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三 (20)

回本書目錄

上集卷之十三 (20)

1. 治案

薛立齋治陳國華,素陰虛,患咳嗽,以自知醫,用發表化痰之藥不應,用清熱化痰等藥,症愈甚。薛曰:此脾肺虛也。不信,用牛黃清心丸,更加胸腹作脹,飲食少思,足三陰虛症悉見。朝用六君加桔梗、升麻、麥冬、五味,補脾土以生肺金;夕用八味丸,補命門火以生脾土,諸症悉愈。經云:不能治其虛,安問其餘?此脾土虛不能生肺金,而金病復作。

用前藥而反助其火,吾不得知也。

又治張克明咳嗽,用二陳、芩、連、枳殼。胸滿氣喘,侵晨吐痰,加蘇子、杏仁,口出痰涎,口乾作渴。薛曰:侵晨吐痰,脾虛不能消化飲食;胸滿氣喘,脾虛不能生肺金;涎沫自出,脾虛不能收攝;口乾作渴,脾虛不能生津液。遂用六君加炮薑、肉果溫補脾腎,更用八味丸以補土母而愈。

江應宿治周三者,年近三十,潮熱咳嗽咽啞,診之六脈弦數。周故以酒豪,先年因酒後嘔血,是年又復嘔血數升,遂咳不止,百治不應,飲食遞減,煩躁喘滿,江與四物湯換生地,加貝母、丹皮、阿膠、麥冬、五味煎服,加生蔗汁一小酒杯,薑汁少許,嗽漸止。食少,再加白朮、茯苓、人參,食漸進。

夜噙太平丸,晨服六味丸加枸杞、人參、麥冬、五味為丸。兩月咳嗽全止,半年肥白如初。

生生子治閔蜃樓,患虛損咳嗽,晝輕夜重。孫曰:此症咳嗽,由肺火未清,誤服參、術太過而然。但為清肺利肺,咳可立止,止後以補心安神之劑養之,則萬全矣。麥門冬、桑白皮、白藥子、貝母、桔梗、甘草、黃芩、枳殼,十帖,咳嗽全止。惟心血不足,神不固精,以棗仁、遠志、麥冬、蓮花心、丹參調養,百日果能出戶。

李士材治張飲光,虛損發熱,乾咳呼吸喘急。始用蘇子降氣不應,乃服八味丸,喘益急。李視兩頰赤,六脈數大,此肺肝蘊熱也。以逍遙散用牡丹皮一兩,苡仁五錢,蘭葉三錢,連進兩劑,喘吸頓止。以地黃丸一料,用麥冬、五味煎膏,及龜膠為丸,至十斤而康。

白話文:

[治療案例]

薛立齋治療陳國華,他向來陰虛,患有咳嗽。由於他自己懂醫學,使用了發汗和化痰的藥物,但效果不佳,後來使用清熱化痰的藥物,病情反而加重。薛立齋說:這是脾肺虛弱的表現。但陳國華不相信,改用牛黃清心丸,結果胸部和腹部開始脹痛,食慾下降,腳部出現三陰經絡虛弱的症狀。早晨,薛立齋讓他服用六君子湯加上桔梗、升麻、麥冬、五味子,用以補脾土以滋潤肺金;晚上,則服用八味丸,補充命門火以滋養脾土,所有症狀都得到緩解。

薛立齋也治療過張克明的咳嗽,起初使用二陳、黃芩、黃連、枳殼等藥物,但張克明出現胸口悶、氣喘,清晨大量吐痰,加用蘇子、杏仁,結果口出痰涎,口乾舌燥。薛立齋認為清晨吐痰是因為脾虛無法消化食物;胸口悶、氣喘是脾虛無法滋養肺部;口出痰涎是脾虛無法控制;口乾舌燥是脾虛無法產生津液。於是,他使用六君子湯加上炮薑、肉果,溫補脾腎,再配合八味丸補充土母,病情得以改善。

江應宿治療週三,年近三十,有潮熱、咳嗽、聲音嘶啞,脈象弦數。週三曾因酗酒而嘔血,今年再次嘔血數升,咳嗽不止,多方治療無效,飲食逐漸減少,煩躁、喘息、滿脹,江應宿讓他服用四物湯換成生地,加上貝母、丹皮、阿膠、麥冬、五味子,並加入一小杯生蔗汁和少量薑汁,咳嗽漸漸停止。食慾差時,再加入白朮、茯苓、人參,食慾逐漸恢復。

夜間含服太平丸,早晨服用六味丸加上枸杞、人參、麥冬、五味子製成丸藥。兩個月後,咳嗽完全停止,半年後,身體恢復健康,皮膚白皙。

生生子治療閔蜃樓,患有虛弱損傷引起的咳嗽,白天輕微,夜晚加重。生生子認為,這是肺部熱度未消,誤服人參、白朮過多導致。只要清肺利肺,咳嗽可以立即停止,停後以補心安神的藥物調養,就可以完全康復。使用麥門冬、桑白皮、白藥子、貝母、桔梗、甘草、黃芩、枳殼,服用十帖,咳嗽完全停止。但因心血不足,精神不穩,以酸棗仁、遠志、麥冬、蓮花心、丹參調養,百天後,能夠正常出門活動。

李士材治療張飲光,虛弱損傷導致發熱,乾咳,呼吸急促。起初使用蘇子降氣,但效果不佳,改服八味丸,呼吸反而更急促。李士材觀察到他雙頰紅潤,脈象數大,這是肺肝藏熱的表現。使用逍遙散加上牡丹皮一兩,薏苡仁五錢,蘭葉三錢,連服兩劑,喘息立即停止。再使用地黃丸一料,用麥冬、五味子煎膏,加上龜膠製成丸藥,吃到十斤後,身體康復。

2. 咳嗽例方

上藥與團魚同煮熟,取肉連汁食之。將藥渣焙乾為末,用魚骨煮汁一盞,和藥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麥冬煎湯送下。

鱉甲丸,治勞嗽虛症,及鼻流清涕,耳作蟬聲,眼見黑花,一切虛症。

五味子(二兩),鱉甲,地骨皮(各三兩)

為末蜜丸,空心下。

柴胡散,治虛羸瘦,面黃無力,減食盜汗,咳嗽不止。

柴胡,知母,鱉甲(各一兩),五味子(五錢),地骨皮(一兩五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烏梅二個,青蒿五葉,水煎。

九仙散,治一切咳嗽不已。

人參,款冬花,桔梗,桑皮,五味子,阿膠,貝母,烏梅(各五分),御米殼(二錢,蜜炙),生薑(一片),大棗(二枚)

劫嗽丸,治久嗽失氣,失音者,宜此斂之。新咳不宜用。

訶子肉,百藥煎,荊芥穗(等份)

為細末蜜丸,噙化。

官青方,治咳嗽吐血不止,痰黃氣結。

蘇梗(一錢),杏仁,蘇子,鬱金(各三錢),前胡(二錢),薄荷,梔子,連翹(各一錢),半夏(二錢),海石(一錢),瓜蔞(三錢)

貝母丸,消痰熱,潤肺止嗽,乃治標之妙劑。

貝母一兩為末,用砂糖或蜜和丸龍眼大,或噙化,或嚼服之。若欲劫止久嗽,每貝母一兩,宜加百藥煎、蓬砂、天竺黃各一錢,佐之尤妙。如無百藥煎,即醋炒文蛤一錢亦可,或粟殼亦可酌用。 杏子湯,治咳嗽不問外感風寒,內傷生冷,及虛勞咯血,痰飲停積者,皆治療之。

人參,半夏,茯苓,細辛(一半),白芍,甘草,乾薑(一半),五味子,桂枝(一半,等份)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杏仁(去皮尖,銼)五枚,生薑三片,煎服。感冒加麻黃。脾胃實者加御米殼、烏梅一個。嘔逆噁心者不可服。若年久咳嗽,氣虛喘急者去杏仁,人參倍加,麻黃、芍藥、乾薑、五味子各增一半。一名小青龍湯。

六安煎(新方),治風寒咳嗽,及非風初感,痰滯氣逆等症。

陳皮(一錢五分),半夏(二三錢),茯苓(二錢),甘草(一錢),杏仁(一錢),白芥子(五七分),生薑(三片)

外感風邪,咳嗽而寒氣盛者,多不易散,宜加細辛七分或一錢。若冬月嚴寒邪甚者,加麻黃、桂枝亦可。若風勝而邪不甚者,加防風、蘇葉。若頭痛鼻塞,加川芎、白芷、蔓荊子。若兼寒熱,加柴胡、蘇葉。風邪咳嗽不止,而兼肺胃之火者,加黃芩,甚者加知母、石膏。凡風寒咳嗽,痰不利者,加當歸,老年者尤宜。若氣血不足者,當以金水六君煎。

金水六君煎(新方),治肺腎虛寒,水泛為痰。或年邁陰虛,血氣不足,外受風寒,咳嗽嘔惡,多痰喘急等症。

當歸(三錢),熟地(三五錢),陳皮(一錢五分),半夏(二錢),茯苓(二錢),甘草(一錢),生薑(三片)

如大便不實而多濕者,去當歸,加山藥。如痰盛氣滯,胸脅不快者,加白芥子七八分。如陰寒甚而嗽不愈者,加細辛五七分。兼表邪寒熱者,加柴胡一錢。

瓊玉膏,治氣虛久嗽,氣散失音,乾咳無痰,或見血線。

地黃(四斤),茯苓(十二兩),人參(六兩),白蜜(二斤)

先將地黃熬汁去渣,入蜜煉稠,再將參、苓為末和入,磁罐封,水煮半日,白湯化服。

汪訒庵曰:有聲無痰,謂之乾咳。脾有濕則生痰,病不由於脾,故無痰。肺中有火則咳,病本於肺,火盛津枯,故乾咳。地黃滋陰生水,水能制火;白蜜甘涼性潤,潤能去燥。氣為水母,土為金母,故用參、苓補土生金。蓋人參益肺氣而瀉火,茯苓清肺熱而生津也。

潤肺湯,治上盛下虛,脾肺濕熱,遠年近日氣喘咳嗽,痰盛,心胸氣悶,不思飲食,或往來寒熱,或感冒風寒,喘嗽氣急,五勞七傷,吐血等症,並皆治。

知母(二錢),紫菀(五錢五分),梔子,麻黃,荊芥,馬兜鈴(各五分),赤芍,甘草(各一錢),前胡,赤苓,黃芩(各二錢),桑白皮(二錢五分),半夏(三錢),杏仁(五錢)

此藥,如婦人加川芎、生地、丹皮各一錢。

每服一兩四錢五分,用水二鍾,生薑五片。初感風寒,加蔥白三根。久患咳嗽,加大棗二枚,不用蔥白。臨臥將身右臥,用絹帛頂住右軟肚,次用竹筒緩緩吸藥熱,不言語呼喚,切忌房勞。

潤肺丸

訶子,五味子,五倍子,甘草

上為末,蜜丸。噙化。

新寧膏,治咳嗽屬火炎熱鬱,氣衰不足者。

生地,麥冬(各十兩),龍眼肉,苡仁(各八兩),橘紅(三兩),桔梗,甘草,貝母(各三兩),薄荷葉(五錢)

煎成膏,將苡仁、貝母、薄荷為末調入。

紫菀湯(海藏),治肺傷氣極,勞熱久嗽,吐痰吐血,肺痿肺癰。

紫菀,阿膠,貝母(各一錢),五味子(十二粒),桔梗,甘草,人參,茯苓,知母(各五分),一方加蓮肉一錢。

《良方》紫菀湯,治子嗽。

紫菀,天冬(各一錢),桔梗,甘草,桑皮,杏仁(各三分),竹茹(二分)

入蜜溫服。

桔梗湯,治髒髮咳。

桔梗(三錢),甘草(六錢)

水煎,溫服。

寧嗽化痰湯,治感冒風寒,咳嗽鼻塞。

桔梗,枳殼,半夏,陳皮,前胡,乾葛,茯苓(各一錢),紫蘇(一錢二分),麻黃,杏仁,桑皮(各一錢),甘草(四分)

人參清肺湯,治肺胃虛熱,咳嗽喘急,坐臥不安,年久勞嗽吐痰。

人參,杏仁,阿膠(各一錢),粟殼,甘草,桑皮,知母,地骨皮,烏梅肉(各五分),大棗(一枚)

含化丸,治肺熱久嗽,吐痰內有白泡,當於肺瀉火。

枇杷葉,木通,款冬花,杏仁,桑白皮,紫菀,大黃

蜜丸如櫻桃大,夜臥或食後含化一丸。

枇杷葉散,治勞嗽,降肺氣。

枇杷葉,苡仁,麥冬,橘紅(等份)

一味百部膏,治三十年久嗽。

用百部搗汁,煎如飴糖,服一二匙。一加白蜜,一加飴糖。

清咽寧嗽湯,治熱壅肺氣,聲啞咳嗽。

桔梗(二錢),梔子,黃芩,桑皮,甘草,前胡,知母,貝母(各一錢)

《本事》方,治十六般咳嗽。

阿膠,馬兜鈴,甘草,半夏,人參,杏仁

上為末。每服一錢,看引下。心嗽面赤,或汗流,加乾葛。肝嗽淚出,加烏梅、大米。脾嗽不思飲食,或噁心,加生薑。膽嗽不睡,加茯神。胃嗽吐逆酸水,加蛤粉。勞嗽,加秦艽。膈嗽出痰如圓塊,加生薑汁調藥下。熱嗽夜甚,加蜜。暴嗽涕唾稠黏,加生薑、烏梅。哮嗽如拽鋸,加半夏。

血嗽連頓不住,加當歸、大棗。氣嗽肚痛脹滿,加青皮。腎嗽,加飴糖、黃耆。產嗽背胛痛,加甘草、黃蠟。

姜蜜方,治聚咳不止。

薑汁、白蜜和勻服。

紫菀散,治咳中有血,虛勞肺痿。

人參,紫菀,茯苓,知母,桔梗,阿膠,貝母,五味子,甘草

寧肺湯,治榮衛俱虛,咳嗽,發熱自汗,肺氣喘急,咳嗽痰涎。

人參,當歸,白朮,熟地,川芎,白芍,五味子,麥冬,桑皮,茯苓,甘草(各一錢),阿膠(蛤粉炒,各一錢半),生薑(三片)

貝母散,治暴發咳嗽,多日不愈。

貝母,杏仁,桑白皮(各二錢),五味子,知母,甘草(各一錢),款冬花(一錢五分),生薑(三片)

麻黃射干湯,治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

射干,麻黃,生薑,細辛,紫菀,款冬花,五味,半夏

用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黃二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痰嗽方,治肺胃心胸之間有痰涎壅塞,氣逆而咳嗽。

茯苓(一錢五分),橘紅,半夏(各一錢),甘草,桔梗(各五分),杏仁(七枚),枳殼(四分),生薑(一片)

若風熱之痰初起,加前胡、荊芥、蘇葉各一錢。

虛火咳嗽方,元氣虧損,三焦之火炎上,刑剋肺金。

麥冬(三錢),生地(二錢),紫菀,茯苓(各一錢),牛膝,車前(各五分),知母(一錢),虛加人參(一錢。)

肺脹咳嗽方,氣虛不能宣布於外,而反逆歸本經,諸竅閉塞不通而發脹,左右不得眠。脹則雲門、中府兩脅之經絡皆不能利,所以氣高,似喘非喘,咳嗽。

紫菀(三錢),貝母(二錢),桑皮,蘇子(各一錢五分),橘紅,車前(各一錢)

虛加人參。有火加麥冬、貝母。

肺虛咳嗽方,肺氣自虛,腠理不密,無風畏風,不寒怯寒,氣怯息短,力弱神虛,咳嗽。

棗仁(三錢),人參,黃耆(各一錢五分),白朮,茯苓(各一錢),桑皮(五分),炙草(二分),陳皮(三分)

潤肺止嗽方,喉干聲啞,水虧金燥,火盛刑金。

松子肉(三錢),貝母,紫菀(各一錢五分),知母,牛膝(各一錢),枇杷葉,菊花(各三分)

睡時溫服。

癆嗽方,痰嗽因熱鬱生蟲,初起即治易愈。

百部(一錢五分),貝母(三錢),蛤蚧(二錢),知母(一錢),薄荷,橘紅(各五分),地骨皮(一錢),甘草(三分)

煎服。三更時煎二鍾,於五更時分服,至黎明服青蒿鱉甲丸。

痿嗽方,肺金失潤澤之性,而精津血液耗竭,以致肺葉虛痿咳嗽。

麥冬(三錢),生地(二錢),知母,人參(一錢),貝母,玉竹,紫菀,天冬(各一錢)

或煎膏噙化亦好。

鳳髓湯,治咳嗽,大能潤肺。

牛髓(一斤),白蜜(十斤),山藥,杏仁(各四兩),胡桃肉(四兩)

上將牛髓、白蜜用砂鍋熬沸,以絹濾去渣,盛磁瓶內,將杏仁等三味同入瓶內,以紙密封瓶口,重湯煮一日夜,取出冷定。每空心以白湯服一二匙。

二母散

知母,貝母(等份)

生薑三片煎,溫服。

阿膠散,治一切咳嗽,老人虛人皆可服。

阿膠,馬兜鈴(各一兩),五靈脂,桑白皮(各一錢),甘草(二錢五分)

為末,夜臥煎服。

又方,治咳嗽喘急,或咳而哽氣,喉中有聲。

阿膠(一兩),牛蒡子(二錢五分),炙甘草(一錢),馬兜鈴(五錢,炒),杏仁(七枚),糯米(一兩)

紫菀茸湯,治飲食過度,或食煎煿,邪熱傷肺,咳嗽咽癢,痰多唾血,喘急脅痛不得臥。

紫菀,款冬花,百合,杏仁,阿膠,桑白皮(經霜),貝母,蒲黃,半夏(各一兩),犀角(鎊),甘草,人參(各五錢)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盞半,姜五片,煎八分。食後溫服。

肺火夜咳方(秘抄)

苡仁(一合),山藥(二錢),竹葉(十三片),雪梨(三片)

水二碗,煎八分,當茶吃。

聲啞咳嗽方

杏仁,桔梗,紫菀,甘草,白前,五味子,瓜蔞仁,生薑,款冬花,半夏曲,通草

乾咳午熱方,自驗得效。

桔梗,青黛(合八分),枳殼(六分),瓜蔞仁(一錢),貝母,杏仁(各八分)

黃柏,膽星(各五分)

加竹瀝半杯。

噙化丸,潤肺止咳。

訶子,五味子,五倍子,粟殼

上藥蜜丸,噙化。

久嗽神膏

蘿蔔(一斤,搗汁),生薑(五錢),大貝母(二兩)

三味熬膏,入蜜二兩,飴糖半斤,熬成膏,不時服。

玄霜膏,治吐血虛嗽神效。(祖傳。)

烏梅汁(六兩),薑汁(一兩),蘿蔔汁,梨汁(各四兩),款冬花(二兩),白蜜,柿霜(各四兩)

紫菀(二兩)

以上藥聽用。另以白茯苓八兩為末,用乳汁三斤,將茯苓末拌勻入內,取出曬乾,又浸又拌,乳盡為度。卻將紫菀、款冬末入蜜四兩,同前柿霜、白糖並各汁作一處,入砂鍋慢火熬膏,如彈子大。臨睡時噙化一丸。

瓊珠散,不問遠年近日咳嗽,其效如神。

桑白皮,五味子,甘草,陳皮,粟殼(一斤,去蒂膜,醋浸三日,曬乾)

上為末,煉蜜丸。

紫菀散

紫菀,款冬花(各二兩)

為末。米飲調服一錢,日三次。一方,加百部,烏梅湯下。喘,加杏仁;渴,加烏梅;氣逆,加橘紅;頭疼,加細辛、甘草;氣脫,加御米殼。

百部飲,治久嗽。

桔梗(八分),甘草(三分),茯苓(七分),大貝母、百部(各一錢),玉竹(三錢),沙參,麥冬(各一錢),蘇梗(三分)

人參應夢散

苦草(六兩),人參,桔梗,青皮,白芷,甘葛,白朮(各三兩),乾薑(五錢五分),生薑(三片),大棗(二枚)

觀音應夢散

人參(一寸,用官揀者),胡桃(二枚,去殼不去皮),生薑(五片),大棗(二枚)

此方人參定喘,胡桃斂肺也。

安眠散,治喘嗽久而不止。

款冬花,麥冬,烏梅肉,佛耳草(各四分),橘紅(五分),甘草(三分),粟殼(一錢,蜜炙)

上為末,水一鍾,煎八分,入黃蠟如棗核許,煎化,臥服。

三妙湯,治久嗽。

烏梅肉(三個),北棗(三枚),粟殼(四兩,蜜炙)

水煎,溫服。

百花膏,治咳嗽不已,或痰中有血。

百合(蒸,焙乾),款冬花(各等份)

上蜜丸龍眼大,薑湯下。

鹿茸丸,治酒色過度,咳嗽吐血。

枇杷葉,紫菀,款冬花,杏仁,鹿茸,桑皮,木通,大黃

上為末,煉蜜丸,噙化。

止嗽散,諸般咳嗽。

桔梗,荊芥,紫菀,百部,白前(各二斤),甘草(十二兩),陳皮(一斤)

上為末,每服三錢。

團魚丸,久嗽不止。

貝母,知母,前胡,柴胡,杏仁(各四錢),大團魚(一個,重十二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