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答問》~ 卷四 (2)
卷四 (2)
1. 50.食物對人體有什麼損益?
陰症腹痛面青甚者,用瑞鴿屎一勺炒黃研末,以酒少許和開水澄清後服之即愈。頭瘡、白禿,用瑞鴿屎炒黃研末,先以醋洗淨患處,摻之即愈。反花瘡毒,初生惡肉如米粒,破之,血出肉隨生反出於外,用瑞鴿屎三兩炒黃研末,以溫湯水洗後摻之即愈。及中風、中陰風、上下馬風,不省人事,外感風寒諸症,均炒黃瑞鴿屎一勺,煎水急投可以救活。
或陰風夾外感時邪者,則用薄荷五分,荊芥五分,配孳尾後瑞鴿屎炒黃十二粒,同前水服神效。)
燕窩《嘗毒經》云甘平補肺,是海燕痰也,當春夏時,掠空翔飛,相逐風雨,勞其筋骨,活其氣血。春來秋去,冬月伏蟄海邊巖洞,不食物而吐其痰,以舒氣。初吐血痰,後吐白痰,其痰即春夏勞活之精血。人嗜食之,以其能補也。家訓云,近因此物難得,價值日昂,人心不古,皆以燕窩一成,和海風菜九成,煎成膠,用純毫筆點滴,巧造成窩,欺世圖利,前所謂真燕窩者,概未曾有。
夫真燕痰,本清潤補肺健脾,海風菜生於海濱石上,乃燥斂溫血,今人往往食燕窩反覺燥斂者,非燕痰之誤,乃海風菜之假也。食今之燕窩作清潤肺脾則誤,作溫斂肺脾則驗。
魚翅,即沙魚翼之筋也。色黃白,味甘辛,補肺脾胃,益氣血。與雞湯煮則補陽,與鴨湯煮則補陰,與肉湯煮則平補。常食令人強健。
魚肚,色黃白,味甘。以閩黃花魚肚為良。補肺脾,益精血,與烏骨老鴨煮食,能治虛勞內傷。凡陰虛人用半酥而不透心者,漂清火氣,煮老鴨湯常食,能長肌強健。
海參,即海螞蝗。能食人血者,毒物也。凡醃海參,必用一池,以石灰生礬等藥制其毒性,故必漂淨灰氣方可食,然仍發熱助陽。自明汪穎以其熬能成膠,謂可滋陰者誤也,按《傳薪集》食物類云:海參有毒,但治女人乳汁不通,與豬腳熬食能通乳汁,餘外惟利口耳。一切舊病,吐衄諸症,食之能發。
鱉,在水者小,俗名團魚,又名黃沙鱉;在山者大,俗名山睡,形似龜,無耳,以目為聽,身有肉裙。純雌無雄,以蛇黿為匹,隔江噴卵,隨日影而生,陰中陽物。《嘗毒經》云有大毒,不用其肉,惟用其甲耳。漢唐後諸家本草謂其肉甘平無毒,可滋陰補益,有團魚丸之方。
又因其味厚,人嗜食之。家訓云當以有大毒為是。(此物之損人,確有明徵,戒之為妥。倘同莧菜食,肚脹痛,生血鱉;與雞子食、胸滿氣急。皆以白馬尿治之。孫思邈云:同豬兔鴨三樣肉齊食,損人無治;同芥子食,生惡瘡;妊婦食,令子頸短。戴原禮云:久食生髮背。《名醫錄》云:薄荷煮鱉,損人無治。
又云:食其肉能發癥瘕,水腫勞瘵,積年吐血舊疾。藏器云,《禮記》食鱉去醜,謂頸下有軟骨如龜形者,食之令人患水腫。凡鱉之三足者,赤足者,獨目者,頭足不縮者,其目四陷者,腹下有王字、卜字文者,有蛇文者,是蛇化也。在山者名旱鱉,並有毒殺人,不可食。)
白話文:
50.食物對人體有什麼損益?
嚴重腹痛、面色青白的陰症患者,可用鴿子糞便一勺炒黃研磨成粉,用少量酒和清水澄清後服用,即可痊癒。患有頭瘡、白禿,可用鴿子糞便炒黃研磨成粉,先用醋洗淨患處,再將藥粉敷上即可痊癒。患有反花瘡毒,初期惡肉如米粒大小,破裂後出血,肉會翻出來,可用三兩鴿子糞便炒黃研磨成粉,溫水洗淨患處後敷上即可痊癒。中風、中陰風、上下馬風導致神志不清,以及外感風寒等症狀,都可用炒黃的鴿子糞便一勺煎水服用,可以救治。
如果陰風夾雜外感邪氣,則可用薄荷五分,荊芥五分,配上炒黃的鴿子糞便十二粒,用水煎服,效果很好。
燕窩,《嘗毒經》記載其味甘性平,能補益肺氣,但它其實是海燕的唾液。春夏時節,海燕在空中飛翔,風雨中勞動筋骨,活躍氣血。春天來臨,秋天離去,冬天則潛伏在海邊巖洞中,不吃東西,吐出唾液以舒解體內之氣。開始吐出的是血痰,後來是白痰,這些唾液是春夏勞動後的精血。人們喜歡食用它,因為它有補益之效。家訓說,由於燕窩稀少珍貴,價格日益昂貴,人心不古,很多人用一成燕窩和九成海風菜煎成膠,用細毛筆一點點精巧地做成窩狀,欺騙世人謀取暴利,市面上所謂的真燕窩,大多數都是假的。
真正的燕窩唾液,本性清潤,能滋補肺脾;海風菜生長在海邊岩石上,性燥溫,能斂血。現在很多人食用燕窩反而覺得燥熱,這不是燕窩的錯,而是因為摻雜了海風菜的緣故。所以,說燕窩能清潤肺脾是錯誤的,說它溫斂肺脾才是正確的。
魚翅,是鯊魚翅膀上的筋。顏色黃白,味甘辛,能補益肺脾胃,益氣血。用雞湯煮能補陽,用鴨湯煮能補陰,用肉湯煮則平補。經常食用能使人強健。
魚肚,顏色黃白,味甘。以福建黃花魚肚為佳。能補益肺脾,益精血。與烏骨老鴨一起煮食,能治療虛勞內傷。陰虛體質的人,食用半熟不透心的魚肚,能清除體內火氣,經常與老鴨湯一起食用,能增強體質。
海參,就是海螞蝗。它能吸食人血,是有毒之物。醃製海參必須用一個池子,用石灰、明礬等藥物去除其毒性,所以必須漂淨灰鹼氣才能食用,但它仍然具有發熱助陽的功效。明朝汪穎認為海參熬製成膠能滋陰,這是錯誤的。根據《傳薪集》記載,海參有毒,但能治療婦女乳汁不通,與豬蹄一起熬食能通乳。其他方面只益於口感。對於一切舊疾,吐血等症狀,食用海參會加重病情。
鱉,水中的鱉較小,俗稱團魚,也叫黃沙鱉;山中的鱉較大,俗稱山睡,形狀像龜,沒有耳朵,用眼睛聽聲音,身上有肉裙。鱉全是雌性,沒有雄性,以蛇黿為配偶,隔江噴卵,卵隨日影而孵化,是陰中陽物。《嘗毒經》記載鱉有劇毒,不能食用其肉,只能用其甲。漢唐以後的諸多本草書記載鱉肉味甘性平,無毒,能滋陰補益,並有團魚丸的藥方。
由於鱉肉味道鮮美,人們喜歡食用。家訓說應以鱉有劇毒為準確。(鱉的危害確實有明顯的證據,戒食為妙。如果與莧菜一起食用,會肚子脹痛,出血;與雞蛋一起食用,會胸悶氣急。都可用白馬尿治療。孫思邈說:與豬、兔、鴨三種肉一起食用,會損傷身體,無藥可治;與芥子一起食用,會生惡瘡;孕婦食用,會使孩子頸短。戴原禮說:長期食用會長髮背。 《名醫錄》說:薄荷煮鱉,會損傷身體,無藥可治。
又說:食用鱉肉會導致癥瘕、水腫、勞瘵、多年吐血等舊疾。藏器說,《禮記》中說食用鱉要除去醜陋的部分,指鱉頸下有像龜一樣的軟骨,食用會使人患水腫。凡是三足鱉、紅腳鱉、獨眼鱉、頭腳不能縮進殼裡的鱉、眼睛凹陷的鱉、腹部有王字、卜字紋或蛇紋的鱉,都是蛇變的。山上的鱉叫旱鱉,有毒,能致人死亡,不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