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昌

《奇方類編》~ 奇疾方 (4)

回本書目錄

奇疾方 (4)

1. 睛垂至鼻

人睛忽垂至鼻,如黑角塞,痛不可忍。或時時大便血出痛苦,名曰:肝脹。用羌活煎汁服數盞,自愈。(夏子益奇疾方)

白話文:

眼睛突然下垂到鼻子附近,像黑角卡住一樣,疼痛難忍。有時還會經常便血,痛苦不堪,這叫做肝脹。用羌活煎汁服用幾碗,就能自癒。(出自《夏子益奇疾方》)

2. 腸頭挺出

秋冬持胡荽子,醋煮熨之,甚效。(胡荽即原荽也),(孟詵食療本草)

白話文:

秋冬季節,用芫荽籽用醋煮熱後,熱敷患處,效果很好。(芫荽就是芫荽)

3. 大腸蟲出

不斷,斷之復生,行坐不得,鶴蝨末水調半兩服,自愈。(鶴蝨,似是狐貍臊子。忌酒肉),(怪疾奇方)

白話文:

大腸蟲症持續不斷,反覆發作,患者無法行走坐臥。服用半兩鶴蝨末用清水調服,便自行痊癒。(鶴蝨,形似狐狸的臊腺。忌酒肉)

4. 口內肉球

有根如線五寸余,如釵股吐之,乃能食物,捻之則痛徹心。麝香一錢,研水服之,三日自消。(夏子益奇疾方)

白話文:

口腔內長出肉球,形似線狀,長約五寸,像髮簪的簪股一樣可以伸出來,因此能進食。但如果用手捻動它,就會痛徹心扉。用一錢麝香研磨後用水送服,三天後就會自行消退。(出自《夏子益奇疾方》)

5. 食鴨成瘕

宋元祐中有人食鴨成癥瘕,醫以秫米研粉調水服之。須臾煩躁,吐出一鴨雛而瘥。

按《千金方》治食鴨肉成病,胸滿亦不能食。以秫米湯下盞飲之(秫,乃粟之黏者,今所謂糯粟也)。

白話文:

宋朝元祐年間,有人吃了鴨子後得了腹部腫塊(癥瘕),醫生用秫米磨成粉末,加水給他喝。不久,他就感到煩躁不安,吐出一隻小鴨子後病就好了。

據《千金方》記載,治療因吃鴨肉而導致胸部滿悶、無法進食的疾病,可以用秫米湯(秫米是黏性粟米,也就是現在的糯米)少量服用。

6. 腹中鱉瘕

平時嗜酒,血入於酒則為酒鱉;平時多氣血,凝於氣則為氣鱉;虛勞、錮冷、敗血雜痰,則為血鱉;搖頭掉尾如蟲行之,上侵人咽,下蝕人肛,或附脅背,或隱胸腹,大則如鱉,小或如錢。治法惟用蕪荑炒,煎服之。兼用暖胃、益血、理中之類,乃可殺之。若徒事雷丸、錫灰之類,無益也。(仁齋直指方)

白話文:

平常喜歡喝酒的人,血液混雜在酒中就形成酒積;平常氣血旺盛的人,氣血凝結就形成氣結;體虛勞累、受寒、血液敗壞混雜痰液,就會形成血塊;這些積塊在體內蠕動,像蟲子一樣,向上可以侵犯咽喉,向下可以腐蝕肛門,或者附著在脅肋後背,或者隱藏在胸腹部,大的像鱉一樣,小的像銅錢一樣。治療方法只有用炒過的蕪荑煎服。同時配合溫暖胃氣、滋補血液、調理脾胃等藥物,才能有效去除。如果單獨使用雷丸、錫粉等藥物,是沒有效果的。

7. 眉毛動搖

目不能交睫,喚之不應,但能食。用蒜三兩杵汁,調酒飲即愈。(夏子益奇疾方)

白話文:

眉毛動搖:眼睛無法閉合,叫他也不應,但還能吃東西。用三兩蒜頭搗成汁,調酒喝下去就能痊癒。(出自《夏子益奇疾方》)

8. 頭風畏冷

一人頭風畏冷,首裹重綿三十年不愈。以蕎麥粉二升,水調作二餅,更互合頭上,微汗即愈。(李樓怪證奇方),(按此方先裝溪伯治族祖經驗)

白話文:

某人頭痛怕冷,頭部沉重裹綿三十年未癒。用蕎麥粉二升,加水調成兩個餅,輪流敷在頭上,微微出汗就好了。(出自李樓的奇方怪證),(據說此方是溪伯治療祖先的經驗方)

9. 舌上血出

如針孔者,淡豆豉三升煮沸,服一升,日三服。(葛氏方)

又,血出如箸孔者,巴豆一枚,亂髮、雞子火燒研,酒服。(聖惠方)

白話文:

舌頭出血:

如果出血像針孔一樣小,用淡豆豉三升煮沸,每次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出自葛氏方)

如果出血像筷子孔一樣大,用巴豆一枚,與燒焦的頭髮和雞蛋一起研磨成粉末,用酒送服。(出自聖惠方)

10. 傷寒舌出

過寸者,梅花片腦半分為末,摻之,隨手即愈。

白話文:

舌頭伸出超過一寸,可以用梅花片和腦子各半研磨成粉末,混合後敷上,就能很快痊癒。

11. 舌出不能入

蓖麻油醮紙作燃燒,煙燻之即收。(集驗秘方)

白話文:

用蓖麻油浸過的紙點燃,用煙熏患處即可見效。

12. 重舌涎出

水漿不入太陰。玄精石二兩,牛黃、硃砂、龍腦一分為末,以鐵針舌上去血,鹽湯漱口,摻末咽津,神效。(聖惠方)

白話文:

舌頭沉重,口水流出,是因為體液無法進入太陰經。取玄精石二兩,牛黃、硃砂、龍腦各一分,研磨成粉末。用鐵針挑破舌頭上的瘀血,用鹽水漱口,然後將藥粉末含入口中,並吞咽口水,效果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