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六 (3)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十六 (3)

1. 腎經之熱

腎熱者,輕按之不熱,重按之至骨乃熱,其熱蒸手,如火如灸。其人骨酥酥然如蟲食,其骨困熱不任,亦不能起於床。滋腎丸、六味地黃丸主之。一陰煎,正氣湯,大補陰丸。

白話文:

腎臟有熱的人,輕輕按壓不會感到熱,用力按壓才會感到熱氣直達骨頭,而且這股熱氣會蒸得手心像火燒一樣,感覺像被灸灼。這種人骨頭會酥軟得像被蟲子啃食過一樣,骨頭因為熱氣而感到沉重,無法負荷,甚至連床都起不來。滋腎丸、六味地黃丸、一陰煎、正氣湯、大補陰丸都可以治療這種情況。

2. 惡熱非熱

陰虛則發熱。夫陽在外為陰之衛,陰在內為陽之守。精神外馳,嗜欲無節,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致浮數於肌肉之間。而惡熱實非熱也,當作陰虛治之,而用補養之法。

澄按:外感惡熱與此不同,邪自外入,當作傷寒治。

白話文:

陰虛則發熱

當身體陰氣不足時,就會出現發熱的症狀。

夫陽在外為陰之衛,陰在內為陽之守

陽氣在外就像護衛一樣保護著陰氣,而陰氣在內就像守衛一樣保護著陽氣。

精神外馳,嗜慾無節,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致浮數於肌肉之間

當精神不集中、過度放縱慾望時,就會導致陰氣消耗殆盡,陽氣失去依附,進而產生熱氣浮於肌肉之間的症狀。

而惡熱實非熱也,當作陰虛治之,而用補養之法

這種發熱的症狀並非真正的熱症,而是陰虛導致的,因此應該以滋陰補虛的方法治療。

澄按外感惡熱與此不同,邪自外入,當作傷寒治

外感惡熱與此症狀不同,它是因為外邪入侵所導致的,應該按照傷寒的治療方法進行處理。

3. 虛熱

王海藏云:凡病人骨痿肉燥,筋緩血枯,皮聚毛落,陰不足而有熱疾,是謂虛熱。

李東垣曰:不能食而熱,自汗氣短者,虛熱也。以甘寒之劑瀉熱補氣。經云:治熱以寒,溫而行之,脈虛弱無力者是也。

婦人肌熱,大渴引飲,目赤面紅,晝夜不息,其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內經》曰:脈虛血虛,脈實血實。又云:血虛發熱是也。症像白虎,惟脈不長,實難辨也。誤服白虎必死,此病得於飢困勞役。

白話文:

王海藏說:凡是病人骨頭軟弱無力、肌肉乾枯、筋脈鬆弛、血液枯竭、皮膚收縮、毛髮脫落,陰氣不足卻又有發熱症狀,這就是虛熱。

李東垣說:不能吃東西卻發熱,自汗氣喘的人,也是虛熱。要使用甘寒的藥物來瀉熱補氣。《經書》說:治療熱症要用寒涼的藥物,溫和地施治,脈象虛弱無力的人就是這樣。

婦女如果身體發熱、非常口渴想喝水、眼睛紅腫、臉色發紅,而且晝夜不停,脈象洪大而虛,重按卻沒有搏動,這就符合《內經》所說的「脈虛血虛,脈實血實」,以及「血虛發熱」。症狀就像白虎湯的適應症,只是脈象不長,很難辨別。如果誤服白虎湯,病人必死,這個病通常是因為飢餓、疲勞、勞役而引起的。

4. 陰分發熱

陰虛者,血虛也。六脈虛數無力,熱在午後子前,飲食有味,不頭疼,不惡寒,神彩煥發,唇紅煩渴。

有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既傷,陽氣獨盛,發熱不止,向晚獨盛,或飲食如常,頭脹時作,脈洪數無力,視其舌大而色赤者,陰虛也。當滋陰,宜地黃湯。若久而盜汗遺精,咳嗽毛枯,宜三才丸,補水以配火,是亦壯水之主以鎮陽光之義。若挾外邪,益榮內托散。

白話文:

陰虛者的症狀與治療

陰虛者,血虛也。 陰虛的人,也就是血虛的人。

六脈虛數無力,熱在午後子前,飲食有味,不頭疼,不惡寒,神彩煥發,脣紅煩渴。 他們的脈象虛弱而數,力氣不足,下午到晚上會感到發熱,吃飯有胃口,不頭痛,也不怕冷,精神很好,嘴脣紅潤,口渴。

有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既傷,陽氣獨盛,發熱不止,向晚獨盛,或飲食如常,頭脹時作,脈洪數無力,視其舌大而色赤者,陰虛也。 這些陰虛的症狀,可能是因為過度勞心、好色,損傷了人體的真陰,導致陰血虧虛,陽氣過盛,發熱不止,而且到了傍晚會更嚴重。有的陰虛患者,食慾正常,但會出現間歇性的頭脹,脈象洪數而無力,舌頭大而紅,這些都是陰虛的表現。

當滋陰,宜地黃湯。 陰虛需要滋陰,可以用地黃湯來治療。

若久而盜汗遺精,咳嗽毛枯,宜三才丸,補水以配火,是亦壯水之主以鎮陽光之義。 如果陰虛的症狀持續很久,出現盜汗、遺精、咳嗽、頭髮枯黃等症狀,可以用三才丸來治療。三才丸的作用是補水配火,壯水以鎮陽,也就是滋陰補腎,鎮壓陽熱。

若挾外邪,益榮內託散。 如果陰虛患者同時患有外邪,可以用益榮內託散來治療。益榮內託散具有益氣養血,散寒解表的作用。

5. 陽分發熱

陽虛者,元氣虛也。六脈空大無力,微熱自汗,熱在子午之分,交陰即止;惡風怯寒,神色虛萎,頭不痛,飲食無味。

有腎虛水冷,火不歸經,遊行於外而發熱者,自汗不任風寒,煩渴引飲,不能下咽,面目俱赤,舌生芒刺,兩唇乾燥,喉間如干,足心如烙,痰涎壅盛,喘嗽不寧,脈浮洪大,按之微弱,宜用八味丸導龍入海,所謂踞其窟宅而招之,即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也。若挾外邪,助衛內托散。

白話文:

陽氣虛弱的人,就是元氣不足。六脈空虛无力,稍微发热就会出汗,热气在子午交替之时最盛,等到阴气交替时就停止;怕风怕冷,面色虚弱萎靡,头不痛,吃饭没有味道。

如果肾脏虚弱,导致体内水寒,火气不归经络,在外游走而发热,就会自汗怕风寒,口渴想喝水但喝不下去,脸色发红,舌头上长出芒刺,嘴唇干燥,喉咙干涩,脚心发烫,痰液壅盛,咳嗽喘息不止,脉象浮大,按之无力。这种情况应该服用八味丸,引火入肾,就像守住它的巢穴来招引它一样,就是补充火气之源,消散阴寒。如果兼有外邪入侵,就要服用内托散来助卫气抵抗外邪。

6. 陰虛發熱

丹溪云:癆瘵主乎陰虛者,蓋自子至已屬陽,自午至亥屬陰,陰則熱在午後子前也。寤屬陽,寐屬陰,陰虛則汗從寐中盜出也;升屬陽,降屬陰,陰虛則脈浮之洪大,沉之空虛也,此皆陰虛之症。又曰:陰虛發熱者,四物湯加黃柏、知母。兼氣虛者,加參、耆、術。

白話文:

丹溪先生說:癆瘵病主要發生在陰虛的人身上。因為從子時到午時屬陽,從午時到亥時屬陰,陰氣盛時,熱氣就會在下午子時前出現。醒著屬於陽,睡覺屬於陰,陰虛的人就會在睡夢中盜汗;上升屬於陽,下降屬於陰,陰虛的人脈象就會浮而洪大,沉而空虛,這些都是陰虛的症狀。

他又說:陰虛發熱的人,可以用四物湯加黃柏、知母來治療。如果兼有氣虛的情況,還要加上人參、黃芪、白朮。

7. 血虛發熱

—切吐衄、產後崩漏、便血,血虛不能配陽,陽亢發熱者,治宜養血。然亦有陽虛而陰走,不可徒事滋陰,所有血脫益氣,陽生陰長之法,無形生出有形來,此千古心傳之法。嘗見庸流專執四物以爭長,此未明大《易》之義也。

白話文:

凡是遇到吐血、鼻血、產後出血、便血等症狀,而且是因血虛不能與陽氣相配合,導致陽氣亢盛而發熱的,就應該採用養血的治療方法。

然而,也可能出現陽氣虛弱,陰氣外泄的情況,這時候不能單純滋陰,而是要採取「血脫益氣,陽生陰長」的治療方法,也就是說,要讓無形的氣血充盈,從而生出有形的血肉。這是古今醫家心傳的祕訣。

我經常看到一些庸醫,只知道用四物湯來治病,以此自誇,這說明他們還沒有明白《易經》中陰陽相生相剋的道理。

解釋

這段文字主要論述了血虛導致的各種出血症狀以及治療方法。

  • 「血虛不能配陽,陽亢發熱」:指的是血虛導致陽氣失去陰血的制約,而變得亢盛,從而出現發熱的症狀。
  • 「陽虛而陰走」:指的是陽氣不足,陰氣外泄的情況。
  • 「血脫益氣,陽生陰長」:指的是補血益氣,並通過補陽來滋陰的方法。
  • 「無形生出有形來」:指的是通過補氣血來促進血肉生長。
  • 「四物湯」:是中醫常用補血方劑,由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四味藥組成。
  • 「大《易》之義」:指的是《易經》中關於陰陽相生相剋的道理。

這段文字說明,治療血虛不僅僅要補血,還要根據不同的病症,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法。不能一味地用四物湯來治病,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中醫的理論和方法。

8. 失血大熱

血後大發熱,古方立當歸補血湯,用黃耆一兩,當歸六錢。名曰補血,而以黃耆為君,陽旺能生陰血也。如丹溪治產後發熱,用參、耆、歸、芎、黑姜以佐之。或問曰:乾薑辛熱,何以用之?曰:姜味辛,能引血藥入氣分而生新血,神而明之。若不明此理,見其大熱而用發散,或白虎,立見其殆矣。

白話文:

產後出現發熱的情況,古方常用當歸補血湯來治療,這個方子使用黃耆一兩,當歸六錢。雖然稱為補血湯,但以黃耆為主藥,因為黃耆性溫,可以助陽氣旺盛,而陽氣旺盛就能滋生陰血。

像丹溪先生治療產後發熱,就會在方子中加入人參、黃耆、當歸、川芎和黑薑來輔助。有人會問: 乾薑性辛熱,為什麼要用它呢?

回答是: 乾薑味道辛辣,可以引導補血藥物進入氣分,從而促進新血的生成,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不懂這個道理,看到病人發熱就用發散的藥物,或者使用白虎湯,病人就會很快出現危險。

9. 外寒內熱

陰虛生外寒,陰虛生內熱。

若手足厥冷,惡寒發熱,肢節痠疼,內則口渴飲水,舌上微苔者,宜和中解托湯。

仲景云: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活人》云:先與白虎加人參湯治熱,次與桂枝加麻黃湯以解其外。

白話文:

陰虛生外寒,陰虛生內熱。

意思是說,身體陰氣不足,容易導致體表寒冷,同時也容易出現內熱的症狀。

若手足厥冷,惡寒發熱,肢節痠疼,內則口渴飲水,舌上微苔者,宜和中解託湯。

這段文字描述了一種症狀:手腳冰冷、怕冷發熱、關節痠痛、口渴想喝水、舌苔薄白。這種情況可以用和中解託湯來治療。

仲景雲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活人》雲先與白虎加人參湯治熱,次與桂枝加麻黃湯以解其外。

這段文字引述了張仲景和《活人》中的觀點:病人雖然身體很冷,卻不願意靠近衣服,說明寒氣在皮膚表面,而熱氣則在骨髓之中。建議先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內熱,之後再用桂枝加麻黃湯來解除表面的寒氣。

10. 外熱內寒

陽盛生外熱,陰盛生內寒。

若熱重寒輕者,宜柴芩和解湯。

仲景云: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活人》云:先與桂枝湯治寒,次與小柴胡治熱也。

白話文:

陽氣過盛會導致外在的熱症,陰氣過盛則會造成內在的寒症。

如果熱症較重,寒症較輕,就應該使用柴芩和解湯。

張仲景說:病人雖然全身發熱,卻反而想穿更多衣服,這是因為熱在皮膚表面,寒在骨髓裡。醫書《活人》中也提到:應該先用桂枝湯治療寒症,然後再用小柴胡湯治療熱症。

11. 上寒下熱

《脈經》云:熱病所謂陽附陰者,腰以下至足熱,腰以上寒。陰氣下爭,還心腹滿者死。

《靈樞經》曰:上寒下熱,先刺其項太陽,久留之,已刺則熨項與肩背胛,令熱下合乃止。此所謂推而上之也。

白話文:

以下是簡化的回答: 《脈經》說:「熱病所指的陽附於陰是指腰部以下到腳部發燒,腰部以上寒冷。如果陰氣在下面發生爭鬥,回到心中和腹部充滿的人就會死亡。」 《靈樞經》說:「上面冷下面熱的情況,首先要用針灸刺激頸部太陽穴,讓它停留一段時間。已經治療後要使用火罐或按摩的方式加熱頸部、肩膀和背部,直到熱度向下傳遞為止。這就是所謂的向上推動。」

12. 上熱下寒

《脈經》云:所謂陰附陽者,腰以上至頭熱,腰以下寒。陰氣上爭,還得汗者生。

《靈樞經》曰:上熱下寒,視其脈虛而陷之於經絡者取之,氣下乃至,此所謂引而下之也。

白話文:

好的,以下是繁體中文版本: 《脈經》雲:「所謂陰附陽者,腰以上至頭熱,腰以下寒。」意思是說,如果身體出現了腰部以上的部位發熱、腰部以下則感到寒冷的情況,就表示有陰氣上升到陽氣的位置,形成了一種陰陽失調的狀態。但如果這種情況之下又能夠出汗的話,代表病情還有轉機,有可能會好起來。 《靈樞經》曰:「上熱下寒,視其脈虛而陷之於經絡者取之,氣下乃至,此所謂引而下之也。」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在治療上熱下寒的症狀時,要先看患者的脈象是否虛弱且陷入經絡之中;如果是這樣子的話,就要用一些方法來幫助患者把氣往下帶,讓它回到原本應該在的地方去。只有當氣順利地下降到足部或腹部等位置後,才能真正地解決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