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答問》~ 卷一 (25)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5)

1. 17.怎樣辨真假表裡寒熱虛實證?

惟痛症甚者,脈或伏或亂,殘難分別,專以舌辨寒熱虛實,亦可瞭然。若夏秋暴痛,多為霍亂,以藿香、砂仁、厚朴、白茯、紫蘇、陳皮、半夏、木香等藥治之。(正氣散內,原有白朮、桔梗、白芷、炙草四味,可以不用。)或因食物偶滯肚腹作痛者,以楂肉、麥芽、厚朴、枳殼、神麯等消導之。

有浮腫症,男子自上腫下謂之順,自下腫上謂之逆,女人順逆與男子相反,拘書多言難治。張太守云:陽與陰本不同。理固如此。而論治,則察其起於某經,即以初起之經,究分寒熱虛實治之,不必群於順逆之說,所謂正本清源之治也。腫在四肢者,起自脾經,腫之皮不發亮,指按成窟,許久不起,重按至底,毫無應痛者,虛寒濕腫也。

全舌淡白,或有白水浮脹,六脈遲弱而濡滑,腫之皮光亮,如鵝喉吹脹,或肉中隱有紅色,指按不成窟,隨手即起,輕按之似鼓皮形,重按之至骨隱隱作痛者,實熱濕腫也。全舌紅紫,或有黃苔,有罅裂,舌根多膩,六脈洪數,右關脈或更數而沉實。張太守云:腫症以指按之成窟者多,不成窟者少,虛寒濕也;不成窟者多,成窟者少,實熱濕也。以多者論,不以少者論。

蓋病多詐偽,真假宜分,其多成窟者,乃真虛寒濕證,其少不成窟者,乃假實熱證也;其多不成窟者,乃真實熱濕證,其少有成窟者,乃假虛寒濕也。然必自脾胃經起,而延及別經,宜分別真假,專經調治。如脾虛寒濕腫者,以四君子或六君子湯(均白朮為君,茯苓為臣,參草為佐使。

)或補中益氣湯去升、柴加茯苓治之,如脾實熱濕腫,以承氣加木通湯,或白虎加車前湯,或將軍駐防湯,或二味瀉脾湯、(冬瓜老鴨湯是也,)知柏澤瀉湯、三黃瀉濕湯,或專用或兼用治之。

脾經獨虛發腫者,皮必不亮,手輕按即成窟,許久不起,舌中淡白,右關脈必弱濡而帶滑,以補中益氣湯去升、柴,重用白朮加茯苓治之;脾經獨濕發腫者,以手輕按極似水軟,指到即下,隨指即起,皮以發亮,口不渴,舌中有白水漲,右關脈濡滑,俗名發水腫,以五苓散治之(豬苓、茯苓、白朮、澤瀉、肉桂也);脾熱眼胞腫疼者,柴苓煎治之,胃表邪面浮腫痛者,葛根湯治之;胃熱面黃胖腫者濕氣也,和中丸治之;胃虛有濕腫,皮色不亮,指輕按即成窟,久而不起者,土不勝濕也。舌中淡白有水漲,右關脈弱濡,以香砂六君子湯治之。

胃實有水腫,胸腹先腫後喘,或腫而不喘,胃經蓄水也。皮帶光亮,手按似水軟,手起隨起,舌中有黃苔白膩浮脹,右關脈沉實,以五皮飲治之,甚則用金匱腎氣丸治之。有脾胃虛寒,土不能制水,上泛而肢體浮腫者,口不渴,舌中色白,右關脈遲弱,大小便通利,名為陰水泛腫,以實脾飲治之。

白話文:

17.怎樣辨真假表裡寒熱虛實證?

疼痛嚴重時,脈象可能沉伏或紊亂,難以區分,此時可專注觀察舌象來判斷寒熱虛實,也能清楚分辨。如果夏秋季節突然劇烈疼痛,多為霍亂,可用藿香、砂仁、厚朴、白茯苓、紫蘇、陳皮、半夏、木香等藥物治療。(正氣散中原本的白朮、桔梗、白芷、炙甘草四味藥,可以不用。)或是因為食物偶然停滯於腹部而引起的疼痛,可用山楂肉、麥芽、厚朴、枳殼、神麴等消導藥物治療。

有浮腫症,男性從上往下腫叫順腫,從下往上腫叫逆腫,女性的順逆與男性相反,古書上多說難以治療。張太守說:陽與陰本來不同。道理確實如此。但論治療,則要觀察腫脹從哪條經絡開始,就從初起經絡的寒熱虛實來治療,不必拘泥於順逆之說,這就是所謂的「正本清源」的治療方法。四肢浮腫,起於脾經,腫脹的皮膚不光亮,手指按壓後會留下凹陷,很久才能恢復,用力按壓到最底部,沒有痛感,這是虛寒濕腫。

舌苔全白,或有白水樣浮腫,六脈遲弱而濡滑,腫脹的皮膚光亮,像鵝頸吹氣一樣膨脹,或者肉中隱約透紅,手指按壓後不留凹陷,一放手就恢復原樣,輕按像鼓皮一樣,重按至骨頭隱隱作痛,這是實熱濕腫。舌苔全紅紫,或有黃苔,有裂紋,舌根部黏膩,六脈洪數,右關脈可能更數而沉實。張太守說:腫症以手指按壓後留下凹陷的多,不留凹陷的少,是虛寒濕腫;不留凹陷的多,留下凹陷的少,是實熱濕腫。以多者論斷,不以少者論斷。

疾病多有虛實表裡之詐,真假需要區分,大多數按壓後留下凹陷的是真正的虛寒濕證,少數按壓後不留凹陷的是假的實熱證;大多數按壓後不留凹陷的是真正的實熱濕證,少數按壓後留下凹陷的是假的虛寒濕證。但是,必須從脾胃經開始,然後蔓延到其他經絡,應該區分真假,針對經絡治療。如果脾虛寒濕腫,用四君子湯或六君子湯(都以白朮為君,茯苓為臣,人參、甘草為佐使),或補中益氣湯去升麻、柴胡,加茯苓治療;如果脾實熱濕腫,用承氣湯加木通,或白虎加車前子湯,或將軍駐防湯,或二味瀉脾湯(冬瓜老鴨湯也是),知柏地黃丸加澤瀉,三黃瀉濕湯,可以單獨使用或合用治療。

脾經單獨虛證引起的腫脹,皮膚一定不光亮,輕輕按壓就會留下凹陷,很久才能恢復,舌苔淡白,右關脈一定弱濡而滑,用補中益氣湯去升麻、柴胡,加重白朮、茯苓治療;脾經單獨濕證引起的腫脹,輕輕按壓像水一樣柔軟,手指按下去,立刻凹陷,放手就恢復原樣,皮膚光亮,口不渴,舌苔有白水樣浮腫,右關脈濡滑,俗稱發水腫,用五苓散治療(豬苓、茯苓、白朮、澤瀉、肉桂);脾熱眼瞼腫痛,用柴胡桂枝湯治療;胃表邪氣引起的臉部浮腫疼痛,用葛根湯治療;胃熱引起的臉色發黃、肥胖浮腫,是濕氣,用和中丸治療;胃虛有濕腫,皮膚不光亮,輕輕按壓就會留下凹陷,很久才能恢復,是土不勝濕。舌苔淡白有水樣浮腫,右關脈弱濡,用香砂六君子湯治療。

胃實有水腫,胸腹先腫後喘,或者腫而不喘,是胃經蓄水。皮膚光亮,按壓像水一樣柔軟,放手就恢復原樣,舌苔有黃苔白膩浮腫,右關脈沉實,用五皮飲治療,嚴重則用金匱腎氣丸治療。脾胃虛寒,脾土不能制水,水向上泛而導致肢體浮腫,口不渴,舌苔顏色白,右關脈遲弱,大小便通利,稱為陰水泛腫,用實脾飲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