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八 (3)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十八 (3)

1. 失精脫營證

飲食居處,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精氣,病從內生。先富後貧,病曰失精。先貴後賤,病曰脫營。外身漸瘦,內無精神,非藥可治。

又有鬱結在脾,不斷飲食,午後發熱,酉戌時退,或煩悶渴嘔,或坐臥如癡,喜向暗處,婦人經少,男子溺澀,皆郁病也。

更有失名利之士,有志恢圖,過於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因而內熱,亦郁病也,宜歸脾湯梔子,隨症調攝。

2. 木鬱

胠脅脹滿,目赤暴痛,此木鬱也,治宜達之。達者,通暢之義也。

3. 火鬱

咳嗽痰喘,風疹潮熱,此火鬱也,治宜發之。發者汗之也,升舉之也。

4. 土鬱

食滯中焦,痰凝脾臟,熱壅腸胃,皆土鬱也,治宜奪之。奪者攻下也,劫而衰之也。

5. 金鬱

癃閉氣喘,脹滿不眠,皆金鬱也,治宜泄之。泄者,滲泄而利小便,疏通其氣也。

6. 水鬱

水腫脹滿,二便阻隔,皆水鬱也,治宜折之。折者,制御也,伐而挫之也,漸殺其勢也。

澄按:五郁之治,各存其法,然邪氣之客,正氣必損,故必調平正氣,以復其常。於治郁之後,苟調其氣,而尚未平復,則當益其所不勝以制之。如木鬱不已,當清肺金;火鬱不已,當滋腎水;水鬱不已,當補脾土;金鬱不已,當引火歸原;土鬱不已,當養肝調氣。此皆以其所畏而治之,即過者折之之理也。

7. 心郁

神氣昏昧,心胸微悶,主事健忘。治宜肉桂黃連石膏、菖蒲之類。

8. 肝鬱

兩脅膨脹,噯氣連連有聲。治宜青皮川芎、吳茱之類。

9. 脾郁

中脘微滿,生涎少食,四肢無力。宜陳皮半夏蒼朮之類。

10. 肺郁

皮毛燥而不潤,欲嗽而無痰。治宜桔梗麻黃、豆豉之類。

11. 腎郁

小腹堅硬,精髓乏少,或濁或淋,不能久立。治宜肉桂茯苓、小茴香之類。

12. 膽郁

口苦,身微潮熱往來,惕惕然如人將捕之狀。治宜柴胡竹茹乾薑之類。

13. 氣鬱

胸滿脅痛,脈沉而澀。宜二陳湯蒼朮川芎香附,或分氣飲四七湯木香沉香砂仁檳榔之類。

14. 血鬱

四肢無力,能食便血,脈沉澀而芤。宜四物湯桃仁紅花川芎香附、丹皮,或越鞠丸肉桂五靈脂大黃、朴硝之類。

15. 痰鬱

動則喘,寸口脈沉而滑。宜二陳湯加南星、海石、枳殼香附瓜蔞,或化痰丸

16. 食鬱

噯酸胸滿,腹脹不能食,或嘔酸水,惡聞食氣。宜二陳湯保和丸枳實三稜山楂、蓬朮、卜子之類。

17. 火鬱

瞀悶,小便赤澀而數,骨髓中熱,肌痹熱,捫之烙手。宜二陳湯黃連青黛、貝母、蒼朮梔子川芎,或火鬱湯黃芩、花粉、梔子、石膏、童便、綠豆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