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六 (3)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十六 (3)

1. 腎經之熱

腎熱者,輕按之不熱,重按之至骨乃熱,其熱蒸手,如火如灸。其人骨酥酥然如蟲食,其骨困熱不任,亦不能起於床。滋腎丸六味地黃丸主之。一陰煎正氣湯大補陰丸

2. 惡熱非熱

陰虛則發熱。夫陽在外為陰之衛,陰在內為陽之守。精神外馳,嗜欲無節,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致浮數於肌肉之間。而惡熱實非熱也,當作陰虛治之,而用補養之法。

澄按:外感惡熱與此不同,邪自外入,當作傷寒治。

3. 虛熱

王海藏云:凡病人骨痿肉燥,筋緩血枯,皮聚毛落,陰不足而有熱疾,是謂虛熱。

李東垣曰:不能食而熱,自汗氣短者,虛熱也。以甘寒之劑瀉熱補氣。經云:治熱以寒,溫而行之,脈虛弱無力者是也。

婦人肌熱,大渴引飲,目赤面紅,晝夜不息,其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內經》曰:脈虛血虛,脈實血實。又云:血虛發熱是也。症像白虎,惟脈不長,實難辨也。誤服白虎必死,此病得於飢困勞役。

4. 陰分發熱

陰虛者,血虛也。六脈虛數無力,熱在午後子前,飲食有味,不頭疼,不惡寒,神彩煥發,唇紅煩渴。

有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既傷,陽氣獨盛,發熱不止,向晚獨盛,或飲食如常,頭脹時作,脈洪數無力,視其舌大而色赤者,陰虛也。當滋陰,宜地黃湯。若久而盜汗遺精,咳嗽毛枯,宜三才丸,補水以配火,是亦壯水之主以鎮陽光之義。若挾外邪,益榮內托散

5. 陽分發熱

陽虛者,元氣虛也。六脈空大無力,微熱自汗,熱在子午之分,交陰即止;惡風怯寒,神色虛萎,頭不痛,飲食無味。

有腎虛水冷,火不歸經,遊行於外而發熱者,自汗不任風寒,煩渴引飲,不能下咽,面目俱赤,舌生芒刺,兩唇乾燥,喉間如干,足心如烙,痰涎壅盛,喘嗽不寧,脈浮洪大,按之微弱,宜用八味丸導龍入海,所謂踞其窟宅而招之,即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也。若挾外邪,助衛內托散

6. 陰虛發熱

丹溪云:癆瘵主乎陰虛者,蓋自子至已屬陽,自午至亥屬陰,陰則熱在午後子前也。寤屬陽,寐屬陰,陰虛則汗從寐中盜出也;升屬陽,降屬陰,陰虛則脈浮之洪大,沉之空虛也,此皆陰虛之症。又曰:陰虛發熱者,四物湯黃柏知母。兼氣虛者,加參、耆、術。

7. 血虛發熱

—切吐衄、產後崩漏、便血,血虛不能配陽,陽亢發熱者,治宜養血。然亦有陽虛而陰走,不可徒事滋陰,所有血脫益氣,陽生陰長之法,無形生出有形來,此千古心傳之法。嘗見庸流專執四物以爭長,此未明大《易》之義也。

8. 失血大熱

血後大發熱,古方立當歸補血湯,用黃耆一兩,當歸六錢。名曰補血,而以黃耆為君,陽旺能生陰血也。如丹溪治產後發熱,用參、耆、歸、芎、黑姜以佐之。或問曰:乾薑辛熱,何以用之?曰:姜味辛,能引血藥入氣分而生新血,神而明之。若不明此理,見其大熱而用發散,或白虎,立見其殆矣。

9. 外寒內熱

陰虛生外寒,陰虛生內熱。

若手足厥冷,惡寒發熱,肢節痠疼,內則口渴飲水,舌上微苔者,宜和中解托湯

仲景云: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活人》云:先與白虎加人參湯治熱,次與桂枝麻黃湯以解其外。

10. 外熱內寒

陽盛生外熱,陰盛生內寒。

若熱重寒輕者,宜柴芩和解湯

仲景云: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活人》云:先與桂枝湯治寒,次與小柴胡治熱也。

11. 上寒下熱

《脈經》云:熱病所謂陽附陰者,腰以下至足熱,腰以上寒。陰氣下爭,還心腹滿者死。

《靈樞經》曰:上寒下熱,先刺其項太陽,久留之,已刺則熨項與肩背胛,令熱下合乃止。此所謂推而上之也。

12. 上熱下寒

《脈經》云:所謂陰附陽者,腰以上至頭熱,腰以下寒。陰氣上爭,還得汗者生。

《靈樞經》曰:上熱下寒,視其脈虛而陷之於經絡者取之,氣下乃至,此所謂引而下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