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答問》~ 卷二 (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4)

1. 24.陰火、陽火在生成上有什麼關係?

問:陽火既經偏旺,何以陰不虧,安得將陰火陰火剖而為二乎?

所謂陽偏旺陰不虧者,言偶偏則未虧,非言極偏而不虧也。人身一小天地,陰陽平則萬病息。如脈四至而近五數,舌正紅明淨無苔,是陰陽和平,人無病也。如攖七情,觸六氣,舌殊苔,色脈各見字(二十七字也),即陰陽偏而人有病。

其脈三至而虛緊沉遲,舌白無苔,是陽火不足,偏於虛寒也;若脈五至而沉數長實,或伏代不明,舌赤黃有苔,是偏於陽火也;脈五至而促、緊、弦、數、虛、洪,舌或鮮灼絳紅無苔,是偏於陰火,謂真陰被陽火逼灼已久也。諸病皆有陰火陽火之別,不獨衄吐為然。治病者不過補偏救弊,或以增為補,或以汰為補;在此以增汰為救,在彼又以不增不汰為救。

若增所不當增,汰所不當汰,一偏再偏,烏得不至乎其極?夫陽火內傷者,雖其後或成陰虧,而此時尚未陰虧,所宜力挽者也。陰火內傷者,其初僅屬偏陽,庸入誤作陰虛治而逼成之者也。惟陰火難瀉,而陽火可瀉者,試以天平譬之,左數稍多,右數如故,左重右輕,似當補右,實只須減左,以瀉為補,務得其平。不知者訾為偏師,實為堂堂正正。

蓋左邊欹重之時,多加右邊亦可暫為敷衍,然右數本如常而浮加之,即非分內應有之數。(因少而加足之謂之補,未虧而多加之謂之浮。)猶之治水,不先疏通,專築堤防,初未嘗無小效,久則淤塞氾濫而堤又不能毀,日事搶修,貽禍無窮。人生陰陽,自有定限,亦如汽機,水火相濟,火旺不抽薪而專加水,抑知盛水之鍋有定率乎?(水未虧而納火過多,亦易炸裂。)倘真水虧則機械必顯出水少之據,斯時加水未晚。

人身有舌脈,正如汽機之表尺耳。(火旺陰虧,是虛火真癆,最為難治。如子之病,雖貌瘦骨痛,口苦心熱,大便不利,有似陰虧,而察視舌黃脈數,乃偏於陽火,尚未陰虧。時醫輒指為癆,不得已名之曰陽火假癆可也。凡病甚詭詐,此非癆而詐癆也。若陰火真癆,自然生就者絕少,多因妄用滋補誤治而成。

世所稱陰虧癆瘵者,其初半屬假癆,概以六味地黃湯加減治之,似效非效。久之吐衄並作,余審其舌色,知是陽火,必重用石膏、知母、黃柏、大黃等物,減火救陰,清熱祛積,病可除根。

白話文:

問題:如果陽性火氣過旺,為什麼不會馬上導致陰性能量虧損?為什麼要把陰火和陽火區分開來討論?

所謂的陽性能量過旺但陰性能量尚未虧損,指的是在初期階段陰性能量尚未耗盡,並不是說即使嚴重失衡陰性能量也不會受影響。人體就像一個小型宇宙,陰陽平衡則百病不侵。例如脈搏每分鐘跳動四次接近五次,舌頭顏色正常紅潤且乾淨無苔,這就是陰陽平衡,人也就沒有疾病。一旦遭受情緒波動或是外在環境影響,舌苔和麪色脈象呈現異狀,即表示陰陽失調,身體開始出現問題。

如果脈搏每分鐘跳動三次,且虛弱緊繃、脈象沉遲,舌頭呈白色無苔,這表示陽性火氣不足,偏向虛寒;反之,如果脈搏每分鐘跳動五次,且沉實、快速,或隱藏不見,舌頭呈紅色帶黃苔,這表示偏向陽性火氣旺盛;脈搏每分鐘跳動五次,且呈現短促、緊繃、弦硬、快速、虛弱、膨脹,舌頭可能呈現鮮紅無苔,這表示偏向陰性火氣,代表真正的陰性能量被陽性火氣長期壓迫。

各種疾病都有陰性火氣和陽性火氣的區別,不僅僅是在出血或嘔吐的情況下。治療疾病不外乎是補充缺乏的部分,或是調整過剩的部分;在某些情況下,需要增加或減少能量來達到平衡,但在另一些情況下,卻需要保持能量的穩定,既不增加也不減少。

如果增加了不應該增加的,或是減少了不應該減少的,就會造成更嚴重的失衡,怎麼可能不導致極端的情況呢?對於內部受傷導致的陽性火氣,雖然之後可能會導致陰性能量虧損,但在這個時候,陰性能量尚未虧損,應該盡力挽回。而對於內部受傷導致的陰性火氣,最初可能只是偏向陽性,但由於誤診為陰虛而進行了錯誤的治療,最終才形成了陰性火氣。處理陰性火氣比較困難,而陽性火氣則可以透過排泄來調整,這就像是天平一樣,如果左側重量稍微超過右側,只需要減少左側的重量,就可以達到平衡。

不懂的人可能會批評這種方法是偏頗的,但實際上這是正統的方法。當天平左側的重量傾斜時,即使在右側增加重量也可以暫時維持平衡,但是這些增加的重量並不是右側應該有的。這就像是治理洪水,如果不先疏浚河道,只是專門修築堤壩,雖然一開始可能會有些效果,但久而久之就會導致河水淤積氾濫,堤壩也無法承受,每天都要進行修補,最終會帶來無窮的災難。

人體的陰性和陽性能量,就像蒸汽機一樣,水火互相制衡,如果火勢太旺,不應該只是加水,而是要考慮到鍋子的容量限制。如果水份並未虧損,但是火勢過旺,也會導致鍋子炸裂。如果真的水分虧損,機械必定會顯示出水分不足的跡象,這時再增加水分也不算太晚。

人體的舌頭和脈象,就像是蒸汽機的壓力表一樣,可以幫助我們判斷陰陽是否平衡。如果火勢過旺,陰性能量虧損,這是最難治療的虛火症狀。例如你的病情,雖然外表消瘦、骨頭疼痛、口苦心熱、排便不順,看起來像是陰性能量虧損,但是從舌頭黃色和脈象快速來看,你偏向的是陽性火氣,尚未出現陰性能量虧損。醫生往往會誤診為虛火,所以只能稱之為"陽性火氣偽虛火"。疾病往往會偽裝,這並不是真正的虛火,而是偽裝成虛火的病情。真正的陰性虛火很少見,大多是因為誤診為陰虛而進行了錯誤的滋補治療。

人們常說的陰性能量虧損虛火,一開始多半是偽虛火,用六味地黃湯加減治療,效果似有似無。久而久之,嘔血和鼻血同時發生,我審視他們的舌頭顏色,發現是陽性火氣,於是使用大量石膏、知母、黃柏、大黃等藥物,減少火氣、拯救陰性能量,清除熱毒和積滯,這樣才能根治病情。

2. 25.陰火、陽火的治療各有什麼宜忌?

問:陽火陰火之別,請再申明其義。

陽火陰火,李時珍《綱目》火部,趙學敏《本草拾遺》,徵引甚繁,無非好異矜奇,舉天火地火及動物植物各火,強辨臆斷。而於人則舉君火相火三昧火,憑虛傅會,眾說紛紛,皆是辨火類之陰陽,未揭火病之陰陽也。臟腑既有陰陽,故熱證屬陰者為陰火,熱證屬陽者為陽火。

陽火者猶言實火也(本體實熱之人,誤服滋補溫補,填實各經熱證,均謂之實火)。又外鑠之火也(如風火燥暑濕諸證,未經清理,遽進滋補,辛溫逼迫各經實火者,謂之外鑠陽火)。尤甚者為邪火。(如傷寒邪傳少陰,或傷暑邪入少陰,均能於三時中灼涸腎水,謂之邪火。

腎經本無實火,皆由他經所移。又腎不可犯,惟急從脾經大瀉邪焰,乃能挽回,稍遲則百不救一。)陰火者猶言虛火也,又內炎之火也。(或熱人誤服溫補辛散各藥,燥損真陰,或本是陽火病,誤投滋陰潤補藥,引陽火入陰分,皆可成陰火內傷。或縱欲不節,以致火旺陰虧者,皆曰虛火。

)陽火如烈日照地,受光之處熱極,而尚未虧耗,故實而可瀉;陰火如爐灰中火,被烤之炭,熱極而半已灼枯,故虛而難瀉。醫者宜辨准虛實。(法詳前論內傷各條,尤宜辨舌色為主。)看是陽火者,以雲雨之藥盪滌之,如石膏、知母、三黃、羚角、龍膽、暹犀等苦寒之品,皆涼藥之屬於陽分者,灑掃臟腑,推陳致新,必無流弊。(若邪火內傳,只有四黃大承氣湯白虎湯合用連投,急涼急下,他法必誤。

)凡尋常陽火內傷各雜證,其人亦多貌瘦骨疼,病者醫者,皆執陰虧之說,必以滋陰藥治之,膠滯淤膩,日久弄假成真,不可救藥。(陳修園有太陽當天,爝火自熄及火能生水諸說,幾乎願吃熱藥死,勿吃涼藥生矣,害人不淺。)看是陰火者,宜以滋陰之劑浸潤之,如生地、二冬、六味等甘寒之品,皆涼藥之屬於陰分者。蓋虧損已極,勉為補苴,不可用苦寒重藥,戕伐殘根,時醫尚能知之。

尤不可用溫補升提藥。燒其餘燼,則時醫多昧此理矣。

白話文:

[在討論陰火與陽火的區別上,我們再次來釐清其含義。

李時珍在其《本草綱目》的火部以及趙學敏的《本草拾遺》中,對於火的各種分類與描述繁複且多,這些不過都是為了追求新奇,他們列舉了來自天、地、動物、植物等各種形式的火,並試圖做出武斷的區別。然而,對於人體中的君火、相火、三昧火等,他們的解釋多憑空捏造,導致眾說紛紜,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深入揭示火病的陰陽屬性。既然臟腑存在陰陽,那麼,屬於陰性的熱證就是陰火,屬於陽性的熱證即為陽火。

所謂的陽火,也就是實火(指的是身體原本就過熱的人,誤服滋補或溫補的藥物,使各經絡的熱證加劇,都稱之為實火)。此外,它也是外感之火(例如風火燥暑濕等症狀,如果未能及時調理,就進食滋補的藥物,導致辛溫藥物迫使各經絡產生實火,這就稱為外感的陽火)。更嚴重的情況為邪火(如感冒後邪氣傳入少陰經,或是暑熱邪氣進入少陰經,都能在一天的三個時段中消耗腎水,這就稱為邪火。

腎經本來並不會產生實火,都是因為其他經絡的影響所致。而且,腎臟非常脆弱,必須迅速從脾經路徑大肆清除邪火,才能挽回局面,否則稍有遲疑,可能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陰火,即是虛火,同時也是內在的火(可能是體質偏熱的人誤服溫補或辛辣散發的藥物,導致真陰被燥損,或是原本是陽火病,卻誤服滋陰潤補的藥物,導致陽火侵入陰分,這些情況都可能形成內傷的陰火。或者,因過度縱慾導致陰虛火旺,都稱為虛火。

)陽火就像烈日下的炙熱,被照射的地方非常熱,但尚未造成虧耗,因此,這種情況可以實證處理,通過瀉法調理;陰火則像爐灰中的闇火,被烤的木炭雖然非常熱,但已有一半被燒焦,因此,這種情況屬於虛證,較難以瀉法調理。醫生應該分辨清楚虛實。

(詳細的治療方法可參考前面的內傷條目,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觀察舌色作為主要診斷依據。)如果遇到陽火的情況,應使用雲雨之藥進行清潔,如石膏、知母、三黃、羚羊角、龍膽草、犀牛角等苦寒的藥物,這些都是屬於陽分的涼藥,能清潔臟腑,推陳出新,不會產生副作用。(若邪火內傳,只有四黃大承氣湯、白虎湯等方劑合併使用,快速冷卻和通便,其他方法必然失敗。

)一般來說,對於普通的陽火內傷或各種雜症,患者通常會表現為消瘦、骨頭疼痛,病人和醫生往往都堅持認為是陰虧,所以會使用滋陰的藥物治療,然而,長期使用這些黏滯的藥物,最終會導致病情惡化,無法救治。(陳修園曾提出“太陽當空,微火自熄”以及“火能生水”的理論,這些觀點似乎讓人寧願選擇熱藥致死,也不願服用涼藥活命,對人造成的傷害不小。)對於陰火的情況,應使用滋陰的藥物進行滋潤,如生地、二冬、六味等地黃類的甘寒藥物,這些都是屬於陰分的涼藥。因為損耗已經非常嚴重,只能勉強補充,不能使用苦寒的重藥,以免進一步破壞殘存的根基,這一點,大部分醫生都能理解。

然而,絕對不能使用溫補升提的藥物,因為這樣會燃燒殘留的灰燼,這是許多醫生常常忽略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