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一 (9)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十一 (9)

1. 上清紫庭追癆法

蜈蚣散

赤腳蜈蚣(以竹筒盛薑汁浸,焙乾,一條),檳榔(二錢五分),辰砂(一錢二分五),烏雞糞(二錢五分,先將雞於五日前以火麻子餒之,然後取其糞用),麝香(一錢,另研)

上以五味為細末,和勻入前藥內服,凡合藥宜六甲建除日。忌婦人、孝服、雞、犬見之,亦不可令患者知。如利下惡物並蟲,急用火燒。其病者所穿衣服、被褥盡燒之。食蔥粥將息,以復元氣,務要清心靜養。

芎歸血餘散(方見前篇。)

加甘遂、天靈蓋為末。以東引桃枝湯下,天未明時服。辰巳時下如鼠者二枚,再用人參一兩煎湯服。

太乙明月丹

雄黃(五錢),木香(五錢),鱉甲(一兩),天靈蓋(一兩),兔屎(一兩),輕粉(二錢五分)

上為末。好酒一大升,大黃末一錢三分,熬膏入前藥,為丸彈子大,硃砂為衣。更初服勿令人知,以童便和酒化一丸。服後如人行十里許,必吐出蟲,狀如燈心細長,及如爛瓜子,又如蝦蟆狀,各不同。未效,次日再服,以應為度。

傳屍神授丸

天靈蓋(三錢,酥炙,以黃色為度),虎糞內骨(一錢,人骨為上,獸次之。殺虎大腸內取者可用,同青蛇腦小豆許,酥炙,色轉為度),九肋鱉甲(一兩,醋酥炙),安息香(五錢),桃仁(一枚,去皮尖,以上為末,絹篩),檳榔(一個,另為末),麝香(一錢,另研末),青蒿梢(四寸,細銼),豉(三百粒),蔥根(二十一個,拍破),東引桃、李、柳、桑枝(各七寸,如箸頭大),楓葉(二十一片,細銼)

以童便半升,先將枝、葉、蔥、豉,以官升量水三升,煎至半升去滓,入骨、蓋、甲、香、桃同煎,取汁去滓,約有四五合。將檳榔、麝香同研勻,調作一服。早晨溫服,以被蓋出汗。恐汗內有細蟲,以帛拭之,即焚此帛。相次須瀉,必有蟲下,以大火焚之,送水內。所用藥勿令病人知,日後亦然。十日充復,再進一服,無蟲為止。

吳澄曰:古人禁用天靈蓋,戒之屢矣。況此種惡候,自古至今,愈者十不一得,而徒害及枯骨,有何益乎?李士材謂其穿鑿附合,不足取信,蓋亦惡其以人食人也。然飛屍蠱疰,與虛損大不相類。虛損為害只及本身,而屍疰則滅門絕戶,交相傳染。若不驅邪伐惡,而徒以脾腎分補氣血,恐終無益也。

蓋陰邪屍疰,傷人正氣,為害日深,藥力不易及,所以難愈。故《本事方》中用天靈蓋,取其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以類相召,藉此為引邪之助。初起病淺,自無不愈,久病深重者,亦可杜絕其根,不致傳染他人,此亦仁人君子之心也。若云十無一得,則凡癆瘵者,皆必死之症,此亦言之過也。

如神授丸,用川椒吐出蟲如蛇而安。漁人見一女子傳屍癆瘵,多與鰻魚食遂愈,非必不可治也。但非癆瘵之證,而用癆瘵之治不愈,真癆瘵之證,而不用癆瘵之治亦不愈。古方有用貍骨、虎牙、獺爪者,皆陰獸陰類,功用與天靈蓋相等,可以相代。故前各方中,凡有用天靈蓋者,取一味代之,既不失仁人君子之心,又不忍心害理,使有可治之症,皆廢棄而不用也。

白話文:

上清紫庭追癆法

蜈蚣散:

取一條赤腳蜈蚣(用竹筒盛裝薑汁浸泡後,烘乾),檳榔(二錢五分),辰砂(一錢二分五),烏雞糞(二錢五分,需在五天前先用火麻子餵養烏雞,再取其糞便使用),麝香(一錢,另研磨)。將以上五味磨成細粉,混合均勻後服用。配藥宜選擇六甲建除日。忌諱婦人、戴孝之人、雞、狗看見,也不可讓患者知道。如果服用後排出惡物和蟲子,需立即用火燒掉。患者穿過的衣服、被褥也要全部燒掉。食用蔥粥,好好休息,以恢復元氣,務必保持心靜神寧。

芎歸血餘散:(此方見前篇)

另加甘遂、天靈蓋研磨成粉末。用東引桃枝煎煮的湯藥送服,需在天未亮時服用。辰時(上午7-9點)巳時(上午9-11點)若排出蟲狀物如鼠糞大小者兩枚,再服用用人參一兩煎煮的湯藥。

太乙明月丹:

雄黃(五錢),木香(五錢),鱉甲(一兩),天靈蓋(一兩),兔糞(一兩),輕粉(二錢五分)。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用好酒一大升,大黃粉一錢三分,熬製成膏狀,加入研磨好的藥粉,製成彈子大小的藥丸,再以硃砂包裹。初次服用時,不要讓別人知道,用童子尿和酒化開一丸服用。服藥後,行走約十里路程,必定會吐出蟲子,形狀各不相同,有的像燈芯細長,有的像爛瓜子,有的像蛤蟆。如果沒有效果,次日再服用,視情況而定。

傳屍神授丸:

天靈蓋(三錢,用酥油炙烤至黃色為度),虎糞中的骨頭(一錢,人骨最佳,獸骨次之。可用殺死的虎的大腸內取出的骨頭,並加入少量青蛇腦,用酥油炙烤至顏色變為度),九肋鱉甲(一兩,用醋和酥油炙烤),安息香(五錢),桃仁(一枚,去皮尖,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絹布過篩),檳榔(一個,另研磨成粉末),麝香(一錢,另研磨成粉末),青蒿梢(四寸,切細),豉(三百粒),蔥根(二十一個,拍碎),東引桃枝、李枝、柳枝、桑枝(各七寸,如筷子頭粗細),楓葉(二十一片,切細)。

用半升童子尿,先將枝、葉、蔥、豉用官升量的水三升煎煮至半升,去渣,再加入骨頭、天靈蓋、鱉甲、安息香、桃仁同煎,取汁去渣,約有四五合。將檳榔、麝香研磨均勻,調製成一劑藥。早晨溫服,用被子蓋住出汗。擔心汗水中可能有細小的蟲子,要用布擦拭,然後立即焚燒此布。服藥後需瀉下,必定會有蟲子排出,要用大火焚燒蟲子,然後將灰燼倒入水中。所用藥物不要讓病人知道,日後也一樣。服藥十日後症狀會好轉,再服用一劑,直到不再排出蟲子為止。

吳澄評述:古人禁用天靈蓋,多次告誡了。況且這種惡疾,古今以來,痊癒的十個中還不到一個,反而徒然傷害身體,有什麼益處呢?李士材認為這是牽強附會,不足為信,主要也是因為厭惡它以人治人。然而,飛屍蠱毒和虛損病症大不相同。虛損只傷害自身,而屍蠱則會滅門絕戶,相互傳染。如果不驅邪除惡,而只是單純地從脾腎方面補益氣血,恐怕最終無濟於事。

因為陰邪屍蠱會損傷人體正氣,危害日深,藥力不易奏效,所以難以治愈。《本事方》中使用天靈蓋,是取其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以類相召,藉此引導邪氣。初期病情較輕,自然可以痊癒,久病病情嚴重者,也可以杜絕病根,防止傳染他人,這也是仁人君子的做法。如果說十個中沒有一個能治癒,那麼所有癆瘵患者都是必死之症,這也說得過於絕對了。

像神授丸,用川椒可以吐出像蛇一樣的蟲子而痊癒。漁人見一女子患傳屍癆瘵,多食用鰻魚而痊癒,並非一定不可治癒。但是,如果不是癆瘵的症狀,而用治療癆瘵的方法則無法治癒;如果是真正的癆瘵症狀,而不用治療癆瘵的方法也無法治癒。古方中使用狸骨、虎牙、獺爪,這些都是陰獸陰類,功效與天靈蓋相當,可以互相替代。因此,前面各方中,凡是用到天靈蓋的,都可以用一種藥物代替它,這樣既不違背仁人君子的仁慈之心,也不忍心違背道理,使所有可以治癒的疾病,都不會被放棄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