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六 (2)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十六 (2)

1. 離☲ 內陰外陽

離者火也,正南方之卦也。燥萬物者莫熯乎火,則為陽亢之熱。一陰在於二陽之間,則為真寒假熱之熱。外陽而內陰,則為內寒外熱之熱。火就燥,則為燥熱之熱。離為日,則為暑熱之熱。離中虛,則為虛熱之熱。

白話文:

以下是古文中描述的不同類型的熱病:

  • 離是火的意思,在正南方向對應的八卦之一。乾燥萬物的力量沒有比得上火的,因此離代表的是陽氣過盛導致的發熱。

  • 在兩個陽性之間有一個陰性,則表示這種熱度可能是真正的冬季寒冷天氣中的假象,即所謂的“真假冷暖”。

  • 外表看起來像是陽性的疾病但實際上內部卻是陰性的病症則被稱爲內寒外熱型熱病。

  • 如果火靠近乾燥的地方就會產生乾熱的症狀。

  • 離還代表著太陽和炎熱的夏天,所以它也可能意味著夏季高溫引起的熱病。

  • 最後,“離”字中間有空洞,這可能暗示著虛熱型熱病的存在。

2. 震☳ 一陽在下

震者動也,動萬物者莫疾乎雷。在人身,則為乍寒乍熱,時熱時寒之熱。又為木,則為肝鬱之熱。為雷又為龍,則為龍雷上泛之熱。震為足,則為足心之熱,又為下焦之熱。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文字是描述不同的疾病症狀和病因。

  • 震代表運動,而打雷是最快速且強烈地影響所有事物的方式。在人身上,它可能表現為突然冷、突然熱或間歇性發燒的情況。如果與五行中的「木」相對應,那麼可能是肝氣鬱結所引起的熱病。另外,雷聲也被認為與龍有關,因此這種病症也可能被稱作「龍雷上泛之熱」。
  • 如果把震視為腳部,那麼可能會出現腳底發熱或者下肢部位有熱感的情形;同時也可以理解為下焦(即腰部至膝蓋之間)的熱病。

總而言之,這些都是古人對於不同疾病的認識和解讀方式,在當代醫學觀念中可能存在一些差異,但仍然可以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有任何身體不適,應該及早就診並接受專業醫生的治療。

3. 巽☴ 一陰在下

巽者,入也。擾萬物者莫疾乎風。在人身,則為風熱之熱。為進退,則為往來寒熱之熱。為燥卦,則為狂越之熱。為長為高,則為上焦之熱。一陰在二陽之下,則下寒上熱之熱。為長女,則為婦人胎產經閉之熱。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文字是說:「巽」代表進入的意思。對萬事萬物影響最大的就是風了。在人的身體裡,風和熱會引起疾病。如果病情有時好轉、有時惡化,那就是因為受到冷暖氣流交換所引起的發燒症狀;如果是乾燥的天候,就會引發精神不集中或情緒失控等問題;如果病患感到疲倦無力且容易出汗,那可能是上半身(包括心臟)過度勞累而導致的發燒症狀。另外,在易經六十四卦中的「坎」與「離」兩卦之間有一個叫做「震」的小圓圈 (即「一陰在二陽之下」),表示下面寒冷上面炎熱的情況也可能出現於某些疾病的症狀之中。最後提到女性患者可能會因月經停止或是懷孕生產等原因而出現類似症狀。

4. 艮☶ 一陽在上

艮者土也,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在人身,則為脾胃之熱。艮為背,則為背心之熱;艮為手,則為掌中之熱。成言乎艮則為出陰入陽之熱。為少男,則為童子驚疳之熱。

白話文:

「艮」代表的是土地,它是所有事物結束和開始的力量中最強大的。在人身上,它就表現為胃腸道的熱度。如果艮表現在背部,那就是背部中心的熱度;如果表現在手上,就是手掌中的熱度。當我們用艮來描述某種情況時,它指的是從陰轉陽的熱度。作為一個年輕男子,它可以是小孩子的驚厥或疳疾所引起的熱度。

5. 兌☱ 一陰在上

兌者金也,說萬物者莫說乎澤。在人身,則為皮毛之熱。兌為口舌,則為口舌燥烈之熱。一柔附於二剛,則為骨髓之熱,又為癆瘵之熱。為少女,為經閉不調之熱。

吳澄曰:發熱多端,頭緒浩繁,竊取八卦爻畫比擬,諸熱豈能盡概其蘊。然其中陰陽動靜剛柔悔吝,藉此類推,不必一一拘泥,是亦不居之意也。

白話文:

金屬屬兌,萬事萬物都無法比擬水澤。在人體,兌代表皮毛,所以兌熱就是皮毛發熱。兌也代表口舌,所以兌熱就是口舌燥熱。柔順的兌附著在剛強的乾坤上,就代表骨髓發熱,也是癆瘵的熱症。如果是少女,則代表經閉不調的熱症。

吳澄說:發熱的症狀很多,頭緒繁雜,我借用八卦爻畫來類比,不可能完全概括所有熱症。但其中陰陽動靜剛柔悔吝的道理,可以用來類推其他症狀,不必拘泥於每個細節,這就是不拘泥的用意。

6. 論治諸熱大法

諸熱分而言之,則有氣血、表裡、上下、五臟之異。合而言之,則氣熱、表熱、上焦熱、心肺熱皆屬陽,而治法相類;血熱、裡熱、下焦熱、肝腎熱皆屬陰,而治法亦相類。至於中焦與脾熱,治亦相同。

白話文:

在討論各種熱症時,可以分別歸納為氣血、表裡、上下、五臟的差異。若從整體角度來看,氣熱、表熱、上焦熱、心肺熱都屬於陽性,其治療方法相仿;血熱、裡熱、下焦熱、肝腎熱都屬於陰性,其治療方法也相仿。對於中焦和脾熱,治療方式也是相同的。

7. 辨虛實熱

胸悶而噁心,引飲便實者,實熱也。胸爽而少食,自汗短氣者,虛熱也。

白話文:

胸部感到悶堵且有想吐的感覺,同時口渴大便硬結,這是因為身體裡有實火引起的症狀;如果胸部沒有悶堵感但吃不下多少東西,並且常常出汗、呼吸不順暢,這就是因為身體虛弱所造成的熱病了。

8. 辨表裡熱

有表症而身熱者,外感表熱也。無表症而身熱者,內傷裡熱也。

9. 辨手背熱手心熱

東垣曰:外感手背熱,手心不熱;內心手心熱,手背不熱。其辨大要如此。

澄按:有內傷而無外感者,有外感而無內傷者,以此辨之,則判然矣。若夫內傷外感相兼而發熱者,則其脈症互見,須當輕重權衡。若顯內症多者,則是內傷重而外感輕,宜以補養為先。若現外症多者,則是外感重而內傷輕,宜以發散為急。此東垣未言之意也。

白話文:

東垣先生說:外感風寒引起的發熱,手背會發熱,手心卻不熱;內傷引起的發熱,手心會發熱,手背卻不熱。這是在辨別外感和內傷發熱時,最主要的區別。

澄按:有內傷而無外感者,有外感而無內傷者,以此辨之,則判然矣。若夫內傷外感相兼而發熱者,則其脈症互見,須當輕重權衡。若顯內症多者,則是內傷重而外感輕,宜以補養為先。若現外症多者,則是外感重而內傷輕,宜以發散為急。此東垣未言之意也。

澄先生註解:有些人是單純內傷,沒有外感;有些人是單純外感,沒有內傷。用這個方法來區分,就能夠清楚明白。至於內傷和外感同時發作引起發熱的,則脈象和症狀會互相呈現,需要仔細權衡輕重。如果內傷的症狀比較明顯,說明內傷比較重,外感比較輕,就應該以補養為主。如果外感症狀比較明顯,說明外感比較重,內傷比較輕,就應該以發散為主。這是東垣先生沒有明說的意思。

10. 肺經之熱

肺熱者,輕手乃得,微按全無,瞥瞥然見於皮毛上,為肺主皮毛故也。日西尤甚,乃皮毛之熱也。其症必見喘咳,灑淅寒熱。輕者瀉白散,重者涼膈散之類治之,及地黃地骨皮散,加減一陰煎,《正傳》麥冬湯,一物黃芩湯。

白話文:

肺熱的人,用手輕輕觸摸,就會感到很熱,稍微按壓就沒有感覺,但熱氣卻隱隱約約地表現在皮膚表面,這是因為肺主皮毛的關係。太陽西下時,這種熱氣會更加明顯,因為這是皮毛的熱氣。患者通常會出現喘咳、出汗、發冷發熱的症狀。症狀較輕的可以用瀉白散治療,症狀較重的可以用涼膈散之類的藥物治療,也可用地黃地骨皮散、加減一陰煎、麥冬湯、黃芩湯等藥物治療。

11. 心經之熱

心熱者,心主血脈,微按至皮膚之下,肌肉之上,輕手乃得。微按至皮毛之下則熱少,加力按之則全不熱,是熱在血脈也。日中火甚,乃心之熱也。其症煩心心痛,掌中熱而噦,以黃連瀉心湯、導赤散、硃砂丸、安神丸、清涼散之類治之。二陰煎,天王補心丹,門冬丸。

白話文:

如果心臟有熱,因為心臟主宰血脈,輕輕按壓皮膚底下,肌肉上面,就能感覺到熱。如果稍微用力按壓到毛髮底下,感覺熱度就比較少,再用力按壓就完全感覺不到熱,這表示熱氣在血脈裡。正午陽光最強烈的時候,就是心臟最熱的時候。症狀表現為心煩心痛,手掌發熱,並且伴有嘔吐。可以用黃連瀉心湯、導赤散、硃砂丸、安神丸、清涼散等等藥物治療。也可以用二陰煎、天王補心丹、門冬丸等藥物。

12. 脾經之熱

脾熱者,輕手捫之不熱,重按至筋骨又不熱,不輕不重在輕手重手之間,乃熱在肌肉,遇夜尤甚。其症心煩,怠惰嗜臥,四肢不收,無氣以動。以瀉黃散、調胃承氣湯治實熱用之,人參黃耆散、補中益氣湯治中虛熱者用之。白虎湯,玉泉散,黃耆芍藥湯,清化飲,大清飲。

白話文:

脾熱的人,輕輕用手觸摸時不會感到熱,用力按壓到筋骨處也不會感到熱,只有在輕輕按壓和用力按壓之間的力度時,才會感受到熱,說明熱是在肌肉裡。到了晚上,這種熱感會更加明顯。

脾熱的症狀包括心煩意亂、精神倦怠、嗜睡、四肢無力、提不起精神。

治療脾熱實熱證,可以用瀉黃散、調胃承氣湯等方劑。治療脾熱虛熱證,可以用人參黃耆散、補中益氣湯等方劑。

其他治療脾熱的方劑還有:白虎湯、玉泉散、黃耆芍藥湯、清化飲、大清飲。

13. 肝經之熱

肝熱者,按之肌肉之下,至骨之上,乃肝之熱,寅卯間尤甚。其脈弦,其症四肢滿悶,便難轉筋,多怒多驚,四肢困熱筋痿,不能起於床。瀉青丸、柴胡飲之類主之。兩手脈弦者,或寅中時發者,皆肝熱也。俱宜回金丸、左金丸、化肝煎、保陰煎、芍藥清肝散、七正散、加味龍膽瀉肝湯。

白話文:

肝熱的症狀

如果按壓肌肉下方,靠近骨頭的地方,感覺到熱,就是肝熱。尤其在寅時(凌晨三點到五點)和卯時(凌晨五點到七點)這個時間段,症狀會更加明顯。

肝熱的脈象是弦脈,症狀包括四肢沉悶、排便困難、抽筋、易怒、易驚、四肢發熱、筋骨無力、無法起牀等等。

治療方法

針對肝熱的症狀,可以使用瀉青丸、柴胡飲等藥方。

其他判斷肝熱的依據

如果兩手脈象都是弦脈,或者在寅時(凌晨三點到五點)發病,也都是肝熱的表現。

治療肝熱的其他藥方

針對這些肝熱的症狀,可以考慮使用回金丸、左金丸、化肝煎、保陰煎、芍藥清肝散、七正散、加味龍膽瀉肝湯等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