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居集》~
1. 上集卷之一
2. 統治大法
3. 經旨
《上古天真論》曰:今時之人,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本神》篇曰: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
《調經論》曰: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
《決氣》篇曰:精脫者,耳聾;氣脫者,目不明;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痠,耳數鳴;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其脈空虛,此其候也。
《通評虛實論》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
《五禁》篇:帝曰:何謂五奪?岐伯曰:形肉已奪,是一奪也;大奪血之後,是二奪也;大汗出之後,是三奪也;大泄之後,是四奪也;新產及大血之後,是五奪也。
《調經論》曰:氣之所併為血虛,血之所併為氣虛。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故氣並則無血,血並則無氣,今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帝曰:陰之生實奈何?岐伯曰: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下虛則陽氣走之,故曰實矣。帝曰:陰之生虛奈何?岐伯曰:喜則氣下,悲則氣消,消則脈虛空,因寒飲食,寒氣熏滿則血泣氣去,故曰虛矣。
《本神》篇曰: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邪僻不至,長生久視。
白話文:
【經旨】
《上古天真論》說:現在的人,把酒當水喝,放縱成為常態,醉酒後進入房事,用慾望消耗盡他們的精氣,用過度勞累耗散他們的真元,不知道保持飽滿的狀態,不懂得適時地調養精神,只顧滿足自己的心情,逆反了生命應該有的快樂,生活作息沒有節制,因此到五十歲就開始衰老了。
《本神》篇說:五臟是負責儲存精氣的地方,不能受到傷害,一旦受傷就會失去防護導致陰虛,陰虛後就會沒有了氣力,沒有了氣力就會死亡。
《調經論》說:陽氣不足會導致身體表面感到寒冷,陰氣不足會導致內部產生熱感。
《決氣》篇說:精氣流失會導致聽力下降;氣力流失會使視力模糊;津液流失會導致毛孔張開,大量出汗;液體流失會導致關節活動不便,面色枯槁,腦髓萎縮,小腿痠痛,耳朵經常鳴響;血液流失會導致面色蒼白,皮膚失去光澤,脈搏空虛,這些都是相應的症狀。
《通評虛實論》說:邪氣過盛就是實證,精氣損失就是虛證。
《五禁》篇:黃帝問:什麼叫做五奪?岐伯回答:形體肌肉已經被消耗,這是一奪;大量失血後,這是二奪;大量出汗後,這是三奪;大量排便後,這是四奪;新產婦或者大量出血後,這是五奪。
《調經論》說:氣力集中在一起,就是血虛;血液集中在一起,就是氣虛。存在就是實證,不存在就是虛證,所以氣力集中就沒有血液,血液集中就沒有氣力,現在血液和氣力相互失去聯繫,所以形成了虛證。黃帝問:陰氣如何產生實證?岐伯回答:情緒的喜怒無度會導致陰氣上逆,上逆後下部就會虛弱,下部虛弱陽氣就會流動,所以就形成了實證。黃帝問:陰氣如何產生虛證?岐伯回答:高興會使氣力下沉,悲傷會使氣力消失,氣力消失後脈搏就會虛弱,因為寒涼的食物,寒氣充滿全身,血液凝滯氣力消散,所以就形成了虛證。
《本神》篇說:因此智慧的人養生,必須順應四季變化,適應冷暖,控制情緒,安逸地生活,節制陰陽,調節剛柔,這樣邪氣就不會侵襲,可以長壽。
4. 脈法
虛損之脈,無論浮沉大小,但漸緩者,漸有生意。若弦甚者,病必甚;數甚者,病必危。若以弦細而再加緊數者,則百無一生矣。
《脈經》曰:脈來軟者為虛,緩者為虛,微弱者為虛,弦者為中虛,細而微小者氣血俱虛。
《四言脈訣》曰:骨蒸勞熱,脈數為虛,熱而澀小,必損其軀,勞極諸虛,浮軟微弱,土敗雙弦,火炎急數。
《李氏脈法》曰:虛脈多弦,弦大無力為血虛,弦微無力為氣虛,沉微為氣虛甚,沉澀為血虛甚,寸微尺大為血虛有火,浮急中空為血脫氣孤。
白話文:
【脈法】
在診斷虛弱或損耗的病情時,不論脈象是浮、是沉、是大、是小,只要逐漸變得緩和,就表示身體正在逐漸恢復生機。然而,如果脈象非常緊繃(弦),病情通常會非常嚴重;如果脈象非常快(數),病情可能已到了危急關頭。如果脈象先由弦細再轉為更緊更快速,那這種情況下,生存的機會極其渺茫。
根據《脈經》所述,脈象柔軟、緩慢、微弱都代表虛弱,脈象緊繃表示中度虛弱,脈象細且微小則顯示氣血兩虛。
《四言脈訣》中說到,骨蒸勞熱的病症,脈象快速代表虛弱,熱且脈象短小而滯塞,必定對身體造成傷害,極度勞累引起的各種虛弱症狀,脈象常會呈現浮、軟、微、弱,脾臟功能衰竭時脈象會變得緊繃,心火旺盛時脈象會變得快速且緊張。
《李氏脈法》指出,虛弱的脈象多呈緊繃,緊繃且大但無力表示血液虛弱,緊繃且微弱表示氣虛,脈象沉且微弱表示氣虛極度,脈象沉且滯塞表示血液極度虛弱,寸脈微弱而尺脈強大表示血虛且有火氣,脈象浮且快速但中間空洞表示血脫且氣孤。
5. 虛勞虛損虛怯癆瘵辨證
吳澄曰:勞者,勞倦內傷,妄勞心力,謂之勞。虛者,精神不足,氣血空虛,謂之虛。怯者,不能任勞。損者,五臟虧損。瘵則久生惡蟲,食人臟腑。大抵皆由五臟之火飛揚,男女聲色之過度,稟先天之不足。先因勞而致虛,由虛而致怯,怯久而致損,故癆瘵自漸而深。虛、勞、怯三者可治,損與癆瘵則難治矣。
白話文:
吳澄說:所謂勞,指的是過度的勞累在身體內部造成傷害,不當的耗費心力,這就是勞。虛,是指精神狀態不佳,氣血供應不足,這就是虛。怯,指的是無法承受勞累。損,則是五臟功能的衰退。至於瘵,是因為長時間存在惡性寄生蟲,侵蝕人的內臟。基本上,這些狀況都是由於五臟中的火氣過盛,或是男女之間過度的縱慾,以及先天的體質就不足所導致。最初是由勞累導致虛弱,再由虛弱導致怯懦,怯懦久了就會造成損耗,所以癆和瘵的病情會從輕微逐漸加重。虛、勞、怯這三種情況是可以治療的,但若是到了損或癆、瘵的階段,治療起來就困難多了。
6. 虛損內候
由足三陰虛損,當於炎夏金衰水涸,不能嗇養,至冬月火氣潛藏,時親幃幕,或精血未滿而早年斫喪,或氣血方長而勞心虧損皆能致之。
白話文:
因腳部的三條陰性經脈虛弱耗損,在酷熱的夏天,身體金氣衰弱、水分不足,無法得到適切滋養,到了冬季,人體的火氣深藏體內,此時常處於溫暖的被窩中,或是如果在精血尚未完全充盈時就過早地消耗,亦或是正值氣血旺盛成長期卻因勞累和過度用心導致損耗,這些情況都可能引發疾病。
7. 虛損外候
外症:食少體倦,潮熱自汗,身熱咳嗽,腰脅作痛,男子則遺精寢汗,女子必帶漏經枯。《素問》云: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此之謂也。
白話文:
外部的症狀表現為食慾減退、身體疲倦乏力、時有低燒並自發出汗、身體發熱伴隨咳嗽、腰部和脅部感到疼痛。在男性身上,可能會出現遺精和睡覺時出汗的情況;而女性則可能有白帶異常和月經量減少甚至停經的問題。《黃帝內經·素問》中有提到,這類由心脾兩臟引發的疾病,往往與人的情緒壓抑,無法抒發有關,特別是在女性身上,可能表現為月經失調或停經,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8. 外邪致損
感寒則損陽,自上而下,一損於肺則皮聚毛落,二損於心則血脈不榮,三損於胃則飲食不為肌膚。感熱則損陰,自下而上,一損於腎則骨痿不起,二損於肝則筋緩不收,三損於脾則飲食不能消化。
按:感寒則損陽,感熱則損陰,此外損入內,乃客邪為害也。此目甚多,故揭出外損一門,分為下集。
白話文:
[外來病邪導致身體傷害]
如果感受到寒冷,會損害到身體的陽氣,這個影響會從頭部開始向下延伸。首先會影響到肺部,使得皮膚失去彈性,毛髮變得脆弱易斷;其次影響到心臟,導致血液循環不良;再者影響到胃部,讓食物無法轉化為身體所需的養分。
如果感受到過度的熱氣,就會損害到身體的陰氣,這個影響會從腳部開始向上延伸。首先會影響到腎臟,導致骨骼軟弱無力;其次影響到肝臟,使得肌肉鬆弛無法正常運作;再者影響到脾臟,使消化系統無法正常工作,食物無法被有效消化。
說明:感受到寒冷會損害到陽氣,感受到熱氣則會損害到陰氣,這兩種情況都是由外在環境的影響進入到體內,對身體造成傷害。這種類型的疾病種類繁多,因此特別將「外來傷害」這一類別獨立出來,做為下一系列的主題。
9. 久虛成損
積虛成損,積損成癆,經年不愈,謂之久虛。有五勞、六極、七傷之分。
白話文:
長期虛弱會逐步發展成傷損,這樣的傷損若持續累積就會變成肺結核,如果這情況持續多年都未能痊癒,我們稱之為長期虛弱。這種狀態還可進一步細分為五勞、六極、七傷等不同類型。
10. 五勞
心勞
曲運神機則心勞。心勞之狀,忽忽喜忘,大便難,或時溏利,口內生瘡。
肝勞
盡力謀慮則肝勞。肝勞之狀,面目乾黑,口苦,精神不守,恐畏不能獨臥,目視不明。
脾勞
意外過思則脾勞。脾勞之狀,舌根苦直不能咽。
肺勞
遇事而憂則肺勞。肺勞之狀,短氣面腫,不聞香臭。
腎勞
矜持志節則腎勞。腎勞之狀,背難俯仰,小便不利,赤黃有餘瀝,囊濕生瘡,小腹裡急。
澄按:五勞應五臟,治當療子以益母,如肝勞補心氣,心勞補脾氣,脾勞補肺氣,肺勞補腎氣,腎勞補肝氣,使不盜母氣,以培其根本也。
白話文:
【五勞】
心勞
過度操勞心神,就會造成心勞。心勞的表現,會有精神恍惚容易忘事,排便困難,偶爾會有拉肚子的情況,口內容易長瘡。
肝勞
過度用腦和謀劃會導致肝勞。肝勞的表現,臉色會顯得乾燥暗沉,常感覺口苦,精神難以集中,會有恐懼感,無法單獨睡覺,視力模糊。
脾勞
過度思考事情會導致脾勞。脾勞的表現,舌頭根部感覺僵硬,吞嚥困難。
肺勞
遇事就擔心憂慮會導致肺勞。肺勞的表現,呼吸短促,面部浮腫,對香氣和臭味都聞不到。
腎勞
過分堅持自己的意志和節操會導致腎勞。腎勞的表現,背部難以彎曲,小便不順暢,尿液呈現黃紅色且有殘留,下體潮濕易生瘡,小腹部感覺緊繃。
進一步說明:五勞對應著五臟,治療時應採用補其子臟以增強其母臟的方式,例如肝勞就應補心氣,心勞補脾氣,脾勞補肺氣,肺勞補腎氣,腎勞補肝氣,這樣可以避免子臟過度消耗母臟的元氣,以達到養身固本的效果。
11. 六極
筋極
筋極之狀,令人拘攣轉筋,十指手甲皆痛,苦倦,不能久立。肝之所主,木瓜、杜仲、破故紙、龜板補之。
肉極
肉極之狀,飲食無味,不生肌肉,皮膚枯槁,倦怠嗜臥。脾之所主,山藥、大棗、甘草。
脈極
脈極之狀,忽忽喜忘,面枯咽腫,眉發墮落。心之所主,當歸、地黃、白芍。
骨極
骨極之狀,腰脊酸削,齒痛,手足煩痛,不欲行動。腎之所主,肉蓯蓉、鎖陽、虎骨。
氣極
氣極之狀,正氣少,邪氣多,氣不足,多喘少言,喘嗽,皮毛焦枯。血脈之所主,人參、黃耆、附子。
精極
精極之狀,內虛少氣,鬢髮衰落,目暗耳鳴,遺濁莖弱。臟腑之所主,五味子、地黃、當歸。
澄按:六極應六府,由臟以及腑也,謂之極者,病重於五勞故也。
白話文:
【筋極】 筋極的情況,會使人出現抽搐和腿抽筋的症狀,手指及腳趾甲都會感到疼痛,身體極度疲憊,無法長時間站立。這是肝臟問題所導致,可用木瓜、杜仲、破故紙、龜板等藥材來補養。
【肉極】 肉極的狀況,會讓人對飲食失去興趣,肌肉難以生成,皮膚變得乾燥枯槁,常感疲倦且嗜睡。這是由脾臟問題所致,可用山藥、大棗、甘草來調理。
【脈極】 脈極的症狀,會使人出現忽忽忘事,面容憔悴,咽喉腫脹,眉毛和頭髮脫落。這是由心臟問題引起,可用當歸、地黃、白芍等藥材來滋補。
【骨極】 骨極的狀態,會使人腰背痠痛,牙齒疼痛,手腳煩躁且疼痛,不願行走。這是由腎臟問題所致,可用肉蓯蓉、鎖陽、虎骨等藥材來調理。
【氣極】 氣極的表現,是正氣少而邪氣多,氣力不足,常喘息且少言,易有咳嗽,皮毛乾枯。這是由血脈問題所致,可用人參、黃耆、附子等藥材來滋補。
【精極】 精極的症狀,是體內虛弱,氣力不足,鬢髮稀疏,視力模糊且耳鳴,有尿失禁和性功能減退。這是由臟腑問題所致,可用五味子、地黃、當歸等藥材來滋補。
補充說明:六極對應人體的六腑,由臟器影響到腑器,稱之為極,是因為這些病症比五勞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