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七 (4)
上集卷之十七 (4)
1. 痰飲
痰飲積於腸胃之間,空隙之地,中下二焦。其人素肥今瘦,水走腸間,轆轆有聲,心中極冷,以溫藥和之,宜桂苓甘術湯。
2. 懸飲
懸飲,虛懸流走不定,隨氣上下出入,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十棗湯。
3. 溢飲
飲積胸中,不能久留,滿而必溢,飲水流於四肢,當汗不汗,四肢沉重,身體疼痛。大青龍湯汗之。
4. 支飲
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分干分支,而旁流曲引,別滲腰背胸脅。五苓散,澤瀉湯利之。
5. 伏飲
伏於膜原經絡骨節之地,膈滿嘔吐,喘咳寒熱,腰背痛,目淚出,其人振振惡寒,身瞤惕。倍術丸。
6. 清痰
生於脾,多腹痛,或二便不通。
7. 濕痰
亦脾之所生。四肢倦怠,或久瀉積垢,或淋濁白淫。
8. 食痰
食積之所化,或挾瘀血,內成窠囊痞塊,外為痞滿堅硬。保和丸主之。
9. 郁痰
痰留胃脘,吞酸嘈雜,嘔吐食少,噎膈噯氣。越鞠丸。又方,殭蠶、瓜蔞、訶子、貝母、五倍子。
10. 火痰
上衝頭面烘熱,或眉稜、鼻、額作痛。用茯苓、五味、半夏、甘草、細辛、乾薑,大黃。
11. 酒痰
飲酒太過,乾嘔噯氣,腹痛作瀉。白龍丸。
12. 伏痰
略有感冒,便發哮嗽,呀呷有聲。烏巴丸。
13. 燥痰
咽乾鼻燥,咳嗽喉痛。清化丸,化痰丸。
14. 老痰
凝結胸臆,稠黏難咯。滾痰丸。
15. 氣痰
七情過多,痰滯咽喉,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胸膈痞悶。四七湯,六合湯。
16. 驚痰
或迷心竅,心痛驚悸,怔忡恍惚,夢寐奇怪,妄言見鬼,巔狂癇喑。硃砂消痰飲。
17. 風痰
眩暈頭風,眼目瞤動,耳輪騷癢,左癱右瘓,麻木疲倦。用白附、天麻、雄黃、牛黃、殭蠶、皂角。
18. 飲痰
停於膈上,一臂不遂,時復轉移一臂;蓄於脅下,脅痛乾嘔,往來寒熱。指迷茯苓丸。
19. 虛痰
脛膝痠軟,腰背強痛,骨節冷痹,牽連隱痛,又多寒熱。若氣虛寒痰,用人參、茯苓、苡仁、半夏、陳皮、甘草、肉桂。若氣虛熱痰,用麥冬、花粉、甘草、陳皮、白芥子、神麯、白芍、茯苓、當歸。
20. 新痰
新起之痰,其症輕,其形色青白稀薄,其氣味亦淡。初起頭痛發熱,類外感傷寒。半夏、陳皮、花粉、茯苓、甘草、蘇子。
21. 久痰
久遠之痰,其根深,其症重,其形色黃濁稠黏凝結,漸成惡味,甚則潮熱咳嗽,有似內傷陰火。熟地、茯苓、山藥、苡仁、芡實、萸肉、五味、車前、益智。
22. 稠痰
飲食衣褥過厚,火蒸津液,成痰稠濁。又有火鬱於心肺。海石、瓜蔞、半夏、訶子、杏仁、貝母、五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