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碎金》~ 卷之三 (1)
卷之三 (1)
1. 卷之三
五運化生並歌括
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壬化木,戊癸化火。
歌曰:甲已化土乙庚金,丁壬化木盡成林,丙辛化水滔滔去,戊癸南方火炎侵。
六氣交節生氣並歌括
初之氣,自舊歲大寒至今歲春分,屬厥陰風木,謂之生氣;二之氣,自春分至小滿,屬少陰君火,謂之舒氣;三之氣,自小滿至大暑,屬少陽相火,謂之長氣;四之氣,自大暑至秋分,屬太陰濕土,謂之化氣;五之氣,自秋分至小雪,屬陽明燥金,謂之收氣;六之氣,自小雪至大寒,屬太陽寒水,謂之嚴氣。以上每候六十日,所運寒水迭,驗生成之機,明水旱之徵,識災祥之變也。
歌曰:大寒厥陰氣之初,春分君火二之居,小滿少陽三之氣,大暑太陰四氣呼,秋分陽明五之氣,太陽小雪六之餘。
標本運氣歌
少陽從本為相火,太陰從本濕土坐,厥陰從中火是家,陽明從中濕是我,太陽少陽標本從,陰陽二氣相包裹,風從火斷汗之宜,燥與濕兼下之可,萬病能將火濕分,撤開軒岐無縫鎖。
十二經絡水火分治法
膽與三焦尋火治,肝和包絡都無異,脾胃長將濕處求,肺與大腸同濕治,腎與膀胱心小腸,寒熱臨時旋商議,裡寒表熱小腸溫,裡熱表寒心腎熾。十二經,最端的,四經屬火四經濕,四經有熱有寒時,攻裡解表細消息,裡熱表寒宜越竭,表熱裡寒宜汗釋。濕同寒,火同熱,寒熱到頭無兩說,六分分來半分寒,寒熱中停真浪舌。
休治風,休治燥,治得火時風燥了,當解表時莫攻裡,當攻裡時莫解表。表裡如或兩可攻,後先內外分多少,治濕無過似決川,此個筌蹄最分曉,濕熱上甚以汗為,苦濕甘辛發宜早,感謝軒岐萬世恩,爭奈醯雞笑天小。
麻徵均學醫指南詩
不讀本草,焉知藥性?專泥藥性,決不識病。假饒識病,未必得法,識病得法,工中之甲。能窮《素問》,病受何氣,便知用藥,當擇何味。
又曰:不誦十二經絡,開口動手便錯。不通五運六氣,檢遍方書何濟?經絡明認得標,運氣明認得本,求得標只取本,治千人無一損。
五郁之發
土鬱之發,岩谷震驚雷,殷氣交埃昏黃黑,化為白氣,飄驟高深,擊石飛空,洪水乃從,川流漫衍,田牧土駒。化氣乃敷,善為時雨,始生始長,始化始成。故民病心腹脹,腸鳴而為數後,甚則心痛脅䐜,嘔吐霍亂,飲發汪下,胕腫身重。云奔雨府,霞擁朝陽,山澤埃昏。其乃發也,以其四氣(謂夏至後三十二日起至秋分日也)。
云橫天山,浮游生滅,怫之先兆也。
金鬱之發
天潔地明,風清氣切,大涼乃舉,草樹浮煙,燥氣以行,霿霧數起,殺氣來至,草木蒼干,金乃有聲。故民病咳逆,心脅滿引少腹,善暴痛,不可反側,嗌乾面陳色惡。山澤焦枯,土凝霜滷,怫乃發也,其氣五(謂秋分後至立冬後五十四日內也)。夜零白露,林莽聲淒,怫之兆也。
白話文:
[卷之三]
五運化生並歌括
甲與己化生土,乙與庚化生金,丙與辛化生水,丁與壬化生木,戊與癸化生火。
歌訣:甲己化土乙庚金,丁壬化木已成林,丙辛化水滔滔去,戊癸南方火炎侵。
六氣交節生氣並歌括
第一個氣候,從舊年的冬至到大寒到今年的春分,屬於厥陰風木,稱為生氣;第二個氣候,從春分到小滿,屬於少陰君火,稱為舒氣;第三個氣候,從小滿到大暑,屬於少陽相火,稱為長氣;第四個氣候,從大暑到秋分,屬於太陰濕土,稱為化氣;第五個氣候,從秋分到小雪,屬於陽明燥金,稱為收氣;第六個氣候,從小雪到冬至,屬於太陽寒水,稱為嚴氣。以上每個氣候持續六十天,寒水氣候交替運轉,可以驗證萬物生長的機理,預測旱澇災害的徵兆,辨識吉凶禍福的變化。
歌訣:大寒厥陰氣之初,春分君火二之居,小滿少陽三之氣,大暑太陰四氣呼,秋分陽明五之氣,太陽小雪六之餘。
標本運氣歌
少陽之氣本源是相火,太陰之氣本源是濕土,厥陰之氣在中間,陽明之氣也在中間,太陽和少陽之氣是標本關係,陰陽二氣互相包裹。風邪從火邪中斷絕汗液的產生,燥邪和濕邪同時治療效果更好,各種疾病都能夠區分火邪和濕邪,解開軒轅黃帝與岐伯醫學的奧秘。
十二經絡水火分治法
膽經與三焦經用溫熱的方法治療,肝經和包絡經治療方法相同;脾經與胃經治療濕邪,肺經和大腸經也用同樣方法治療濕邪;腎經與膀胱經、心經和小腸經,則要根據寒熱情況靈活應對。裡寒表熱用溫小腸的方法治療,裡熱表寒則用溫腎心的方法治療。十二經絡中,四條經絡屬火,四條經絡屬濕,四條經絡兼有寒熱,治療時要仔細區分表裡,裡熱表寒宜用攻裡的方法治療,表熱裡寒宜用發汗的方法治療。濕邪和寒邪同治,火邪和熱邪同治,寒熱到了極點沒有兩種說法,六分寒邪佔一分熱邪,寒熱均衡是真正的健康狀態。
不要治療風邪和燥邪,治療了火邪,風燥自然就好。當需要解表時不要攻裡,當需要攻裡時不要解表。表裡症狀都有時,要根據輕重緩急來決定先後順序及內外治療,治療濕邪要像決洪水一樣徹底,這是治療濕邪的關鍵,濕熱嚴重可用發汗治療,辛甘苦味藥物要及時使用,感謝軒轅黃帝和岐伯的恩德,可惜有些庸醫卻自以為是。
麻徵均學醫指南詩
不讀《本草綱目》,怎能知道藥物的藥性?只拘泥於藥性,一定辨認不出疾病。即使辨認出疾病,也不一定能掌握治療方法,只有辨認出疾病並掌握治療方法,才能成為醫學高手。能夠深入研究《黃帝內經素問》,就能了解疾病的發生與氣候的關係,從而選擇合適的藥物。
又說:不熟練掌握十二經絡,一開口動手就容易出錯。不懂五運六氣,翻遍醫書也沒有用。經絡要清楚辨認其標本,運氣要清楚辨認其本源,找到疾病的標證就治療其本源,這樣治療上千人也不會出錯。
五鬱之發
土鬱之氣發作時,山谷震動,雷聲轟鳴,陰氣與濁氣混合,昏暗一片,變成白色的氣體,迅速上升,撞擊岩石飛向空中,洪水從而湧現,漫延田野牧場,土地龜裂。氣候轉好,降下甘霖,萬物開始生長,然後開花結果。因此人們會患上心腹脹滿,腸鳴腹瀉,嚴重者會心痛,嘔吐霍亂,飲水後排洩物增多,肢體腫脹,身體沉重。就像暴雨來臨,彩霞籠罩著朝陽,山澤昏暗。土鬱之氣發作的時間,是在夏至後三十二天到秋分這段時間。
雲氣橫亙在天山上,飄浮不定,是土鬱之氣發作的先兆。
金鬱之發
天空晴朗,大地光明,風清氣爽,天氣寒冷,草木上冒出輕煙,燥氣運行,霧氣瀰漫,殺氣逼人,草木枯萎,金氣開始發聲。因此人們會患上咳嗽,心脅滿脹牽引少腹,容易突然劇烈疼痛,無法翻身,咽喉乾燥,面容憔悴,顏色不好。山澤乾枯,土地凝結,霜露結冰,金鬱之氣發作了,時間在秋分後到立冬後五十四天內。夜晚聽到白露落下,樹林中傳來淒涼的聲音,是金鬱之氣發作的先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