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上集卷之十五 (7)
上集卷之十五 (7)
1. 早嗽
早起嗽甚,胃中有食積,至此火流入肺中,宜知母、地骨皮,以降肺火。與清晨嗽相類,治法又不同。
白話文:
翻譯內容如下:
如果早上起牀時咳嗽特別嚴重,這可能是因為胃裡有食物積滯,到了這個時間,身體的熱氣會流到肺部,適合使用知母和地骨皮這兩種藥材,來幫助降低肺部的火氣。這種情況跟清晨的咳嗽症狀相似,但治療的方法卻有所不同。
2. 喉中水雞聲
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者,射干麻黃湯主之。一味白前亦妙。
白話文:
如果咳嗽時呼吸困難,並且喉嚨發出像水雞般的聲音,這種情況下,應該使用射干麻黃湯來治療。另外,單獨使用白前這一味藥也能達到很好的療效。
3. 聲嘶嗽
咳嗽而聲嘶者,乃血分受熱故也。蛤粉、青黛,蜜調服之。
白話文:
如果咳嗽到聲音沙啞,這通常是因為血液裡有過多的熱氣所致。可以使用蛤粉和青黛這兩種藥材,用蜂蜜調和後服用。
4. 呷呀嗽
上氣咳嗽,息氣呷呀,喉中作聲,唾黏。以藍實葉水浸良久,搗絞取汁一升,空心燉服,須臾以杏仁研取汁,煮粥食之。
白話文:
患有上呼吸道咳嗽,呼吸時會發出呷呀聲音,喉嚨會有異聲,並有痰液。可用藍實(一種植物)的葉子浸泡在水中很長時間,然後搗碎絞汁取得約一公升的汁液,在空腹時溫熱服用。不久後,再用杏仁研磨取汁,煮粥食用。
5. 㗇呷嗽
久患咳嗽,喉中作聲㗇呷,不得眠,以白前為末,酒調下二錢。
白話文:
患有長期的咳嗽,喉嚨會發出㗇呷的聲音,晚上無法入睡,可以用白前這種藥材磨成粉末,用酒調和後服用兩錢的量。
6. 氣澀嗽
氣澀咳嗽,氣寒喘而咳不起也,用二陳湯加瓜蔞、蘿蔔子、桔梗、枳殼。
白話文:
「氣澀咳嗽,指的是因氣候寒冷導致呼吸困難且咳嗽不止的情況,治療上可使用二陳湯,並添加瓜蔪、蘿蔔籽、桔梗和枳殼這些藥材。」
7. 礙氣嗽
礙氣嗽者,血礙氣作嗽也,用桃仁去皮尖,大黃酒炒,薑汁服。
白話文:
【阻塞型咳嗽】
阻塞型咳嗽的情況,是因為血液循環不順,影響到氣的運行,從而引發咳嗽。治療方法為使用桃仁,先去除其外皮和尖端部分,然後用酒炒過的大黃,再以薑汁送服。
8. 傷力嗽
傷力咳嗽,兼有痰涎,用白朮、知母、茯苓、甘草、當歸、白芍、川芎、麥冬、貝母、款冬花、花粉。
白話文:
如果因為體力過度消耗而引起咳嗽,且伴有痰液,可以使用以下中藥進行調理:白術、知母、茯苓、甘草、當歸、白芍、川芎、麥冬、貝母、款冬花、花粉。這些藥材合用,能起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9. 積年咳嗽
《食醫心鏡》云:積年上氣咳嗽,多痰喘促,吐膿血,用蘿蔔子一合研,煎湯食上服之。
白話文:
根據《食醫心鏡》所述,對於多年長期的咳嗽、呼吸困難且伴有大量痰液,甚至咳出膿血的情況,可以使用一合(古量詞,約十公克)的蘿蔔籽,將其研磨後,用水煎煮,然後在飯後服用這碗湯汁。
10. 瘻咳
上咳不止,脈無神氣,糞門生瘻,此陽極而下也,不治之症。瘻,先咳而後發瘻也。肺與大腸相為表裡,久咳則肺傷,氣虛則下陷,生瘻則傷之極矣,故不救。
白話文:
[咳嗽引發瘻病]
咳嗽一直不停,脈象顯示生命力衰弱,肛門周圍長出瘻病,這是身體過度亢進導致機能下降的現象,屬於無法根治的情況。瘻病通常是在長期咳嗽之後才會產生。肺部和大腸在中醫理論中是互相關聯的,長期咳嗽會損傷肺部,氣力虛弱時會導致機能下降,一旦發展到長出瘻病,表示肺部的損傷已經到了極點,因此很難挽回生命。
11. 妊婦子嗽
子嗽由於火邪,當以清火潤肺為務,宜紫菀湯。
白話文:
「孕婦咳嗽(子嗽)是由於體內火氣旺盛所導致,治療時應該以清除火氣和滋潤肺部為主要目標,適合使用紫菀湯來治療。」
12. 酒嗽
飲酒酒熱傷肺咳嗽,瓜蔞、杏仁、竹瀝、薑汁、韭菜汁。
白話文:
「因飲酒過量導致酒精熱度傷害到肺部而引起咳嗽,可用瓜蔞、杏仁、竹瀝、薑汁、韭菜汁這些材料來調理。」
13. 鼾嗽
咳嗽氣急,喉聲如鼾者,大虛之症。獨參湯。
白話文:
如果有人咳嗽且呼吸急促,喉嚨發出如打鼾般的聲音,這通常是極度虛弱的症狀。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獨參湯來治療。
14. 短氣嗽
氣虧於下,元海無根,上浮胸臆,呼不能升,咽不能降,氣短喘咳不相接續者,大虛之症。貞元飲。
白話文:
「這是描述一種稱為『短氣嗽』的病症,意思是體內的氣力在下部不足,根基不穩,導致氣流上湧到胸口,造成吸氣時無法順利上提,吞嚥時又無法順利下降,出現呼吸短促、喘息和咳嗽且連接不上,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虛弱症狀。對於這種情況,建議使用『貞元飲』這種藥方來調理。」
15. 乾咳嗽
《原病式》曰:人瘦者,腠理疏通而多汗,泄瀉,血液衰少而為燥熱,故多為勞嗽之疾。
丹溪曰:咳而無痰者,此係火鬱之症。乃痰鬱火邪在中,用桔梗以開之,下用補陰降火,不已則成勞。此證不得志者多有之。
又曰:乾咳嗽極難治,此係火鬱之症。痰鬱火邪,倒倉法好。宜用補陰之方,四物加竹瀝、炒柏之類。又方,用杏仁、貝母、青黛、瓜蔞、枳殼之屬。
劉忠厚曰:咳無痰者,本肺氣傷而不清,咳久則痰鬱於中,而不能上出。故當用藥以開提之,實者宣法亦可施也。凡嗽久亦有痰中見血者,或帶血絲者,燥熱少血者,皆當取其化源。故曰滋陰降火,燥熱勞嗽是宜。
張景岳曰:乾咳嗽者,在丹溪云火鬱之甚,乃痰鬱火邪在肺中,不得志者有之。此說不然,夫既云不得志,則憂思內傷,豈痰火病也,又豈苦梗、倒倉所宜攻也。蓋乾咳嗽者,以肺中津液不足,枯涸而然。此明系內傷虧損,肺腎不交,氣不生精,精不化氣,所以乾澀如此。但其有火無火,亦當辨治。
若臟平無火者,止因肺虛,故必先補氣,自能生精,宜五福飲之類主之。若臟氣微寒者,非辛不潤,故必先補陽,自可生陰,宜理陰煎,或六君子湯之類主之。若兼內熱有火者,須保真陰。故必先壯水,自然制火,宜一陰煎,或加減一陰煎,兼貝母丸之類主之。若此症而但知消痰開鬱,將見氣愈耗,水愈虧,未免為涸轍之鮒矣。
中和理陰湯、味補飲二方最宜。
澄按:外感以咳嗽為輕,內傷以咳嗽為重,虛損之症未有不咳嗽者也。三綱領、八條目不能盡其概,故又彙集各嗽名目,其間有名同而治異者,亦有名異而治同者,內外並錄,以備採擇云耳。
白話文:
【乾咳】
根據《原病式》的描述,體型偏瘦的人,皮膚肌腠比較疏鬆,容易出汗,常有腹瀉問題,體內血液較少,身體處於燥熱狀態,因此易患勞嗽疾病。
丹溪先生提到,乾咳無痰的情況,通常屬於火鬱的病症。這是因為痰鬱和火邪在體內作祟,可以使用桔梗來開導,再輔以補陰和降火的治療,如果未能及時處理,可能轉變為勞疾。這種情況常見於那些心情抑鬱,無法順心如意的人。
再進一步解釋,乾咳是非常難治的疾病,同樣屬於火鬱的病症。在治療上,倒倉法效果不錯。應使用補陰的療法,例如四物湯加入竹瀝和炒柏之類的草藥。另一種療法,可使用杏仁、貝母、青黛、瓜萎和枳殼等藥材。
劉忠厚先生認為,乾咳無痰的患者,主要是因為肺氣受損,無法保持清潔。長時間的乾咳會使痰鬱積在體內,無法排出。因此,我們應該使用藥物來幫助痰的排出,對於病情嚴重者,宣法也是可行的。長期乾咳的患者,可能會出現痰中帶血的情況,或是痰中有血絲,這通常是由於燥熱和血液不足所致,我們應該找到病因,對症下藥。滋陰降火是治療燥熱和勞嗽的良方。
張景嶽先生則表示,對於乾咳的患者,丹溪先生認為這是火鬱過度的結果,痰鬱和火邪在肺部作祟,且多發生在那些心情抑鬱,無法順心如意的人身上。然而,這種看法並不一定正確。既然提到心情抑鬱,那麼應該考慮的是內傷,而不是痰火的問題,更不是使用苦梗和倒倉法可以解決的。乾咳通常是因為肺部津液不足,導致肺部乾燥。這明顯是內傷和損失,肺腎功能失調,氣無法生成精,精無法轉化為氣,所以才會有如此乾澀的症狀。然而,對於是否有火氣存在,也需要進行辨別和治療。
對於體內沒有火氣的患者,主要是因為肺虛,因此,我們應優先補氣,以促進精的生成,可以使用五福飲等藥物。對於體質偏寒的患者,需要辛味藥物來滋潤,因此,我們應優先補陽,以促進陰的生成,可以使用理陰煎或六君子湯等藥物。對於體內有火氣的患者,需要保護真陰,因此,我們應優先滋養水份,以抑制火氣,可以使用一陰煎或加減一陰煎,配合貝母丸等藥物。如果只是單純的消痰和開鬱,可能會導致氣息更加衰弱,水分更加虧損,最終會像乾涸的車轍中的魚一樣,陷入困境。
中和理陰湯和味補飲兩種藥物非常適合治療這種疾病。
總結:對於外感引起的咳嗽,通常症狀較輕;對於內傷引起的咳嗽,通常症狀較重。虛損的患者,幾乎都會伴有咳嗽的症狀。三綱領和八條目無法涵蓋所有的症狀,因此,我們還匯集了各種咳嗽的名稱,其中有些名稱相同但治療方法不同,有些名稱不同但治療方法相同。我們將內外因素都考慮在內,以供參考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