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澄
《不居集》~ 上集卷之首 (2)
上集卷之首 (2)
1. 十種治法提綱
秦越人治虛損法(有論無方,附增補治方。)
張仲景治虛損法(有方有論,附徐忠可注。)
葛真人治虛損法(有方有法,附周揚俊注。)
劉河間治虛損法(論陰陽寒熱之感,盡上下傳變之情。)
李東垣治虛損法(補升之一法,以佐前人之不及陽中之陰。)
朱丹溪治虛損法(補降之一法,以佐東垣之不及陰中之陰。)
薛新甫治虛損法(補引火歸原一法,以佐丹溪之不及陰中之陽。)
張景岳治虛損法(統諸家之法,辨真陰真陽。)
吳師朗治虛損法(補治外損一法,辨似是而非。)
水丘道人治虛損法(別有一種治法,主開關把胃。)
白話文:
[十種治療虛弱損傷的方法總綱]
秦越人對待虛弱及損傷的療法(他提出了理論但未留下具體藥方,後人補充了治療方法。)
張仲景對於虛弱及損傷的治療方式(他既提供了藥方也解釋了理論,並附有徐忠可的註解。)
葛真人針對虛弱及損傷的處理方法(他既提供了藥方也有具體的治療手段,周揚俊進行了詳細的註釋。)
劉河間處理虛弱及損傷的方式(他討論了陰陽及寒熱的影響,以及其在身體各部位的轉換情況。)
李東垣的虛弱及損傷療法(他強調了提升的一個方法,以補足前人對於陽中之陰的不足。)
朱丹溪的虛弱及損傷療法(他強調了下降的一個方法,以輔助李東垣對於陰中之陰的不足。)
薛新甫的虛弱及損傷療法(他強調了一個引火歸元的方法,以補足朱丹溪對於陰中之陽的不足。)
張景嶽的虛弱及損傷療法(他綜合各家的療法,辨識真陰與真陽。)
吳師朗的虛弱及損傷療法(他強調了治療外在損傷的一個方法,能分辨看似相同實則不同的狀況。)
水丘道人的虛弱及損傷療法(他提供了一種獨特的治療方式,主要聚焦於開啟和控制胃部功能。)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