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二 (6)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十二 (6)

1. 虛損陰虛咳嗽治法

沈朗仲曰:陰虛多火,偶感客邪,其蒸熱咳嗽,雖異平時,然察其脈,不能便顯浮緊之象,但較平時,必然稍旺。慎忽輕用疏風散表,以風藥性皆上升,嗽喘咸非所宜。亦不可妄與清肺止嗽,轉傷胃氣,為害不淺。蓋陰虛火旺,元氣損傷,雖有客邪,切忌升發散表。誤用風藥,則風乘火勢,火助風威,以煽動陰邪,輕則虛陽擾亂不寧,重則氣隨汗脫而斃。

蓋邪氣方張,如日之東昇,雖有合劑,遏之愈逆,不獲已而用藥,只宜小劑蔥白、香豉以解散之。若陰虛原不太盛,小建中、黃耆建中亦無妨礙。誤用保肺藥,則咳嗽益甚,即於建中稍加萎蕤、細辛以搜散之,俟其勢衰脈虛,確遵趙以德甘寒杜風清熱之例,庶無差誤。如六味合生脈,去山萸肉,倍地黃、人參,加萎蕤,大劑作湯,晨夕兼進,合標本而為施治。服後咳嗽稍減,蒸熱未除,此虛陽不能斂制也。

如牛膝、鱉甲以滋下元,分先後而為處裁。然鱉甲非九肋者,必不能應手也。

白話文:

沈朗仲表示:在陰虛的情況下,身體火氣旺盛,偶爾受到外來的病邪影響,會出現熱咳的症狀,這種情況和日常的咳嗽有所不同。但是從脈搏來看,不會立即呈現出浮緊的特徵,只是比較平時,脈搏會稍微強烈一些。在這情況下,千萬不要輕易使用疏散風邪的藥物,因為這些藥物的特性是向上提升,對於咳嗽和喘息都不適宜。同時,也不可胡亂給予清肺止咳的藥物,這樣會傷害到胃氣,危害不小。

因為陰虛火旺,身體的元氣受損,雖然有外來的病邪,但絕對要避免提升和疏散表層的病邪。如果誤用了風藥,風力會乘著火勢,火又會助長風的力量,煽動陰邪,輕則導致虛陽煩亂不安,嚴重的話,氣血會隨著汗水流失,甚至危及生命。

當邪氣正盛的時候,就像太陽初升,即使有合適的藥物,也會因抑制過度而產生反效果。不得已要用藥的時候,只適合用少量的蔥白和香豆豉來疏散它。如果陰虛不是非常嚴重,服用小建中湯或黃耆建中湯也沒有問題。如果誤用了保護肺部的藥物,咳嗽會更加嚴重,這時可以在建中湯中加入萎蕤和細辛來搜尋和疏散,等到病情減緩,脈搏虛弱,就應該遵循趙以德的甘寒杜風清熱的原則,這樣纔不會出差錯。例如六味地黃丸配合生脈散,去掉山茱萸,加倍使用地黃和人參,再加入萎蕤,製成大量的湯藥,早晚各服用一次,綜合治療根本和表面的問題。服用後,咳嗽會稍微減輕,但熱氣仍未消退,這是因為虛陽無法得到控制。

像是牛膝和鱉甲可以滋補下元,按照病情的先後來調整。然而,如果不是九肋的鱉甲,效果一定不會立竿見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