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七 (1)
上集卷之十七 (1)
1. 經旨
《內經》數條,司天運氣,太過濕土為害,只有積飲之說,而無痰症之名。
澄按:百病之源,皆生於痰,其源不一,必究其痰之為病。病之為痰,痰從何生,痰從何起?然總不外內傷七情,外感六淫,飲食積瘀所致。《內經》不立痰名目,欲人知所自也。至漢張仲景始立五飲,內有痰飲一條,遂開後世痰症之門,各方雜集,而專以治痰為事矣。殊不知臟腑平和,陰陽不乖,各循常度,則水穀之精微化精化液,以奉生身,何痰之有?惟不善調攝,臟腑不平和,陰陽多乖錯,則氣血凝滯,為痰為飲。百病皆由此而生,氣血皆由此而損,所以虛損一症,未有無痰者也。
白話文:
《內經》並沒有專門設立痰這個病名,而是希望人們能明白痰的來源。直到漢代的張仲景才提出了“五飲”的概念,其中就包括痰飲。這就為後世專門研究痰症打開了大門,各種治療方法也開始出現,專門針對痰症進行治療。
殊不知臟腑平和,陰陽不乖,各循常度,則水穀之精微化精化液,以奉生身,何痰之有?惟不善調攝,臟腑不平和,陰陽多乖錯,則氣血凝滯,為痰為飲。百病皆由此而生,氣血皆由此而損,所以虛損一症,未有無痰者也。
其實,只要臟腑機能平和,陰陽協調,各司其職,那麼水穀精華就會轉化成精氣和津液,滋養身體,哪裡來的痰呢?只有當人們不注重養生,臟腑失調,陰陽失衡的時候,才會導致氣血凝滯,形成痰飲。所有疾病都是由此而來,氣血也因此受損。所以說,虛損這種病症,沒有不伴有痰的。
然虛損之痰,與雜症不同。雜症有陰陽、表裡、虛實、寒熱之分,而虛損之痰,總不離脾、肺、腎三經之不足也。蓋肺主氣,肺金受傷,則氣滯而為痰;脾主濕,脾土不運,則濕動而為痰;腎主水,腎水不足,則水泛而為痰。故痰之來也,無不在於肺,而痰之化也,無不在於脾。
若論痰之本,又無不在於腎。故主此三法,以統痰之要也。若因積痰為患,漸變虛損者,則在外損積痰門中,另有治法。
白話文:
然而,虛損引起的痰,與其他雜症有所不同。雜症有陰陽、表裡、虛實、寒熱之分,而虛損引起的痰,總歸是脾、肺、腎三經不足所致。
這是因為肺主氣,肺金受損,就會導致氣滯而形成痰;脾主濕,脾土運化失常,就會導致濕氣積聚而形成痰;腎主水,腎水不足,就會導致水液泛溢而形成痰。所以,痰的產生,都離不開肺,而痰的化解,都離不開脾。
若要論及痰的根本,又都離不開腎。因此,針對這三種方法,就可以統攝痰的治療要點。如果因為積痰導致疾病,逐漸演變成虛損,則在針對外傷積痰的治療中,另有治法。
2. 脈法
左右關滑者,膈上有痰。有關脈洪者,痰隨火動。關脈伏者,痰因氣滯。若痰脈澀者,卒難得開,必費調理。肝脈耎而散,色滯者病溢飲。脈偏弦為飲,飲脈皆弦微沉滑。關脈伏者,痰因氣滯;關脈洪者,痰隨火動。病人百藥不效,關上脈伏而大者,痰也。眼皮及眼下如菸灰黑者,痰也。
白話文:
解說
- **左右關滑:**指左右寸口脈位(手腕內側)滑動,表示痰濕在膈膜上停留,阻礙氣機運行。
- **關脈洪:**指關脈(寸口脈位中段)洪大,表示痰隨火氣而上,導致氣機不暢。
- **關脈伏:**指關脈沉伏,表示痰因氣機鬱滯而停留,阻礙氣血運行。
- **痰脈澀:**指脈象澀滯,表示痰濕凝聚,不易化解。
- **肝脈耎而散,色滯:**指肝脈軟弱散漫,顏色晦暗,表示肝氣鬱結,脾胃運化功能受損,導致水濕停滯。
- **偏弦為飲:**指脈象偏弦,表示體內有水濕停滯,形成飲證。
- **飲脈皆弦微沉滑:**指飲證的脈象通常弦細而微沉滑,表示水濕停滯,阻礙氣血運行。
- **關上脈伏而大:**指關上脈沉伏,且脈象強大,表示痰濕凝聚,阻礙氣血運行,導致氣機不暢。
- **眼皮及眼下如菸灰黑:**指眼皮及眼周呈現像煙灰一樣的黑色,表示痰濕停滯,影響氣血運行,導致局部色素沉著。
3. 三法統要
吳澄曰:虛損之人,未有無痰者也。然五痰五飲,症各不同,治亦迥別。至於虛損之痰,有虛無實,有補無攻。論其臟,不出脾、肺、腎三經。論其治,不出理脾、保肺、滋陰三法。故各症雖多,而三法實統其要焉。蓋痰之生也,多由於脾,而虛損之人,未有脾氣不虛者也,脾氣虛則不能致精微於肺,以化其津液也。故宜先健脾,脾健則復其運化之常,而痰自不生矣。
痰之來也,多由於肺,而虛損之人,肺氣未有不虛者也。肺氣虛則不能水精四布,而濁瘀凝聚也。故宜先利肺,肺利則氣化,濁行而復為津液也。痰之本也,多在於腎,而虛損之人,腎水未有不虧者也。腎虧則真陽不足而氾濫,真陰不足而沸騰,一則痰色清稀,一則痰色稠濁,而皆本於先天之真陰、真陽不足也。故宜先補腎,腎足則水無泛溢之虞,而端本澄源矣。
白話文:
吳澄認為,虛損的人,一定會有痰。但五種痰與五種飲證,症狀各不相同,治療方法也完全不同。虛損引起的痰,有虛有實,治療要以補為主,而不是攻伐。從臟腑來看,痰多屬於脾、肺、腎三經。從治療方法來看,主要就是健脾、保肺、滋陰三法。雖然症狀很多,但三法可以統括所有治療要點。
痰的產生多源於脾,而虛損的人,脾氣一定虛弱。脾氣虛弱,就無法將精微物質輸送到肺,化為津液。因此,應該先健脾,脾氣強壯後,就能恢復正常的運化功能,痰自然就不會產生了。
痰的出現,也多源於肺,而虛損的人,肺氣一定虛弱。肺氣虛弱,就無法將水精輸送到全身,導致濁氣瘀積。因此,應該先利肺,肺氣通暢後,濁氣就可以化為津液。
痰的根本,多在腎,而虛損的人,腎水一定虧損。腎虧損,真陽不足就會氾濫,真陰不足就會沸騰,導致痰液清稀或稠濁,都是因為先天真陰、真陽不足造成的。因此,應該先補腎,腎氣充足後,水就不會泛濫,就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4. 肺虛有痰宜保肺以滋其津液
肺氣虛弱,不能清化,或失血後,中有鬱熱,陰虛咳嗽者,忌用燥劑,當保肺金,如麥冬、貝母之類。
有陰水不足,陰火上升,肺受火邪,不得清肅之令下行。由於津液凝濁生痰,不生血者,當此以潤劑。如麥冬、生地黃、枸杞之屬滋其陰,使上逆之火得返其宅,則痰自清矣。生脈散,瓊玉膏,鳳髓湯。
痰之外出者,為咳為咯,皆屬於肺。為嗽為吐者,皆屬於脾。從脾來者為濕痰,可溫可燥。從肺來者為燥痰,因肺為燥金,喜清潤而惡溫燥,故二母、二冬、桔梗為要藥。二者易治,鮮不危矣。
白話文:
肺氣虛弱,無法正常運作,或是失血後體內有鬱熱,屬於陰虛咳嗽的人,要忌用燥性藥物,應該保護肺部,可以用麥冬、貝母等藥材。
如果體內陰液不足,導致陰火上升,肺部受到火邪侵襲,無法順利下降。由於津液凝滯,形成痰液,無法化為血液,這時應該使用滋潤的藥物。像麥冬、生地黃、枸杞等,可以滋養陰液,讓上升的火氣回到它應該待的地方,痰自然就會消失。常用的方劑有生脈散、瓊玉膏、鳳髓湯。
痰液從體內排出,表現為咳嗽或咯痰,都屬於肺部的問題。而咳嗽或吐痰,則屬於脾臟的問題。從脾臟來的痰液是濕痰,可以用溫熱或燥性藥物治療。從肺臟來的痰液是燥痰,因為肺屬金,喜清潤,忌溫燥,所以二母、二冬、桔梗是主要的藥物。這兩種情況都容易治療,很少會有危險。
吳澄曰:肺者皮毛之合也。風寒外入,肺先受邪。肺氣不清,必兼咳嗽,吊動脾涎,挾火則為燥痰,挾寒則為冷痰。此外感之痰,原非內傷,其本在肺,其末在脾,而與腎絕不相干。如華蓋散,溫肺湯,以散寒利肺,而不及於腎也。若虛損之痰,其本在腎,其次在脾。蓋腎氣一傷,脾濕不化,津液凝聚,積貯為痰。
金不生水,不能灌溉五臟,子病及母,金體日枯,喉乾嚥癢,是外感之痰,不關及於腎。而內傷之痰,無不及於肺也。所以今之虛損咳嗽生痰者甚多,考之方書,潤肺化痰者甚少。蓋其痰原非自肺而生,故其治不專責在肺也明矣。如利金湯、潤肺湯,治肺經之邪,而不治肺經之痰。
白話文:
吳澄說:肺是皮毛的表裡相合之處。風寒從體外侵入,肺首先受到邪氣侵襲。肺氣不清,必然伴隨咳嗽,牽動脾臟的津液,夾雜熱氣就變成燥痰,夾雜寒氣就變成冷痰。這種外感引起的痰,原本就不是內傷所致,其根源在於肺,其末端在於脾,與腎臟完全沒有關係。像「華蓋散」、「溫肺湯」這些方劑,都是用來散寒利肺的,並不涉及腎臟。
至於虛損引起的痰,其根源在於腎,其次在於脾。因為腎氣受損,脾臟的濕氣不能轉化,津液凝聚,積聚成痰。
金不能生水,無法滋潤五臟,孩子生病會影響母親,金氣日漸枯竭,喉嚨乾燥,吞嚥時發癢,這是外感引起的痰,與腎臟無關。而內傷引起的痰,沒有不影響到肺的。所以現在虛損咳嗽生痰的人很多,參考古方書,潤肺化痰的方劑卻很少。因為痰原本就不是從肺臟生出來的,所以治療也不應該只針對肺。這就說明瞭,像「利金湯」、「潤肺湯」這些方劑,都是治療肺經的邪氣,而不是治療肺經的痰。
如二母散、阿膠散、天門冬丸,清火止嗽;百合固金湯、寧肺湯,定喘止嗽,而亦不治肺經之痰。其有治痰者,必兼金水二臟,生脈合六味湯;或脾肺兩家,則生脈合異功散者是也。故虛損之痰,初起專在脾、腎二經,而未及於肺者為治易,則祟土壯水,而無反顧之憂。若水涸金傷,喉乾嚥癢者為治難,則畏尾畏首,而難奏十全之效。
白話文:
像「二母散」、「阿膠散」、「天門冬丸」這些方劑,可以清熱止咳;「百合固金湯」、「寧肺湯」則能平喘止咳,但並不能治療肺經的痰症。要治療痰症,就必須同時兼顧金(肺)水(腎)兩臟,像是生脈湯加上六味湯;或是脾肺兩臟同病,就用生脈湯加上異功散。
因此,虛損導致的痰症,初期只停留在脾、腎兩經,還沒波及肺部時,治療較容易,只要健脾益腎,就不必擔心。但如果水(腎)枯竭,金(肺)受損,出現喉嚨乾燥、吞嚥發癢的症狀,治療就比較困難,就像首尾皆畏,難以達到十全的效果。
是故無嗽者治其痰也,治痰而不治其肺也。有嗽者治其嗽也,治嗽而亦不治其痰也。故曰痰之本在腎,其末在肺也。
白話文:
所以沒有咳嗽的人要治療他的痰,但只治療肺部而不是痰。有咳嗽的人要治療他的咳嗽,但也並不是治療痰。因此說痰的根本在腎臟,最後會出現在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