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答問》~ 卷四 (9)

回本書目錄

卷四 (9)

1. 54.常用古方的組成和適應證是什麼?

熟地(四錢),石膏、麥冬(各三錢),知母、牛膝(鹽水炒,各一錢五分)。

抽薪飲,治一切火盛。

黃芩、石斛、木通、梔子、黃柏(各二錢),枳殼、澤瀉(各一錢半),甘草(三分)。

安胃飲,治胃火呃逆。

石斛、麥芽(各三錢),黃芩、澤瀉、山楂(各二錢),陳皮、木通(各一錢)。

假蘇散,治氣淋。

荊芥、陳皮、香附、炒麥芽、瞿麥、木通、赤苓(各二錢)。

溫膽湯,治膽氣虛寒,夢遺滑精等症。

製半夏(一錢五分),枳實(八分),陳皮、茯苓(各一錢五分),人參(一錢),熟地、炒棗仁(各三錢),遠志(一錢),五味子(一錢),炙甘草(五分)。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

清魂散,治腸風下鮮血而腹不痛者。

炒荊芥(三錢),當歸(五分)。

舟車丸,治水腫、水脹,形氣俱實。(每日只可服數分或錢許。)

黑牽牛(四兩炒),大黃(二兩酒浸),甘遂(麵裹煨),大戟(麵裹煨),青皮(炒),芫花(醋炒),橘紅(各一兩),木香(五錢),輕粉(一錢)。水為丸。

四君子湯,治氣虛脾胃不足。

人參(三錢),土炒白朮(二錢),茯苓(二錢),炙甘草(五分),加生薑(二片),大棗(三枚)。如無力用人參即以西黨參代之。

六君子湯,治氣血挾瘀,即四君子湯加製半夏(一錢五分),陳皮(二錢)。

大承氣湯,治邪熱實熱閉結,或食積堅硬,或誤服溫補熱藥者均宜下之。

大黃(三錢),枳實(一錢五分),厚朴(一錢),芒硝(三錢)。

小承氣湯,治症稍緩,即大承氣湯去芒硝。

小柴胡湯,治寒熱往來,邪傳少陰,瘧疾、口苦、耳聾、胸滿、脅痛等症。

柴胡(二錢),黃芩、赤芍(各一錢五分),甘草、半夏(各一錢),人參(五分),生薑(二片),大棗(二枚)。

大秦艽湯,治風中經絡,口眼歪斜。

秦艽(一錢五分),炙甘草、川芎、當歸、芍藥、生地、熟地、茯苓、羌活、獨活、防風、白朮、白芷、黃芩(各一錢),石膏(三錢),細辛(二分)。

大柴胡湯,治傷寒邪入太陰。

柴胡(一錢五分),半夏(七分),黃芩、芍藥(各二錢),枳實(一錢),大黃(二錢)。

生地黃湯,治腎火爍金。

生地(三錢),牛膝、丹皮、黑山梔(各一錢),丹參、元參、麥冬、白芍(各一錢五分),鬱金、廣三七、荷葉(各七分),加陳墨汁、清童便(各半杯沖服)。

百藥煎散,治咽痛。

百藥煎(五錢),硼砂(一錢五分),甘草(二錢)。

生地黃煎,治陰火盜汗。

生地、當歸、黃耆(炙)、麻黃根、浮小麥、甘草(炙)、黃連、黃芩、黃柏(各一錢),水煎服。

治痢奇方,治暑痢。(舌有黃苔,唇焦口渴,脈洪數,腹痛後重,宜寒涼行氣。)

白話文:

54.常用古方的組成和適應證是什麼?

抽薪飲: 熟地四錢,石膏、麥冬各三錢,知母、鹽水炒牛膝各一錢五分。主治一切火盛。

安胃飲: 黃芩、石斛、木通、梔子、黃柏各二錢,枳殼、澤瀉各一錢半,甘草三分。主治胃火呃逆。

假蘇散: 石斛、麥芽各三錢,黃芩、澤瀉、山楂各二錢,陳皮、木通各一錢。主治氣淋。

溫膽湯: 荊芥、陳皮、香附、炒麥芽、瞿麥、木通、赤苓各二錢。主治膽氣虛寒,夢遺滑精等症。

清魂散: 製半夏一錢五分,枳實八分,陳皮、茯苓各一錢五分,人參一錢,熟地、炒棗仁各三錢,遠志一錢,五味子一錢,炙甘草五分,加生薑三片、大棗一枚。主治腸風下鮮血而腹不痛者。

舟車丸: 炒荊芥三錢,當歸五分。主治水腫、水脹,形氣俱實。(每日只可服數分或錢許。)

黑牽牛丸: 黑牽牛四兩(炒),大黃二兩(酒浸),甘遂(麵裹煨),大戟(麵裹煨),青皮(炒),芫花(醋炒),橘紅、各一兩,木香五錢,輕粉一錢。水為丸。主治水腫、水脹,形氣俱實。

四君子湯: 人參三錢,土炒白朮二錢,茯苓二錢,炙甘草五分,加生薑二片,大棗三枚。如無力用人參,則以西黨參代之。主治氣虛脾胃不足。

六君子湯: 四君子湯加製半夏一錢五分,陳皮二錢。主治氣血挾瘀。

大承氣湯: 大黃三錢,枳實一錢五分,厚朴一錢,芒硝三錢。主治邪熱實熱閉結,或食積堅硬,或誤服溫補熱藥者。

小承氣湯: 大承氣湯去芒硝。主治症狀較大承氣湯輕緩者。

小柴胡湯: 柴胡二錢,黃芩、赤芍各一錢五分,甘草、半夏各一錢,人參五分,生薑二片,大棗二枚。主治寒熱往來,邪傳少陰,瘧疾、口苦、耳聾、胸滿、脅痛等症。

大秦艽湯: 秦艽一錢五分,炙甘草、川芎、當歸、芍藥、生地、熟地、茯苓、羌活、獨活、防風、白朮、白芷、黃芩各一錢,石膏三錢,細辛二分。主治風中經絡,口眼歪斜。

大柴胡湯: 柴胡一錢五分,半夏七分,黃芩、芍藥各二錢,枳實一錢,大黃二錢。主治傷寒邪入太陰。

生地黃湯: 生地三錢,牛膝、丹皮、黑山梔各一錢,丹參、元參、麥冬、白芍各一錢五分,鬱金、廣三七、荷葉各七分,加陳墨汁、清童便各半杯沖服。主治腎火爍金。

百藥煎散: 百藥煎五錢,硼砂一錢五分,甘草二錢。主治咽痛。

生地黃煎: 生地、當歸、炙黃耆、麻黃根、浮小麥、炙甘草、黃連、黃芩、黃柏各一錢。主治陰火盜汗。

治痢奇方: 主治暑痢(舌有黃苔,唇焦口渴,脈洪數,腹痛後重,宜寒涼行氣)。 (方劑組成未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