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二 (12)
上集卷之二 (12)
1. 方見各門
四物湯
天王補心丹
六味地黃丸
人參養榮湯
八珍湯(見秦越人治法。)
黃耆建中湯
八味腎氣丸(見仲景治法。)
補中益氣湯(見東垣治法。)
大補陰丸(見丹溪治法。)
二陰煎
一陰煎
加減一陰煎
保陰煎
五福飲
大補元煎(見景岳治法。)
二母散
黃耆當歸養血湯
歸脾湯(見血。)
當歸六黃湯(見汗。)
加味逍遙散(見郁。)
三才封髓丹(見夢遺。)
補陰益氣煎
理陰煎(見屢散。)
益榮內托散
和中解托湯
柴芩解托湯
理脾陰正方
培土養陰湯
雙補內托散
助衛內托散(見師朗治法。)
黃耆鱉甲散
一味黃芩湯
白朮除濕湯
人參清肌散
人參柴胡散(見風勞。)
桂枝湯
桂枝麻黃湯
溫胃飲(見寒。)
白虎湯
玉泉散
人參白虎湯(見暑。)
導赤散(見濕。)
當歸蘆薈丸
徙薪飲
三承氣湯
涼膈散
四順清涼飲(見積熱。)
小柴胡湯(見風熱。)
白話文:
- 四物湯:一種用於調理婦女月經不調、貧血等症狀的補血方劑。
- 天王補心丹:用來滋補心臟、安神的方劑,適合心悸、失眠等症狀。
- 六味地黃丸:滋補肝腎、強身健體的方劑,適用於腰膝酸軟、耳鳴、眩暈等症狀。
- 人參養榮湯:補氣養血的方劑,適用於體弱、面色蒼白、乏力等症狀。
- 八珍湯:補氣血、調和營養的方劑,適用於體虛、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
- 黃耆建中湯:補中益氣、溫中祛寒的方劑,適用於脾胃虛寒、腹瀉、食慾不振等症狀。
- 八味腎氣丸:滋補腎氣、固精止瀉的方劑,適用於腰膝酸軟、夜尿頻繁等症狀。
- 補中益氣湯: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的方劑,適用於氣虛、乏力、脫肛等症狀。
- 大補陰丸:滋補肝腎、清熱潤燥的方劑,適用於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口乾咽燥等症狀。
- 二陰煎、一陰煎、加減一陰煎、保陰煎、五福飲、大補元煎等,均為滋補肝腎、滋陰清熱的方劑,適用於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口乾咽燥等症狀。
- 二母散、黃耆當歸養血湯、歸脾湯、當歸六黃湯、加味逍遙散、三才封髓丹、補陰益氣煎、理陰煎、益榮內託散、和中解託湯、柴芩解託湯、理脾陰正方、培土養陰湯、雙補內託散、助衛內託散等,均為滋補肝腎、滋陰清熱、調和營養的方劑,適用於多種病症。
- 黃耆鱉甲散、一味黃芩湯、白朮除濕湯、人參清肌散、人參柴胡散、桂枝湯、桂枝麻黃湯、溫胃飲、白虎湯、玉泉散、人參白虎湯、導赤散、當歸蘆薈丸、徙薪飲、三承氣湯、涼膈散、四順清涼飲、小柴胡湯等,則分別用於祛風散寒、清熱解毒、利水消腫、健脾開胃、清熱解暑、清熱解毒等症狀。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