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答問》~ 卷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4)

1. 50.食物對人體有什麼損益?

)人但知暴疾而亡,究不知伏暑食瓜之害。(家訓云,此症與痢疾相似而實異,瀉清水,或紅黃水百十次不等。全舌青黃、深黃,或焦黑透尖,澀指如銼,或有黃青綠各色膠漲,口乾渴,或兼喉痛各狀,全見便屬不治。未見齊者,先用苦參治痢湯,繼用芩連治痢湯,參用三黃白虎湯、大承氣湯,循環急服,十中或救一二,逡巡則不救。

或疑西瓜解暑,有天生白虎之號,何以伏暑不宜食,況發病則兼投白虎湯之苦寒,非自相矛盾耶?答曰:元以前書無言西瓜治病者,夫暑之潛伏,毒中於脾,脾受濕困,發則交腸暴瀉,未發則謂之伏暑。瓜性寒凝,再助脾濕,脾困極而敗,伏暑乘機發泄,其初本暑濕,其後郁久變熱。

脾胃既熱傷,治之下當,用生石膏救胃,大黃救脾,三黃及諸痢藥和中以救陰乎。有歌曰:西瓜甜如蜜,利口不利腹,伏暑在胸中,服之如服毒。

龍眼,即桂圓。甘溫凝滯。鮮者味淡而苦,熟後即甜。多食則悶。曬乾入藥補血益智。乾者尤宜少食,得濕氣而驟胖,令人脹死。(小孩干食至四兩,大人食至五六兩便脹死。三四歲小兒最喜食此,有將其核梗住咽喉而死者,茲幼者宜慎之。

凡實熱人,及體瘦火旺者,平時宜力戒發熱之物,如羊肉、魚、蝦、鱔、薰魚、雞、雞蛋、麻雀、海參(行水石間甚健,故壯陽。捕時以石灰醃尤燥)、燕窩(多假物,燥肺)、人參(雖吉林亦絕少真品,種時用硫磺入糞最傷人)、麗參、元參、沙參、洋參(凡甜物皆補、皆升提,凡參非清火)、荔枝、棗子(送行客勿用棗,溫補太甚,途中易閉塞風火)、桂圓(小孩易脹,產婦不宜多食)、桃、杏、楊梅、蒲桃、辣茄、薑、椒、芥、蒜、酒、醋、菸葉(水旱菸皆無益,罌粟尤升提促年壽)、炒米湯、油、灼燴烙餅、各種糖物(炒米湯可抵補中益氣湯,人有忽然翻病,因食炒米湯所致者,自己不知不信,宜慎之),皆當切忌。

若宜食者,則有香谷稀飯(宜為厚粥,勿作清湯)、茶葉(古時老耆始食肉,後世人人食肉,必以茶滌垢消之,即所以補之也)、蔬菜、豆腐、萊菔、筍、藕、梨、枇杷、荸薺、苦瓜、海帶菜、螃蟹、螺螄、海蟄皮、魷魚、鰻魚、火腿、老鴨湯(去舌及尾,用文火熬一夜,須清淡)。春日宜飲蘆根、茅根湯,夏日服金銀花、夏枯草、霜桑葉代茶。

白話文:

50.食物對人體有什麼損益?

人們只知道暴疾致死,卻不知道中暑後吃瓜的危害。家中訓誡記載,這種病症和痢疾相似卻不同,症狀是瀉清水或紅黃色水,次數從一百到十幾次不等。舌頭呈現青黃、深黃或焦黑,舌苔粗糙像銼刀刮過一樣,或有黃、青、綠等顏色膠狀物,口乾舌燥,可能伴隨喉嚨痛等症狀,出現這些症狀就屬於不治之症。如果症狀還未完全出現,先用苦參治痢湯,再用芩連治痢湯,同時服用三黃白虎湯、大承氣湯,輪流服用,十個病人中或許能救活一兩個,猶豫不決就救不活了。

有人懷疑西瓜可以消暑,號稱天生白虎湯,為什麼中暑後不宜食用?況且發病時還要服用苦寒的白虎湯,這不是自相矛盾嗎?回答是:古代醫書從未記載用西瓜治病。暑熱潛伏於體內,毒素侵犯脾臟,脾臟受濕邪困阻,發病則出現腸道暴瀉,未發病則稱為伏暑。西瓜性寒凝滯,更加助長脾濕,脾臟極度受損,伏暑乘機發作,初期是暑濕,時間久了就會轉為熱症。

脾胃已經熱傷,治療時應該用生石膏救胃,用大黃救脾,三黃和其他的治痢藥物和中以滋陰。有歌謠云:「西瓜甜如蜜,利口不利腹,伏暑在胸中,服之如服毒。」

龍眼,就是桂圓。性味甘溫,容易停滯。新鮮的龍眼味道淡而微苦,成熟後就變甜了。多吃會感到胸悶。曬乾後入藥,可以補血益智。曬乾的龍眼更應少吃,吃了容易受潮濕之氣影響而迅速發胖,甚至脹死。(小孩乾吃四兩,大人吃五六兩就會脹死。三四歲的小孩最喜歡吃,曾有小孩因為龍眼核梗住喉嚨而窒息死亡,所以小孩子應當謹慎食用。)

凡是實熱體質的人,以及身體瘦弱、火旺的人,平時應該嚴格戒除發熱的食物,例如羊肉、魚、蝦、鱔魚、燻魚、雞肉、雞蛋、麻雀、海參(海參生活在水底石縫間,性溫補,所以壯陽。捕撈時用石灰醃製更燥熱)、燕窩(多為假貨,燥熱傷肺)、人參(即使是吉林人參,真品也極少,種植時使用硫磺混入肥料最傷人)、西洋參、元參、沙參、洋參(凡是甜的東西都補益,都具有升提的作用,而各種參類藥材不能清火)、荔枝、棗子(送行的人不要用棗子,溫補過度,路上容易引起閉塞風火)、桂圓(小孩容易脹氣,產婦不宜多吃)、桃子、杏子、楊梅、蒲桃、辣的茄子、薑、辣椒、芥末、蒜、酒、醋、菸葉(水旱菸都無益處,罌粟更是升提之物,損傷壽命)、炒米湯、油、油炸煎烤的食物、各種糖類食物(炒米湯可以代替補中益氣湯,但有人因為吃了炒米湯而突然生病,自己卻不自知,所以應該謹慎)。這些都應該絕對避免。

如果適合吃的食物,則有香米稀飯(應該做成稠粥,不要做成稀湯)、茶葉(古代老年人才開始吃肉,後來人人吃肉,都必須用茶來清除污垢,也就是用茶來調理身體)、蔬菜、豆腐、蘿蔔、筍、蓮藕、梨、枇杷、荸薺、苦瓜、海帶、螃蟹、田螺、海蜇皮、魷魚、鰻魚、火腿、老鴨湯(去除鴨舌和鴨尾,用文火熬煮一夜,必須清淡)。春天宜飲用蘆根、茅根湯,夏天服用金銀花、夏枯草、霜桑葉代替茶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