組成:柴胡2錢,半夏1錢,赤芍1錢,厚朴1錢,黃芩2錢,葛根1.5錢,陳皮0.7錢,甘草0.5錢。

  • **芩葛湯:**疏散太陽少陽經熱邪。組成:黃芩2.5錢,葛根2錢,秦艽1錢,荊芥1錢,薄荷1錢,蘇葉0.8錢,甘草0.5錢。

  • **姜防湯:**溫散少陽陽明經風寒邪。組成:生薑1.5錢,防風1錢,羌活1錢,陳皮1錢,半夏1錢,白茯苓1錢,甘草0.5錢。

  • **三仙丹:**治療脾火鬱滯。組成:黃芩3錢,川樸1錢,枳殼1錢。

  • **麥楂湯:**治療食滯腹痛。組成:麥芽1.5錢,山楂肉2錢,陳年厚朴1錢,枳殼1錢。

  • **舊樸湯:**治療寒邪腹痛。組成:陳年厚朴1錢,生枳實1錢,藿香1錢,吳茱萸2粒。

  • **止瀉湯:**治療瀉水無尿。組成:白茯苓3錢,車前子1.5錢(炒)。

  • **竹葉石膏湯:**疏散太陽少陽陽明經熱邪,解表清裡。組成:竹葉1.5錢,生石膏5錢,知母2錢,黃芩2錢,葛根1錢,薄荷1錢,甘草0.5錢。

  • **苦參治痢湯:**治療紅白痢(活血化瘀則膿血自止,行氣則裡急後重自除,舌苔黃者適用)。組成:苦參1.5錢,葛根2錢,赤芍1錢,山楂肉2錢,枳殼1錢,厚朴1錢,黃芩3錢;便膿多者加益母草1錢;裡急後重者加大黃2錢,檳榔1.5錢。

  • **芩連治痢湯:**治療紅多白少痢(舌苔黃者適用)。組成:川連2錢,黃芩3錢,大黃2.5錢,厚朴1錢,枳殼1錢,山楂肉2錢,槐花2錢,地榆1錢,苦參1錢,檳榔1.5錢。

  • **木香治痢湯:**治療白痢(舌苔白者適用)。組成:木香1錢,白芍1.5錢,山楂肉1.5錢,益母草2錢,陳皮0.7錢,麥芽1錢,厚朴1錢,陳茶1錢,枳殼1錢。

破格良方:

  • **姜附湯:**治療臟腑寒邪極盛,氣血兩虛等症。組成:乾薑1兩,熟附子6錢,土炒白朮3錢,炙黨參4錢,桂枝心2錢,炙甘草1錢,茯苓2錢。

(註:文中錢為古代重量單位,非現代計量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