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碎金》~ 卷之三 (2)
卷之三 (2)
1. 卷之三
水鬱之發
陽氣乃闢,陰氣暴舉,大寒乃至,川澤嚴凝,寒霧結為霜雪,甚則黃黑昏翳,流行氣交,乃為霜殺,水乃見祥。故民病寒客心痛,腰椎痛,大關節不利,屈伸不便,善厥逆,痞堅腹滿。陽光不治,空積沉陰,白埃昏瞑,而乃發也。其氣二火前後,(謂君相二火前後)。太虛深玄,氣猶麻散,微見而隱,色黑微黃,怫之先兆也。
木鬱之發
太虛埃昏,雲物以擾,大風乃至,屋發折木,(木有變,故民病胃脘為心而痛,上肢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甚則耳鳴眩轉,目不識人,善暴僵仆。太虛蒼埃,天山一色,或為濁色,黃黑郁若,橫云不起,雨而乃發也,其氣無常。長川草偃,柔葉呈陰,松吟高山,虎笑岩岫,怫之先兆也。
火鬱之發
太虛腫翳,大明不彰,炎火行,大暑至,山澤燔燎,林木流津,廣廈騰煙,土浮霜滷,止水乃減,蔓草焦黃,風行惑言,濕化乃後。故此病少氣,瘡瘍癰腫,脅腹胸背,面首四肢,䐜憤臚脹,瘍疿嘔逆,瘛瘲骨痛,節乃有動,注下溫瘡,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乃少,目赤心熱,甚則瞀悶懊憹,善暴死。刻中大溫,汗濡玄府,其乃發也,其氣四。
動復則靜,陽極反陰,濕令乃化。華髮水凝,山川冰雪,焰陽午澤,怫之先兆也。
又曰:「水發而雹雪,土發而飄驟,木發而毀折,金髮而清明,火發而熏昧。」
十二變
報德以德,報化以化,報政以政,執令以令,氣高則高,氣下則下,氣後則後,氣前則前,氣中則中,氣外則外,佐之常也。故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泄甚則水閉,胕腫隨氣所在,以言其變耳。
五郁捷法
木鬱達之,所謂吐者,令其調達也(木鬱之發,飛屋折木)。
火鬱發之,所謂發散,令其疏散也(火鬱之發,山澤焚燎,林木流津,廣廈騰煙,土浮霜滷,止水乃減,蔓草焦黃。)
金鬱泄之,所謂令其滲泄,解表利小便也。(金鬱之發,天潔地明,草木蒼干。)
土鬱奪之,所謂下泄,令其無壅礙也。(土鬱之發,岩谷震驚,擊石飛空,洪水乃泛,川流蔓衍,田牧土駒。)
水鬱折之,所謂抑其沖逆也,鴻也(水鬱之發,大寒乃至,川澤嚴凝。)
以上通其五法,乃氣同調,復視其虛實而調之,乃治病之大體也。非明造化者不論至此,其弗之應,必有先兆,誠以氣之勝復而致然也。其以氣之所司與夫勝復所致,其應驗如此。
十干配臟腑歌:
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庚配大腸辛配肺,壬屬膀胱癸腎當。
五臟配六腑歌:
心合小腸肝合膽,脾連於胃腎膀胱,命門卻向三焦配,肺臟還歸對大腸。
手足三陰三陽配五臟六腑歌:
太陽小腸手之經,陽明所屬大腸尋,少陽三焦太陰主,厥陰包絡少陰心,太陽膀胱足之端,陽明所屬胃相干,太陽脾土少陽膽,少陰腎水厥陰肝。
白話文:
[卷之三]
水鬱之發
陽氣被抑制,陰氣突然盛起,寒氣逼至,河流湖澤凝固結冰,寒霧凝結成霜雪,嚴重時則天空昏暗一片,陰寒之氣流行交錯,造成霜害,水災也隨之而至。因此百姓會患上寒邪入侵心臟疼痛、腰椎疼痛、關節活動不利、屈伸不便、容易厥逆(肢體厥冷)、腹部脹滿等症狀。陽氣無法治療疾病,寒邪積聚於體內,導致頭昏眼花,最終發病。疾病初期,會有兩種熱邪在前後交替出現(指君火與相火)。體內氣機運行紊亂,如同麻痺散亂,隱隱約約,面色呈現暗黑微黃,這是疾病的先兆。
木鬱之發
天空昏暗,雲氣翻騰,大風襲來,房屋倒塌,樹木折斷(木氣失常)。因此百姓會患上胃脘部疼痛如心痛、上肢兩脅疼痛、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嚴重時則耳鳴眩暈、視物不清、容易突然昏倒。天空呈現灰暗之色,山巒一片蒼茫,或者呈現混濁的黃黑之色,烏雲密佈,久久不下雨,疾病就會爆發。其氣機變化無常。河川中水草傾倒,柔弱的葉子顯現陰氣,松樹在高山上低吟,老虎在山岩中咆哮,這些都是疾病發作的先兆。
火鬱之發
天空呈現腫脹昏暗,陽光不顯,炎熱之火流行,酷暑來臨,山澤焚燒,樹木流出汁液,房屋冒煙,土地乾燥龜裂,積水減少,蔓草焦黃,狂風四起,人們胡言亂語,濕邪化為火邪之後。因此會患上氣短、瘡瘍癰腫,胸脅腹背、面部以及四肢疼痛,腹部脹滿,嘔吐逆氣,抽搐、骨痛,關節活動,下焦溫熱性瘡瘍,腹部劇痛,出血,精液減少,眼睛紅腫,心煩意亂,嚴重時會神志昏迷,痛苦煩躁,容易突然死亡。疾病發作時,體內有強烈的溫熱之氣,汗出濕潤內臟,疾病就爆發了,其氣機紊亂,四處流竄。
動則歸於靜,陽氣到達極點則轉化為陰氣,濕邪則化為熱邪。頭髮花白,水凝結成冰雪,陽光照射在濕地上,這些都是疾病的先兆。
又說:「水氣鬱結則降雹雪,土氣鬱結則降暴雨,木氣鬱結則摧毀樹木,金氣鬱結則天氣清明,火氣鬱結則煙霧瀰漫。」
十二變
以德報德,以化報化,以政報政,執法如法,氣機上升則上升,氣機下降則下降,氣機滯後則滯後,氣機提前則提前,氣機在中間則在中間,氣機在外則在外,輔助氣機的運行,這是常理。所以風邪盛則引起運動,熱邪盛則引起腫脹,燥邪盛則引起乾燥,寒邪盛則引起浮腫,濕邪盛則引起濕潤,泄瀉過度則導致水液閉阻,腫脹隨氣機所到之處而出現,以此來解釋疾病的變化。
五鬱捷法
木鬱用疏泄之法,所謂的「吐」,就是讓它疏通暢達(木鬱之發,飛屋折木)。
火鬱用發散之法,所謂的「發散」,就是讓它疏通散解(火鬱之發,山澤焚燎,林木流津,廣廈騰煙,土浮霜滷,止水乃減,蔓草焦黃)。
金鬱用泄瀉之法,所謂的「滲泄」,就是解表利小便(金鬱之發,天潔地明,草木蒼干)。
土鬱用瀉下之法,所謂的「下泄」,就是讓它沒有阻塞(土鬱之發,岩谷震驚,擊石飛空,洪水乃泛,川流蔓衍,田牧土駒)。
水鬱用抑遏之法,所謂的「抑」,就是抑制它的沖逆之氣(水鬱之發,大寒乃至,川澤嚴凝)。
以上是治療五鬱的總體方法,要根據氣機的運行狀況來調整,還要觀察虛實來治療,這是治療疾病的大原則。如果不是明白造化之理的人,就不能論述到此。如果治療沒有效果,一定有先兆,這是因為氣機的盛衰變化而導致的。根據氣機所主管的臟腑和盛衰變化所引起的反應,可以驗證其效果。
十干配臟腑歌:
甲木配膽,乙木配肝,丙火配小腸,丁火配心,戊土配胃,己土配脾,庚金配大腸,辛金配肺,壬水配膀胱,癸水配腎。
五臟配六腑歌:
心與小腸相通,肝與膽相通,脾與胃相通,腎與膀胱相通,命門與三焦相通,肺與大腸相通。
手足三陰三陽配五臟六腑歌:
手太陽小腸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足太陽膀胱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