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七 (5)
上集卷之十七 (5)
1. 暑痰
暑熱傷肺,多有痰涎,神志不清。宜清時令之火,則金清而木有制;開鬱結之痰,則神安而氣自寧。
白話文:
夏天過於炎熱會損傷肺部,常常伴隨著咳嗽和黏液,精神混亂不清晰。應該清除季節性的火氣,讓肺部清爽且肝臟得到控制;打開阻塞的痰液,就能使心神安定、氣息平靜下來。
2. 喘痰
虛喘者氣乏身涼,痰冷如冰;實者氣脹胸滿,身熱便硬,喘動有痰而有聲。定喘湯。
白話文:
虛喘者的症狀是呼吸不暢、身體發涼,喉嚨裡的痰像冰一樣冷;實際上,他們會感到腹部脅迫和胸部悶塞,全身發燒且排便困難,咳嗽時還能聽到痰音。可以使用「定喘湯」來治療這種病症。
3. 虛弱人痰
虛弱人中焦有痰,胃氣亦賴所養,不可盡攻,攻盡則愈虛而愈劇。不可純補脾胃之上,而當補命門之火。火土丹。
白話文:
對於身體虛弱且中焦有痰的人來說,胃部也需要得到滋養,不能完全使用清熱解毒的方法來治療,否則會使病情更加嚴重。也不能只單純地補充脾臟和胃部的能量,而是要增強腎臟中的火力。因此可以考慮服用「火土丹」這種藥物進行調理。
4. 沫痰
人有坐處,卒吐痰涎滿地,其痰不甚稠黏,此氣虛不攝而吐沫也。不可用利藥,六君子湯加益智仁以攝之。
白話文:
有人突然坐在地上狂吐口水,吐出的唾液不太濃稠,這是肺部功能衰弱無法控制所致。千萬不要使用清熱解毒的藥物治療,應該服用「六君子湯」加上「益智仁」來增強身體吸收能力。
5. 陰火痰
面有紅光者,乃陰火上炎。又當用滋陰藥,地黃湯加麥門冬、五味子。
白話文:
面部出現紅色且發亮的人,是因為體內陰虛火旺導致的。應該使用滋養陰液的藥物,如地黃湯加入麥門冬和五味子等草藥來治療。
6. 塊痰
凡人身上有塊,不癢不痛,或作麻木,乃敗痰失道,宜隨處用藥消之。
白話文:
當一個人身體上有硬塊,既不會癢也不會痛,或者出現麻痹感,這可能是因為老舊痰液和排泄物堵塞了經絡。應該在發現的地方使用相應的草藥來消除它。
7. 怫鬱痰
痰挾瘀血,結成窠囊,膈間脹悶。又胃脘之血為痰濁所滯,日積月累,漸成噎膈反胃。若用燥劑,其結愈甚。惟竹瀝、韭汁、薑汁可以治之,進三五杯。後用養血健脾一法,神術丸大效。
白話文:
痰和淤血結合在一起,在胸腔內形成腫塊,導致胸口不舒暢。另外,胃部的血液因為痰液阻塞而無法流動,長年累月下來會逐漸發展成為食道癌或胃癌。如果使用過於乾燥的藥物治療,情況可能會更加嚴重。只有竹葉瀉肝湯、韭菜汁和生薑汁能夠有效治療這種病症,服用三四次即可見效。之後再採用滋補血液和強化脾胃的方法進行調理,效果非常顯著。
8. 治案
朱丹溪治一老人,頭目昏眩而重,手足無力,吐痰相續,脈左散大而緩,右緩大不及左,重按皆無力,飲食略減而微渴,大便四日始一行。醫投風藥。朱曰:若是至春必死。此大虛症,宜大補之。以參、耆、歸、芍、白朮、陳皮濃煎,下連柏丸三十粒。服一劑後,而精力如丁年。連柏丸,薑汁炒,姜糊為丸。冬加乾薑少許。
薛立齋治一富商,飲食起居失宜,大便於結。服潤腸等丸後,胸腹不利,飲食不甘,口乾體倦,發熱吐痰。服二陳、黃連之類,前症益甚,小便滴瀝,大便泄瀉,腹脹少食。服五苓、瞿麥之類,小便不通,體腫喘嗽。用金匱腎氣丸,補中益氣湯而愈。
白話文:
朱丹溪治療一位老人,頭昏腦脹,手腳無力,不斷吐痰,脈象左側散大而緩,右側緩大但不及左側,重按脈搏皆無力,食慾略減且稍微口渴,大便四天才排一次。醫生想用祛風藥物治療。朱丹溪說:如果到了春天,病人必死无疑。這分明是大虛症,應該大力補益。於是用人參、黃芪、當歸、芍藥、白朮、陳皮濃煎,再服用連柏丸三十粒。服用一劑後,老人的精神體力就如同年輕人一般。連柏丸是用薑汁炒製,再用薑糊做成丸藥。冬天時要加入少許乾薑。
薛立齋治療一位富商,飲食起居不當,導致大便乾燥。服用潤腸等丸藥後,胸腹不適,食慾不振,口乾乏力,發熱吐痰。服用二陳湯、黃連等藥後,之前的症狀更加嚴重,小便滴瀝不暢,大便稀泄,腹脹少食。服用五苓散、瞿麥等藥物後,小便不通,身體浮腫,喘咳。最後用金匱腎氣丸、補中益氣湯治療,最終痊癒。
又治一人,咳嗽吐痰。用二陳,芩、連、枳殼,胸滿氣喘,侵晨吐痰。加蘇子、杏仁之類,口渴作熱。薛曰:侵晨吐痰,脾虛不能運化;胸滿氣喘,脾虛不能生金;涎沫自出,脾虛不能收攝;口乾作渴,脾虛不能生津。以六君子湯加炮姜,溫補脾胃。更用八味丸,以補土母而安。
生生子治一人,心血不足,胃中有痰,下元陽氣不充,脈六部皆弱,惟右關滑。以遠志、枸杞子各四兩,巴戟、菟絲子、破故紙、山茱萸各二兩,五味子、白茯神、人參各一兩,煉蜜為丸,空心服,淡鹽湯送下三錢。外以固陽鎖金丹助之,龍齒、益智各一兩,黃柏二兩,辰砂、甘草、蓮花心各五錢,芡實粉打糊為丸,梧桐子大,每夜燈心湯送下一錢五分,極能固精。
白話文:
有一個人咳嗽吐痰,醫生用二陳湯加上黃芩、黃連、枳殼,因為他胸悶氣喘,早上還吐痰。後來又加了蘇子、杏仁等藥,因為他口渴發熱。薛醫生說,早上吐痰是脾虛不能運化,胸悶氣喘是脾虛不能生金,口水一直流是脾虛不能收攝,口乾舌燥是脾虛不能生津。於是醫生用六君子湯加上炮姜,溫補脾胃。再用八味丸,補脾土而安穩脾胃。
另一位病人,心血不足,胃里有痰,下元陽氣不足,脈象六個部位都很弱,只有右手關脈滑。醫生用遠志、枸杞子各四兩,巴戟、菟絲子、破故紙、山茱萸各二兩,五味子、白茯神、人參各一兩,煉蜜做成丸子,空腹服用,用淡鹽水送服三錢。另外用固陽鎖金丹輔助治療,用龍齒、益智各一兩,黃柏二兩,辰砂、甘草、蓮花心各五錢,芡實粉打成糊做成丸子,梧桐子大小,每晚用燈心湯送服一錢五分,非常有效地固精。
9. 痰證例方
大棗,治痰飲嘔惡,風寒咳嗽,脾胃不和。
陳皮,半夏(各三錢),茯苓(二錢),甘草(一錢)
水二鍾,姜三片。
加丁香,治嘔吐吞酸,胃脘痛。加蒼朮,治嘔吐清水如注。加黃芩,治熱痰。加桂、附,治寒痰、痰瘧、厥冷。
李士材曰:肥人多濕,濕挾熱而生痰,火載氣而逆上。半夏之辛,利二便而去濕;陳皮之辛,通三焦而理氣;茯苓佐半夏,共成燥濕之功;甘草佐陳皮,同致調和之力。
白話文:
大棗功效及配伍應用
大棗 可以治療痰飲嘔惡、風寒咳嗽、脾胃不和。
常用配方:
- 大棗、陳皮、半夏(各三錢)、茯苓(二錢)、甘草(一錢)
- 水二鍾,薑三片
加味應用:
- 加丁香: 治療嘔吐吞酸、胃脘痛。
- 加蒼朮: 治療嘔吐清水如注。
- 加黃芩: 治療熱痰。
- 加桂、附: 治療寒痰、痰瘧、厥冷。
李士材曰: 肥胖之人多濕氣,濕氣夾雜熱氣就會產生痰飲。火氣帶著氣往上逆流。半夏辛味,可以利二便去除濕氣;陳皮辛味,可以通三焦調理氣機;茯苓輔助半夏,共同發揮燥濕功效;甘草輔助陳皮,共同發揮調和作用。
六君子湯,治一切中氣虛弱生痰。
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各一錢),陳皮,半夏(各一錢五分)
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湯。
柯韻伯曰:經曰:壯者氣行則愈,怯者著而為病。蓋人在氣交之中,因氣而生,而生氣總以胃氣為本。食入於陰,長氣於陽,晝夜循環,周於內外。一息不運,便有積聚,或脹滿不食,或生痰飲,因而肌膚消瘦,喘咳嘔噦,諸症蜂起,而神機化絕矣。四君,氣分之總方也,人參致沖和之氣,白朮培中宮,茯苓清治節,甘草調五臟。
白話文:
六君子湯:
六君子湯用於治療各種因中氣虛弱而導致痰濕的病症。
**藥方:**人參、白朮、茯苓、甘草(各一錢),陳皮、半夏(各一錢五分)。
**加味:**加入木香、砂仁,則稱為 香砂六君子湯。
柯韻伯說:
經典記載:「體質強壯的人,氣血流通則病癒,體質虛弱的人,氣血停滯則致病。」人體的生命活動依靠氣血運行,而氣血的來源以胃氣為根本。飲食進入身體,滋養陰氣,並化生陽氣,晝夜不停地循環運行於內外。一旦氣血運行不暢,就會導致氣血瘀滯,出現腹脹不食、痰飲積聚、身體消瘦、咳嗽、嘔吐等症狀,最終導致神氣衰竭。
六君子湯屬於補益中氣的方劑,其中人參補益元氣,白朮健脾益氣,茯苓利水滲濕,甘草調和五臟,共同作用於中氣,達到補益中氣、化痰止咳的效果。
諸氣既治,病安從來?然撥亂反正,又不能無為而治,必舉夫行氣之品以輔之,則補品不至泥而不行,故加陳皮以利肺金之逆氣,半夏以疏脾土之濕氣,而痰飲可除矣。加木香以行三焦之滯氣,縮砂以通脾腎之元氣,而膹郁可開也。四君得四輔而補力培宣,四輔有四君而元氣大振,相須而益彰者乎。
茯苓湯
茯苓,白朮(各五錢,炒)
—方有白芍,名白朮散。
指迷茯苓丸,治中脘留伏痰飲,臂痛難舉,手足不得轉移
白話文:
各種氣機都調理好了,病症哪裡還會出現呢?然而要撥亂反正,又不能放任不管,必須選用一些行氣的藥物來輔助,這樣補益的藥物纔不會停滯不前。所以加入陳皮,可以幫助肺金之氣順利運行;加入半夏,可以疏通脾土之氣中的濕氣,這樣痰飲就可以去除。再加入木香,可以使三焦的氣機暢通;加入縮砂,可以通暢脾腎的元氣,這樣胸悶鬱結就可以舒解。四君藥物有了四輔藥物,補益力量可以更加強大,四輔藥物有了四君藥物,元氣可以更加振奮,互相配合,效果更加顯著。
其他內容
- **茯苓湯:**茯苓、白朮(各五錢,炒)
- **白朮散:**方有白芍,名白朮散。
- **指迷茯苓丸:**治中脘留伏痰飲,臂痛難舉,手足不得轉移
解釋
- **諸氣:**指人體的各種氣機,例如肺氣、脾氣、腎氣等等。
- **撥亂反正:**指治療疾病,使身體恢復正常狀態。
- **行氣之品:**指具有疏通氣機作用的藥物。
- **補品:**指具有補益身體作用的藥物。
- **泥:**指停滯不前。
- **陳皮:**利肺金之氣。
- **半夏:**疏脾土之濕氣。
- **痰飲:**指積聚在體內的痰濕。
- **木香:**行三焦之氣。
- **縮砂:**通脾腎之元氣。
- **膹鬱:**指胸悶鬱結。
- **四君:**指四君子湯中的四味藥:人參、茯苓、白朮、甘草。
- **四輔:**指四君子湯中常用的四味輔助藥物:陳皮、半夏、木香、縮砂。
半夏(二兩),茯苓(一兩),枳殼(五錢),風化硝(二錢五分)
上為末,薑汁為丸。每服三十丸,薑湯下。
硃砂消痰丸
膽星(五錢),硃砂(二錢,另研),麝香(二分,另研)
上為末。臨臥薑湯調下。
五飲湯,治五飲最效。
旋覆花,人參,橘紅,枳實,白朮,茯苓,厚朴,半夏,澤瀉,豬苓,前胡,桂心,白芍,甘草(各等份)
白話文:
將半夏二兩、茯苓一兩、枳殼五錢、風化硝二錢五分研磨成粉末,用薑汁做成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用薑湯送服。
硃砂消痰丸的配方是膽星五錢、硃砂二錢(另行研磨)、麝香二分(另行研磨),將它們研磨成粉末。臨睡前用薑湯調服。
五飲湯用於治療五種飲證,效果最為顯著。它的配方是旋覆花、人參、橘紅、枳實、白朮、茯苓、厚朴、半夏、澤瀉、豬苓、前胡、桂心、白芍、甘草,各取等份。
每兩分二服。姜十片,水二鍾煎服。因酒成飲,加葛花、砂仁。
白朮丸,治濕痰咳嗽。
南星,半夏(各一兩),白朮(一兩五錢)
蒸餅為丸,薑湯下四錢。
川芎丸,消風化痰,清利上膈。
川芎,薄荷(各七兩),桔梗(十兩),甘草(三兩五錢),防風(二錢五分),細辛(五錢)
白話文:
每次服用兩分二錢,用十片薑,二鍾水煎煮後服用。如果是因為喝酒導致的嘔吐,則加入葛花和砂仁。白朮丸用於治療濕痰咳嗽。南星、半夏各一兩,白朮一兩五錢,用蒸餅做成丸子,用薑湯送服四錢。川芎丸可以消風化痰,清利上膈。川芎、薄荷各七兩,桔梗十兩,甘草三兩五錢,防風二錢五分,細辛五錢。
上為細末,蜜丸,每丸重三分。每服一丸,臨臥細茶下。
防風丸,治一切痰。
防風,川芎,天麻,甘草(各二兩),硃砂(五錢)
上為末,煉蜜丸,每丸重一錢,硃砂為衣。每服一丸,荊芥湯下。
利金湯,治氣壅之痰。
桔梗,貝母,陳皮(各三錢),枳殼(一錢五分),茯苓(二錢),甘草(五分)
水二鍾,姜五片,不拘時服。
潤肺湯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丸劑,每丸重三分。每次服用一丸,睡前用淡茶送服。
防風丸用於治療各種痰症。
藥材包括防風、川芎、天麻、甘草(各二兩),硃砂(五錢)。
將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製成丸劑,每丸重一錢,用硃砂包裹。每次服用一丸,用荊芥湯送服。
利金湯用於治療氣壅引起的痰症。
藥材包括桔梗、貝母、陳皮(各三錢),枳殼(一錢五分),茯苓(二錢),甘草(五分)。
用水二鍾,加入薑片五片,不限時間服用。
潤肺湯。
貝母(二錢),桔梗(一錢),花粉(二錢),甘草(五分),麥冬,茯苓,橘紅(各一錢五分),生地(二錢五分),知母(七分),生薑(三片)
桂苓甘術湯,治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
茯苓(四兩),桂枝,白朮,甘草(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趙以德曰:《靈樞》謂心包絡之脈,動則病胸脅之支滿者,謂痰飲積於心包,其病則必若是目眩者,痰飲阻其胸中之陽,不能布水精於上也。茯苓治痰飲,伐腎邪,滲水道,故用以為君。桂枝通陽氣,和營衛,開經絡,痰水得溫則行,故以為臣。白朮治風眩,燥痰水,除脹滿,故以佐茯苓。
白話文:
貝母兩錢,桔梗一錢,花粉兩錢,甘草五分,麥冬、茯苓、橘紅各一錢五分,生地二錢五分,知母七分,生薑三片。
桂苓甘術湯,用來治療心下有痰飲,胸脅脹滿,目眩的病症。
茯苓四兩,桂枝、白朮、甘草各三兩。
以上四味藥材,用六升水煮至三升,分三次溫服。
趙以德說: 《靈樞》中提到,心包絡的脈絡一旦活動,就會導致胸脅脹滿的病症,這是因為痰飲積聚在心包,所以才會出現目眩。痰飲阻礙了胸中陽氣的流通,不能將水精輸送到上部。茯苓能夠治療痰飲,去除腎臟的邪氣,滲通水道,因此用作君藥。桂枝能夠通暢陽氣,調和營衛,疏通經絡,痰水得到溫暖就會流動,所以用作臣藥。白朮能夠治療風眩,燥化痰水,去除脹滿,因此輔助茯苓。
然中滿者勿食甘,此用甘草何也?蓋桂枝之辛,得甘則佐其發散,復益土以制水,且得茯苓則不資滿,而反泄滿。本草云甘草能下氣,治煩滿,故用之也。夫短氣有微飲,此水飲停蓄,呼吸不利而然也。《金匱》並出二方,妙義益彰。呼氣之短,用桂苓甘術湯之輕清以通其陽,陽氣化則小便能出矣。
吸氣之短,用腎氣丸之重降以通其陰,腎氣通,則關門自利矣。
化痰丸
半夏,陳皮,乾薑,白朮(各一兩)
薑汁為丸。薑湯下二十丸。
白話文:
雖然脾胃虛弱的人不應該吃甜食,但這裡為什麼要用甘草呢?這是因為桂枝性辛,配合甘草可以幫助它發散,並且滋養脾土來制約水濕,再加上茯苓,就不會助長脾胃虛滿,反而可以泄去積聚的濕氣。本草書上說甘草能降氣,治療脾胃煩滿,因此這裡用它。
短氣的情況有可能是因為體內有微弱的水飲停滯,導致呼吸不順暢。 《金匱要略》中分別提出了兩種治療方案,其妙處更加顯著。
對於呼氣短促的人,可以用桂苓甘術湯的輕清藥性來通暢陽氣,陽氣運行通暢,小便就能排出。
對於吸氣短促的人,則要用腎氣丸的重降藥性來通暢陰氣,腎氣通暢,則小便就能自然排出。
化痰丸
配方:半夏,陳皮,乾薑,白朮(各一兩)
製作方法:用薑汁做成丸藥,用薑湯送服,每次二十丸。
神術丸
蒼朮(一斤,去皮,切末用之),白芝麻(五錢,取汁)
水二盞,大棗十五枚,煮爛去皮核,研以麻汁成稀膏,和入搜勻,杵臼熟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白湯吞五七十丸,一日服二三次。忌桃、李、雀、鴿。初服時膈間必微嗽,且以蒼朮制之,覺燥甚再進梔子散一服,久之自不燥也。
六合湯,治七情氣鬱,結成痰涎,狀如破絮,或如梅核,咯不出,咽不下,嘔逆噁心。
陳皮,半夏,茯苓,厚朴,香附,紫蘇(等份)
白話文:
神術丸由蒼朮、白芝麻、大棗等藥材製成,每日空腹服用,可治七情氣鬱,痰涎凝聚於喉,難以吞嚥或咳出的症狀。忌食桃、李、雀、鴿。初期服用可能感到喉嚨乾燥,可服用梔子散緩解。六合湯則由陳皮、半夏、茯苓、厚朴、香附、紫蘇等藥材組成,同樣可用於治療七情氣鬱,痰涎凝聚於喉的症狀。
每服四錢,姜三片煎服。
倍術丸,治五飲。
乾薑,肉桂(各半斤),白朮(一斤)
上為末,蜜丸小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飲下。
烏巴丸,治胸膈久為頑痰所害,面色青白浮腫,不思飲食,遍身疼痛,夜間氣壅不得睡,往來寒熱,手足冷痛,不能轉側。屢用痰藥墜之不下,取之不出,此是頑痰堅滯。宜此藥利下之則愈,未利再服。
烏梅肉(二兩),巴霜(五粒,去油)
上用水二碗,砂鍋內將烏梅肉煮爛,候水少干,入巴豆,將竹片攪如稠糊,取出搗為丸,桐子大。每服七丸,至十五丸止,薑湯下,不拘時。
白話文:
每次服用藥物四錢,加入三片薑片煎煮後服用。
倍術丸用於治療五種飲證。
乾薑、肉桂(各半斤),白朮(一斤)。
將上述藥材研磨成粉末,用蜜製成小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到三十丸,用米湯送服。
烏巴丸用於治療胸膈長期被頑痰所困擾,面色青白浮腫,沒有食慾,全身疼痛,夜間氣喘難眠,反覆發冷發熱,手腳冰冷疼痛,無法翻身。多次服用化痰藥,卻無法排出痰液,這是頑痰積滯所致。服用此藥能夠利下,痰液排出後便可痊癒,如果沒有排泄出來,可以繼續服用。
烏梅肉(二兩),巴豆霜(五粒,去除油脂)。
將烏梅肉和水一起放入砂鍋中煮至爛熟,水量減少後加入巴豆霜,用竹片攪拌成稠糊狀,取出搗碎製成丸藥,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七到十五丸,用薑湯送服,不限時間。
豬肺湯,治肺經燥痰。
豬肺(一個),卜子(五錢),白芥子(一兩),五味
調和,飯後食之。
上焦之痰,湯藥不能愈者,久留於肺,而盡消其膈膜之痰,此亦治之最巧者也。
火土丹,治虛弱人痰。
人參,白朮,茯苓,苡仁,芡實,白芥子,橘紅,熟地,山萸,五味,肉桂,砂仁,益智
上為末,蜜丸。
白話文:
豬肺湯,可以治療肺經燥痰。取豬肺一個,卜子五錢,白芥子一兩,加入五味調和,飯後食用。上焦的痰,用湯藥無法治癒,久留於肺,此方能盡消其膈膜的痰,可謂治療此病的巧妙方法。
火土丹,可以治療虛弱之人痰。取人參、白朮、茯苓、苡仁、芡實、白芥子、橘紅、熟地、山萸、五味、肉桂、砂仁、益智,研磨成粉末,用蜜丸製成。
補陰丸,治陰虛有痰,膈上不清者。
龜板(一兩五錢),黃柏(一兩五錢),牛膝(二兩),乾薑(二錢),陳皮(五錢)
薑汁糊丸。
消飲丸,治停飲胸滿嘔逆,腹中水聲,不思飲食。
白朮(二兩,炒),茯苓(五錢),枳實(炒),乾薑(炮,各七錢)
上為細末,蜜丸桐子大。溫水下三十丸。
玉壺丸,治風痰頭痛,亦治諸痰。
南星(生),半夏(生,各一兩),天麻(五錢),白麵(三兩)
白話文:
補陰丸用於治療陰虛有痰,胸膈不清的人。藥方包括龜板、黃柏、牛膝、乾薑、陳皮,用薑汁糊成丸子。消飲丸用於治療停飲胸滿、嘔吐逆流、腹中水聲、不思飲食的人。藥方包括白朮、茯苓、枳實、乾薑,研成細末,用蜜做成桐子大小的丸子,溫水送服,一次三十丸。玉壺丸用於治療風痰頭痛,也適用於其他痰症。藥方包括南星、半夏、天麻、白麵。
每服三十丸,薑湯下。
—方,用南星、半夏各二兩俱制,天麻、白礬各五錢,共為末,薑汁丸如胡椒大,每服三十丸。
玉粉丸,治氣痰咳嗽。
南星,半夏,橘紅
蒸餅丸,人參湯下。
玉液丸,治風熱痰涎壅盛,利咽膈,清頭面,止咳嗽,除煩熱。
半夏,枯礬,寒水石
上研勻,麵糊丸,薑湯下三十丸
白話文:
每次服用三十丸,用薑湯送服。
這個藥方,使用南星、半夏各兩兩,都要經過炮製處理,天麻、白礬各五錢,將它們一起研磨成粉末,用薑汁做成丸藥,大小如胡椒粒,每次服用三十丸。
玉粉丸,用於治療氣痰咳嗽。
南星、半夏、橘紅
蒸餅丸,用人參湯送服。
玉液丸,用於治療風熱痰涎壅盛,利咽喉,清頭面,止咳嗽,除煩熱。
半夏、枯礬、寒水石
將以上藥材研磨均勻,用麵糊做成丸藥,用薑湯送服,每次三十丸。
千緡湯,治痰迷心竅,怔忡不止。
陳皮,半夏,茯苓,茯神,麥冬(各一錢五分),沉香,甘草(各五分)
導痰湯,治一切痰涎壅盛,或胸膈留飲,痞塞不通。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南星,枳殼
加生薑五片,煎服。
白話文:
千緡湯用於治療痰迷心竅,心神不安,驚悸不止。方劑包含陳皮、半夏、茯苓、茯神、麥冬、沉香、甘草。導痰湯則針對痰涎壅盛,胸膈留飲,痞塞不通等症狀。方劑包含陳皮、半夏、茯苓、甘草、南星、枳殼,並加入生薑五片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