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六 (4)
上集卷之十六 (4)
1. 治法
李東垣云:陰病在陽,當從陽引陰,必須先由絡脈經隧之血。若陰中火旺,上騰於天,致六陽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臟之血,絡引而下行,天氣降下,則下寒之病自去矣,慎勿獨瀉其六陽。此病陽亢,乃陰火之邪,滋之,只去陰火,只損血絡經隧之邪,勿誤也。聖人以上熱下寒,自有春夏而無秋冬也,當從天外引陽下降入地中。
此症乃上天群陰火熾,而反助六陽不能衰退。先於六陽中決血絡出血,使氣不降三陰,雖力微,能逐六陽下行,以陰血自降故也,亦可謂老陽變陰之象也。故經云:上熱下寒,視其虛脈下陷於經絡者取之,此所謂引而下之也。但言絡脈皆是也,病大者,三稜針決血,出陽中之熱。
熱者,手太陽小腸中留火熱之邪致此,老陽不肯退化為陰而下,故先決去手太陽之熱血,使三陰得時之用而下降,以行秋令,奉收道下入地中而舉藏也,乃瀉老陽不肯退化行陰道者也。
2. 乍寒乍熱
虛勞乍寒乍熱者,鬱熱於內,而肌表如故,或時有乍寒乍熱之症也。其始必因微邪,熱在經絡血脈之中,日久失調,遂成內熱,銷鑠真陰,與血虛內熱相併,則變為癆瘵。
若寒重熱輕者,柴陳解托湯;若熱重寒輕者,柴苓解托湯;若往來似瘧者,葛根解托湯;若邪陷入不出,致乍寒乍熱者,升柴拔陷湯。
3. 時寒時熱
虛損發熱,多屬陰虛,或因積熱,然必有內症相應,其來也漸。蓋陰虛必傷精,傷精者必連臟。故其在臟而連肺者,必為喘急咳嗽。在中而連脾者,或減飲食,或生懊憹,或為煩躁焦渴。在下而連腎者,或精血遺淋,或二便失調。然必倏然往來,時作時止,或氣怯聲微,是皆陰虛之症也。若兼外邪,宜用解托、補托二法,可選用之。
4. 晝則發熱
晝則發熱,夜則安靜,是陽氣旺於陽分也。
5. 夜則發熱
夜則發熱,晝則安靜,是陽氣陷入陰中也。
6. 晝夜發熱
晝則發熱煩躁,夜亦發熱煩躁,是重陽無陰,亟當瀉其陽,峻補其陰。
7. 平旦發熱
平旦發熱,熱在行陽之分,肺氣主之。
8. 日晡發熱
日晡發熱,熱在行陰之分,腎氣主之。
9. 三焦發熱
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熱在中焦者,為堅痞;熱在下焦者,為尿血,亦令淋閉不通。上焦熱,梔子、黃芩;中焦熱,黃連、芍藥;下焦熱,黃柏、大黃。
10. 兩脅熱
肝膽居脅,肝膽熱則兩脅亦熱。熱在兩脅者,寅卯時甚,多驚多怒,肝經所主。當歸龍薈丸,回金丸,左金丸。
11. 兩腰熱
腎居腰,腎熱則腰亦熱。熱在腰有兼痛者,滋腎丸。
12. 臍上熱
胃居臍上,胃熱則臍以上熱。
13. 胃中熱
胃中熱則消穀,令人懸心善飢,臍上發熱。
14. 臍下熱
腸居臍下,故腸熱則臍以下熱。
15. 腸中熱
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熱。
16. 手掌中熱
掌中勞宮穴也,手厥陰心包所主,是經少氣而多血,是動則病掌中熱。
澄按:胃實膈煩掌心亦熱。四順飲,三承氣湯。
17. 血脈熱
熱在血脈,日午煩甚,手掌中亦熱,屬心所主。宜千金地黃丸。
18. 足心熱
足心如烙者,虛火鑠陰,湧泉涸竭也。
澄按:足少陰,其脈斜從小指趨至足心,出於然谷,循內踝入跟為湧泉穴。此經原多氣而少血。今虛勞之人,真陰不足,則湧泉漸乾涸,故如火之烙,或足跟作痛,此水不制火之故也。然脈之所過,金水二臟,每多相應為病,觀其直脈,從腎貫肝膈入肺,所以見咳嗽。腎主唾,腎損又見失血,腎氣上奔,故作喘,善恐。
觀其挾舌本,循喉嚨,故見咽痛口乾,舌瘡喉癬。
19. 膚中熱
熱在皮膚,日西甚,喘咳,屬肺。瀉白散。
20. 手獨熱
大小便閉澀,血滯,屬下熱。石韋散,青金丸。
21. 身前熱
胃足陽明之脈,氣甚則身以前皆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