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六 (3)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十六 (3)

1. 腎經之熱

腎熱者,輕按之不熱,重按之至骨乃熱,其熱蒸手,如火如灸。其人骨酥酥然如蟲食,其骨困熱不任,亦不能起於床。滋腎丸、六味地黃丸主之。一陰煎,正氣湯,大補陰丸。

白話文:

當腎臟有熱時,輕輕按壓並不會感覺到熱度,但用力按壓直到接觸到骨頭時,就能感受到熱度,那種熱就像火在燒或是在做艾灸一樣。病人會覺得骨頭酥軟,好像有蟲在啃噬,因為骨頭內部熱得難受,病患甚至無法從牀上起身。對於這種情況,可以使用滋腎丸和六味地黃丸來調理。此外,還有一陰煎、正氣湯以及大補陰丸可供選擇。

2. 惡熱非熱

陰虛則發熱。夫陽在外為陰之衛,陰在內為陽之守。精神外馳,嗜欲無節,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致浮數於肌肉之間。而惡熱實非熱也,當作陰虛治之,而用補養之法。

澄按:外感惡熱與此不同,邪自外入,當作傷寒治。

白話文:

【對於感到過熱並非真正體溫高】的情況,這是因為體內的陰氣不足導致的發熱現象。通常情況下,體內的陽氣在外保護著陰氣,而陰氣在內則穩定著陽氣。但當精神過度疲憊,生活慾望沒有節制時,就會造成陰氣的消耗和散失,使得陽氣失去了依附,進而在身體表面產生一種浮躁、快速的脈動。這種感覺到的過熱實際上並不是真正的體溫升高,應該按照陰氣不足來治療,使用滋補和養生的方法來調理。

進一步說明,如果是因為外部感染而感到過熱,這種情況和上述的陰虛導致的過熱是不同的。當病邪從外部進入體內時,應該按照感冒或流感的方式來治療。

3. 虛熱

王海藏云:凡病人骨痿肉燥,筋緩血枯,皮聚毛落,陰不足而有熱疾,是謂虛熱。

李東垣曰:不能食而熱,自汗氣短者,虛熱也。以甘寒之劑瀉熱補氣。經云:治熱以寒,溫而行之,脈虛弱無力者是也。

婦人肌熱,大渴引飲,目赤面紅,晝夜不息,其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內經》曰:脈虛血虛,脈實血實。又云:血虛發熱是也。症像白虎,惟脈不長,實難辨也。誤服白虎必死,此病得於飢困勞役。

白話文:

[虛熱]

王海藏表示:凡是病人出現骨骼無力、肌肉乾燥、筋絡鬆弛、血液乾涸、皮膚皺縮、毛髮脫落,這是因為體內陰氣不足,導致熱性疾病,這種情況稱為虛熱。

李東垣說:如果病人無法進食且伴有熱感,自汗、氣短,這就是虛熱的表現。應使用甘寒的藥物來清熱並補充元氣。經典中記載:用寒涼來治療熱病,但要溫和地進行,因為脈象虛弱無力的患者正適合這樣的方式。

婦女如果皮膚熱,極度口渴,想要大量喝水,眼睛紅、臉色紅潤,晝夜不停,且脈搏看似強大但實際空虛,深度按壓則無反應。《內經》中提到:脈象虛弱表示血虛,脈象強壯表示血實。另外還提到:血虛會導致發熱。這種病症看起來像白虎湯症,但脈象並非持續強壯,這點實在難以分辨。若誤服白虎湯,必定危及生命,此種疾病常因飢餓、疲憊或過度勞累所致。

4. 陰分發熱

陰虛者,血虛也。六脈虛數無力,熱在午後子前,飲食有味,不頭疼,不惡寒,神彩煥發,唇紅煩渴。

有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既傷,陽氣獨盛,發熱不止,向晚獨盛,或飲食如常,頭脹時作,脈洪數無力,視其舌大而色赤者,陰虛也。當滋陰,宜地黃湯。若久而盜汗遺精,咳嗽毛枯,宜三才丸,補水以配火,是亦壯水之主以鎮陽光之義。若挾外邪,益榮內托散。

白話文:

【陰分發熱】

患有陰虛的人,實際上是血虛。他們的脈搏虛弱且頻率快但無力,熱度通常出現在下午到夜間,對食物仍有胃口,不會頭痛,也不會怕冷,臉色紅潤且精神飽滿,嘴脣紅潤但口渴。

有些人因過度操勞或縱慾,損傷了身體的真陰(即體內的陰性能量),導致陰血受傷,這使得體內的陽氣過剩,從而產生持續的發熱,特別是在傍晚時更為嚴重。有些人雖能正常飲食,但偶爾會出現頭脹的情況,脈搏洪大且頻率快但無力,觀察他們的舌頭,會發現舌頭偏大且色澤鮮紅,這也是陰虛的表現。對於這種情況,應該滋養陰分,可以服用地黃湯。

如果病情持續,出現盜汗、遺精、咳嗽、皮膚乾燥等症狀,則應服用三才丸,藉由補充水分來調和體內的火氣,這也是增強體內水份主導地位,以抑制過盛陽氣的一種方法。如果同時伴有外感疾病,則可使用益榮內託散進行治療。

5. 陽分發熱

陽虛者,元氣虛也。六脈空大無力,微熱自汗,熱在子午之分,交陰即止;惡風怯寒,神色虛萎,頭不痛,飲食無味。

有腎虛水冷,火不歸經,遊行於外而發熱者,自汗不任風寒,煩渴引飲,不能下咽,面目俱赤,舌生芒刺,兩唇乾燥,喉間如干,足心如烙,痰涎壅盛,喘嗽不寧,脈浮洪大,按之微弱,宜用八味丸導龍入海,所謂踞其窟宅而招之,即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也。若挾外邪,助衛內托散。

白話文:

【陽分發熱】

患有陽虛的人,是因為元氣不足。其脈象會顯得空大無力,常伴有微熱和自汗的情況,這種熱感在白天的子午時分特別明顯,到了夜晚則減緩;他們會怕風畏寒,神情虛弱憔悴,頭部並不會疼痛,但對食物的口感卻失去興趣。

有的患者是因腎虛導致水冷,火氣無法順利運行於身體內部,反而在外遊走而產生發熱現象。同樣會有自汗、無法抵擋風寒,以及煩躁口渴想喝水,但又難以下嚥的情況。臉部和舌頭會泛紅,舌頭上還可能長出芒刺,雙脣乾燥,喉嚨像被卡住一樣,腳底感覺像被烙鐵燒過,痰多且咳嗽不止,脈搏雖看似浮動且強大,但實際上卻很微弱。對於這種情況,應使用八味丸來調節,就像是在它的巢穴招喚它回歸,這就是所謂的補充火源以消除陰影。如果同時夾雜著外來的邪氣,可以輔助使用衛內託散。

6. 陰虛發熱

丹溪云:癆瘵主乎陰虛者,蓋自子至已屬陽,自午至亥屬陰,陰則熱在午後子前也。寤屬陽,寐屬陰,陰虛則汗從寐中盜出也;升屬陽,降屬陰,陰虛則脈浮之洪大,沉之空虛也,此皆陰虛之症。又曰:陰虛發熱者,四物湯加黃柏、知母。兼氣虛者,加參、耆、術。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說:肺結核這類疾病主要與陰虛有關。一天之中,從半夜到中午屬陽,而從中午到半夜則屬陰,因此,陰虛所導致的發熱通常會在下午到半夜之間出現。

清醒時屬陽,睡眠時屬陰,當陰虛時,汗水會在睡夢中無故冒出;上升屬陽,下降屬陰,陰虛時,脈象會呈現上部洪大、下部空虛的特徵,這些都是陰虛的症狀。

他又說,對於因陰虛導致的發熱,可用四物湯加上黃柏和知母來調理。如果同時有氣虛的情況,則應再加入人參、黃耆和白朮來加強治療效果。

7. 血虛發熱

—切吐衄、產後崩漏、便血,血虛不能配陽,陽亢發熱者,治宜養血。然亦有陽虛而陰走,不可徒事滋陰,所有血脫益氣,陽生陰長之法,無形生出有形來,此千古心傳之法。嘗見庸流專執四物以爭長,此未明大《易》之義也。

白話文:

【血虛發熱】

一切如嘔吐血、鼻出血、產後大量出血、排泄時出血等情況,皆因血虛無法與陽氣平衡,導致陽氣過盛而發熱,治療上應注重養血。

然而,也有因爲陽氣虛弱,陰氣過度流失的情況,此時不應只一味地滋補陰氣。對於血脫(即嚴重失血)應採取補氣的方法,讓陽氣回覆,陰氣自然增長。這是種無形中產生有形效果的療法,是千百年來醫學界的心得傳承。常看到一些普通醫生固執地使用四物湯(一種傳統中藥方)來爭療效,這其實沒有理解到《易經》中的深奧哲理。

8. 失血大熱

血後大發熱,古方立當歸補血湯,用黃耆一兩,當歸六錢。名曰補血,而以黃耆為君,陽旺能生陰血也。如丹溪治產後發熱,用參、耆、歸、芎、黑姜以佐之。或問曰:乾薑辛熱,何以用之?曰:姜味辛,能引血藥入氣分而生新血,神而明之。若不明此理,見其大熱而用發散,或白虎,立見其殆矣。

白話文:

【大量失血後高燒】

在大量失血後出現嚴重發燒的情況,根據古方,應立即使用當歸補血湯進行治療。該藥方包含黃耆一兩和當歸六錢。雖名為補血,但黃耆是主要成分,因為黃耆能助陽氣旺盛,進而促進陰血生成。

例如,丹溪治療產後發燒時,會添加人參、黃耆、當歸、川芎和黑薑來輔助。有人可能會問:乾薑性熱,為什麼要加入呢?回答是,薑味辛辣,可以引導補血藥物進入氣分,促進新血生成,其作用奧妙無窮。

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看到患者高燒就盲目使用發散藥物,或是使用白虎湯,很可能會使病情急轉直下,情況危急。

9. 外寒內熱

陰虛生外寒,陰虛生內熱。

若手足厥冷,惡寒發熱,肢節痠疼,內則口渴飲水,舌上微苔者,宜和中解托湯。

仲景云: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活人》云:先與白虎加人參湯治熱,次與桂枝加麻黃湯以解其外。

白話文:

【外寒內熱】

這是因為體內陰氣不足,導致外表看似畏寒,實則體內有熱象。

如果出現四肢冰冷,怕冷且發燒,關節痠痛,但身體內部卻感到口渴想喝水,舌頭上有淡淡的舌苔,這時應該服用和中解託湯來調理。

張仲景曾說:病人全身非常怕冷,卻又不想多穿衣服,這代表寒氣在皮膚表層,而熱氣則藏於骨髓深處。《活人書》中提到:首先應使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體內的熱象,再接著用桂枝加麻黃湯來解除外表的寒氣。

10. 外熱內寒

陽盛生外熱,陰盛生內寒。

若熱重寒輕者,宜柴芩和解湯。

仲景云: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活人》云:先與桂枝湯治寒,次與小柴胡治熱也。

白話文:

【外熱內寒】

當體內的陽氣過盛時,會導致身體表面產生熱感;而陰氣過盛則會使身體內部感到寒冷。

如果出現熱感較明顯,而寒感較輕微的情況,適合服用柴芩和解湯來調理。

張仲景曾說:病人全身感覺非常熱,卻反而想要穿更多衣服,這表示熱邪停留在皮膚層面,而寒邪則深藏於骨髓之中。《活人書》提到:應先用桂枝湯來治療體內的寒氣,之後再使用小柴胡湯來處理體表的熱感。

11. 上寒下熱

《脈經》云:熱病所謂陽附陰者,腰以下至足熱,腰以上寒。陰氣下爭,還心腹滿者死。

《靈樞經》曰:上寒下熱,先刺其項太陽,久留之,已刺則熨項與肩背胛,令熱下合乃止。此所謂推而上之也。

白話文:

根據《脈經》所述,所謂的熱病中'陽附陰'的情況,是指腰部以下到腳部有熱感,而腰部以上卻感覺寒冷。如果陰氣在下方鬱結,迴流影響到心臟和腹部,導致其脹滿,這就是死亡的徵兆。

《靈樞經》中有記載:對於上半身寒冷,下半身熱的情況,首先應針刺頸後的太陽穴,並且要長時間留針。針刺後再對頸部、肩膀和背部進行溫熨,直到熱感向下延伸,上下熱感融合為一才停止。這就是所謂的引導熱氣向上調節的方法。

12. 上熱下寒

《脈經》云:所謂陰附陽者,腰以上至頭熱,腰以下寒。陰氣上爭,還得汗者生。

《靈樞經》曰:上熱下寒,視其脈虛而陷之於經絡者取之,氣下乃至,此所謂引而下之也。

白話文:

根據《脈經》所述,所謂的「陰附陽」,是指腰部以上的部位到頭部會感到熱,而腰部以下則感到寒冷。如果這時陰氣上衝,但能再出汗的話,代表身體還有康復的可能性。

《靈樞經》記載:當出現上熱下寒的情況,應觀察脈象,若發現有虛弱且陷於經絡中的現象,應進行相應的治療。待氣血下行,這種治療方式即為所謂的「引氣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